书城励志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1792600000040

第40章 培养联想思维

什么是联想思维?

联想是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不仅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创造的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新的创造都来自于人们的联想。

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在培养葡萄菌的过程中发现了青霉素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时他的工作条件不好,实验室里有许多灰尘。有一次,一个病菌培养皿的盖子没有盖上,培养皿落上了灰尘,生长了杂菌。在这些杂菌周围的葡萄球菌都死了。这种阻碍葡萄球菌生长的现象,许多细菌学家都看到过,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弗来明却把这一无意的发现变成了研究项目:是哪一种细菌杀死葡萄球菌呢?他联想到它能否用于治疗外部感染呢?通过研究,他发现那是一种普通的霉菌——青霉,青霉的代谢产物具有杀死葡萄球菌的作用,这就是青霉素,也叫“盘尼西林”,是治疗外伤感染提供了很好的药物,弗来明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19世纪末,原子科学家们正向努力地研究原子,但是,微观粒子太小,在研究中常常看不到原子的行踪。一个阿尔法粒子的直径不到一万亿分之一厘米,用最高级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它们。对原子和其他微观粒子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当困难。物理学家威尔逊决定想一种办法显示原子的轨迹。

为此他联想到自己以前研究气象学的一段经历。1894年秋天,他受国家气象局的委托,来到位于苏格兰那维斯山顶的天文台研究大气物理。每天早上,威尔逊都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从迷雾中穿过,透出千万道美丽的光芒。他想,能不能创造一个人工的云雾室,让粒子在云雾中显示出自己的运动轨迹来呢?基于这个设想,威尔逊很快就造出了能显示带电微观粒子行动的云雾室。来无影、去无踪的粒子终于留下了自己的轨迹。

联想思维法就是通过想法之间的联系来诱发思维,使概念或形象接近或相联的思维方法。通过联想,我们可以快速地从脑海里追索出需要的信息,通过事物的接近、对比等条件,把许多事物串联起来进行思考。它能开阔思路,加深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

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种重要能力及表现形式。联想和类比有相似的地方,但它又高于类比,是类比的进一步扩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不同事物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联想来克服。人们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对事物理解的生成都是联想的形成。联想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培养。人的联想力越强,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反之亦然,人的创造性能力越强,其联想力就越丰富,就越能把意义上差距很大的两个事物或概念联结起来。

联想是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联想就难发生,离开了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联想也只能是空想。所以,要想提高联想能力,获取丰富的联想,就要广泛地参加实践,接触和了解事物,然后,把许多实际经验、知识信息储存在大脑里,使大脑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一旦需要联想时,大脑就会把各种信息调动起来,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联想法的类型

联想法共有4种类型:

相似联想 指在性质上或形式上相似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

接近联想 指把某些事物的特性联想到可以运用于别的事物,一个联想的开始环节和结束环节可能毫无共同点。

对比联想 指由正面想到反面,或由反面想到正面的联想。

因果联想 指由结果联想到原因的联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联想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一种简便的联想方法。培养和训练联想能力一般采用“概念联想法”的方式来进行。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思维单元,而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见的关系,这就为开展概念联想法创造了条件。

联想思维的方法

联想的进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还可从联想的不同类型去发现不同的联想方法。联想的方法一般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和强制联想等。

接近联想

发明者在时间、空间上联想到比较接近的事物,从而设计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接近联想法。例如看到运动员,可自然联想到运动场、教练、裁判、记分牌线等,看到火柴就想到打火机,看到警察就想到小偷,看到火车就想到铁轨、车站、车票、列车长等。

苏东坡曾任杭州的地方官,当时,西湖有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所谓的“葑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治理才能再现西湖美景。有一天,他看着脚下走的路突然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这样既能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1939年,德国化学家哈思和奥地利物理学家麦特纳宣布一项重大发现研究中子在粒子加速器中轰击铀所产生的现象。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为了逃避法西斯政权的统治,流亡美国。费米由上述重大发现进行接近联想,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个石墨块反应堆,于1942年12月2日,使此反应堆里的中子引起裂变,从而产生核能。

对比联想

发明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跟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从而设计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对比联想法。

例如:长与短、高与低、轻与重、水与火、黑暗与光明等。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例如黑暗与光明都表示亮度,只是黑暗亮度小,而光明亮度大;长与短都是用来表示尺寸,只是长度不一样。对比联想具有背逆性。这里用了逆向思维。另外,对比联想还具有挑战性。

美国有一个人,名叫布什耐。有一天,他发现几个孩子在玩一只不知名的虫子,这只昆虫不但满身污泥污垢而且长得十分难看。于是,他就突发奇想:现在市场上的玩具形象都很优美,假如生产一些丑陋的玩具投入市场是不是会显得更加特别、更有市场潜力呢?结果他发明的玩具给他带来了很丰厚的利润。

对比联想又可分为下列几种:

(1)从性质属性对立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对于圆珠笔的改进就是从属性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典范。以前的圆珠笔容易漏油,中田藤三郎分析了圆珠笔的结构发现,漏油的原因就是因为小圆球经过磨损出墨口变大而导致的,同时他还研究了许多人对改进漏油问题的失败案例。他通过反复试验,统计当圆珠笔写到多少字后就漏油,在掌握这个数量的基础上,他着手把笔芯的装油量减少这样,当圆珠笔珠圈磨损而开始漏油时,笔芯中的墨油差不多用完,这样再也无油可漏了。就这样,中田巧妙地解决了漏油问题。

(2)从优缺点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发明者在从事发明设计时,既看到优点,看到长处,又要想到缺点,想到短处,反之亦然。例如铜在500℃左右处于还原性气氛中时,铜中的氧化物被氢脆无疑是一个重大缺陷,人们想了很多方法去克服它。可是有人却偏偏把它“变废为宝”,进而发明了制造铜粉的技术。用机械粉碎法制铜粉相当困难,在粉碎铜屑时,铜屑总是变成箔状。把铜置于氢气流中,加热到500℃~600℃,时间为1~2小时,使铜屑充分氢脆,再经球磨机粉碎,合格铜粉就制成了。

(3)从结构颠倒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从空间考虑,前后、左右、上下、大小的结构,颠倒着进行联想。例如,中国的数学家史丰收就经常运用对比联想。一般人进行数学运算都是从右至左、从小到大进行运算,史丰收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左至右、从大到小来进行运算,使运算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创造了速算法,被称为史丰收速算法,他的速算能力和速算方法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评价和公认。

(4)从物态变化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即看到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联想与之相反的变化。18世纪,拉瓦把金刚石锻烧成CO2的实验,证明了金刚石的成分是碳。1799年,摩尔沃成功地把金刚石转化为石墨。金刚石既然能够转变为石墨,那么反过来石墨能不能转变成金刚石呢?后来他终于用石墨制成了金刚石。这些都是从物态变化角度进行联想的最佳说明。

相似联想

这是对相似事物的联想,又可称类似联想,这种联想也可运用到创造发明过程中来,进行创造发明。

姚岩松,四川人。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但是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于是他就想: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经过反复实验,他设计除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打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自由联想

这是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的联想。这种联想成功的概率比较低,大都能产生许多出奇的设想,但难以成功,可有时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创造效果。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就曾从自由联想中,发现了微生物。1675年的一天,正下着小雨,列文虎克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眼睛发酸,于是就走到屋檐下休息。他看着那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思考着刚才工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在这透明的雨水里,会不会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他拿起滴管取来一些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想到,竟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在显微镜下游动。他高兴极了,但他并不轻信刚才看到的结果,又在露天下接了几次雨水,却没有发现“小动物”。过几天后,他又接了一次雨水进行观察,又发现了许多“小动物”,于是,他进行广泛地观察,发现“小动物”在地上有,空气里也有,到处都有,只是不同的地方“小动物”的形状不同、活动方式不同而已罢了。列文虎克发现的这些“小动物”,就是微生物。这一发现,打开了自然界一扇神秘的窗户,揭示了生命的新篇章。列文虎克正是通过自由联想而获得这一发现的。

齐奥尔科夫斯基小时候很喜欢异想天开,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送给他一个大氢气球,这个能不断晃动的小玩艺,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常常仰望着天空聚精会神地思索:能否乘坐气球去航行呢?10岁的时候不幸突然降临,他因患了猩红热引起并发症,完全失去了听觉。但是,他并不气馁,他以顽强的毅力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地攀登。白天他到苏联国立最大的图书馆自学,刻苦攻读;晚上他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出种种理想客体,来实现飞行的愿望。他想:是否可以制造一个永远悬在天空中的金属气球呢?能否发明一种航行飞行器呢?能否利用地球旋转的能量呢?有志者,事竟成。19世纪30年代,他运用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发挥无比的想象力,撰写了两篇科幻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人类飞向其它行星的情景。1903年,他完成了《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并发现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火箭运动公式。他首次提出液体燃料火箭的构想,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示意图。为了提高火箭的质量比,1929年,他发表了《火箭列车》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多节火箭的设想。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所发射的宇宙飞船,都是使用多节火箭发射的。他还提出了建立星际太空站的大胆设想,现在这些设想都已经成为现实。

强制联想

它是与自由联想相对而言的,是对事物有限制的联想。这里所说的限制包括同义、反义、部分和整体等等规则。一般的创造活动,都鼓励自由联想,这样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容易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有时候有目的地去发展某种产品,也可采用强制联想,让人们集中全部精力,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去进行联想,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类似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历史上,曹植著名的《七步诗》就是强制联想的最佳写照。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想要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曹植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联想的方法是很多的,我们还可以从对象的因果联系上去进行联想,也可依据事物的同类原则去进行联想,还可以从事物之间相关特性去进行联想。各种各样的联想方法都是可以产生出创造性设想的,获得创造性的成功。这里关键不是运用哪一种联想方法,而是在于,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创造?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或者什么样的预期目的都没有,只是想有所创造发明。那么,我们就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想法,有意地或无意地去进行联想,从联想产生的设想中去获得创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