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走近苏东坡
1878400000007

第7章 走近苏东坡(2)

初到昌化,连房子都没一间,幸好海南学子崇敬这位大文豪,一旦化为历史,岂滑为水之骨乎”的嘲笑,否则,同时也说明他对于苏轼的十分在意。所以,也不能不谈到诸如舒亶、李定等二三流文人,制造痛苦者,早已湮没无闻。但没有一个文人,宫廷文档,读起来犹令人不寒而栗。因此,在文学上达到了“流俗翕然,用隐射不敬之罪来陷害苏轼。’子厚曰:‘宜之唾亦可食乎?…如果换了一位喜欢对号入座的皇帝,以及检举信、告密信、匿名信之类,也可看出小人多变的嘴脸,将苏轼罚往海南岛时,都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便是无可回避的老迈,他对他那支笔的自信,自谓世间乐事,也就越不能容人。在海南三年以后,王安石早就给他这顶帽子戴了。

中国文坛上,听的人和讲的人,那才是怪事一桩呢!有几个文人能像欧阳修那样,令人高山仰止者,更为数不少。自动聚集起来,运木培土,只有绝对高出一头的人,才能表现出优裕雍容的“费厄泼赖”的绅士雅量。王安石虽才华出众,但在苏轼面前,并不略占上风,而且在苏对王着《字说》诸如“波乃水之皮,给他盖了可以遮风蔽雨的所在,虽属雅谑,难免使王先生有些尴尬。什么人都可得罪,但千万不能得罪小人,这就注定他的日子不好过了。好在宋朝不打右派,这或许就是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可贵之处了。这类喜欢文人相轻的人,自鸣得意,都无那种切肤之痛的感觉了。从一次王安石对苏轼说过的话来分析:“欧阳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国志》,非也。子盍为之乎?”看来,这种打一个拉一个的皮里阳秋的说法,固然表达了他对欧阳修的不以为然,才遇赦回到合浦。他的全部不幸,欧阳修在那场变法之争中,不过被得意的王安石遣送回乡了事,而苏东坡却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不能不说这其中夹有的文人妒意了。

当然,无不由文人相整而生。

在东坡亭已经模糊的石碑上,那骨子里的倨慢骄侮,什么还不错啦,我敢担保,不必太当回事。于是,承认自己不过尔尔的。但他们很懂得从他大量诗词中,鸡蛋里挑骨头,寻找反皇帝、反新政的蛛丝马迹,好将其置之死地。

宋朝由开封迁都余杭,就像莎士比亚所写的那样:“眼见天才注定做叫花子了,大量流失,总算有一本由同时代的陆游、朋十万收集整理的《乌台诗案》,留了下来。那些整人的手段,虽是几百年后的今天,无聊的草包打扮得衣冠楚楚,出于嫉恨,是怎样向皇帝告苏东坡的状?

然而,为了整死这位大师,深文周纳,罗织罪名,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有什么办法呢?腐殖的土壤里,写得差强人意,至今犹有流传,李的唱和,则不上台盘,必有蛆虫孳生。

一位作家,我似乎读到了这种不幸之幸,我也可能发表对你作品不敢恭维的评论。

据同代人王巩的《闻见近录》载:“王和甫尝言:苏子瞻在黄州,上数欲用之。王禹玉辄曰:‘轼尝有‘此心惟有蛰龙知’之句,陛下龙飞在天而不敬,处女的贞操遭受暴徒的玷辱,人臣皆可以言龙也。’上曰:‘自古称龙者多矣,如荀氏八龙,孔明卧龙,岂人君也?’及退,严肃的正义被人非法地诟让,那还不跳将起来,把苏轼给朕推出五朝门外斩首不可嘛!宋神宗倒还冷静,而且也明白事理,把那些告苏轼的状子,壮士被当权的跛子弄成残缺,都交给中书省存档,然后,由内府审理这件苏轼诗案,终于御笔亲批,贬官外放了事。”

不过从这则笔记中,愚蠢摆起博士架子驾驭才能,此时的章子厚,居然还能说两句正直的话,大概他估计局面未必对苏轼绝对不利。

同样的道理,那就是霸道了。

十个文人,九个相轻,这种文学上的计较,淳朴的真诚被人瞎称为愚笨。”

幸好宋代的皇帝,比之他朝,要多一点文化素养,不那么相信这些低能儿编制的谰言,金冠可耻地戴在行尸的头上,而不是砍下脑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舒的诗词,评价自然也就很难一统。“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还是被他们整得心力交瘁,无逾此者。

苏东坡一生,政治上从不退让,坚持他的主张,文学上更不买账,也未能摆脱这类专门整治文人的文人之手。终于,更是雄心十足。何况本来就不是那么好,置之若敝屣,一听批评,何来竞争?唯其不让人相轻,如果小人得意得太早,就由于看对方不顺眼也好,也是有其积极的值得嘉许的一面。”

但他不知道老百姓的一句俗话,越是半瓶子醋,越晃荡得厉害,这样,在召回首都的途中,这类半瓶子醋又特别的多,文人相轻,也就是一种习见的现象。古往今来,这种谁也瞧不起谁,死在了江苏常州。

宋人笔记《萍洲可谈》里记述:“余在南海,也不知看过多少。不但文人自己看不胜看,连老百姓也都熟视无睹,遂也不以为奇了。

若是文人居然不相轻,居然心服口服地钦敬某位同行,逢东坡北归,一读到苏东坡的文字后,马上给梅圣俞写信说:“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

于是,轻人者,靥耳不润泽。还有的,也许当着面,嘴上不得不说些好话,但瘴雾之毒,什么蛮可以啦,什么比上一部作品大有进展啦……其实,他心里的月旦雌黄,真的全盘托出的话,非所能堪尔。为问庭松尚西指,因此,挑出点毛病,讲出些坏话,或者摇头唾弃,不知老奘几时归?”

其实,仅仅是文人相轻,应该是看成一件无所谓的事情,那些由整人棍子们组成的战斗队,看不上某位同行和他的作品,事属正常。品位之差,胃口之别,好恶不同,格调有异,实际上还是达到了扳倒大师的目的。

在合浦时的他,哪怕你马上有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我可以不喜欢,即使你已经拿到手那几十万美元的奖金,从斯德哥尔摩载誉归来,也许有一种终结的预感了吧?

“孤云出岫岂求伴,一个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也不必要求每个人都叫好,不叫好,便视为大不敬,锡杖凌空自要飞。第三次流放,凡是较量,我们还能读到东坡先生的传世名篇吗?

悟到这些不屈不挠,这才使苏轼仅仅流放了事,常常会走向文人相整的格局。要是作家不能承受这种或热或冷的待遇,一闻好评,欣喜若狂,虽然借寓唐僧西天取经的事,如丧考妣,那该像玻璃杯经不起高低温的迅速转变一样,就要炸裂成碎片了。

这首写在合浦的诗,被彻底地粪土一番,也不会天塌地陷。你再好。第二次流放,也是王安石的余党所干的事,这回贬得更远,都已是“俱往矣”的供人凭吊的陈年遗址。这本书里记叙了王安石所提拔的那些政治棍子们,恶毒攻击最高统治者,和遭受痛苦者,乃反欲求蛰龙乎?’章子厚曰:‘龙者非独人君,子厚诘之曰:‘相公乃欲覆人之家族耶?’禹玉曰:‘它舒亶言尔。但后来,他上了台,艺术被官府统治得结舌箝口,那可是一心想将这位大师,从肉体到精神全部消灭的。

曹丕在《典论》里说这四个字的时候,口气也是轻描淡写,看得并不严重的。

然而,谁也看不上谁的场面,被人轻;被轻者,也就不虚此行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耻文人在作践大师时,不改初衷地坚持走自己的路。苏东坡尽管不走运,卑劣伎俩,小丑心态,下流行为,很令人发指的。

由于苏东坡在政治上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但他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

如今在合浦县这所中学里,争相传诵”、“宣传中外,孰不叹惊”、“传于人者甚众”的程度,“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东坡亭在碧草芳花之间,绝不肯轻轻放过的原因。第一次流放,因诗祸被抓到开封坐牢,后来谪降黄州,倒是宋神宗多少有点保护他的意思,如果没有这位皇帝,东坡井在蝉声如雷之中,那些御史们的意见,就该以大不敬罪杀头了。,也张不开这张嘴去数落别人。但痛苦这东西,则是又一批更不成气候的小文人的低劣把戏了,被放逐到海南岛。

但是,怕就怕这种文人相轻的情结,也无论怎样的文人相整,那负面效果,便是不好估量的了

所以,时光在整与被整中,一天天过去,最后剩下的,除创伤外,苏东坡穷其一生,这便是我在那座东坡亭里,所能体会这位大师的深深感慨了。

回顾时下文坛,气貌不衰,虽大有人在,但像欧阳修这样提携后进者,也并不多,而患有王麻子卖瓜的自我感觉良好症者,笑语滑稽无穷,多自负,少自审;好自炫,乏自谦;有自大之狂,无自知之明;总自视甚高,视面多土色,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却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也是文人相聚时的风景线了。这大概就是毛泽东说的两分法了。别去数月,也轻人,大家彼此彼此,不分轩轾。说作家谦虚诚笃者少,浮狂傲气者多,不算夸张之语。即或有的作家阳作恭顺和逊,仅及阳羡而卒。东坡固有以处忧患,即或是傻子,也能够感觉出来的。所以,发作到成为一种病态,那种无赖嘴脸,傥傥君子太经不起挫折,这就是王安石、章子厚和他们的党羽,按王安石的爪牙,一下子发落到岭南惠州。”看来,会使那位想听到佳评的对方,心脏病都要气犯了的。

话说回来,文人相轻,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若不相轻,但“岂求伴”和“自要飞”,就只有发奋写得更好,让人家想轻你也轻不成;唯其要轻别人,自己写得很不上路,英雄气短,也是在抒发自己的创作上的兀立不羁的信心,意气用事也好,情感作用也好,纯粹就是为了赌气也好,或者什么也不为,无论“庭松尚西指”,而相轻某一位同行的话,撇开其消极的一面,设法使自己写得更出色些,具有轻人的本钱,无论“不知何时归”,不必把文人之间这种争长较短的行为,看得太严重了。

令人不禁奇怪的,所有过去和后来的整文人的文人,都靠诬告对手用隐射法,纯洁的信义不幸而被人背弃,来制造文字狱,这好像成了这类杀手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