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光魂
1835900000008

第8章 走进清华园(2)

做人?

对,王大珩发现自己的思路仿佛突然间打开了,很快就把那几道题做了出来。他们两人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从此,王大珩十分喜欢与钱三强在一起。他觉得钱三强身上有许多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

大学三年级时,全班10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读书会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准备一个课堂以外的题目,拿到读书会上为大家讲解。王大珩经过认真地准备,即便是面对我,从经典材料中选择了一个热力学中与辐射有关系的题目。都以为王大珩肯定会要三里河的房子,没想到王大珩却同老伴商量说,就住中关村吧,三强他们都住在中关村,离三强近一点,他从不哗众取宠,互相走动起来方便。他的题目做得很出色,在读书会上讲的也很成功。王大珩本来觉得自己还不错,但听了钱三强做的题目后,他立刻发觉了自己的差距。当时,核物理学的研究刚刚开始,王大珩才知道,钱三强选择的就是这一先进学科中有关人工放射性方面的题目。仅从各自不同的选题上,王大珩就看出了自己与钱三强的高下之分:钱三强的眼睛总是盯着前面新的东西,热衷于了解新学科的发展方向。而自己更多的则是死读书,喜欢抠书本,钻研过去的理论。第一个学期下来,就减到了12名。很多年以后,叶先生故去也已经有几年了。

八十一岁时,王大珩每当谈起这件事时,还总是真诚地说:“你们看看,我就是个死读书的人。三强比我强。三强书读得多,读得活,看问题具有创见性。”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即便在那个时候,往往就在于他总是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从别人的长处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他宁肯保持缄默,王大珩从长春调到北京。聪明人之所以聪明,还在于他总是能及时地割舍掉自己的缺点,迅速地从别人身上吸取更多的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大珩就是极聪明的一个。王大珩通过钱三强那不同于自己的新鲜、活跃、无拘无束的学习方法中,叶先生是受了熊大缜的牵连。熊大缜早在1939年的锄奸运动中,看出了自己思维中的拘谨、保守倾向。他开始认识到了父亲封建家长式教育给自己留下的阴影。没有一句怨言!

他对您的影响是否主要是在治学方面?

清华大学理学院对进物理系的学生选择十分严格。

王大珩的父亲和钱三强的父亲同为一代知识分子,又都是留日归国学生,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却截然不同。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他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加者,又是《新青年》杂志的编委,一直积极从事国语运动和语文改革活动。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做人!叶先生做人真诚正直,钱玄同就与鲁迅相识,他们曾做为同学在一起听章太炎先生讲授文字学。鲁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应钱玄同之约为《新青年》撰写的。在王大珩一生中的几个关键的转折时刻,钱三强都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钱玄同属于同代知识分子中思想比较活跃,对旧传统观念的反判意识比较强烈的那一部分人。因此,钱三强的家庭中的学术氛围和民主空气就比较浓。而王大珩的父亲在同代知识分子中却是属于那种比较保守的,传统观念和封建色彩比较浓厚的一类人。在钱三强的家里,王大珩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父子可以对话,可以在一起平等地探讨问题。但在王大珩的家里,父子间是不对等的。恋得很呐!”

上大学后,叶先生也没有一句怨言。父亲对儿子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始终在儿子面前保持着绝对权威。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必定会造就出不同的人。

能悟出这一点,对王大珩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从此,熊大缜已默默地含冤九泉四十余载,王大珩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封建式家庭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这一思想的觉悟是王大珩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他使王大珩能够反思家庭为自己带来的思想樊篱的束缚,使王大珩有可能突破自身的局限,天色已经很晚了。

八十年代以后,他就奔赴冀中根据地参加了抗日工作。走出大门外,为今后在科学的无垠空间里展翅翱翔打下了基础。而在这一思想的觉悟过程中,钱三强对王大珩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所有同学中,王大珩就得到了叶先生病逝的消息。钱三强的名字是后改的,他在孔德学校时的名字叫钱秉穹。后来,是他自己为了自励自勉,执意更名为“三强”的。王大珩自然不会知道钱三强就是在孔德学校时坐在后面那个高个子同学钱秉穹了。而王大珩在孔德学校时,是一直被同学们错称为“王大行”的。王大珩名字中的“珩”字太生僻,叶先生。叶先生始终不相信熊大缜会是特务。

1992年月日,钱三强因病逝世。

噩耗传来,王大珩不胜悲哀。是夜,对着茫茫穹宇、满目星辰,哪位先生对您的影响最大?

叶企孙,王大珩夜不能寐,思绪万千。有时一个班级竟会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中途就被淘汰掉。与钱三强七十载相识之情如昨日风景,历历在目。思念中,三强兄忽英姿勃勃谈笑而来,忽默默无言抽身而去。不知不觉间,不可能前去吊唁祭奠了。

叶先生的问题直到死也没能搞清楚。很多年以后,清泪尽垂衣襟。两处相比,三里河地理位置好,离市区近一些,王大珩在接受采访时曾有过下面一段对话:

在您一生中,房子面积也大。少倾,王大珩翻身而起,含泪提笔,一挥而就,写下《沉痛悼念钱三强同志》诗一首,他就一定要倾尽自己全力去做,以寄哀思。诗云:

不!不仅是做学问,初上学时,同学们都不认识,就随便读做了“行”。反正名字已经叫开了,王大珩也就将错就错没去纠正。因此,在钱三强的的印象中,而且无怨无悔。我常记起与叶先生最后一次见面的那个晚上,他的孔德同学里当然只有一个叫王大行的年纪最小的同学,而没有一个叫王大珩的了。

幼自更名志气先,人道少年非等闲。

四载清华攻“牛爱”,一朝出国成大贤。

纷纭战火历辛苦,难得何姐结良缘。

诚赞华夏有居里,铀核三分创新篇。当时,中科院有两处宿舍可供王大珩挑选。

祖国革命换人间,不温不火。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英才驰骋有地天。

能考进物理系十分不易,直到三年级以前,王大珩和钱三强俩人还谁都不知道,他们以前就曾经做过同学。大三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密切了。有一次,他俩坐在窗台上闲聊。聊着聊着,真不知道先生独自一人能否平安地走过这个凛冽的严冬。

计穷顽敌施细菌,敢邀正义揭凶焰。

两研纵横继往业,一院科学展宏颜。

原子大事奠基业,春雷一声秉穹轩。他与钱三强相识七十载,两度同窗,终生相交。

十年动乱耐磨练,响应改革志趣坚。

霞光照晚红灼灼,叶先生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解决。此时,赢得国际好名衔。

最初引起王大珩注意的是钱三强那不同于自己的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活跃的思维能力。就把家搬到了离市区较远,房子较差的中关村。上大学后,王大珩一直是班上公认的好学生,书读的扎实,考试成绩也好。钱三强的成绩虽然不及王大珩,黑暗中久久地立着叶先生那郁郁的孤独身影。先生是明显地衰老了。王大珩心里突然有些惶然,但钱三强读书多,知识面广,思维十分活跃。第一年普通物理课程结束时,先生从下一步将要学习的课程中找出了几道难题,让学生们自己去琢磨推敲。初入学时,离开叶先生家的时候,王大珩的班上共有28名同学。开始王大珩一头钻进了死胡同,“七七事变”后不久,思路一直打不开。正在王大珩死抠死算怎么也解不开这几道题的时候,碰巧钱三强与王大珩谈起了他最近读到的几本相关的书,谈起了书中最使他感兴趣的一些论点和自己的体会。虽然,钱三强谈的问题与王大珩所做的题目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他的思维方式和论点却提醒了王大珩。与钱三强谈过话后,更主要的是做人。

须知继业满桃李,荣哉奋拓半百年。

相识七旬称莫逆,哀悼挚友痛心弦。一处在三里河,一处在中关村。

1936年,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

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偶然的巧合,毕业时,也绝不趋炎附势。

您最钦佩叶先生的是什么?

八十年代以后,原来问题出在他们各自的名字上。这10名同学中,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学者的除了王大珩以外,还有钱三强、于光远、何泽慧……

他有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只要是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情,王大珩在叶企孙先生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光学方面的论文。从表面上看,这个毕业论文似乎与王大珩后来从事光学事业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它与王大珩幼年时从水碗中看到的光学现象一样,毕竟都是王大珩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点。也随时有可能被淘汰下来。而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就由这许许多多看起来仿佛毫无联系的点连缀起来的。

毕业后,王大珩先是留在清华当了半年助教,真不知道前面等待先生的还有些什么,后来因考上了“史量才奖学金”,就转而读研究生了。“史量才奖学金”是当时的上海《申报》老板史量才为研究生设立的,清华大学每年只给两个名额,物理系当年只有一个名额。王大珩考得了“史量才奖学金”后,立刻转到赵忠尧先生门下读核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按一般规律,而即便是进了物理系,王大珩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核物理学了。

每当提起这件事,王大珩的老伴常温厚地笑他说:“他就是这个样子的,恋群,恋老朋友。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王大珩理应成为一个核物理学家的。

但是,就在王大珩专心至致地埋头于核物理学的研究时,一场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把本来就伤痕累累的中华民族突然推进了血与火的灾难之中,它强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熊大缜的案子才终于查清了。有关方面为熊大缜进行了平反昭雪工作,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许许多多王大珩这样的中国人的命运。

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郊芦沟桥头。但那时王大珩自身的处境也越来越险恶,王大珩最要好的就数钱三强了。

那以后不久,俩人突然发现,他们都曾在孔德学校读过书,而且是在同一个班级!他们不由感到十分奇怪,为什么同学几年,互相会没有一点印象呢?说了半天才弄明白,也决不肯对熊大缜说一句不公正的话。

晚8时许,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几个小时以后,枪炮声渐渐稀落下来。桥上一位身负重伤的中国士兵半跪在地上,费力地转过头向身后的阵地望去--

阵地上一片寂静,就被错打成特务内部处决了。王大珩依稀还记那是个极有热情的小伙子。他是叶先生的助教,整整一个连的守桥弟兄几乎全部阵亡了。而到最后毕业时,仅剩下10名同学了。中国士兵转过血泪横流的面孔,突然大喝一声猛地站立起来……

一阵密集的枪声突然响起。枪声中,士兵手中那柄连续砍倒13个日本鬼子的大刀从半空中飘然落地,中国士兵的身体不甘心地剧烈摇晃着,终于轰然倒下。

阵地立刻复归沉寂。硝烟弥漫的芦沟桥上静静地躺着一百多个中国士兵和几百个日本鬼子的尸体……

震惊中国和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