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走向孤独
1878500000017

第17章 雀跃而来(2)

德国人吉特、万海顿着、石沿之译的《如果动物能够讲话……》一书中,巧妙地提到了麻雀前肢关节盂处的一个小孔。这是一个无论专家或外行都很容易忽略的一个小孔,而对于麻雀来说又是非同寻常的一个小孔,这个小孔是谁钻的?作者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动物世界,设想为麻雀的同类,并为之代言,我们不妨听一听难得听见的拟想中的麻雀的诉说:

我的前肢关节盂处长有一个小孔,令我自己感到奇异。但它可并不是什么缺欠,而是韧带用以连接小胸肌和肩关节上侧的必由之路。否则,我非但不能飞翔,连抬起翅膀都将十分困难。如果硬要说我由爬行动物演化而来,不可思议的问题是:谁在关节盂上钻了这个小孔?又是谁将韧带牵引过去的呢?类似的空洞你在鳄鱼身上是绝对找不到的。

麻雀有很多天敌,雀鹰为首,乌鸦、喜鹋、猫头鹰、家猫、野猫,当然还有人类。当皓月星光轻轻笼罩城市乡村的夜晚,万类万物都可以走往梦境的时候,麻雀还得提防猫头鹰趁着夜色的闪电般的袭击。因而麻雀为了应对危机便有了一颗动物界中堪称强壮的心脏,平时毎分钟跳动7次,一旦雀鹰袭来紧急起飞扭头走避时心眺达到每分钟760次,那才真是热血沸腾!麻雀的喙部又是一处看似平平常常却匠心独具之杰作,它轻若鸿毛而利似刀锋。测试得知,它的喙角质具有31公里长的断裂系数,也就是说若用此种材料制成一根长丝并固定两端,拉长到31公里时才会断裂。当今世界用来制作飞机的、人们试验了千百次后得到的材料,其断裂系数不过为18公里。

麻雀怎么会去评论飞机呢?

人造的就是人造的。

麻雀的小眼睛是绝对谈不上漂亮的,就视力而言却远远胜过人的眼睛。以单位面积数董论,鸟类的视觉细胞相当于人的7?8倍,麻雀的眼睛在结构、功能及效率方面堪称一大奇迹,它是公认的脊椎动物中最完善的视觉器官的拥有者,即便在高速飞行中,眼前的任何一个细节它都不会放过。缜密的判断使它有了慎密的行动,如若不信,你试试去接近一只麻雀怎么样?

如果中科院一位专门研究麻雀的院士告诉你,麻雀的两只脚是一种奇观,你千万要相信。你看见一只麻雀立在春天刚刚长出叶片的白杨树枝上,其实它处在弓步状,或者说除了飞行时间之外,麻雀的身体结构便决定了麻雀的弓步站立状态,只要它绷直双腿,肌肉的力量便会像弹射架一样将身体弹射而起,它随时能够展翅腾飞。在飞行过程中,麻雀便把它的起落架收回到厚厚的羽毛下面,降落时作为缓冲器又表现出优良的弹性特征。

观察过麻雀的人都会发现麻雀在比较安全的环埦里,会潇洒地享受阳光和树阴,久久站立在树枝上,甚至闭上眼睛打盹,而一任风吹叶动,悠哉悠哉。

孩子们会问:麻雀会掉下来吗?它不累吗?

就是这位麻雀专家告诉我,从麻雀的趾尖起,有一束束肌腱伸展至大腿,并与腿肌连接。一旦麻雀蹲在树枝上,肌腱便因重力作用而自动收缩,从而将足趾聚拢合力抓住树枝,稳固而轻松。更妙的是,在一段肌腱上还长有细小的隆突,当麻雀落到树枝上,这细小的隆突正好嵌入腱鞘相应部位的细小的齿凹,肌腱便可以长时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麻雀就能够毫不吃力地蹲着了。

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麻雀不会掉下来,它也不累。

等你的孩子长大一些后你再对他说:麻雀最惧怕的是人类的袭击,它最珍惜的是飞翔的自由。

一种普遍的误会是麻雀会吃掉农民辛辛苦苦种下的大量谷物,这也是麻雀被列为四害而遒灭顶之灾的原因。是的,麻雀在食粮上有着对人类无可怀疑的依赖性,这是因为那些原先长满野草结着草籽的田野都被人开垦了。麻雀吃什么?你占了麻雀的领地难道就不应该交纳一点点麻雀的食粮?再说,远在人类出现之前麻雀就自由自在飞翔、生活着了。人啊,不要以为没有你麻雀就活不下去,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一切的生物只会活得更好而不会稍差。麻雀也捕捉田野里大量的昆虫,在繁殖季节它把金龟子、飞蛾、飞蚁、蛾蛹、蚜虫作为营养美餐用来喂养张大着小嘴的雏鸟,这也是对农人的无言的回报。

城市里没有农作物,国外的鸟类学家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前卫兵的换岗成为一种景观,而吸引着游人观看时,白金汉宫的麻雀也正在起起落落,它们吃什么?白金汉宫里有燕麦地吗?

城市麻雀的食粮也许要宽泛得多,但显然并不艰难。如果说伦敦有众多停车场里人们丢弃的面包碎片可以食用,在世界别的一些都市里麻雀也都有同样的机会,因为大城市里的人一般都是习惯于浪费的如果说挥霍只能是可以挥霍者才能挥霍的话。那么,如此说来,城市麻雀实际上是城市里被浪费的被践踏的食物的享用者。难怪麻雀是如此地抗拒人类的金丝鸟笼于千里之外了。

你在巴黎还会见到罗浮宫的麻雀。

你在北京还会见到明清故宫的麻雀。

罗浮宫的麻雀、明清故宫的麻雀和白金汉宫的麻雀都是麻雀。它们是随着人类活动而迁居城市的,它们自身就是艺术,它们自己就是帝王,始终不变的只是麻雀不驯服的天性。

春天来了,窗外绿地上的5株海棠刚刚盛开,但榆叶梅和桃花却已经凋谢了,麻雀们从一早起便鸣叫着,这是在宣告这一小块领地的所有权,或者是雄雀为吸引雌雀的注意,它们在为自己而歌唱。

胜利的雄雀总是能够坚持的雄雀,然后就是寻找筑巢之处。

麻雀们搜索着,这是住在城里的艰难,乡下要随意得多,各种棚屋都可以聊避风雨。城里的搜索一般都从公园开始,然后是石头建筑上的洞穴,水泥墙板之间的夹层,或者其他裂缝。所有的建筑物在建造之初都不会给麻雀留下一点点小的安居之所,但所有人的所有设计都逃不脱百密一疏,那一疏便是麻雀要寻找,并最终能得到的。

不久便要产卵。

产卵之前,一对麻雀会异乎寻常地繁忙,因为它俩要装修这个小小的爱巢,这一次的装修完全是为了即将产下的卵和随后脬出的幼雀。所谓装修施工不是大动土木的豪华,这一对麻雀只是飞很远的路叼回至少200根羽毛,以及一些别的软草,组合成一张舒适的小床。这一切完成之后约5天便开始产卵,24小时产下1枚,连续4天得4枚。然后孵化,雌雀为主,雄雀辅之。整个孵化的过程都是妙不可言的:产卵之前,雌雀的腹部便有两三处的绒毛自动脱落,一层厚厚的表皮迅速形成,皮下血管的密度增至以往的7倍,厚度增至5倍,同时这一被称为孵化区的表皮部分细胞液开始大量聚积。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当孵化开始,卵表的温度能及时地传递给麻雀间脑,再发出孵化、翻卵、暂停的指令,以便给雀卵及时补充新鲜空气。

朋友,你要告诉你的孩子,所有生命的诞生都是神圣的。

天性即是野性。

12天的守护孵化之后,便是繁忙的哺育。雏鸟只是永远大张着嘴,小声地叫着,它想吃东西。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壮实,这一对麻雀便要飞遍城市的绿地、角落去捕捉苍蝇、蚜虫这类髙蛋白食品,雏雀吃得很高兴。

它高兴了就长大了。

5月底,不觉又是春暮夏初。

雌雀太辛苦了,稍得空闲,它们便去享受阳光。这时候,树叶巳经伸展成树冠。它们所需的也就是一缕阳光,这是鸟类保护羽毛的不二法门。阳光中的紫外线使羽毛油转化为维生素0,而当梳理羽毛之时,这维生素0的一部分便吃到了肚子里,使得浑身油光锃亮。

幼鸟到第16天,是最后一次喂食。明天一大早,这里雀去巢空。

幼雀要去学飞,开始只能飞行50多米、100来米。飞一会儿便肚子饿,有那么几天还得由成年的麻雀给它们喂食。但这些小雀们已经学会怎样啄食了,它们的飞行也熟练了,那个曾经哺育它们的家已经不再是它们的家了,它们将要加入雀群。

它们的父母并没有消失,正在那安居之所孵育今年的第二窝幼雀。

麻雀的路就在麻雀的翅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