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1867100000012

第12章

厕所收费一次25万里拉!--通货膨胀率

在国内的许多城市,到收费厕所里方便一次的费用一般是2角钱左右,豪华一点的厕所一般也就是1元钱左右。但是几年前在土耳其的收费厕所里方便一次,你知道要付多少费用吗?你怎么也不会猜到,打死你你也猜不到,要付25万里拉!在土耳其,买1斤牛羊肉要付1750万里拉,一家人下一次馆子所花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少说也要花几亿或十几亿里拉,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开支也常要跟百亿千亿这样巨额的天文数字打交道。一般位数小的计算器在土耳其根本无法使用,人们大多购买的是能计算14位以上数字的计算器。

高通货膨胀率使土耳其的货币一再贬值,使土耳其货币上的数字也飞速增长,最终酿成这种高额低值的结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土耳其国家中央银行于2005年1月1日起发行了新的土耳其货币--“新土耳其里拉”(NTL),以取代有“最不值钱货币”之称的“土耳其里拉”(TL)。新土耳其里拉启用后,1新土耳其里拉等于过去的100万土耳其里拉。

土耳其官方在解释推行“新土耳其里拉”的理由时说,土耳其是世界上通货膨胀率最高的8个国家之一,也是这些国家中唯一使用面额为百万、千万货币的国家。改革之前,土耳其纸币最大的面额是2000万里拉(约合15.4美元),最小的面额是25万里拉。10万(含10万)以下面额的里拉则为硬币。土耳其货币的面额太大,计算起来非常不方便,听起来也十分滑稽可笑。

其实,土耳其货币里拉并非一开始就是天文数字。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耳其里拉与美元的兑换比价还是100比l。那时500万里拉能买一套豪华房子,而通货膨胀之后,同样面额的里拉币值只能买到几两牛羊肉。由于20多年来直线上升的高通货膨胀率,土耳其货币里拉面值一再贬值,政府和人们为此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仅此次货币改革,土耳其政府就付出了巨额代价,据土耳其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计算,仅印制新钞票政府就要花费1000万美元。

1992年被任命为《华尔街日报》助理总编的理查德·托佛说:“早在1977年,有一位总统竞选班子的资深老前辈告诉我:

大选之年,只要看两个数字,即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如果两个数字都是8%或者以上,那么现任总统肯定要落选;如果都是4qo左右,则会获得连任。”由此可见通货膨胀率这个指数对我们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过实际需要的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比值,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物价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个相对数。

那么,通货膨胀上升百分之多少,是不是说我们的生活费用就提高了百分之多少呢?其实不是。如果你随意地问一些人,通货膨胀率上升5%是不是表明他们的生活费用也提高了5qo,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其实错了,它说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认识是有限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城镇中等收入家庭所消费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零售价格来计算的。这种统计方法必然引起消费物价指数与生活费用指数之间的不一致。首先,消费者的消费存在替代倾向。比如,消费者购买茄子和辣椒。如果茄子价格上升幅度大而辣椒价格没变,反映在消费物价指数上,物价指数一定是上升的。但消费者可以用辣椒代替茄子,少买茄子而多吃辣椒,生活费用并没有增加,生活水平也没受到影响。其次,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不出新物品引进对生活费用的影响。例如,以前的一篮子物品中有打字机而没有电脑,现在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迅速普及,而消费物价指数中不包括电脑的价格变动,这就反映不出电脑进入生活对生活费用的影响。最后,消费物价指数无法反映产品质量的变动。例如,房子的价格上升了30%,这是因为房子的质量更好,功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但是消费物价指数只反映了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反映不出是由于什么原因而上升。消费者购买这种房子支出的确增加了,但这种支出增加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增加,而是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学是数字的科学,没有准确的数字就难以有正确的理论与政策。

同样的物价上涨,对于不同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物价上涨,衡量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将大相径庭,我们只能选取最符合我们切身利益的方法,而不要迷信任何人和任何理论。

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并迅速成为消费主流,现行各种物价指数在编制方法上大都有低估通货膨胀的倾向。其实食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才与我们息息相关。

依据国际惯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年通胀率在10%以下。其中,物价上涨水平不超过5%不算通货膨胀,就是说按专家认为的消费物价指数每年保持在5%的水平是正常现象,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来一个形象一点的描述:我们按复利进行计算,假设消费物价指数每年都保持在5%的水平,那么40年后的2000元只相当于现在的284元,如果按10%计算,只相当于现在的44元。

我们再设想:假如你今天退休,得到10万元退休金,如果没有通货膨胀,20年以后养老金的购买力与今天相同。如果每年只有3%的通货膨胀率,那么20年后按今天的人民币计算,你的养老金只值54379元;如果20年中始终保持5%的通货膨胀率,你的购买力就减少为35849元;如果20年始终保持10%的通货膨胀率,你的购买力将减少为12158元。可见通货膨胀率是非常可怕的。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称为“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经济工作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直接计算出通货膨胀率,而只能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有消费指数折算法、GDP折算法和生产指数折算法。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能最充分、最全面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进行对比,从而衡量现今通货膨胀水平。

中750万元大奖之后一消费倾向

在网站上看到了这么一篇幽默故事:一对80岁的老夫妇,一下子中了一个750万元的大奖,老头问老伴要点什么礼品,老伴想了半天,说:“要一双丝袜!”也许这只是一个幽默,也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有切身的体验:老年人由于失去了工作能力,他们未来的预期收入是不确定的。有社会福利保险的老年人还好一些,没有社会保险的老年人,未来生活没有保障,他们对手中的金钱看得非常重,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我老爸去世之后,妈妈每月只有不到一百元的遗属费,这根本解决不了老太太的生活问题。所以我们几个兄弟每年给老太太一万多元的生活费,还安排一个妹妹在身边照顾她。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我们几个兄弟还要额外给老太太送红包。然而,老太太得到儿子给的钱后,第二天就往银行跑,一年一万多元钱能存起来一半。无论你怎么劝她,她就是不肯花钱。我们对老妈说:“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钱花完了再给你!”她瞅着你笑,就是不吱声,钱还是照旧往银行存。

这说明未来收入预期低的人,消费倾向也低。用我妈的话说:“存点过河钱!”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我们称其为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值称为边际消费倾向。比如前边说到的中750万元大奖的老夫妇,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几乎等于零,一双丝袜满打满算也就10元钱,边际消费倾向是多少?

等于0.0000013。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一个社会里的公众消费倾向都是这种水平可就麻烦了,社会一定陷入一种停滞不前的境地。每个人都将钱存起来,货币的循环就会停止,经济的链条就会断裂,社会的发展随之就会停下来。可见,居民的消费倾向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按人口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就得到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据估算,美国的平均消费倾向约为0.68,中国的平均消费倾向约为0.48。美国人的消费倾向比中国高出40%还要多。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正如消费函数理论所指出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但这种收入并不是现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或持续3年以上的固定持久收入。决定一生收入或持久收入的是什么?是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预期越稳定,消费支出越多。相反,即使现在收入水平高,但如果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高,那么,人们也不敢增加消费,而要把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防患于未然。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面广、水平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保险,生病有医疗保险或政府医疗援助,低于贫困线之下的人群有贫困津贴,多子女单亲家庭有补贴,孩子上大学可以轻松地得到奖学金或者贷款。这一切在相当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所以美国人的消费倾向就高。中国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国家,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人们普遍对未来有一种不确定的心态。一些企业倒闭,部分工人失业,机关等事业单位改革,也会有人暂时失去工作,即使现在收入高的,对未来的收入也没有十分把握。一切都在变,未来会怎么样,许多人心中没底。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已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总体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人们的消费。

消费倾向还受到贫富差距大小的影响。

在总收入与人均收入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消费倾向越高。经济学家发现,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就个人而言,消费倾向与实际收入是反方向变动的。收入越高,消费在总收人中的比例越小,随着收入的增高,消费倾向逐渐走低;收入越低,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越高,随着收入的走低,消费倾向攀升。因此,在一个社会里,社会财富分配差别越大,消费倾向就越低。这是因为,高收入者得到了社会的大部分收入,而这些人无论收入有多高,他们也只能是一日三餐,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吃得再好,房子再大,也不是无限的,收人大部分都被储蓄起来;低收入者尽管消费倾向很高,但收入太少,有很多家庭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些人即使消费倾向达到1又能怎么样呢?

假设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8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2;其他人占有2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8,那么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为:0.8×0.2+0.2×0.8=0.16+0.16=0.32。如果另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2001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2,其他80%的人占有其他80%的收入,消费倾向为0.8,那么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是:0.2×0.2+0.8×0.8=0.04+0.64=0.68。

可见财富分配是否均衡,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在迅速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别,人群之间的差别都很大。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在加剧,其不平等程度已超过美国。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在0.5左右,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已经达到了0.5的水平,已经远在国际警戒线以上,处于不合理的范围之内。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已经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社会的进步,新产品、新技术的涌现也必然对平均消费倾向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家庭影院的出现便成为影音发烧友的新追求,电脑的家庭化也必然使新家庭不能忘却这一时代需求,至于装修材料的更新,服饰潮流的转变,交通环境的改善,都使家庭消费倾向提高。

但是对消费倾向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收入。所以说,中国消费倾向低不是有什么节俭的传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贫穷。穷而不堕青云之志!要生存下去,没有别的出路,就只能依靠节俭。社会习俗、道德风尚、传统美德……它们都是意识形态,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节俭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结果,现在看来,它说不上是什么美德。

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不消费,我们还发展生产干什么?有人说:消费就是爱国!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总统的购买力也在降低一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