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1804100000016

第16章 逐鹿川陕(7)

几万的新同志参加红军,红军扩大到两、三倍,这是土地革命胜利,共产党领导正确与同志们坚决争斗的结果。……新同志的成分大部分是雇农、贫农,无产阶级基础薄弱。他们斗争精神很高,但其斗争历史不久,斗争经验还差。作战固然勇敢,但还未经过猛烈火力与持久战争的训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固然坚决,但是,还没有经过更艰苦生活与困难物质的训练。革命固然是有认识,然而还没有经过共产党的严格洗礼。政治虽稍有训练,然而政治斗争的经验不够……因此,加紧新同志的军事的、政治的、党的训练——深刻与真实的训练——是我们每个干部万分紧急的任务。

军事上的训练……最紧要是说明我们在猛烈火力之下打胜仗的本事与办法……

政治同党的训练……使个个新同志了解,我们必然胜利的前途与达到胜利中必然经过的艰苦争斗。除去新同志中两种不良心理①由于当前困难,抹煞了远大的胜利前途;②由于小小胜利花了心,忽视今后的困难……

在和川军交手过程中,陈昌浩尤其注意观察总结川军的作战特点。虽然红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的部队指挥员指挥艺术与水平欠缺,明明是可以打歼灭战的,结果打成了击溃战,敌人的实力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有的不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古训,开战前,没有详细的战前侦察,敌人的火力点、地形、地物等都不清楚,枪声一响,指挥员把枪一举,部队就拼死向前冲,结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牺牲;有些指挥员不会合理地使用手中兵力,不会调配手中掌握的兵器,不会在战场上掌握部队等。针对这些问题,陈昌浩于戎马倥偬中写出很多关于加强部队军事建设的文章。1933年6月23日,陈昌浩撰写《与川军作战的要点》,对川军的作战特点作了仔细的分析,提出了红军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当时军队建设的一篇重要文献:

一、看清地形、道路、要路口。问明当地土人或派小部队去游击侦察。指挥员尽量要去亲身查与了解。如果不完全了解的地形,只能先以小部队搜索去占领要点后,大部队才能推进。不要在不了解的地形上随便布置或轻易使用主力。

二、占据要点。坚固阵地要点必先占据,必尽量。争取主阵地上必配足够兵力,预备队必放在阵地上或阵地附近,山岭上阵地是最后阵地、最主阵地,必在敌方来山,第一线必放在更前面,近河沟处要作工事。河道上要放哨,不要把山岭上当成第一线或主阵地。

三、敌情应侦察清楚。应完全了解敌之某师某团,一团几营、一连几多枪、长官何人、战斗力、武器如何?士气如何?从前对战经验怎样?不要忽视敌情,更不要轻视敌人。总之要根据实情。

四、集中兵力于要点战先破其主力,或先乘敌弱点。不要紧地方亦配以少数部队游击。主力攻敌时,非主力地方必助攻及佯攻,至少要坚守阵地。溃其一面再打别面,要绝不能轻于放弃。

五、集中进攻分散游击。进攻点应尽量集中兵力,佯攻是应大肆游击,非必要地方亦可派小部队去游击,使敌捉摸不到我们的布置及战况。主力绝不可分散,游击区亦不能随便放弃。

六、多留预备队。无论攻敌或防敌,预备队要多留。小部队据占某要点后,大部队应迅速跟进,击溃敌一点后,预备队要迅速跟进。破敌一面后,可以迅速策应他面。今天战后以备明天再战。绝不能分散兵力或浪费兵力,随时防敌反攻。

七、坚固工事多设木城……只要木城坚固,俟敌到木城中后或到工事附近,气衰力竭而出击之,敌即大乱后退。木城好、工事固,守则敌不敢进,攻则我有依托,而阵地万无一失。

八、沉着以挫敌,待其衰而击之。川军一股烟劲,开始猛攻,连放喊势子很凶,这时要特别沉着,可以前哨及游击部队与之应战,主阵地部队准备好集中火力,待敌爬到木城附近气已衰竭,烟瘾将至时则集中火力反击之,敌即乱退。

九、少用攻坚、多用迂回。非必要时不必随便攻坚,因山高路狭部队展不开,敌据险可守,无把握的攻坚伤亡必大,应多用迂回,抄敌侧后或集中主力迂进,或四面用小部队迂击……

十、……消灭敌人必多用包抄,敌溃则正面少数追近,大部分路抄围,敌溃则猛追,小部千万勿失敌迹,大部也须跟进。敌溃退或进攻,都要集中火力给以大大杀伤,以破敌胆灭敌火力……

十一、节省子弹,射必求中。敌每以大部接近我阵地时,喊叫连天,欲进不进,欲退不退,主要是想消耗我们的子弹,这时当坚固工事与阵地。敌不进则一枪不发,敌进则至阵地而击之,击之必中。

十二、夜袭。敌人最怕夜袭,各部应有经常夜袭部队轮流动作,或早或迟,或真或假,或声东击西、或忽西忽东,或用小击,或以猛进,或今天这地或明天那地,或走大路或摸小路,或主攻与佯攻并进,或主攻与主攻并行。或为骚扰性质,或为必争性质,但必要把地形弄熟、敌情弄清。小部队行动,预备队集结。部队轻装、服装合身,记着口令,弄好进路退路不差,小部队得手后,大部必跟进,黑夜中可分散兵力,天明前部队必迅速集中……

十三、指挥员要有单独布置的能力,在总的任务下遇敌情变化战况不同,指挥员应不待上级回示即随机动作,守可易为攻,攻可易为守,敌溃则即以小部队追进,敌攻则竭力抵抗,左右前后联络整齐,在不妨于总的布置战局下可以临时处决。

十四、要坚决达到任务。任务必坚决达到,即有不可能之任务亦必求尽量完成。

十五、追击要整齐灵便。敌溃即进,但必查明敌是真退假退……敌走大路我即分些走小路,白日进夜间更进,天晴进天雨更进,大路进小路更好进,这时要不顾疲劳,不散兵力、不顾胜利品、不顾俘虏兵……敌……愈乱愈退,愈退愈好消灭……

十六、死的当活的打,弱者当强者打。本来川军好打,但必要晓得打川军的办法,也要了解川军的长处,千万不要轻视敌人,敌人再弱也要把他当最强的打。因此,我们……要加紧训练,千百倍努力,打胜川军……如果轻视敌人,是自己轻视自己。

再如《提高干部的指挥能力和加紧射击训练》:

八月十八日我二六七团、二一八团……打到广元城下。共缴得长短枪六十七支……俘虏数十,毙敌百余。我方计消耗机步枪子弹一万零二十五发,伤亡共六十八名(内亡营长一、营政委一、连长二、副班长一、号兵一、战士八;伤营长一,连长三,连副一,排长二,班长七,副班长六,传令兵一,号兵一,战士三十二名)……

……两营多人作战,营级干部伤亡三,连级六,排长二,班长七,副班长七,合总全数(六十名)百分之三十六多,这固然表现了我们干部之忠勇、坚决,然而多半限于个人英雄,掌握部队力量太弱……同时在对敌人火力作有力避免,与利用地形地物跃进,及攻坚之技能、指挥、火力下运动,部队之指挥等等军事基础还是不够……

……我们子弹消耗太多,两营人作战,击灭敌约一团人,缴获子弹三千六百多发,而自己消耗子弹达一万发以上……

曾中生写的《与川军作战要点》,编了几句顺口溜为川军画像,语言生动、形象、易懂、好记,朗朗上口:

编制甚老,兵器不好,系统混乱,战斗力小。

拉夫拉兵,痛苦难伸,一点攻破,全军自崩。

爬山倒凶,收买冲锋,一气虽勇,再则无功。

小奸小诈,不为不高,但不持久,且怕包抄。

曾中生在《与川军作战要点》中提出:

红军作战,群众力量,处处配合,声威大壮。

乘敌矛盾,利敌冲突,各个击破,此为上着。

行军力强,才好爬山,轻装行动,诡秘为当。

交通困难,注意联络,地势复杂,尤重搜索。

敌情不明,不可妄进,敌情既明,先发制人。

敌如来攻,让其接近,集中威力,歼没殆尽。

山险寨多,不易硬攻,小部活动,最易成功。

主力迂回,抄敌侧背,歼敌之效,以此为最。

突破一点,溃敌全线,纵有牺牲,必得大胜。

前进包围,后进包围,胜利之后,必须穷追。

夜间拂晓,或袭或击,如能精炼,最好制敌。

突敌外围,攻敌联点,运用之妙,其法不鲜。

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提高了全军指战员的军政素质和军事技能,为增强部队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并将这一决定通知各根据地。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决定后,西北军委决定,结合庆祝反“三路围攻”胜利和木门整军成果,8月1日在巴中城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庆祝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巴中城北门原为有一东西长八百米、宽四百米的大平坝,陈昌浩、王树声带领总部工作人员选定这里为阅兵主席台。

1933年8月1日,巴中城红旗招展,北门人山人海,全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涌向北门争相观看阅兵庆典。除了红四方面军成立时在黄安七里坪举行过阅兵式外,这是红四方面军千里西征以后第二次举行阅兵式。阅兵能够展示军威,震慑敌人,鼓舞人民,西北军委对这次阅兵非常重视,要求各参阅部队严整军容,展现威武之师的风貌。8月1日,各受阅部队一大清早就整队出发,红四方面军总部将各部队的一百多名号兵集中为一个方阵。各受阅部队方阵前,摆放着一排排的轻重机枪、迫击炮,还有新近缴获的山炮,夏日阳光下,这些武器铮明瓦亮,闪耀着威严的光芒。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等主要领导在主席台检阅分列式。分列式上,受阅队伍步伐整齐,上万双脚步踏着号音一起正步走,“跨、跨、跨”的踏步声震人心魄;一百多名号兵左手叉腰,右手举号,随着号令声起,一百多只军号一起吹响,激昂嘹亮的军号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