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听不完的历史
1903100000023

第23章 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2)

1899年卡萨尔斯首次在英国和法国登台,并与英国著名钢琴家哈罗德·鲍尔一起在西班牙、荷兰、美国和南美洲巡回演出。1904年1月15日,他在白宫为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演奏;3月9日举行了卡内基的首演,曲目是理查·施特劳斯的《堂吉诃德》,指挥正是作曲家本人。1905年卡萨尔斯与小提琴家雅克·蒂博、钢琴家阿尔弗雷德·科尔托组成了三重奏组,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合作,并录制了大量唱片,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三重奏组合(见“魔鬼的颤音”一章)。他对指挥也颇有兴趣,当他发现巴塞罗那的乐团水平很差时,便组建了卡萨尔斯乐团,1920年举行了首次演出,但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被迫终止。二战期间卡萨尔斯不得不离开西班牙,他在法国南部小城普拉德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活。1946年他再次受到英国的邀请,在皇家阿伯特大厅举行音乐会,盛况空前。

在巴赫逝世二百周年纪念的1950年,卡萨尔斯在普拉德举办了音乐节,世界各地的音乐家汇聚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上,其中有小提琴家西盖蒂、斯特恩,钢琴家塞尔金、伊斯托明等。1952年,卡萨尔斯遇见了十七岁的波多黎各女大提琴家玛蒂塔·蒙塔内兹,虽然两人相差将近六十岁,卡萨尔斯还是在五年后与她结婚,并定居波多黎各。但他每年都回到普拉德音乐节,一直持续到1966年。六十年代以后,卡萨尔斯在世界各地举行大师班,在马尔保罗音乐节留下了一些录音和录像。1961年,他受肯尼迪的邀请再次在白宫演出,并留下了录音。

卡萨尔斯的录音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最早的声学录音是1915年至1916年为哥伦比亚公司录制的一批小品,包括埃尔加的《爱的致意》、亨德尔歌剧《塞尔斯》中的《广板》、圣—桑的《天鹅》、弗雷的歌曲《梦后》、舒曼的《梦幻》、李斯特的《爱之梦》,其中一部分由乐队伴奏。但那个时候的乐队效果可想而知,还不如钢琴伴奏来得动听。最重要的录音是1915年录制的巴赫C大调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萨拉班德》《布列舞曲》,1916年又录制了《基格》。与后来的全套版本相比,这时的技术明显处于最好的时期,节奏鲜明精确,充满活力。1916年和1920年录制的第二批小品中增加了格拉纳多斯的《西班牙舞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瓦格纳的《晚星颂》、圣—桑的《热情的快板》和肖邦的《夜曲》;1920年至1925年的录音则加入了鲁宾斯坦、格拉祖诺夫、柴科夫斯基的小品。此外,卡萨尔斯特别钟情于布鲁赫的《晚祷》,他分别在1915年、1923年、1928年和1936年为这部严肃端庄的幻想曲录制了四个版本。1926年至1928年的Victor录音已经进入到电气时代,但还不是录制全套巴赫或者大型协奏曲的时机,卡萨尔斯基本上只是将以前的曲目重新录制了一遍。

进入三十年代后,卡萨尔斯开始录制大提琴的大型经典作品,同时进行的是贝多芬五首奏鸣曲和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1930年首先录制的贝多芬第三奏鸣曲,钢琴部分由维也纳钢琴家奥托·舒尔霍夫担任。显然连录音师也仅仅将他看作伴奏,而不是完全的合作者,因此在声音平衡上呈现大提琴一边倒的状态。另外四首换成了莱舍蒂斯基的学生霍斯佐夫斯基,立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钢琴的线条和生动的节奏跃然眼前。卡萨尔斯与霍斯佐夫斯基1906年就相识于米兰,虽然他们私下合作甚多,但却没有公开同台演出过,直到五十年代才举行了音乐会。这两位音乐家都很长寿,卡萨尔斯活到九十七岁,而霍斯佐夫斯基有着钢琴家中最长的职业生涯,1993年去世时超过一百岁。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组曲是大提琴文献中最艰深的音乐,卡萨尔斯是完成这一录音的史上第一人。1936年11月23日和25日在伦敦首先录制了C大调和D小调;1938年6月2日和3日,在巴黎录制了G大调和D大调;1939年6月13至16日又在巴黎录制了降E大调和C小调。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炼,这些动人的音符在卡萨尔斯的手里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如果深入聆听这些精湛的演奏,可以使你完全忘记效果的不佳;大提琴如诉说般的语调,比起现代录音来竟然更具有真实感。

EMI的reference系列发行了卡萨尔斯录制的两首重要的浪漫派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和埃尔加的E小调。前者1937年录制于捷克布拉格,指挥捷克爱乐乐团的是年轻的乔治·塞尔;后者录制于1946年伦敦演出之前,由鲍尔特指挥BBC交响乐团协奏。这些录音表明,无论在战前还是战后,卡萨尔斯都保持着相当优异的状态,演奏充满激情,条理清晰;不管音乐如何自由浪漫,他始终保持着精确的理性,从而使他的诠释极富说服力;而他如歌的音色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是歌唱家在演唱。卡萨尔斯于1973年在波多黎各去世,1989年被追授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德国学派中较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大提琴巨匠是埃马努埃尔·弗尔曼(EmanuelFeuermann,1902—1942),弗尔曼九岁就跟随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大提琴首席布克斯鲍姆学习,然后又在维也纳音乐学院跟安东·瓦尔特学习。1914年2月,十一岁的弗尔曼首次登台演出,曲目是海顿的《D大调协奏曲》,由魏因加特纳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协奏。1917年他来到莱比锡,拜在传奇大提琴家朱利乌斯·克莱恩格尔门下;两年后,他被老师推荐接替去世的格吕兹马赫尔担任科隆居策尼希音乐学院教授,并被居策尼希管弦乐团指挥赫尔曼·阿本德洛特任命为首席大提琴。1929年,弗尔曼担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教授。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的舞台生涯也获得很大发展,音乐会数以千计,与他合作的音乐家包括卡尔·弗莱什、西蒙·戈德伯格、约瑟夫·沃尔夫斯塔尔、保罗·欣德米特等。1933年**上台后,身为犹太人的弗尔曼只能逃离柏林;1937年定居美国。在美国,他任教于柯蒂斯音乐学院。他曾与欣德米特关系很好,但由于作曲家将自己的大提琴协奏曲交由皮亚蒂戈尔斯基首演而导致友谊受损。弗尔曼与海菲茨、鲁宾斯坦和普里姆罗斯经常组成重奏组演出,并灌制唱片。

1942年,弗尔曼在一次小手术时由于意外的并发症而逝世,使音乐界同行唏嘘不已。

弗尔曼的演奏风格干净利落,毫不多愁善感,永远在理智的控制之下;技巧凌厉、棱角分明,极具阳刚之气。虽然他去世时还不到四十岁,但录音不少,最早的是1921年至1926年的声学录音。1921年的录音是海顿的《D大调协奏曲》中的两个不完整的乐章。WHRA公司发掘了十八个从未发行过CD的录音,包括1922年录制的肖邦夜曲、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的前半部分、舒曼的《梦幻》、巴赫—古诺的《圣母颂》等小品,精湛细腻的技艺毫无稚嫩之感,是那个时期大提琴录音的精品。WHRA的套装还包括一些未发行过的现场录音,最出色的是1940年在卡内基与国家交响乐团和1941年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两个德沃夏克协奏曲的版本;在演释上没有大的差异,1941年具有更强的能量感,速度偏快。与卡萨尔斯微妙敏感的浪漫气质不同,弗尔曼着意突出他过人的技术,有畅快淋漓之感。GreenDoor发行的录音主要是三十年代电气时代录制的小品,像格拉纳多斯和阿尔贝尼兹的音乐改编为大提琴版本之后,别有一番风情;弗尔曼的演奏韵味十足。而肖邦的《A小调圆舞曲》和格鲁克的《旋律》本来给人以忧愁哀怨的印象,但弗尔曼拉来却动感十足,流畅灵活,减少了悲伤的情绪。

Naxos将弗尔曼最重要的两首协奏曲录音合在一起。1928年至1929年录制的德沃夏克协奏曲是历史上首个电气录音。指挥陶伯和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表现一般,显得比较匆忙;弗尔曼的演奏让人想起小提琴家胡贝尔曼演奏的柴科夫斯基协奏曲,有着令人瞠目的技巧。海顿的《D大调协奏曲》于1935年由EMI录制,弗尔曼棱角分明的演奏为作品增添了现代气息。

弗尔曼与欣德米特在三十年代还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我们很幸运能听到三首欣德米特的弦乐作品——《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为中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谐谑曲》和《第二弦乐三重奏》,都录制于1934年1月,由欣德米特亲自演奏中提琴,西蒙·戈德伯格演奏小提琴。1937年,弗尔曼还与玛雅·赫斯录制了贝多芬第三奏鸣曲。

舒伯特的“阿佩乔尼”奏鸣曲是一首深受乐迷喜爱的优美乐曲,这首为六弦吉他型大提琴所作的奏鸣曲多半由大提琴来演奏。如果你听惯了罗斯特洛波维奇浪漫舒缓的版本,再来聆听弗尔曼的诠释会觉得很不适应——他的演奏更接近于二十一世纪的风格,节奏变化很少,线条平直,速度流畅,不过分抒情。钢琴伴奏是后来著名的声乐伴奏家杰拉德·摩尔。四十年代的弗尔曼与海菲茨、普里姆罗斯、鲁宾斯坦合作录制了一批三重奏经典作品,包括莫扎特的《嬉游曲》、多南伊的《小夜曲》。

最重要的是三首钢琴三重奏:勃拉姆斯“第一”(B大调)、贝多芬“大公”和舒伯特“第一”(降B大调)。海菲茨、鲁宾斯坦和弗尔曼都是以惊人技巧见长的艺术家,他们的组合在气质上堪称完美。这也是弗尔曼最后的录音,他在1942年的突然去世使得这个三重奏组损失重大,接替他位置的是另一位大提琴巨人——皮亚蒂戈尔斯基。

乌克兰出生的大提琴家格雷戈尔·皮亚蒂戈尔斯基(GregorPiatigorsky,1903—1976)可以称得上是大提琴家中最后的浪漫派。他不仅是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弦乐艺术家之一,也是当时最富戏剧表现力的音乐家。他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但当他看到大提琴之后就立刻改变了目标,七岁时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把大提琴。皮亚蒂戈尔斯基得到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他边学习边在咖啡馆拉琴赚钱养家。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即加入一个名为“列宁”的四重奏团;十五岁时成为巴尔沙伊剧院的首席大提琴。由于俄国不允许音乐家出国学习和演出,皮亚蒂戈尔斯基先逃到波兰,后来去了柏林,跟随雨果·贝克学习,结果并不理想;他又去莱比锡跟克莱恩格尔学了一段时间。1924年他回到柏林,生活非常艰苦,不得不在一家俄国咖啡馆中演奏三重奏。在那里他遇见了弗尔曼和富特文格勒,后者聘请他到柏林爱乐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从那以后他的演奏事业和国际声名迅速提升。他与施纳贝尔和弗莱什组成三重奏,还与同胞霍洛维茨和米尔斯坦一起演奏室内乐。1929年皮亚蒂戈尔斯基在美国的演出大获成功:在纽约,他与门格尔贝格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德沃夏克协奏曲。**上台后他就正式移居美国并于1942年加入美国国籍。许多作曲家为他创作了大提琴作品:普罗科菲耶夫在德国遇见他后写了一首协奏曲献给他;欣德米特和沃尔顿的协奏曲也都是题献给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并都由他做了首演。当他与理查·施特劳斯一起演出《堂吉诃德》时,作曲家对乐团宣布:“我听到了我想象中的堂吉诃德”。作为室内乐演奏家,三十年代他与霍洛维茨和米尔斯坦在卡内基举行音乐会,后来又与海菲茨和鲁宾斯坦组成著名的三重奏组。1941年起,他担任柯蒂斯音乐学院教授,同时还是坦戈伍德音乐中心的室内乐指导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

WHRA发行了皮亚蒂戈尔斯基早期录音的CD,包括非常罕见的1924年至1934年间录制的达维多夫、肖邦、波佩、萨拉萨蒂、格林卡、马斯奈、门德尔松、莫什科夫斯基和柴科夫斯基的小品;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由哥伦比亚录音,之前未发行过。三十年代皮亚蒂戈尔斯基录制了不少奏鸣曲,最著名的是1934年与施纳贝尔合作录制的贝多芬第二奏鸣曲。1945年至1953年,他又录制了巴伯、格里格、德彪西和普罗科菲耶夫奏鸣曲。四十年代重要的协奏曲录音无疑是1943年录制的欣德米特协奏曲和1940年录制的埃尔加协奏曲。

德沃夏克和圣—桑第一协奏曲是皮亚蒂戈尔斯基在哥伦比亚公司早期的协奏曲录音。与弗尔曼工整精确的风格不同,他更着重于乐句的表达,即使是很短小的乐句他都演奏得相当口语化,丝毫不在意节奏上的错位;在快速跑动的片段,他并不在意每个音的清晰度,而是追求整体情绪和效果,他是真正用音乐来说话的演奏家。

Testament发行的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录音,转录效果异常优秀。录音跨度年代很大,韦伯的《A大调奏鸣曲》录制于1933年至1934年,舒曼的《A小调协奏曲》录制于1934年,这个时期是他在伦敦的颠峰时期。演奏中规中矩,录音质量好得惊人,和五十年代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最晚的三首浪漫奏鸣曲——门德尔松D大调、肖邦G小调和理查·施特劳斯F大调录制于1965年。最重要的贝多芬五首奏鸣曲录制于1954年,钢琴家所罗门来自英国。虽然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版本,但这对英国—乌克兰组合并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准。

我们更期待听到霍洛维茨—米尔斯坦—皮亚蒂戈尔斯基的组合,但至今未有录音发行。但我们可以听到米尔斯坦与皮亚蒂戈尔斯基演奏的勃拉姆斯双重协奏曲,这个录音录制于1951年。唱片中还收录了1953年录制的理查·施特劳斯的《堂吉诃德》,这是皮亚蒂戈尔斯基备受作曲家赞赏的曲目。这部颇富戏剧性的浪漫主义后期交响诗完美契合了他的演奏特点,从而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版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