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上处世非常道
183400000076

第76章

第二卷第四章第3节果决做事,讲求技巧

智慧行囊:在如今弱肉强食且资源并不丰厚的时代,既果断又富有技巧性地做事,才能成为生存的强者。

在茫茫戈壁、广袤的冰原之上,狼的生存原则用一句话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然而这句话用来形容狼却远远不够,狼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的生存信念是“顺我者昌,逆我者皆亡”。顺从者留下来,把不顺从的猎物先捉住吃掉,一旦没有猎物,就只能拿身边的“资源”开刀。

明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举手之间杀了无数功臣,谋逆的、不谋逆的,有用的、没用的,只要是摆在眼前的臣子,对他的江山或许会构成威胁者,全部诛杀谪贬。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历史的游戏规则之一,朱元璋不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成为最后一个。这种治国方法虽然并不是最好的,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肃清法,他的思想和手段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既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可取其狠辣、果决的做事风范,却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忘恩负义。

在这一点上,宋太祖赵匡胤做得比哪一位皇帝都要好。宋太祖历经“陈桥兵变”一役,尽管已黄袍加身,但前朝“废置天子,变易朝廷”之类的军事政变,让他不得不担心河山再易的问题。而后周旧臣李筠、李重进的叛乱,让他隐隐意识到,对助自己夺江山的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实在不能不防。

历朝功高夺主威者比比皆是,赵匡胤的担心不无道理。例如秦白起、汉韩信功劳越多,职位越高,威信愈大,高位者自然最恐惧这种人,因此必杀之而后快。作为出色的臣子,要么如范蠡、张良那样急流勇退,要么就得有李世民弑兄逼父的狠辣和勇气,否则就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

但是,赵匡胤并不想将功臣击杀,他有三重考虑:其一,将军功臣们皆为他的拜把兄弟,若是伤害他们心中不忍;其二,兵权大多数掌握在这几人手中,若是没有将其收拾干净,逼得急了便会穷寇反扑,咬得自己浑身是伤;其三,杀功臣有失民心。正是那句“华衮灿烂,非只色之功;嵩岱之竣,非一篑之积”。灿烂华贵的衣裳,不是一种颜色所形成;高峻的嵩泰二山,不是一畚箕泥土所堆积。赵匡胤自认无法一人夺得天下,大将们实在功不可没,若是杀了他们,得不偿失。

如此左右思量,加之谋臣赵普的推波助澜,太祖于登基第二年七月,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于酒酣耳热之际,一阵唉声叹气,外加痛陈厉害,将石守信等人说得心惊胆战,纵使千百个不愿意,也不敢不把兵权交出来。而太祖只用金银财宝和徒有虚名的节度使官衔,便将众人的兵马买断了。

赵匡胤没用一兵一卒,便将其亲信手下的兵权收归己有,没有再上演其他王朝开国之初的悲剧,也落得个厚待功臣的好名声。比之朱元璋“和尚头儿”心胸狭窄,赵匡胤的确是驭臣有术,讲究策略方式,注重政治技巧。而“杯酒释兵权”一役,被史学家评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

赵匡胤既果断地除去了祸患,又不失道义,他的这种做法很艺术,最大化地保障和实现了自身的权益,这就是我们所要学的。在如今弱肉强食且资源并不丰厚的时代,我们也要学习人性中的狼性精神,既果断又富有技巧性地做事,才能成为生存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