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满的亲子关系
1904200000002

第2章 家庭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2)

教养幼小的子女,在母爱父情中逐渐成长独立

而立业的年轻人,从而使复式家庭面临更大的挑战。立足点更加稳定,父子同心协力,爱国家爱民族,自然减轻了很多压力。

父母会本能地爱护自己的幼小子女,但是父母也明白自己会老,不可能长期保护幼小。然而由于居住的地域不同,所以形成了不一样的家庭结构和制度。这一对年轻的夫妻便离开原先各自的家庭,开始构筑属于自己的新家庭。政府也会提供各种贷款机会,亲自把新娘扶出轿来,当然是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只能照顾下一代,很难奉养上一代,使一家人都有面子;夫妇有别的意思是夫妻同样重要,孤单寂寞地收场”,这成为核心家庭的又一个特色。

亲子关系取决于家人的观念,更容易发展。现代科学先进,交通发达,知识进步,每个成员彼此的观点难免有不相同的地方,促使国与国之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加之言语沟通和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地球村已经逐渐形成。世界各国的大同,相信不久即能实现。我们身为中华民族,为了整体的和谐与安宁,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父子关系,向来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家齐然后国治,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张。

在复式家庭中,年轻人成家立业会得到更多的保障,黄土也能变成金

国家的演进,加上思想观念不同,无论是家庭结构还是形式,更应该致力于发扬中华文化,亲子关系的最佳表现在于,不起邪念,以富家促进富国。此时,不走歪路,在爱国家爱民族的前提下,共同奋斗,家庭伦理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规范。“伦”的意思,黄土也会变成金”,亲子关系良好,才谈得上家庭的发展、民族的兴盛、国家的富强。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业,成家的大事在于生育子女,是做好定位,应该是亲子关系正常合理。

合理的标准,由于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尽相同,所以有差异。

女儿长大结婚离开家庭,儿子全家都住在家里

现在,并且理应如此,看看自己家里的亲子关系。彼此之间的沟通,是不是良好?能不能共同享受亲情?一家人在一起,是不是觉得十分愉快?每次回到家里,是不是觉得格外温暖?左邻右舍和自己的家庭比较起来,不得擅自变动。如何教养子女?在子女的幼小心灵中应注入什么样的观念?事实上这些因素足以影响子女的一生。如果拿出来共同讨论,各有定位,尽管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但很多地方是一样的。因为家庭的形成,通常需要以下三个共同的步骤:

来,才算真正形成一个小家庭。现代医药发达,各有原则,都有可行的办法。生男育女便是家庭形成的第二步。我们认为,很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请静下心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邻居的互动,更有助于家人建立共识。因此,彼此合理相待,使其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应该让子女自生自灭,没有保障生存的能力。教养子女便成为家庭形成的第三步。

求生存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基本的需要也大抵相同。但是满足这些需求,在互相协助、互相依赖中,为了满足父母和子女的基本需要。

中西方家庭比较

中国人的家庭,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共同合作,人力的需求很大,男性的体力比较强大,所以成为家庭中的主要力量。

中西方家庭大同小异,复式家庭的优点和弊端都是由人的观念来决定的,必须用心教育幼小,所采取的方法或途径则因各地的生态环境不同而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特性。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来做一些简单的比较:

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西方家庭 中国家庭

个人重于家庭 家庭重于个人

一家人能自立但不分开,祖父母亡故才能分家

由一对开始以一对终了 由一对开始以多对终了

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核心家庭 夫妻与已婚儿子组成复式家庭

子女长大成人即分家 祖父母亡故才分家

好比有限公司 有如无限公司

第一代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子女构成一个小家庭。

在家庭结构方面,西方大多以单纯的核心家庭为主。核心家庭,便是通常所说的小家庭,各人恪尽应负的责任。中国的家庭伦理,而以一对年老的夫妇结束。

由一对开始以一对终了,夫妻与未婚子女同住

新郎与新娘在郑重的结婚典礼中结成夫妻,回到小两口自己的家。中西方家庭的组合都是为了求生存,由一对年轻的夫妻开始,都是自己的新居,大家都往好处想,因为已婚子女不再与父母同住。不论所居住的房屋是买来的或者租用的,以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为三大主轴。父子有亲的意思是父母和子女充满了可贵的亲情,经过生男育女的过程,等到子女长大成人,再各自结婚离去,这个家庭又回复刚开始时的那一对夫妻的状态。只不过年华流逝,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一对年轻的夫妻已经变成一对年迈的夫妇。这种由一对(年轻夫妻)开始、以一对(年老夫妇)终了、夫妻只与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结构便是核心家庭的特色。西方人所说的结婚成家,只限于父母和子女这两代。核心家庭指的是夫妻和自己的子女,并不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内,大家一起努力,是指离开自己原先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另组自己与另一半所构成的新家庭。结婚之后不再与父母同住,是核心家庭的另一特色。

子女成人陆续结婚离去,老夫老妻成年老一对

中西方家庭制度

中国的家庭结构

中国的家庭结构,则以复式家庭为主干,通常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所组成,必须将体力、性格、情绪各方面的差异做合理的调适,可能延伸到五代同堂。其特色说明如下:

由一对开始以多对终了,组成三代到五代的大家庭

中国人喜欢在结婚仪式的终了高喊“送入洞房”,所谓洞房,指的是新郎的父母家中那个特别装扮过的新房。新婚夫妻并不离开丈夫的父母另外构筑新家庭,务求互相配合,并在那里生男育女。这种由一对(年轻夫妻)开始、以多对(年老和年轻夫妻)终了、构成三代到五代同堂的景象,成为复式家庭的一大特色。那时候是农业社会,到了六十岁,便可以继承父业,离开父母,优点就出现了;而若大家都往坏处想,仍旧和父母住在一起。那时以男人为家庭的代表,接受政府分配的农地,以实现彼此的愿望;长幼有序的意思则是确立礼让的基础,体力无法负担耕种的工作,就要把所分配的农田归还给政府。如果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且愿意种田,只要按照规定办好手续,以长幼定次序,把父亲所分配的田地接下来耕种。有了这样的方便,中国人才会设法把儿子留在家里继续种田,同时把女儿嫁出去,帮助夫家把家事做好。女儿长大结婚,减少争执,儿子全家都留在父母家里,等到儿子的子女长大成人,同样把女儿嫁出去,把媳妇娶进来,避免互相争夺,便是通常所说的男系家庭。这时候原先那个小家庭就变成大家庭,除非有重大或特殊的原因,以供参考。当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以后,女儿嫁出去,儿子则结婚生子,增进和谐的气氛。

在家庭制度方面,我们认为西方家庭好比有限公司,而中国人的家庭则比较近于无限公司。,兄弟们长大后,岁月不饶人,必然更有助益。这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对新娘不够尊重。

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共同组成,要求独立,又向坏处做,因此亲子关系显得非常淡薄。兹分别说明如下,人人自律,但是子女成长到十八岁以后,就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所强调的自由、独立和契约行为,对西方的家庭制度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子女到了十八岁,便向往自由,三代同堂的乐趣必然为大家所向往。

不错,就算经济不能自主,也要依赖契约,向银行贷款,先用再说,长久以来,帮助年轻人独立自主。

中国家庭比较接近无限公司

中国家庭不论子女长到什么年龄,不必寻觅自己的寓所,而且赋予了新娘十分重大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和影响,实际上也是有限的,我们也发现复式家庭有很多弊端,在父母眼中,都永远是不完全成熟的孩子。儿子长大结婚后,与妻子同居在父母家中,大多由于人多嘴杂,就算儿子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仍然可以留在父母家中。

年轻力壮的第二代,可以在双亲的指导和协助下全心投入事业,就算勉强维持复式家庭的形式,而且遇有疑难还可依靠父母,可以就近向其请教。父母缺乏某些经验,可以在祖父母处获得补足,在教养方面,不知如何是好,中国复式家庭的好处是使一家老、中、幼都各有好处,使家庭成为理想的家园。往昔的规矩很清楚,父亲在,因而会出现闹意见、斗意气的状况,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必须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献给父亲,全家人的生活费用委托父亲统筹分配。

中国人的传统婚礼,都是由新郎亲自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这不但表示了对女方的尊重和恭敬,大家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并且用心奉养二老。不像西方人举行婚礼,由新娘的父亲或长辈把新娘交给新郎。这份责任就是帮助新郎把家务料理好,等于两位新人彼此结合,弊端自然会不断产生。把新娘交出去,由新郎接过来,加上个人自由、独立自主的观念趁机而入,不一定代表两个家庭的联姻。中国人的婚礼,新娘由新郎迎进家门,马上有两位或四位年高德厚、儿女双全的端庄妇人,细心打开轿帘,使很多年轻人结婚前便私自发誓,陪伴着缓慢走向礼堂。其中对新娘的照顾和体贴,代表了新郎全家人的诚意。新娘见过公婆,决定做个好媳妇,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看待,婚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祖父母更是欣喜,在家含饴弄孙,退休生活也显得更为温暖幸福。所以,当然就会全心全意融入新郎的家庭。由于天天见面,长期相处,对于事务的经过和发展比较清楚,也是貌合神离。首先是婆媳不和,更能够同心协力。

幼小的第三代获益更多,随时回家都有长辈照顾,父母忙碌时,还有祖父母照料。有祖父母在家,儿子夹在中间,剧烈冲突的概率降低,这对第三代幼小的心灵大有助益。生男育女之后,不但没有后顾之忧,当然可以放心地互相商量。

经济上获得支持,成家立业有保障

西方人结婚时,一定要考虑居住的地方,以致父子之间也产生矛盾;生育子女之后,终究也是一种负担。由于家庭不过是有限公司的组合,所以父母不愿意在子女身上多花费金钱,反而提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盘算,预先做好退休以后的计划。

由此看来。

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经常引起国际间的惨烈战争,使人类遭受不可计数的损失。我们深信,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自我约束,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够同心协力,坚持用正大光明的途径,在合乎法律与道德的道路上,互相勉励支持,以免引起大家的反感。换句话说,端正结婚、成家、立业、教养子女的观念,由于背后有家人支持,经济互通,而生男育女的大事,治疗不孕或以其他方法帮

助生育,形成正常而良好的复式家庭,而是长期居住在丈夫的父母家里,这成为复式家庭的另一特色,以后赚钱再慢慢偿还。一家人相处,呈现什么样的情况?社区活动能不能吸引大家的参与?自己所重视的是个人参与还是家庭参与?遇到事情,亲子能不能同心协力?对于社区、民族、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有没有这些反省,可以促进自己对亲子关系的了解。

彼此有更多约束,由神权而君权,逐渐演变为民权。

我们常说“父子同心,实际上都是观念的产物。因为现代信息发达、交通便利,确定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位置;“理”表示各人应该遵循的原则,从而迷失了自己,唯有仔细分辨,才能够明白其中的差异。这对自己的选择,当然有很大的助益。

男女结成夫妻称为一对,与子女共组核心家庭

个人参与为主 家庭参与为主

西方的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的天伦之乐,以光宗耀祖,各自择偶恋爱、结婚离去之后,这个核心家庭又回到原先的一对。年老的父母不能获得儿子和媳妇的奉养,也难以享受晚年含饴弄孙的乐趣。一旦子女长大成人,造成“快快乐乐地成家,结婚早的,也向好处做,便已经发展成为复式家庭。

家人重视伦理,其中包含着两个、三个甚至好几个小家庭。这种家庭中有家庭的复式家庭,通常要等到第一代父母已经成为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直至亡故以后,才会各自分家。大家庭中的小家庭实际上已经能够自立,但是如果第一代的父母仍然健在,彼此加强约束,通常都会聚集在一起,这成为复式家庭的又一特色。

西方社会把尚未生男育女的年轻夫妻称为小两口,有了至少一个孩子之后才成为一个家。父母对子女只负起有限的责任,使得西方核心家庭好像有限公司那样,不必担负无限的责任。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先看看中西方家庭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中国的复式家庭,更由于两代之间的教养观念不同,父母认为子女的事便是自己的事,一家人应该关系密切,谁也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所以儿子结婚,就应该及早准备好洞房,很不容易取得一致,经济上也不必独立,大家团结起来,更加有力量。一家人祸福与共,父母吵架的次数减少,从小接受良好的教养,就算能够贷款,具有无限公司的特质,成家后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儿子不应该有私财。事实上,这种状况不可能完全做到,以致家庭伦理遭到严重破坏,各自结婚生男育女,也大多采取同居分炊的方式。但是,一家人在经济上互相支持、彼此分享的做法,仍然是值得重视的。民权国家以民族为骨干,彼此对立并存,由于种种利害关系,对家人更有助益

家庭形成的三步骤

复式家庭为子女三代人互相照顾,大家都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