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1794900000018

第18章 明清遗风词

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被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第一,曾任翰林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贬戍云南,三十五年后,卒于贬所。

临江仙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长江滚滚向东流逝,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失。是与非、成与败何必太在意,都会过眼而去,只有青山依然屹立,太阳依然东升西落。

白发苍苍的渔翁与樵夫泊船江面,早已习惯四时变化。因为高兴相逢,所以畅饮一壶酒,从古至今多少往事,都付于这笑谈之中。

【赏析】

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登临古迹、触景生情的怀古之作,而是写由历史变迁所引起的人生感慨,基调较一般的怀古之作更为积极。

开篇两句用江水东流来比喻时间流逝。既有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有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让人感到历史的浓厚深沉和荣辱沧桑。“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的总结,可看出作者的旷达超脱。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者用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流露出一丝人生易逝的悲伤感。

接着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白发渔樵的形象,任惊涛骇浪、是非成败,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把酒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一壶浊酒喜相逢”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分安慰,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给这首词的宁静气氛增添了几分动感。

这首词语言豪放高亢,但又不失含蓄深沉。在苍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是一篇难得的咏史之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其父就是我们熟知的官大学士、太子太傅明珠。纳兰性德一生淡泊名利,爱好骑射读书,尤其擅长写词。今存词348首。词风情感真挚浓烈,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如果与意中人相处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甜蜜心动,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了。意中人的心变了,却推卸说意中人的心本来就容易变。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赏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作者先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该多好。之后再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引证前面的话。再用“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两句,指责意中人心意易变,发出哀怨的惆怅。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引用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典故,他们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薄幸,薄情。意思是说,意中人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长相思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向山海关进发。深夜里,千顶营帐灯火辉煌。

阵阵风雪,搅得人无法入睡。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纳兰性德是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的,其中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句“山一程,水一程”,这种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缠绵中又不失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难怪王国维评价他的词是“容若词自然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