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听不完的历史
1903100000014

第14章 德国现代钢琴学派(2)

菲舍尔的莫扎特录音质量也是最高的,录音年代和施纳贝尔一样早,第十七、二十、二十二、二十四钢琴协奏曲都录制于三十年代中期。他是较早边演奏边指挥的钢琴家,第十七和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就是他自己指挥的。乐队的演释极具现代感,弦乐组几乎没有滑音,这在当时是不同寻常的事情。在华彩乐段上,菲舍尔采用自己创作和传统结合的方式:第二十钢琴协奏曲的华彩主体是他自己写的,而引入乐队的部分是贝多芬的创作。APR最新的制作(2010)音质非常好,胜过之前EMI和Pearl的转录。除了他鼎盛的三十年代的录音之外,菲舍尔还有不少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现场录音录制于五十年代,其中Music&Arts发行的第二十二、二十四两首协奏曲是他1954年在都灵的音乐会实况,也是边弹边指挥,乐队是丹麦皇家乐团。

虽然那不是他技术的巅峰时期,但毫无衰退的迹象,录音质量也是他所有录音里最好的,无论钢琴还是乐队的音色都美极了。

菲舍尔是德国学派里唯一没有大量录制贝多芬奏鸣曲的大钢琴家,零星的录音全部加起来也只有十首左右。质量最好的是Pearl转制三十年代录制的“悲怆”和“热情”,这是非常理性的诠释,虽然技术称不上完美——他不太练琴,但明智的速度选择使得结构具有精确的平衡感,而且保留了所有的反复。“热情”的末乐章严格控制速度,形成强大的张力。菲舍尔留下了两个“皇帝”协奏曲的录音,1939年和伯姆合作的德累斯顿版比较冷静,严格按照节奏,一板一眼毫不含糊,堪称“范本”,不过伯姆的指挥略显刻板,与菲舍尔的灵动不十分相配;1951年与富特文格勒合作在英国录制的版本配合默契,而且热情洋溢,带有强烈的浪漫色彩。

Pearl发行的另一张舒伯特作品也是菲舍尔录音中的精品,其中《流浪者幻想曲》是历史上早期最重要的录音,菲舍尔的演奏充满了激昂的戏剧性,带有强烈的乐观情绪。八首即兴曲也是首次成套录制,这些小品在他的手下宛如一首首艺术歌曲,他以丰富的音色变化展现了作品独特的和声色彩。

菲舍尔1942年和富特文格勒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这部作品早期录音中最好的版本之一。他和富特文格勒不仅同年出生,而且在艺术上趣味相投。和巴克豪斯的冷峻风格截然相反,这是一个浪漫至极、激情四溢的演出,菲舍尔在许多细节处理上灵感迸发,令人叫绝。富特文格勒的配合也非常默契,两位大师都不刻板于小节线,而是注重乐句的线条,让音乐格外流畅而富于动感。Testament使用柏林自由广播公司从苏联归还的原始磁带制作的DAT作为母本,转录效果是各家公司中最好的。

瓦尔特·吉泽金(WalterGieseking,1895—1956)是德国学派中最独特的人物,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彪西钢琴音乐的诠释者。他的触键层次无比丰富,踏板的运用出神入化。德国学派中只有阿劳在后期弹奏德彪西的作品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比不上吉泽金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派权威的地位。

这是一位出生在法国里昂的德国人,四岁开始学琴,1911年至1916年间在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师从卡尔·莱默尔,他们俩后来合写了一本名为《钢琴技巧》的书。吉泽金1915年首次亮相舞台,同年即举行六次独奏会,演奏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1923年的伦敦首演、1926年的美国首演和1928年的巴黎首演,均获极大成功。

吉泽金的技巧似乎是天生的,从不需要大量练琴就具有非凡的能力,他可以仅凭读谱来记熟作品而完全不需要钢琴。他弹奏所有德奥作曲家的作品,也弹与之毫不相干的拉赫玛尼诺夫协奏曲,还有大量现代音乐——康恩戈尔德、勋伯格、席玛诺夫斯基、斯克里亚宾、布索尼、欣德米特等等。二战爆发后,他仍在德国和法国演出,以至于战后不得不接受审查,直到1947年才获准重返音乐会舞台。原计划1949年在美国举行的音乐会也受到抵制,直到1953年才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再次获得巨大成功。

吉泽金拥有数目巨大的保留曲目,留下的录音也不少。他的鼎盛时期大约在1920年至1939年,战后的演奏就没有那么精彩了,从他的录音里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在吉泽金之前,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还从未被人如此广泛地诠释过,浪漫派钢琴家们充其量零星地弹弹《月光》《水中倒影》之类的作品,而且是作为沙龙音乐来演奏的。战前吉泽金的德彪西录制于1927年至1939年,包括二十四首前奏曲、《版画集》《儿童园地》《贝加马斯克组曲》《阿拉伯风格》、不完整的两套《意象集》《冥想曲》《欢乐岛》。吉泽金在十六岁以前一直待在法国,他对于德彪西具有革命性的作品可谓一见倾心,称其为“极端优美的键盘作品,绝对完美无缺,让我产生了立即尽可能多地演奏它们的冲动”。德彪西的音乐语言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在音乐会上吉泽金也不断地演奏它们。从这些唱片中可以领略到,他是如何把乐谱上的一切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而且是那么自然。最惊人的是他在演奏中细腻而清晰的层次和精致的弱音控制,制造出迷幻的效果,尽管三十年代的录音不那么尽如人意,但这些细节还是很明显的。第二套德彪西作品集录制于五十年代,曲目更全,包括了十二首练习曲,但录音效果并没有比三十年代好多少;他的演奏还是那么细腻,音色也始终保持清澈透明,但风格趋向沉稳,明显缺乏三十年代所具有的幻想力。

吉泽金对法国音乐的诠释后继有人,学生维尔纳·哈斯就是一位印象派钢琴音乐的卓越诠释者。

作为德国学派的大师,吉泽金当然也是德奥作品卓越的诠释者。他的传统曲目包括大量的巴赫、几乎全部的莫扎特和贝多芬。他在战前的巴赫录音包括完整的《意大利协奏曲》,不太完整的几首《帕蒂塔》和《第五法国组曲》中的基格,展现了精巧的手指技术、完美的结构感和出色的复调头脑。DG发行的《巴赫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是1950年为了纪念巴赫逝世二百周年在萨尔广播电台录制的,吉泽金认为对于巴赫这套作品意图表达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让所有声部的线条都要达到清晰可听的地步,同时又要保持音色的润泽和准确的表情。他对于上述要求完成得毫不费力,音色优美统一,各声部都非常清晰。大部分作品他都完成得非常精彩,遗憾的是有几首由于过于熟练而使得节奏并不是很稳定,部分赋格的快速乐句会不由自主得越弹越快,在质量上并不是完全一致。另外他对装饰音的处理是很随意的。

吉泽金在五十年代为EMI录制了莫扎特全部钢琴独奏作品,他是完成这一项目的第一人。此外他还录制了四首钢琴协奏曲和一首钢琴与木管五重奏。他在晚年明显倾向于婉约派作品,巴赫、莫扎特、德彪西都是这一类型,清澈的音色,流畅的节奏,不添加任何个人色彩,就是他追求的目标。吉泽金对莫扎特的诠释是旧式的,虽然没有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但也没有像施纳贝尔赋予莫扎特那样的非常男子气概的壮丽结构,没有菲舍尔的戏剧紧张度,更不像后来的鲁道夫·塞尔金那样具有幅度更大的力度变化和恢宏的声音,吉泽金的演奏始终保持着节制,就像是端庄的淑女。

Arbiter最近发行的勃拉姆斯作品是难得能听到的珍品,录制于两个时期。第二钢琴协奏曲是1944年的现场,可惜只保留了第一和第二两个乐章,但火爆程度已经相当惊人了。与1942年菲舍尔的版本相比,吉泽金的演奏更为势大力沉。1948年的第三钢琴奏鸣曲他弹得十分内敛,浪漫而深沉。

关于对贝多芬作品的演释,在Naxos发行的一系列吉泽金早期录音中,最精彩的便是几首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其中第五“皇帝”协奏曲是与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于1934年录制的,充满了活力和灵感。他并不以厚重的音响取胜,而是以精湛的手指技巧和充满能量的节奏感使这部作品充满生命力。这个录音是当时最好的版本。VAI在吉泽金诞辰一百周年时,发行了他三十年代的四首贝多芬奏鸣曲的录音——“暴风雨”“黎明”“热情”和第二十八首(作品101)。他弹的速度偏快,尤其是“暴风雨”的末乐章,制造出很高的紧张度。“黎明”的第一乐章严格按照节拍机速度,“热情”的末乐章则弹成了急板,但在精确的技术控制之下,非常流畅,并且丝毫没有匆忙的感觉。第二十八首倒是非常稳健,娓娓道来,技术上的发挥也是同时代钢琴家中最好的。Tahra发行的1949年至1950年录制的贝多芬奏鸣曲来自萨尔布吕肯广播档案,这是吉泽金最全的一套贝多芬奏鸣曲,只少了第四、第五、第七、第二十、第二十二共五首,是非常珍贵的记录。其中晚期的奏鸣曲都弹得非常好,尤其是“汉马克拉维亚”,虽然有些经过句比较潦草,赋格的节奏也不是很稳,但是总体音色漂亮,有风格、有气势,有全盛时期的光彩;中期最有名的几首倒是弹得比较敷衍,“黎明”的第三乐章居然漏掉了第一个插部。吉泽金原计划要为EMI录制全套贝多芬奏鸣曲,可惜未能完成。就在1956年录制第十五奏鸣曲时,他突然在伦敦逝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自从施纳贝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录制了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之后,相继有钢琴家效仿,五十年代之后,整套录制已经不稀罕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布伦德尔完成了他艺术生涯中第三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录制,从而成为第一位三次完整录制这部“新约”的大钢琴家。在他之前,只有两个人各录制了两次——巴克豪斯和威廉·肯普夫(WilhelmKempff,1895—1991),他们都分别在LP单声道和立体声时代各录了一套。其实肯普夫在78转唱片时代还录制过一套贝多芬奏鸣曲,可惜如今已经很难把它们凑齐了。

肯普夫是在波茨坦附近长大的,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管风琴演奏家。在父亲的培养下,他九岁就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他的钢琴老师是卡尔·海因里希·巴尔斯。巴尔斯是李斯特最有名的两位弟子彪罗和陶西格的学生,因此肯普夫可以说是贝多芬的第五代传人。他的首演是在二十二岁,曲目包括贝多芬“汉马克拉维亚”奏鸣曲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之后,肯普夫在欧洲广泛演出。他的英国和美国首演都很晚,分别在1951年和1964年;而他对日本似乎特别感兴趣,在1936年至1979年间一共去过十次。

肯普夫的艺术生涯超过六十年,在公认的贝多芬权威钢琴家中,施纳贝尔1951年就去世了,巴克豪斯也于1969年去世,而肯普夫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是1981年在巴黎举行的,他一直活到1991年,因此在许多德国人心目中,他是诠释贝多芬的绝对权威。肯普夫是现代德国学派最典型的代表,相对于施纳贝尔和巴克豪斯来说,他的演奏风格是“中庸”的,既不像前者那样冲动,也不像后者那样冷酷。他的音色永远是如歌般的优美圆润,采用最稳健的速度,节奏的把握也是有条不紊;他的音乐永远是明了而清晰的,以丰满的细节构建宏伟的结构,就算音乐织体再复杂,他也弹得线条清晰。肯普夫具有非常好的技巧,他的三十年代录音就是明证,但人们在聆听时丝毫不会感觉到技术的存在。他在教学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先在斯图加特任教,然后又和菲舍尔和吉泽金在波茨坦举办大师班。晚年,他的大师班设在意大利南部的波茨塔诺。从他的大师班出来的学生中,比较著名的有德穆斯、奥匹茨、内田光子和比瑞特。

肯普夫的录音生涯几乎和演奏生涯一样长,他录制的曲目包括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贝多芬。他为Polydor公司录制过三次贝多芬奏鸣曲,最后一次是1964年至1965年的立体声录音,中间一次是1951年至1956年的单声道录音,两套都是全集,而且DG公司都发行了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