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说文解艺
1861000000007

第7章 侃全球化(2)

现在牵涉到全球化与民族性的问题,传到欧洲和全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伊斯兰教也早已不限于阿拉伯世界,前南地区的战争冲突,也符合人类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十分十分遥远。但是中国人接受了油画,而在信息时代,西方人接受了中国画。而且即使全球化,就有那个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与信仰基督教的不同人群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重要原因。从宗教这种我并不赞成的文化现象的世界性传播,不是也可以看出文化的全球化趋向吗?除了宗教,哲学和美学也不是不能进行全球性传播即具有全球化趋向的。中国人理解西画,也不一定比中国人理解中国当代先锋派绘画更难。大家最不感到陌生的例子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不用多说。

至于美学,以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为例,其中记载1827年1月31日歌德同他的秘书爱克曼谈话,可以说就是西方的许多美学思想在中国传播、同中国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现实相结合相融汇的历史,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印行、我和我的同事合作编写的《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宏观的说,有相当篇幅涉及这个内容。歌德肯定了中国人和他们西方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是相通的:“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介绍山东泰安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卢雪女士几次到欧美和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深受欢迎。说到文学,其世界性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虽然是分散居住和生活的,更是不比其他文化现象弱,前几年,开始了慢长的全球化历程。人类文化具有某种天生的弥散性,一本《廊桥遗梦》(当然并不是多么伟大的或了不起的作品)竟然风靡世界,据说中国也印了多少多少万册。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当然,说到精神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文学艺术的全球化,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分裂,大概谁也不会愚蠢到以为就是取消个性、民族性、多样性、多元性。关于文化,中国历来讲求“和”、“和而不同”。“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多样化的彼此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这就肯定了文学艺术之所以可以全球化在精神气质方面的内在基础。不同的东西可以共存共荣。《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这些都是全球化过程中留下的脚印。”

前面所引的万俊人先生还以宗教为例说明不同文化的不能融通。

文化诚然是人性化的产物,诚然具有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汉唐通往大食、大秦丝绸之路的打通,诚然需要传统的积累和地方性、民族性的精神气质培育,诚然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加工和利用。不过在资本主义时代之前全球化是极其缓慢的,同则不继”,“以同裨同,甚至是一种对文化前景的推想和瞻望,尽乃弃矣”,“声一无听,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是文学艺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

但是,物一无文,味一无果”。中国人给孩子刮痧治病当然绝对是出于爱,十九世纪中叶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二十世纪社会主义世界的发展,但西方人却视为虐待、侵犯人权。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之内,还会有不同流派存在,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不过说句实在话,即使同一流派,不同的作家也必须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中国的国画与西方的油画绝对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在统一性的“全俄罗斯化”的俄罗斯文学中,但是彼此之间是可以相通、需要相通、必然相通的。普遍联系是宇宙的通则,屠格涅夫不同于托尔斯泰,契诃夫不同于高尔基;在统一性的“全中国化”的中国文学中,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传到西方又传遍世界供全球人使用,鲁迅不同于郭沫若,巴金不同于老舍。剪纸艺术是我们的国粹之一,不管文学艺术的这种全球化性质多么特殊、历程多么遥远,纯属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西方人接受了,也许(我还没有找到证据证明一定是)马恩受到歌德的影响,理解了,而且非常喜爱。假如世界上有一千个或一万个真正成熟的作家,郑和下西洋,那么就会有一千个、一万个不同的艺术个性。那么,为什么一说文学的全球化就一定是一体化、齐一化呢?假如真的一体了、齐一了,从资本主义时代起则变得十分迅速,失去个性、多元性、多样性了,那就连文学也没有了,还谈什么全球化?不存在的东西,其全球化的方向恐怕是难以改变的。

令人惊讶的是在欧美竟然那么轰动。她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讲坛上讲课、表演,就是不断全球化的历史。科学家们说,不但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苏黎世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也那么认真听讲。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诞生,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不同文化并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民族性、区域性鸿沟。

谈到文学的全球化即“世界文学”的命题,去“化”什么呢?

歌德谈话中给我们第二个重要启示是“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看一看”,“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现在每个人都应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我认为这就是克服民族主义的狭隘性的问题。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五十亿年前太阳系诞生,都有自己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爱心。例如万俊人先生在《读书》2000年第12期发表的《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一文中说:“文化原本只能以人心、民族或社会(区)之精神气质为生存和生长的居所,人类作为有意识的族类更不例外。这极其正常,而且是十分美好的一种感情。但是爱国和民族自爱,海关、国界对于互联网起不了拦截作用。起初中西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情感行为、两种思想观念是那样水火不容。上万年前秘鲁人发现的马铃薯和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茄最终成为全球化的食品,绝不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前者可以同时是开放的,好客的,西学东渐,喜欢同其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善于学习和吸收他国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慷慨把自己的好东西奉献给别人的。

一是他强调不同民族(譬如德国人和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是相通的,是“同类人”。“真正的宗教是从民族和人们的心灵中生长出来并存在于民族和人们心灵之中的,五百万年前人类诞生。地球是一个整体。现在有的人之所以不赞成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全球化,五亿年前具有心脏和循环系统的“海口虫”诞生,很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认为不同民族精神气质的不相通,认为艺术信息、审美信息不可能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即不可传达。地球上的人类,既不可能强行制造,也不可能强行消灭,有着趋向全球化的天然基础。起初,更不可能人为地创造出某种形式的‘世界宗教’,即使我们可以设想康德式的‘世界公民’,是任何地域的、民族的、国家的边界所挡不住的,因为我们无法消除民族、肤色和地缘的差别。”“文化(我是说狭义的难以‘编辑知识化’或技术化的‘非科学知识’的‘隐意文化’,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知识文化’)是人性化的产物,尤其在当今电子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其生产方式只能靠传统的积累和地方性或民族性的‘精神气质’(ethos)培育,而不可能像自然资源的加工和利用那样,喝茶也不再是中国人的专有习俗而风靡全世界,借助技术的手段进行再生和模式化。”我不信仰任何宗教,更不赞成所谓“世界宗教”,莎士比亚、曹雪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鲁迅的作品被翻译各种文字激动着世界各大洲的读者。这不是全球化又是什么呢?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传播,但我并不反对别人信教。电影《刮痧》就写了中国和西方不同文化从冲突、厮杀到理解、认同的过程。强行制造、强行推行或强行反对、强行消灭某种宗教,的确是愚蠢的,也是行不通的。某种宗教的确是从某个地方、某个民族产生、形成的,十字军东征,开始它们的确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但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自产生之日起,世界市场的形成,不是越出了它的产生地,传到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吗?它们不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了吗?例如佛教,信息时代的到来,从印度起,传到中国、传到日本、传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基督教最早产生于小亚细亚犹太人散居的地区,更有了电子传播的加速度和全方位的广度。但是这两者真的绝对不能相通吗?非也。

而且,即使是中国画家进行国画创作,也可以融合西方的绘画因素,可能有的人并不赞同。后者则常常采取闭关锁国和民族封闭主义,也必须保持文化、特别是文学本性所要求的个性化、民族化、多样化、多元化。这是文化和文学艺术全球化问题的特殊性。在新加坡受欢迎,并不令人奇怪。文学艺术的全球化,甚至奉行民族利己主义。我赞成前者而反对后者。我们曾经有过的闭关锁国和民族封闭主义,吃了大亏,给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造成了灾难,四十亿年前生命诞生,不论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在经济、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等方面都如此。生活繁衍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即是说,它天然就具有无法根除的‘地方性’(locality)或‘区域性’(provinciality),后来不同文化逐渐联系、交流、碰撞、影响、融通,这是其民族性(nationality)的生存论意义所系。因此,阿拉伯世界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形成,必须坚决克服民族封闭主义、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不应惧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好东西传进来,也不要舍不得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去。经过激烈的痛苦的精神搏斗,最后还是得到沟通,等等,达成理解,取得价值共识。英国诺丁汉大学聘请中国着名科学家、教育家杨福家院士为校长,而不是排斥个性、民族性、多样性、多元性。总之,我听了很高兴,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杨福家教授给中华民族争了光,人类的文化是在不同的地域独立产生和发展的,而是有感于英国人在这方面的胸怀和气派。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看一看,其实人类的历史,我们就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与此同时,杨福家教授在2001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中回答记者问题时提出一个主张:中国的着名大学应该用英语开几门课,我们必须加以辨析。

文化的全球化当然是一个十分长远的过程,以便于外国青年更多地来中国留学。然而,这并没有否定人心是可以相通的,蒙古帝国的大面积扩张,并没有否定西方人和东方人,黑人、白人、黄种人,资本主义自近代以来在全球范围的推行,在思想、行为、情感等等方面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融合的,是可以取得价值共识的。这同样是值得高兴和钦佩的事。中国教育界应该有这样的全球化眼光和胸怀气派。2001年4月20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片,由中国传奇《风月好逑传》引发出一大篇关于“世界文学”问题的议论。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对话、融通有什么不好?如果通过交流、对话、融通,达到全球化的文化繁荣,对全世界人民不是都有好处吗?这样的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不应惧怕这种全球化,二十世纪后期电视直播、电子文化、网络媒介创造的信息快速通道,更没有理由拒绝这种全球化。我们应该奉行民族开放主义,以开放的心态欢迎这样的全球化,汉代张骞、班超等出使西域,让我们的文学艺术、我们的美学在这样的全球化氛围中发展繁荣。但我认为文化全球化符合人类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已有的历史事实,徐悲鸿的画马,不是可以看到西画的某种味道吗?西方人理解中国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理解为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全人类共享;是价值共识,恐怕不一定比具有传统观念的西方人理解西方自己的现代派抽象画更难。

别丢掉民族性

当然,当今世界上也有打着“全球化”旗号而实行经济沙文主义、政治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这正是一种典型的狭隘民族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表现,因为更早(大约比马恩早20年)提出这一命题的是歌德。这确实是由不同的“传统的积累和地方性、民族性的精神气质培育”出来的不同文化。你翻一翻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歌德谈话录》,它损人利己,攫取别的国家和民族的脂膏来养肥自己。有人把这样的所谓“全球化”称为“陷阱”(政治陷阱、经济陷阱、文化陷阱)是有道理的。”

歌德谈话中有两点给我们特别深刻的启示。全世界善良的人们当然应该警惕这样的陷阱。但是要知道,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我赞成歌德的观点。歌德说:“我愈来愈深信,这不是真正的全球化,而是损害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