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秋家国梦
1858100000025

第25章 道教圣地武当山(2)

那年五月,陪我游览武当的友人虽为老乡,但他长期工作在十堰市第二汽车制造厂,曾多次前来武当,对这里的自然风光、庙宇建筑、典故传说及游览路线都相当熟悉。在他的介绍与指点下,我一边气喘吁吁地往上攀登,一边认真地观赏着一道道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一座座奇巧的道宫庙宇。

我们正赶上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好天气,明媚的太阳暖暖地挂在天上,缕缕薄雾缓缓飘移,座座山峰披金着银,道宇宫观流光溢彩。苍翠欲滴的树木与争奇斗艳的鲜花透着一股蓬蓬勃勃的盎然生机,受到感染,我的心中也充满了一股莫名的激情,面对莽莽苍苍的巍峨群山,恨不得敞开喉咙,散漫而昂扬地高歌一曲。

武当山的整个建筑群落,全部顺应山势的自然走向、依照山峰间的相对高度、凭借峰峦岩涧的奇峭幽深等特点精心设计、精密布局、天然浑成;每一座具体建筑,也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建在岩、涧、峰、峦、坡、坨等合适位置,或凌空蹈虚,或巧夺天工,或雄奇高险……都尽可能地透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体现道教的仙风仙骨。置身道观庙宇,仿佛进入了一个玄妙的仙景胜地,体验道教那种通达天地、充塞宇宙、恍兮惚兮、无可言说的神奇与美妙。然而,你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脚下大地的坚实与深厚,感到奇妙的天堂就在人间。天与地、神与人、物与我、宗教与世俗、伟大与渺小……一道穿越时空的电波于一瞬间就将它们彼此连接、相互契合在了一起。这是自然造物的伟大,也是道教建筑的奇妙。

道教虽不由道家发展而来,但它们都以老庄哲学为依托,其精气、神韵仍然相通相似,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一座座宫观庙宇,虽点缀、遍布在武当山的山峦峰岭间,铺铺排排,绵绵延延,却有一条长长的“故道”将这些闪烁的“珍珠”串在一起,构成一根奇异别致的“项链”。故道从原均州城的净乐宫开始,直达武当山制高点天柱峰的金殿,全长一百四十华里,全用青石铺成。沿着这条故道,一座座道教建筑或依山傍水,或临岩跨涧,其规格大小、间距疏密,都恰到好处,达到了时隐时现、忽高忽低、若明若暗、迂回曲折、玄妙超然的独特艺术效果。对此,明代诗人洪翼圣曾生动形象地描绘道:

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

林岫回环画境中。

而建造这些道观、庙宇、神像、供器、法器等耗用的建筑材料,既有金、银、铜、铁、锡,也有玉、珠、木、石、泥,还有一般建筑中罕见的丝、绸、皮、骨、纸,形形色色的建筑材料汇聚一地,蔚为大观。仅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落,就可以构成一部独特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了。

在武当山的所有建筑中,最为着名的有金殿、玉虚宫、南岩宫、紫霄宫等,诗人王世贞曾有诗赞曰:

太和绝顶化城似,

玉虚仿佛秦阿房。

南岩雄奇紫霄丽,

甘泉九成差可当。

其中感悟最深,我最为推崇的当数金殿(即太和绝顶)。

一步步往上攀缘,过乌鸦岭,爬百步梯,翻分金岭,最后抵达武当山的最高峰天柱峰。

高峰巍立,似擎天之柱,非“天柱”二字不足以形容,因此常见于中国不少名山名峰。用得多了,这里是“天柱”,那里也是是“天柱”,自然就有了重复、雷同之嫌。取名如果更为概括、形象、独特,对游客的审美冲击当更为深刻。

想着走着,山路自然是越来越险了,好在我们年轻胆大、精力旺盛,并未把登山看得多么艰难,不过多流几次大汗而已。最令人难忘的,是置身悬崖绝壁的奇妙,薄薄的云雾在身边、脚下缭绕,大有一种远离凡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之感。

上到天柱峰巅,上面巍然耸立着一座台阁式的宫殿,这就是着名的金殿。殿的四周,修有一道环绕山顶的城墙。城墙高达数丈,周长三里,全用千斤条石砌成。高高的山顶何以修一城池?自然也是宗教之故。城墙充分利用武当山的地理环境,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里看墙体,似乎向外倾倒;外看墙体,向里倾斜;远观墙体,则有如一道绚烂的光圈围绕金殿。加之城墙周围设有四座造型庄严、石质精雕的天门,远远望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座令人向往、神奇灿烂的天宫仙阙。

金殿高五点五四米,长四点四米,宽三点一五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仿佛正张开翅膀缓缓向上飞升。它的墙壁、门楣、宫棂、檐牙、檩椽、瓦楞等结构,包括里面的神案、供器、几案等全由一个个黄铜部件榫铆拼合而成。每一黄铜铸件要达到焊接严实密不透风,又要毫无铸凿痕迹的要求,即使今天,其技术难度也相当之大。金殿历经五百多年雨雪风霜、电闪雷鸣,至今仍辉煌如初,闪耀着金色迷人的光芒。因此之故,天柱峰顶又名“金顶”。

金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的铜像,他着袍衬铠、披发跣足,虽然丰姿魁伟、庄严肃穆,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偶像化的倾向与痕迹相当浓重。这也是我国佛道庙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许是为了使百姓产生强烈的虔诚敬畏之情而有意制造的一种离间效果吧!

道教早期并不供奉神像,教徒们认为“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道教之神既至高无上又变幻无穷,人们难睹真容,也就不立神像。但民众无从祭拜,极不利于道教传播。后来也就借鉴佛教的做法,将神像视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把普通民众难以读懂弄清的高深经典予以提炼,变成形象化的直觉造型。于是,与道教的天神、地鬼、人祗多神崇拜体系相吻合的一座座神像也就应运而生了。人们走进庄严的庙宇,仰望高大的神像,浸润着香火缭绕的神秘氛围,心头不知不觉间就弥漫了一股肃穆虔诚的宗教情怀。

关于真神大帝的这座铜像,还有一段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武当山的道教建筑,虽然一修就是十二年之久,但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明成祖朱棣的心弦。这不仅关系到明成祖的统治地位能否长治久安,还涉及到民间的舆论、史家的评说等与他个人身前身后密切相关的重大名誉问题。特别是金殿内将要长期供奉的真武大帝,朱棣更是格外瞩意。召了几个工匠设计真武神像,朱棣一一看过,却没有一幅图像让他满意。最后,一位聪明的朝鲜工匠揣摸其意,依照朱棣洗脚时的形象,描出一幅真武塑像设计图。明成祖一见,顿时大喜,即命工匠塑出披发跣脚的真武大帝。

如果传说为真,那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真武大神实际上就是明成祖本人的塑像。那环绕山顶的城墙,也与皇家相关,名曰紫金城,又叫皇城。武当山为皇帝敕封所建,自然要打上封建王朝的烙印。皇权与神权,在武当金顶就这样巧妙地融为一体。

自从金顶诞生了一座金殿,武当山便不时生出一些奇妙的景观,其中最为神奇的有“雷火炼殿”、“祖师出汗”、“祖师映光”、“金殿倒影”、“海马吐雾”等。

雷火炼殿——每当雷雨交加之时,金殿周围便电光闪闪、雷声阵阵,滚动、腾窜着无数盆大的火球;

祖师出汗——祖师即真武,大雨之前,金殿内的空气水份受气压突变影响,常聚合为晶莹的水珠布满神像。于是,在人们眼里,真像大帝似乎也在大汗淋漓了;

祖师映光——雨过天晴金顶上空的云端映出光芒四射的金殿与真武神像,有时游客也会映入其中,不过这一奇景稍纵即逝、千载难逢;

金殿倒影——夕阳西下,阳光斜射,金殿的影子倒映在二十里外的青峰翠壁之上;

海马吐雾——金殿装饰的海马,有时口中吐雾,并嘶嘶嘶地对天长啸;

……

这些看似神秘的奇异景观,其实都是可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但是,当它们被道教徒有意夸张、利用、神化,赋予超自然的色彩,就成了“神仙显灵”的“圣物”与“圣迹”。

站在高高的金顶眺望四周,方圆数百里的武当胜景尽收眼底,群峰矗立,树木苍翠,云流雾绕;头顶的太阳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整个世界一片辉煌;山底的丹江水库犹如一面明镜,浮光跃金;阵阵凉爽的山风吹干汗水拂去疲劳,清新纯净的空气滤除尘世杂质,眼前、心头呈出一片从未有过的开阔与光明,大有身居瑶台,凌空出世,羽化而登仙之感。

宗教情绪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涌了出来笼罩心头,而金殿的威严肃穆与神奇景观更是加强了这种特殊情感。由此,我们似乎多少破解了道教信徒的心灵密码,窥见了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了他们胸中所拥有的那份神秘、虔诚、崇拜乃至献身的宗教精神。

宗教的兴衰不仅体现、反映在寺庙宫观等宗教建筑物上,还与教徒的多寡成正比。道教也是如此。明成祖于武当道教建筑竣工之后,派了二十一名六品提点(即道官)主持庙务,当时即有道士两千多人。仅武当一地,就两千多人的规模,全国道士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千百年来,在武当山修炼的道士又何止千万?这些有名无名的信徒,对武当的道教建设,对中国的道教发展,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而对武当道教影响最巨的人物,当数中国古代十大道士之一张三丰。

张三丰踪迹隐显莫测,道名不胜枚举,生卒扑朔迷离,行为古怪诡异。他不问世务,专事修炼,人称“隐仙”。据《明史》所记,张三丰“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他五岁患了失明症,被道人收为徒弟,半年后眼睛复明。师父教习道经,兼读儒、释之书。七年后归家专习儒业,忽必烈搜罗人才,颇为朝廷看重。但他无意官场,感到“富贵如风灯草露,光阴似雷电浮沤”,遂云游四海,拜访名师,后入秦陇宝鸡山修炼。元仁宗时,年近七十的张三丰求道之心不减,入终南山拜陈抟传人火龙真人为师,深得精义妙谛,渐渐佯狂污垢,人不能识。后来,他又看中武当山,潜心修炼九年,终于得道,此后便往来隐显于湘云巴雨之间。元亡明兴,他又重返武当。明太祖久闻其名,深为仰慕,多次派人求访,恭请入朝,屡遭拒绝。不久,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不知所之。

张三丰自称张天师后人,因其行迹诡异,传闻也就格外地多。相传到了明成祖永乐十年,皇帝还在派人到处寻访张三丰。据有关史料记载,元仁宗时(公元1314年),张三丰年约六十八岁,而明成祖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他还活着的话,当为一百六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了。也许,帝王们心中明知张三丰早就羽化,只不过是利用他这块牌子,有意标榜自己罢了。终明一代,朱姓帝王对他念念不忘,各种各样的头衔封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