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184500000035

第35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5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5

御驾亲征失太平,圭林各半合生变——预言土木堡之变

《推背图》第三十象 癸巳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

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

相克相生马不前

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烧饼歌》

盛极而衰乃万物发展之规律,中国古代的王朝也是如此。明朝经过英宗之前五位皇帝的治理,国运基本稳定,即便存在着一些危机与隐患,却也算得上稳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强大的王朝竟然遭遇了百年未遇之大劫——皇帝被俘,这应该是继宋朝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后,中原王朝的又一大耻辱。而且这次掳获中原帝王的,仍然是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

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入侵中原的都是来自于北方的民族。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寒冷的北方,孕育了粗犷豪放、野性尚武的民族,因此敢犯边者有汉之匈奴,宋之女真、蒙古。直到明朝,中原王朝仍会受到退居大漠的蒙古族的骚扰,如噩梦般摆脱不掉。

太祖朱元璋为牵制北方的边患而分封藩王。到了成祖时期,朱棣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以分化瓦解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等蒙古三部。结果,除兀哈良部归顺外,鞑靼与瓦剌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甚至还时常骚扰明朝的北方边境,残害汉族的百姓。

为安定天下、解决“北方胡虏残生灵”的问题,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共运用五十万大明军队,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虽说屡次起兵,耗费民力,但也在客观上打击了蒙古的气焰,重创了鞑靼、瓦剌二部,巩固了明朝的边防,即所谓“御驾亲征得太平”。

但北方边境的太平并未能维持多久。成祖朱棣去世后,蒙古各部尽管再未有大规模的入侵行动,其实是在积蓄、壮大自己的势力,其中尤其以瓦剌部发展最为迅速。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瓦剌尊长脱欢吞并鞑靼,统一蒙古。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接替其太师之位,至此,瓦剌势力达到极盛,并产生了吞并中原,以恢复大元王朝的野心。

就在瓦剌实力不断壮大之际,英宗治下的大明王朝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登上帝王之位时,太皇太后张氏曾委托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辅政,然而年少无知的英宗则更喜欢自幼陪他读书写字、游戏玩耍的太监王振。特别是随着张太后、杨荣的去世,杨士奇、杨溥的年老势孤,英宗更是将朝政大权交付到了司礼太监王振的手中。明朝皇权第一次转移到了宦官手中,就像柏杨先生所说:中国的第三次宦官时代,由王振揭幕。

作为明朝历史中有据可考的第一个祸国殃民的太监,王振揭开的自然是一段令人不耻的历史序幕。他无忌惮地弄权,大兴土木,广收贿赂,使用重刑,权倾朝廷,几乎是把一个王朝变成了自己的袖里乾坤。面对日渐贪婪的瓦剌部,此时明朝实际的掌权者王振也只是随心决断,故而正德十四年明与瓦剌的冲突。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瓦剌部太师也先派两千余人向明朝进贡马匹,却号称三千,向明朝多要回赠。《明史》中说,也先的行为激怒了王振,便故意低估瓦剌进贡马匹的价格,也先大怒,借口明使曾许嫁公主,贡马是聘礼,明廷却无意许亲,是失信于瓦剌。当年7月,将领脱脱不花与也先率领大军,分四路侵入明境。

多年来对瓦剌部一直掉以轻心的明王朝,虽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却几乎无力阻挡瓦剌的进攻。结果,参将吴浩阵亡,“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边境失利的消息传到北京,权力欲望已经得到满足的王振,又突发奇想地想要享受一下军事胜利带来的成就感,便以荡平漠北、大展天威来诱惑英宗,怂恿其御驾亲征。

血气方刚的英宗朱祁镇,平日只能看到军队的演操习武,如今竟有一次实战的机会,他自然十分欢喜,何况他还想效仿太祖、成祖当年征战沙场的壮举,于是与王振一拍即合,马上就要御驾起程。如此仓促的决定,自然遭到了朝中理智之臣的反对,然而吏部尚书王直等大臣的苦谏始终没能令英宗回心转意。七月十五日,朱祁镇还是偕王振统领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留下郕王朱祁钰守北京。这本该是一次“西北望,射天狼”的壮举,可是却被这位幼稚皇帝和他的太监伙伴给搞砸了。

时值秋雨连绵之际,连日风雨交加,几十万大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连日风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随驾群臣察觉士气低落,接连在军中上表,恳请英宗皇帝回銮。王振大怒,罚兵部尚书邝野等人于草中长跪。大军继续前行,于八月一日抵达大同。至此,英宗已完成了“六龙御亲到胡边”的预言。

与此同时,也先为引后备不足的明军继续北行,率瓦剌军撤出塞外,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王振自然不知其中缘由,仍然踌躇满志地坚持北进。直到收到前头部队惨败的消息,王振才知情势不妙,惊慌失措间急令撤军。于是,在到达大同的第二天,五十万明军便又迅速沿原路后撤。

本来,明军应该经大同由居庸关回北京,但王振想要在皇帝的陪伴下衣锦还乡,便下令改道由紫荆关(今河北涞源)入京。本来大军就是惊惶退走,结果到处踩踏庄稼,反而引起了王振的恻隐之心,就又在距家乡蔚州四十里地时命令大军向宣府方向行进,仍从居庸关返回。如此反复逡巡,明军退至宣府时,也先骑兵追袭而来,明军仓皇而退。

八月十三日,疲于奔命的明军逃到怀来以西的土木堡,两军正面的交锋正式开始。被瓦剌几万人包围的明军,因饥渴疲劳陷入困境,听到瓦剌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明军“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争相投降。战争还没真正开始,明军便已经败了,果真是“缺一不成也占先(即也先占)”。仓促间五十万明军“死伤过半”,大明皇帝英宗朱祁镇被俘,“生灵遮掩主惊魂”。由于此役发生于土木堡一地,故而史称“土木堡之变”,竟与李淳风、袁天罡所预言的“半圭半林,合则生变”完全吻合。

至于这一役的“始作俑者”王振,《明史》载“(王)振乃为乱兵所杀”,应该是混战中被瓦剌军砍死或者被自己人逃跑时踩踏而死,也有一说是王振被扈卫军官樊忠以大锤击杀。无论是哪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王振这个明朝第一个专权太监的生命在“土木堡之变”中彻底地结束了。然而,仅此一役,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五十余人,无辜者的累累白骨和流成河的鲜血,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更何况他给大明朝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范文澜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土木堡之战,明军仓促出师,进退失据,京军精锐,毁于一旦,勇将重臣多人战死。英宗皇帝被俘,更使朝野震动。明王朝遭遇到建国以来所未曾有的严重危机。”因为大明朝不仅失去了他们的皇帝,就连他们的都城北京也正面临着瓦剌部的威胁,此时若没有一位力挽狂澜者站出来救国于危难之中,那么“土木堡之变”将不只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而将重蹈宋的覆辙——大好江山被蒙古铁骑占据。

或许是大明王朝“命不该绝”,一代名臣于谦毅然地站到了群臣的最前端,担负起了挽救朱家天下的重任,但他能做的也只是帮已然破败的明朝进行最简易的包扎而已。

争议纪:

英宗的生母

关于英宗的生母,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英宗是宣宗即位后册立的孙贵妃所生,《明书》中有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另一种认为英宗乃宫女所生,孙贵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夺宫女所生之子养之,《明史稿》中有载孙氏“子宫人子,于是眷宠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