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美德的种子
191400000043

第43章 气量是一种修养

第5章第2节气量是一种修养

气量是一种情操,更是一种修养。只有拥有“雅量”的人才真正

懂得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人生才会活出大境界。

《三国演义》中,有位英才盖世、文武

双全的大英雄叫周瑜。这位当时很了不起的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年纪轻轻就执掌江东(吴国)

的统兵大都督要职。尤其在赤壁大战中,他更显出叱咤风云、谋略高人、指挥得当的政治军

事奇才。他居然以少量东吴和刘备之师,赢得大破曹操83万大军的辉煌胜利。在历史上,留

下赫赫声名。据说,此人不仅披挂上马,能征善战,还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文韬武略堪

称上乘,是位难得的英俊奇才。而且,周瑜还熟谙音律。据说他听音乐演奏时,若谁奏错一

个音符,他即刻能耳辨明详。为此,当时人“曲有误,周郎顾”之说。当后人对周瑜

其人

的褒奖盛赞之际,也同时看到了这位早逝英才的两大致命弱点,那就是他的量窄和嫉才。

周瑜一生度量太窄,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烧赤壁大战成功后,竟容不下与他共同抗曹

的诸葛亮的存在,并密令部将丁奉、徐盛击杀诸葛亮。不料孔明早有准备,密杀不成。为此

,周瑜万分气愤。如此密除同盟,过河拆桥,实在让人心寒并为之可悲。

周瑜为什么容不下诸

葛亮?原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周瑜一筹,尤其在关键时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

能将周瑜内心活动看得入骨三分。惟其如此,才使得量窄、嫉才的周瑜寝食难安,并随时想

除掉才智高于自己的诸葛亮。而孔明总先于周瑜谋害前就有了防备,这更使周瑜一次比一次

恼怒于心。嫉才,欲加害孔明的结果,反把周瑜自己给活活“气死”。

有道是:“人之

将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临死之前,非但未能悔悟自己的致命弱点,反而含恨仰天长叹

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可见量窄、嫉才之心,到死也不肯更改。怨天尤

人之气,到盖棺也不肯丢。

所以,后人都评说周瑜是因量窄害了他自己。拿今人的话说,

他是心胸狭窄,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患疾所致。周瑜度量窄,嫉才、妒能,害人而最终

害己的惨痛教训,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特别是一个希望逐渐完

备自己人格的人,总是要有点雅量的。雅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

标尺之一。

《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

能办得好!”如果有一点不如人,便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

表示涵养欠缺,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

应该承认,有些高贵品格是普通人毕生企望但仍

不可能达到的;可人的雅量却是完全能够通过修炼而得到的。

我们说,气量是一种高尚的

人格修养,一种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唐代娄师德,气量超人,当遇到无知的人指名辱骂

时,就装着没有听到。有人转告他,他却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他明明喊

你的名字骂!”他说:“天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有人还是不平,仍替他说话,他说

:“他们骂我而你叙述,等于重骂我,我真不想劳动你来告诉我。”有一天入朝时,因身体

肥胖行动缓慢,同行的人说他:“好似老农田舍翁!”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当田舍翁,谁

当呢?”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

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廷玉出面干预。这位宰

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

景,深感惭愧,也把墙退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

了有名的“六尺巷”。

宋朝宰相富弼,处理事务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反复思考,因为

太过小心谨慎,因此就有人批评他、攻击他。有一天,就在他马上要上朝的时候,有人让一

个丫鬟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送给他,并故意装作不慎打翻在他的朝服上。富弼对丫鬟说

:“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然后从容换了朝服。这样的气量,能不当好宰相吗?

故事释评:

人有一分气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

一分人缘,必多一分事业。虽说气量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在后天学习、培养。气量对人生的

功名事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