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183300000090

第90章

第四十一章勿让自己的功劳盖过君王

第四十一章第1节安抚民心,怀柔胜于大棒

历史回眸:龚遂平盗

龚遂,字少卿,以明经为昌邑王郎中令。昌邑王刘贺多有不正,而龚遂为人忠厚,刚正不阿,屡屡劝谏,刘贺不但不听,反而“掩耳起走”,并对人说:“郎中令最善于羞辱人了。”后来在宣帝时,任渤海太守,境内大治。官遂至水衡都尉。

他素来以勇于谏诤,为政清廉而闻名,后世把他与黄霸作为封建“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的代表,合称为“龚黄”。在封建社会中,这样一位刚正不阿、勤政爱民而又政绩显赫的官吏,能够仕途顺利、安享天年,这其中一定有不少做官为人之诀窍。

西汉宣帝刘询当政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发生饥荒,盗贼蜂起,郡太守们不能够制止。宣帝要选拔一个能够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可以委用,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

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岁了。皇上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像所听说的那么有本事的样子,心里颇看不起他,便问道:“你能用什么法子平息盗寇呀?”

龚遂回答道:“辽远海滨之地,没有沐浴皇上的教化,那里的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而官吏们又不关心他们,因而那里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群顽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边舞枪弄棒一样打斗了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臣把他们镇压下去,还是去安抚他们呢?”

宣帝一听他讲这番道理,便神色严肃起来,说:“我选用贤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抚百姓的。”

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团乱绳一样,不能操之过急。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现有的法令一味束缚我,允许臣到任后诸事均根据实际情况由臣灵活处理。”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驿传将龚遂送往渤海郡去。

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要来上任,便派军队迎接、护卫。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并向渤海所属各县发布文告:将郡中追捕盗贼的官吏全部撤免,凡是手中拿的是锄、镰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问,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单独乘驿车来到郡府。闹事的盗贼们知道龚遂的教化训令后,立即瓦解散伙,丢掉武器,拿起镰刀、锄头种田了。

经过几年的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