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1867100000021

第21章

200年后的10亿元只值现在的500元!——贴现率

假如你拥有300万元,有一笔可以让你赚300万元的生意,你认为有利可图吗?绝大部分的人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有!”其实,这笔买卖也不一定就保证你真的有利可图,这要看这笔能赚到300万元的生意需要多长的时间成本。一年能赚到300万元,利润率是150%;肯定谁都愿意干,两年赚300万元也不错,第一年的利润假设是150万元,利润率是50%;第二年的利润仍然是150万元,但是利润率却不是75%了,而是33.33%,因为资本金已经不是300万元了,因为还有第一年赚到的150万元。如果是20年能赚300万元呢?那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年平均利润率才只有5%,表面上获得的300万元利润其实都是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考虑资本的机会成本。因为金钱存到银行里也会生利息。假设这20年之内银行的月平均利润率是0.625%,那么年平均利润应该是7.5%,就是说300万元每年什么都不做,一年就会有22.5万元的利息收入;如果计算复利,将每年7.5%的增长一起再存入银行,那么300万元经过20年能够达到多少呢?是1274.36万元,利润是974.36万元,年平均利润率可以达到16.24%。比投资赚300万元的那笔生意多赚674.36万元,利润率高出11.24%。

可见,资本的增值是需要时间的,时间的积累才可能实现利润的增长。所以说资本具有时间价值。资本的时间价值还向我们表明,一定数额的金钱,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同样一笔资金,作为费用,早付出比晚付出要付出得多;作为效益,早得到比晚得到要得到得多。因此,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时,无论是财务分析还是经济分析(费用效益分析),都不可以将不同时间内支付的费用和获得的效益简单相加,而必须消除因收支时间不同而导致的资金增值或者损失的差异,即按照一定的比率把费用和效益都折合到同一时点上的现值。

比如你手中有1万元,你将它存入银行,按7.5%的年利率计算,一年之后你的1万元就变成了10750元。如果反过来说呢,一年之后的10750元,只可以折合成现在的l万元。在经济活动中,这种将未来的价值、效益折合成现在价值的计算问题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我们建设的三峡水电站,假设它的寿命是200年,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它现在每年可以为我们发多少电,创造多少效益,但是没有人去计算它报废的时候需要多少资金才能拆除它。为什么呢,因为200年以后的资金折合到现在,时间已经将它变得微乎其微了,甚至达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假设三峡大坝的清除费用是10亿元,那么10亿元折合到现在是多少呢?

结果告诉你之后,你一定目瞪口呆,是500多元!可见,时间的力量是多么可怕!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经济现象,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贴现。

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兑换现金的融资方式我们称为贴现。

未来的款项折合为现值的利率就称为贴现率。商业银行将贴现收下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称为再贴现,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利率”。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就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

银行同意之后,票据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期间的利息银行要按贴现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如果知道了未来的收入和现值,则贴现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贴现率:期数/型塑金额,现值1比如,6个月后收入10615元,其现值为10000元,则月贴现率为:

./10000小数字大学问II写给爱思考的邢些人看㈣同样,知道了未来的收入和贴现率,也可以上述公式计算出现在价值。

贴现率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它解决了未来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贴现率为正值,说明未来1元钱不论是损失还是收益,没有现在的1元钱重要;而且时间隔得越长,未来的价值就越低。

后来,社会学家将贴现率的概念移植到社会学中,提出了社会贴现率的概念。社会贴现率越高,说明不仅未来的钱在今天看来价值很小,而且将来社会或个人发生的一切事情,相对于今天来说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逢场作戏等,都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社会贴现率高,是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对将来不愿负责任,不守信用,道德水平恶化的突出标志。有不少社会科学家试图分析哪些因素决定了社会贴现率,可能的因素有政治和治安的安定程度、意外死亡率、平均剩余寿命等,当然还有经济贴现率。

人们对发生在未来的费用和效益进行贴现,其原因是因为纯粹的时间偏好,就是说人们通常喜欢选择今天消费,而不是明天消费;人们希望今天享受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明天。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疾病、死亡、战争、灾难都是难以预料的,这些因素使人的个体,急迫需要得到现在的满足。虽然政府代表它的公民,而且它的行动是富有理性和明智的,但也存在社会时间偏好问题。因为政府中的执政者也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他们的理性也是有限的,他们的利益更多的是和当前人们的利益联系得更紧密,政府也必然认为现在的1元钱比将来的1元钱价值更大。

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准备金率

2010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自1984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先后调整了33次。1984年到2003年9月20日,在近20年的时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了6次,自2003年9月21日到现在,才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存款准备金率就调整了27次,平均每年调整4次以上,真够频的!然而这还不算频,调整最频繁的一年是2008年,一年就调整了9次。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人民银行老拿它说事呢?

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放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这种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叫做存款准备金率。即: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存款总额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法定存款准备率,它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相对应的存款准备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为多少,什么时候调整,是升是降,幅度多大,都由中央银行决定,各商业银行执行。二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所谓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指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大小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为什么近年来人民银行频繁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呢?

这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就是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是客户的存款。为了应付客户随时取款的需要,确保银行的信誉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中央银行规定,银行不能把全部存款放出,必须保留一部分准备金。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全部存款中所占的比例,我们就称其为准备金率。这个比率一般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必须按法定准备金率保留准备金,其余的部分才可以作为贷款放出。

银行将储户的存款贷给需要货币的客户,而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所得到的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然后以支票、银行本票、汇票的形式使用这些货币。这样我们就发现,其实银行贷款的增加就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本身就是货币,所以,活期存款的增加其实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依靠自己的信用,无形中通过存款与贷款活动就创造出了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量却增加了。

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创造货币,那么它能创造出多少货币呢?中央银行怎样控制他们创造货币的数量呢?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领教一下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现在假设商业银行法定的准备金率为20%,如果最初商业银行A吸收的存款为1000万元,这样该商业银行可以贷出的货币就是800万元;得到800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家商业银行B,该商业银行又可放款640万元;得到640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人另一家商业银行C,该商业银行又可放款512万元……这样继续下去,各个银行存款的总和一共是:

1000/0.2=5000(万元)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创造”货币的过程。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1000万元存款,通过存款、贷款的不断循环,现在银行的存款增加到了5000万元,即通过1000万元的存款,银行又额外创造出了4000万元的货币。

因此我们得到了如下公式:

存款总额=最初存款/法定准备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向央行存放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下降,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或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当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早是由英国创设的,其以不成文法的形式创建于18世纪。当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扩张,许多私人银行发现,将部分资金以活期形式存于英格兰银行进行清算较为方便,19世纪英格兰银行执行清算职能以后,所有银行都在英格兰银行开设存款账户并成为了一种传统。到了1971年,英国正式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2.5%,但是英国一直不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在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才最终完成它的使命。

美国是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国家。1842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首先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在全州范围内银行必须将存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存款准备金。

1863年国会通过了财政部长提出的《国民货币法》,该法案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此后,美国一直在采取措施,不断地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制手段。

1992年以后,美国开始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尤其是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之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最终被放置不用。

目前,在日本、欧元区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政策制度,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英国、加拿大等部分国家,则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现象。

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在一些国家正在走向衰亡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是西方国家的央行并不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与不用交存法定准备金的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没有利息收入,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二是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降低存款性资金成本,让商业银行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三是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始建于1984年。当年,中国人民银行转变成专门的中央银行。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时把企业存款的准备金率定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存款准备金率过高,管理比较刻板、僵化。1985年,为了促进商业银行自求平衡,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再按存款种类分类,而是统一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10%。由40%、25%、20%一下子就调整到10%,这种调整透视出当时我国管理金融的手段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起伏比较大。

1987年和1988年,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紧缩银根的政策。1987年,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2个百分点。

1988年央行再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经过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此后的长达10年之久的时间内,我国没有再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