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野心”比信心更重要
1848600000016

第16章 要有适应力和应变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可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看待周围环境的心态以及目光,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身边每一样事物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的。

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开始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有朝一日逃离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不仅让他赚不到钱,而且还面临着“下岗”的危机。为了生计,朋友告诉他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要想让环境因你而改变是不可能的。后来,他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逐渐融入到整个演艺界这个大环境中去,最后,他就像一只湖里的鱼适应了大海的环境,演艺界由他自由地畅游,成为了国际明星。

人存活于社会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本能。我们可能遇见很多事,去思考,去面对,去忍耐,去前进这就行了。社会如同一个无比之大的染缸,无时不在地对其成员加以熏陶。这个微妙又貌似对立的现象,也是人类与社会的真正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也在改造着社会,使社会沿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途径去改变,以期达到人类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人类也在经历着无数次的失败,也就是在尝试改变社会的时候遭受社会的抵制,进而使努力付之东流。

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大多是因为比别人首先嗅出外界的变化,顺应社会的变化,并巧妙地将之转为商机。毕竟“商机”和成功机会在外界局势有若干变动时最容易变成机会,所以能比别人早一步注意到这种变化且付诸行动者,就是最大的赢家。蒸汽机、电的发明等,无一不是根据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要,经过不断实践和实验而取得的。只有追随市场而变化,企业才能生存,而能预见社会市场变化,及时掌握良机,更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就要不断地去调节自己。调节自己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自动调节思想认识。自动调节思想认识,从内容上来划分,可以分为目标调节、知识结构调节和情感调节三种。

第一,目标调节。目标调节是指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及时调整自己的具体事业目标和方向,以求得主观与客观的协调一致。

第二,知识结构调节。知识结构调节是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7~10年就要翻一番。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不管你有多么丰富的知识,也往往还是不够的,还要继续收集和学习有关情报资料,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第三,情感自动调节。情感自动调节的主要任务,在于自觉地培养、维护和发展积极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注意对消极情感的有效调节与控制,并善于做好转化工作,发挥情感的积极效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做好工作。

自动调节思想认识如从类型上来划分,可分为常态调节、顺境调节和逆境调节三种。

第一,常态调节。常态调节的中心环节是战胜“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指的是人才成长过程遇到的社会惯性,即已有声誉的人才所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而潜在人才的劳动成果则难以得到承认。战胜“马太效应”的调节战略是优势积累。

第二,顺境调节。顺境调节的中心环节是防止骄傲自满。粗心大意,不求上进,保持谦逊、细心、进取。契诃夫说:“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根本特征之一。”

第三,逆境调节。逆境调节的中心环节是坚定意志,鼓起信心。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做好自我预测。要学习、掌握必要的规范知识,明确是非标准,重视自我观察分析,善于洞察自我行为的性质。预测发展后果,对自我实行“预防性”控制,提高控制效果,不要打“马后炮”,不吃“后悔药”。二是注意“控制量”,做到有利、有节。控制量过小,隔靴搔痒,不解决问题。控制力过大,受压过重,就有可能使自己畏首畏尾。谨小慎微或者一味忍让,反而难以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还会使自己从谦谦君子走到另一个极端。 第三章

敢想才能有所为第三章 敢想才能有所为

在当今世界中,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要你敢想、敢为,并具备毫不妥协的信念和实现梦想的决心和行动,你就可以赢得未来,特别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敢想、敢为是成功创业的第一资本,而在当下的中国,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理想上路,他们有着一颗真实而不羁的灵魂,由滚烫的热情浇灌,由坚韧的意志锻造。以近乎偏执地热爱,将最初的梦想坚守到最后,他们是这个时代“执着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