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听不完的历史
1903100000034

第34章 欧美头牌指挥明星(5)

Music&Arts公司发行的两个大套装分别收录了蒙都两个时期的现场录音——1941年至1952年在美国旧金山“星期日之夜”的广播录音和1952年至1958年在法国的音乐会,总计十八张CD。“星期日之夜”是蒙都在旧金山的“这是你的一小时”系列广播录音,在这一小时中包括一首完整的交响曲,再加上几个小品或者交响曲的某个乐章。CD的顺序是按照作曲家编辑的。总的来说这是蒙都比较“年轻”

时的录音,比晚年的录音更富有活力。第一张贝多芬作品中,“命运”交响曲速度飞快,第一乐章加上反复才六分半钟,比听起来已经很快了的伦敦交响乐团版还要快四十秒!莫扎特专辑里,威廉·卡佩尔演奏了《A大调钢琴协奏曲》(K.414)。第三至第五张分别是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和李斯特的音乐。在《玫瑰骑士》组曲中,蒙都展现了无比自然的维也纳式的自由节奏。法国音乐和俄罗斯音乐始终是他的保留曲目,柏辽兹、梅西安、弗兰克、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纷纷登场。其他诸如门德尔松、罗西尼和韦伯等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也是他的拿手好戏,轻盈的律动和飞速的节奏都特别符合这些作品的气质。

1952年至1958年法国系列音乐会的质量之高是难以想象的——精确、完美、细腻、均衡,这些形容词都用得上。在录音的音质上对于单声道来说也已经没什么可挑剔的了;曲目也更重要一些,除了完整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交响曲,德彪西《意象》《游戏》,拉威尔《舍赫拉查德》,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埃尔加《谜语变奏曲》,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等蒙都被公认的权威演释之外,令人震惊的是贝多芬第二、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也是完美无缺。

尤其是1958年11月演出的第九交响曲,充满现代气息,除了严谨的处理之外,还不失大气;鲜有法国指挥家能够把贝多芬交响曲诠释到如此地步。

EMI出版的“二十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收录了蒙都晚年的精彩录音,有一部分已经是立体声录音了。在孟许的邀请下,蒙都经常客席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德彪西的《夜曲》就录制于1955年坦戈伍德音乐节之后。这个版本中蒙都作了个人修订,有趣的是在“节日”乐章中,通常遥远断奏的小号被处理成朦胧的连奏。1957年与伦敦交响乐团密切接触后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睡美人》片段的精彩版本是首次以国际版发行,别忘了蒙都是一位指挥芭蕾舞的大师。唱片还收录了富有戏剧性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他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和“爱之死”都毫不拖沓。此外,他还录制了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1962年丹麦国家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展现了蒙都掌控高潮的能力,是个近乎完美的版本。

法国稍晚一些出现的两位指挥家——孟许和克吕依坦也都是完全的现代派,延续着中庸风格,同时带有法国人特有的洒脱气质。他们的录音已经进入到立体声时代——别忘了克吕依坦是第一个用立体声录制全套贝多芬交响曲的指挥家,乐团是柏林爱乐!好像很少有人会谈起这个出色的版本。同时他还是瓦格纳专家,是首个在拜罗伊特登台的法国指挥家。孟许并不指挥歌剧,他长期执掌波士顿交响乐团,录制了大量高质量的立体声唱片。说起歌剧录音,蒙都录制的马斯奈《玛侬》倒是一代经典。

英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指挥家是托马斯·比彻姆(ThomasBeecham,1879—1961)爵士。在那个年代,他是耀眼的明星式的人物,不光在音乐圈里,他备受争议的性格使他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这个经常语出惊人的人物对于同行的评论总是报以不屑一顾的姿态,出言不逊。他对英国的音乐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位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公子哥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十几岁的时候他想去德国上音乐学院,但父亲却把他送到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文学;他用业余时间跟随几位老师私下学习作曲,包括利物浦的弗雷德里克·奥斯丁、伦敦的查尔斯·伍德和巴黎的莫什科夫斯基;至于指挥,全靠自学。他的第一次登台是在1899年,但第一次职业演出是1902年在莎士比亚大剧院演出巴尔菲的《波西米亚女孩》。比彻姆很喜欢当时非主流的作品,他的音乐会曲目里有丹第的《魔力森林》、斯美塔那的《萨尔塔》和鲜为人知的拉罗《G小调交响曲》。1906年他组建的“新交响乐团”是他自己的第一个乐团,在一长串不为人熟知的名字中,戴留斯成为他一生中最钟爱的作曲家。1909年比彻姆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交响乐团——“比彻姆交响乐团”,成员非常年轻,包括萨蒙斯、特蒂斯等一批顶尖演奏家。他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投身歌剧事业,1910年在科汶特花园上演了三十四部歌剧。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剧目过于冷僻,只有四部歌剧赚了钱——理查·施特劳斯的《埃莱克特拉》和《莎乐美》(英国首演),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以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

一战后,比彻姆先后指挥了哈雷管弦乐团、皇家阿尔伯特大厅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但没有属于自己的乐团。1932年他终于成立了伦敦爱乐乐团,这个乐团包括一百零六名音乐家,来自各省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还有来自音乐学院的学生。这个乐团随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不仅演奏交响乐,而且在科汶特花园歌剧院演奏歌剧;乐团还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并与世界一流的独奏家和指挥家合作。1937年至1938年,比彻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历史上首个《魔笛》录音(不包括对白)。1942年他来到美国,首次指挥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并客席指挥十八个美国的交响乐团。

1946年比彻姆建立了他的第三个乐团——皇家爱乐乐团,该团成为格林德伯恩夏季音乐节的常驻乐团。1951年他重返科汶特花园歌剧院。他晚年奔波于英美两地,一直指挥到1960年在朴次茅斯举行的最后的音乐会。

比彻姆是个与现代音乐绝缘的指挥家,他的曲目绝大部分是浪漫派作品,涵盖了所有浪漫派作曲家,基本上到理查·施特劳斯为止——当然,他认为戴留斯是最后的浪漫派伟大作曲家。他热衷于改编亨德尔,莫扎特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风格是被广泛认可的中庸派,遵照乐谱行事,几乎没有主观诠释。

比彻姆是历史上最早为乐团录制唱片的指挥家之一,Symposium公司发行的1910年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序曲是他最早在HMV的录音。为了把时间压缩在四分半内,乐曲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删节;音响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欢乐的情绪和奔放的处理。另外6面唱片大约由Odeon公司录制于1912年,几乎全部来自歌剧音乐;《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才用了三分半钟,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1916年至1918年又在哥伦比亚公司录制了10面唱片,曲目五花八门——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柴科夫斯基“悲怆”第二、第三乐章,吕利和马斯奈的《小步舞曲》,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圆舞曲,德彪西的《小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片段等等,基本上都是他后来没有再录制过的作品。

从这些依稀可辨的录音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比彻姆精致、干练的风格。

真正正式而优秀的录音是与伦敦爱乐乐团的三十年代录音,其中莫扎特交响曲是精髓。比彻姆早期的莫扎特交响曲录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他是第一位成批录制这些作品的现代指挥家。二战前的录音只有1929年托斯卡尼尼的《哈夫纳交响曲》

能与之抗衡;而比彻姆从1934年至1940年录制了九首,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在当时都无人可比。这些顶级录音具有超强的活力、细腻的处理、纯正的风格,处处体现出这位英国大师过人的控制力;同时期瓦尔特录制的相同曲目与之相比要逊色不少。属于同一级别的还有一张Biddulph发行的唱片,收录了1944年至1945年录制的莫扎特《后宫诱逃》序曲、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和舒伯特第六交响曲。其中贝多芬第四交响曲是他唯一的一次录音,不仅处处严谨,而且带有优雅的风度和气质。

相比之下,另一张海顿第九十七交响曲只能划为第二等级。

比彻姆是戴留斯作品的代言人,他在三十年代就孜孜不倦地录制了大量这位被他称为“最后的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他的演奏使《在夏日花园》《河上夏夜》《春日闻杜鹃初啼》等缓慢的音乐显得那么平静、安详,同时又充分挖掘了类似于印象派的配器特点。

在比彻姆广袤的曲目中,西贝柳斯的作品也是他特别关注的。在音乐会和录音棚里,他对于西贝柳斯的演奏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为后人留下了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七交响曲(有的多次录制)和小提琴协奏曲(与海菲茨和斯特恩合作),还有《塔皮奥拉》《芬兰颂》《传奇》《列敏凯能返乡》《节日》《暴风雨》等管弦乐作品。比彻姆的手法十分凝练,西贝柳斯作品带有史诗性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很合他的胃口。

比彻姆指挥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录制于1947年,乐团是他最后的“亲兵”——皇家爱乐乐团。他赋予这首英雄的交响诗以亲和力,并且总是在重要场合演奏它:1932年1月与纽约爱乐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同年晚些时候和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在慕尼黑;1932年10月7日伦敦爱乐乐团在女王大厅的首演节目单中也有这首《英雄的生涯》,真是他的标志性曲目。1947年10月,理查·施特劳斯被邀请到伦敦举行音乐会;10月12日,比彻姆在作曲家亲临下指挥了这部作品,两个月后便诞生了这个录音室版本。尽管1958年他又和皇家爱乐录制了一次,但1947年的版本无疑是两个之中更好的,那是比彻姆的全盛时期。1961年他去世后发行的追忆专辑中,包括1958年版的《英雄的生涯》,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