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184400000052

第52章 龙椅上的奇闻9

皇子们的悲哀

“父为皇,子为王”,很多人都会以为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就必定能封王,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的误解。封建王朝君臣之分十分严格,就连父子也要分清楚,君主只能有一个,而为了防止龙位被夺,自古以来,帝王们更是小心提防一切外界敌人,连儿子也不例外,虽然都是至亲骨肉,但碍于权力,也只能严加防范。

历代帝王为了防止皇子们掌权篡位,便从一开始就防范他们能够碰到权力,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不对他们封王,让他们手中无法掌握权力。

秦始皇扫平六国以后,自封为“皇帝”,但却没有封他的任何一个儿子为王。就连他的嫡长子扶苏、最宠爱的儿子胡亥也只是“诸公子”的身份。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有11个儿子,长子刘强,初立为太子,后被废,改封东海王;次子刘辅,封沛王;三子刘英,封平王;四子刘庄,初封东海王,后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即汉明帝;五子刘康,封济南王;六子刘苍,封东平王;七子刘延,封阜陵王;八子刘荆,封广陵王;十子刘焉,封中山王;十一子刘京,封琅琊王。九子刘衡的最高爵位是临淮怀公,并未被封王。

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帝国有27个皇子,却有11个皇子未被封王,并且11人中获得的最高爵号只是“皇子”。

南梁时,简文帝之子萧大训的爵号是“皇子”,元帝萧绎之子萧方等和萧方诸的爵号分别为“皇子”和“忠壮世子”,并未被封王。

北朝、北魏时期计有皇子63人,有3人仅是“皇子”,未获封王,他们分别是:道武帝拓跋珪之子拓跋深和拓跋聪,孝文帝元宏之子元恌。

后唐时庄宗李存勖之子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和李继峣4个人不但未获“王”号,而且连其他任何一种爵位都未获得。明宗李嗣源之子李从审和末帝李从珂之子李重吉也未被封王。

后晋高祖石敬塘的儿子石重睿为忠武节度使,忠帝石重贵的儿子石延煦为镇宁节度使、石延宝为威信节度使,都没有被封王。

后汉有皇子5人,高祖刘知远的儿子刘承勋为开封尹,世宗刘崇的儿子刘斌为武宁节度使,都没有被封王。

金代有皇子54人,有5人未获封王,他们分别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太子完颜允恭,七任帝完颜允济的太子完颜从恪、按辰完颜瑞,金宣宗完颜珣的太子完颜守忠和完全没有爵位的儿子完颜玄龄。

元代有皇子66人,有60人未获封王。他们之中有的出任帝国下属殖民地的“总督”(汗),如太宗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汗;有的虽然一度被封为太子,但最终未获皇位,如太宗窝阔台之子阔端和阔出;但更多的则既不是“汗”,也不是太子。他们虽然都是皇帝的儿子,但却没有任何封爵,如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阔列坚、察兀儿、木儿彻、兀鲁察,太宗窝阔台的儿子哈刺察儿、合丹、灭里,世祖忽必烈的儿子朵儿只、忽都鲁贴木儿、铁蔑赤等。

明代有皇子101人,12人未获封王,他们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皇子”朱楠,明成祖朱棣的“皇子”朱高燨,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子”朱见湜,明宪宗朱见深的太子朱祐极,明世宗朱厚熜的哀冲太子朱载基、壮敬太子朱载壑,明穆宗朱载厚的怀宪太子朱翊钱,明熹宗朱由校的怀冲太子朱慈然、悼怀太子朱慈焴、太子朱慈显,明思宗朱由检的太子朱慈焴。

清代有皇子114人,有22人没有被封王,他们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贝勒褚英、贝勒硕托、镇国勤敏公阿拜、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和硕贝勒莽古尔塔、辅国懿厚将军塔拜、镇国恪僖公巴布泰、和硕贝勒德格类、镇国将军巴布海、辅国介直公赖慕布和没有任何爵位的费扬果,太宗皇太极的儿子辅国公叶布舒、镇国悫厚公高塞、辅国公常舒、辅国公韬塞,圣祖玄烨的胤禔、简泰贝勒胤祎、恭勤贝勒胤祐、诚贝勒胤祁,高宗弘历的太子永琏、贝勒永璂,宣宗旻宁的贝勒奕纬。

从这些详细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皇帝的儿子就能被封王。除了太子不必封王之外,其他皇子往往因为皇帝的宠爱与否或功劳大小也有很严格的等级之分,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也有自己的痛苦卑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