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1794400000023

第23章 阴阳五行八卦起好名,天地之气命运渊源(1)

阴阳五行的源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之一。《周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二元是万物构造之法则,万物均可以阴阳去概括,阴阳相生相克而有“易”(变化),而有万物之化生。五行,指是五种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一物对另一物有促进作用即“相生”,而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则为“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人们为什么要以五行理论起名呢?

人的思想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意识形态无时不在人的头脑里打上烙印。而人的思想是与自然、社会的认识紧密相关的。五行之中,强可以攻弱,如木克土;实可以胜虚,如土克水;阴可以灭阳,如水克火;烈可以胜刚,如火克金;坚可以制柔,如金克木。五行之内相互转换,顺就相生,逆就相克,相生相克,事物变化不息。

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人们把一生中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阴阳五行讲究以中正和谐为贵,所以在起名时,为求得到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认为这样可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了。以五行理论起名始于周秦时代。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论命名更为盛行,只能取五行相生之义用来定辈分。

宋代应用五行相生起名方法如下式:

木生火:父名属木,则子名应属火;

火生土:父名属火,则子名应属土;

土生金:父名属土,则子名应属金;

金生水:父名属金,则子名应属水;

水生木:父名属水,则子名应属木;

宋徽宗时力主抗金的宰相张浚,名字“浚”属水所以要给儿子取一个属木的字,故其子名张械。张械名属木,其孙应以火名,故张械之子名叫张焊。

宋以后人们多以“生辰八字”的五行特点来起名字。“生辰八字”就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每柱配以天干地支两个字,“四柱”的干支共为“八字”。当排出生辰八字后,取五行中水、火、木金、土中相应的一个属性的字来补救八字中五行的不足或抑制其过分强势。如:“八字”中喜金,可用“鑫”字;“八字”中喜木,故以木“森”字为名。另外,还可以用水、火、木、金、土做偏旁等。

阴阳五行与姓名的关系

阴阳五行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命题,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它与人的姓名之间毫无关系。但是,在命理学家眼中,阴阳五行不仅与人的姓名关系密切,而且还制约有一生的命运!

所谓阴阳,是指世界万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阴阳学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和地、山和水、明和暗、寒和热、湿和燥、上和下、前和后、表和里、水和火都是对立的;在人类中,男和女也是对立的;在数字中,单数和双数也是对立的。这些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构成了阴阳。其中,天、山、明、热、燥、上、前、表、火、男人、单数都广属于阳,地、水、暗、寒、湿、下、后、里、女人、双数都属于阴。

同样,人的姓名根据所用汉字的实际意义和笔画多少区分,也可以确定其阴阳。其中,姓名所用汉字的含义又称为“理”,笔画多少又称为“数”。根据命理学家的观点,姓名中的“理”和“数”像万事万物的阴阳一样都要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和平衡,如果缺乏这种搭配和平衡,就要设法加以平衡,以适应阴阳相辅相承的基本规律。

如一个叫“王芳”的人,从名字的字意上分析,“王”一般指男性,在“理”上属阳,但因是4画,在“数”上又属阴,因此“王”字是理阳数阴;“芳”字指花草,在“理”上属阴,但因笔画是7,在数上又用阳,因此“芳”字是理阴数阳。

总体来看“王芳”这个名字,以理阳数阴之“王”配理阴数阳之“芳”,两字互为平衡,是命理学家眼中最为理想的名字。

事实上,如果把人们的名字都分出阴阳来,看其理数搭配是否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人们在取名时也不可能完全顾及到姓名中的阴阳理数完全搭配。

但命现学家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说,如果一个人的名字阴阳理数并不完全平衡,就要设法让它平衡,或者在已知姓氏的阴阳理数的情况下尽量取一个与之对应的名字,以适应阴阳平衡这一规律。

简言之,就是阳盛取阴名,阴盛取阳名,相互补救。如一位姓刘的男子易动不宁,另一位姓李的男子胆怯气弱,命理学家就会认为他们是阳气太盛或阴气太盛的缘故,取名时就要为姓刘的取一个在数理上都是阴性的名字(如文、静等),为姓李的取一个阳姓的名字(如山、清、龙等)。

中国宋代周敦颐写的一篇说明《太极图说》就很好地阐明了阴阳的基本道理。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段话对于现代人理解多少有些抽象。其实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运动状态的动和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了解了阴阳的基本道理,那就需要了解姓名与阴阳有何关系,明白其中关系才能评定一个姓名是不是符合阴阳学说的范畴。姓名本出于人,人在天地之间必然要禀受天地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生命体方得以产生。姓名既然属于人本身之内的一种潜在影响因素,必定也需要符合阴阳之气才方可作用于人之根本。那么姓名何谓阳,何谓阴呢?既然知道阳者动也,阴着静也。那姓为本,为祖传下来的,祖宗早已确定的元素,没有大的状态下无法改变的事物所以可以理解为阴。名为实事可以改变的事物,那可以理解为阳。既然姓名阴阳属性已定,那姓名既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必然阴阳推进着事物的活动变化,所以起名就要结合阴阳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气来决定姓名的本与质。知道了姓名的阴阳作用方法那就可以来进行命名了。

阴阳五行与姓名的吉凶

阴阳理论和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分出阴阳来的,比如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雄性为阳,雌性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任何物体可以分阴阳,任何使可以分阴阳,连气也可以分阴阳,同样是阳可以分阳中之阳和阳中之阴,同样是阴也可以分成阴中之阳和阴中之阴,可以用这个方法物象之地分下去,用阴阳理论来分析任何事或物大可分析宇宙,小可分析分子、粒子甚至更微细的物体,总之,阴阳要保持平衡,一旦阴阳失衡就会出现各种怪现象,就像我们平时说的“阴阳怪气”,阴阳失衡,怪气丛生。

什么是五行?中国古人认为世间一切的组成物质不外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元素,所以这五种物质被称作“五行”。五行的运转是生生不息的,使万物茁壮成长,使物质与物质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五行之间的这种运转规律被称作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样的一个相生规律是有道理的,“金生水”的原理,任何金属只要遇到寒冷,金属的表面就会形成水珠,气温越低水珠越多,此外,金属遇到高温会融化,变成液体,所以说金生水。

“水生木”是因为树木,植物的生长是依赖水分的,没有水植物就会死亡,树木就会枯萎,所以水能生木。

“木生火”远古时人们就知道“钻木取火”,用木棍在石块上摩擦,使之发热生火。在上述五种元素中只有木能燃火。

“火生土”树木经过燃烧变成了炭或成了灰,通常我们都会说“灰土,灰土”灰就是小颗粒的土,所以,火能生土。

“土生金”人们常说“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长”土能生万物,自古人们就知道在土壤,沙砾,山岩中寻找金属矿物质,从矿石中体量出金属,所以说“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金属可以制成锯、斧等工具来伐木,锯木。所以金属可以制服树木,植物。

“木克土”,所有的植物都是种植在泥土中的,任何植物都是以土壤作载体而赖以生长的,植物种在地上可以保持水土,而不使土壤流失。

“土克水”,有一句成语说“水来土屯”,就是说土可以将水围起来,不使水流动。

“水克火”,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水是可以把火扑灭的。

“火克金”把金属放进火中,不久火的高温就能使金属溶化成液体。这样的一个相生相克的循环看似物质之间的关系链,实际上任何的人、事都是一样的,都是按这个规律,相互制约而又生生不息的。

在五行相生相克这个循环链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不顺克,而是逆克,也叫“反侮”,比如:木是克土的,但是如果说土太旺而木又太弱的话,木反受土克。水克火,但是一旦遇到水衰火旺的话,水会受火克,以此类推。这样的现象就是“反侮”。根据上面所说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五行的生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五行生克的时候要灵活掌握其中的规律,千万不要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