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超值金版)
1920800000032

第32章 中外名人故事(3)

战斗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营,由于打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扭扭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聿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后,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布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浪费了。他一气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进了门前的一个山石坑里。

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无意之中,他发现了山石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聿”。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变得更白了。他心中一动,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

由于这支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笔”。

任何一项发明,都来源于伟大的创意和灵感,它非常愿意光顾那些不断观察、思考和想象的脑袋。小朋友,只要你每天坚持问为什么,想方设法琢磨新东西,说不定你将来也可以成为大发明家呢!

185晏子宁可抛弃新宅,也不能失去旧邻

据史册记载,在当年齐国都城临淄北门外东北200步处,有一座极普通的宅院,人们都崇敬地称它为“清节里”。那是人们为了怀念和颂扬齐相晏婴廉洁无私的崇高品质而建的。

晏子一生勤俭,一向反对奢侈浪费。他外出很少乘车,吃饭不准有两样带肉的菜肴,做了国相以后,仍然保持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

齐景公非常喜爱晏子这位贤相。他看到晏子的住宅很简陋,又混杂在平民百姓中,早就想为他盖一幢像样的宅第。

有一次散朝后,齐景公对晏子说:“您的住处靠近市场,房子又窄小又潮湿,外面整天吵闹喧哗,尘土飞扬,简直不能居住,请您换一所宽阔清爽的宅第吧。”

晏子当即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先辈一直住在这里。我的德行才能不如先辈,住这样的房子已经过分了。而且,臣下靠近市场,早晚都能得到所需的物品,这正是臣下的便利。怎敢麻烦别人重新为我建新房呢?

齐景公并没有因为晏子不同意重建新房而作罢。他一面派晏子出使晋国,一面下令立即在原址为晏子重修宅第。差官们请晏子的家人暂时住到别处,同时挨家挨户地驱赶附近的平民,粗暴蛮横地强行搬东西。

等晏子从晋国回来,一座崭新的宅第已经全部落成。晏子发现原来的平民住房已无影无踪了,朝夕相处的老邻居们都不见了。于是,他上朝拜谢了齐景公后,便吩咐手下的官吏:“赶紧把这座新宅拆掉,一切都恢复原样!宁可抛弃新宅,也不能失去旧邻!”他还一一说出哪家邻居原有几间住房,告诉监工的官员一间也不能少盖。

恢复旧貌的工程很快就绪,晏子又亲自去郊外向原来的住户一一道歉,并且派出车辆帮助大家搬回原处。人们看着晏子那诚挚而愧疚的神情,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晏子搬进恢复原样的住宅后,就把家人全部叫到一起,满怀深情地郑重叮嘱道:“我活着的时候不能离开市井和百姓,我死后也决不改变志向!”果然,晏子死后,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他十分检朴地安葬在自己的宅院之中。晏子生前从不追求享受,死后也这样简朴,其高风亮节,真是难能可贵。

“清节里” 曾经是谁的宅院,是纪念谁的?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的当官的住着豪宅乘着豪华的马车,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不将平民百姓放在眼里。晏子却宁可放弃新宅也不愿与老百姓脱离关系。他虽然身为相国却自视为平民,这种谦逊与朴实的确令人崇敬。像这种清廉的好官,人们怎能不怀念和颂扬呢?

186丁肇中为尊严而读书的中国人

著名科学家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华人,197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安阿伯。丁肇中刚刚满月,父母便抱着他,扬帆起程,横跨太平洋,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应聘到山东大学任教。然而归国不久,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山东岌岌可危。父亲的科学救国之梦被彻底打碎。一家人背井离乡,一路逃难,来到山城重庆。

在重庆的防空洞里,丁肇中开始了自己的启蒙学习。国难当头,连孩子们都分外懂事,读起书来格外用功。丁肇中在山洞的学校里刻苦攻读之余,最难忘的,便是老师常给同学们讲的,洋人在租界区立上“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这给童年的他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成为日后激励他奋发进取的一大动力。

读中学时,丁肇中在校内小有名气。一来,因为他物理、数学两门功课特别优异;二来,他的棒球玩得特别出色,是校内公认的“球王”。

学校附近有一片开阔的空地,周围绿草如茵,正是玩球的好地方。每天下午放学后,丁肇中总是和小伙伴来此玩棒球。玩得投入便忘了时间,常常是天不黑透不回家。至于作业,早被丢到了脑后边。

由于贪玩,以往学习成绩一贯优秀的丁肇中,一度成绩开始滑坡。父母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找合适的机会好好开导他一下。

丁肇中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礼、很懂教育方法的妇女。丁肇中需要的书,她尽快为他买来。成绩公布时,她用充满喜悦和赞扬的话语来鼓励他,同时毫不隐讳地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及时改进。吃饭时,母亲总是把最好的菜不停地往肇中的碗里夹。下雨天,肇中要是没有带雨具,教室外的窗下,总会出现母亲被风雨淋湿的身影。母亲对丁肇中的关心与爱,像春雨般滋润着他的心田,使他对母亲充满了敬爱之情。

一天晚上,丁肇中又是玩到很晚才回家。一进门,他发现了母亲异乎寻常的目光。

“孩子,看你累得浑身是汗,在外面都玩了些什么,功课做了吗?”

母亲的语气中带着往日少有的严厉。丁肇中脸一红,头一低,悄然溜回自己的小房间,顺手从书包里抽出一本往日形影不离、如今却被冷落多时的书来,轻轻抚摸着。母亲平日悉心关怀照顾他的一幕幕情景又闪现在眼前:

夜晚,母亲总是把收音机音量调到最小,怕打搅他的功课;夜深了,母亲会端来一盘他最爱吃的夜宵,看着他香甜地吃下;有时他读着读着,会不由自主倚着书柜睡着,妈妈就轻轻把他抱回床上去。

母亲浓浓的爱深深震动了丁肇中的心,他为自己因贪玩而耽误了学业而深感不安。

妈妈见丁肇中有所觉悟,因势利导给他讲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她又讲起曾经给丁肇中留下刻骨铭心印象的“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屈辱历史,激励他发奋图强,为国雪耻。

丁肇中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拿起日记本,刷刷地写道:“奇耻大辱,我是中国人,还我中国人的尊严!”

写完日记,他郑重地拿起了书。

从此以后,丁肇中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书本又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如饥似渴地努力读书,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屈辱,成了他奋发进取的一大动力,母亲的循循善诱与浓浓的爱深深地震憾着他的心。祖国与母亲在丁肇中心里有同等重要的份量。小朋友,你也像爱母亲一样爱祖国吗?小朋友,你感受到丁肇中的那种爱国情结了吗?他在学校的时候哪门功课学得最好,他还有什么爱好呢?

187李政道被洋人和警察打骂的少年

李政道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与杨振宁一起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双双荣获诺贝尔奖。他知识渊博,善于表达,他的报告和讲学在各地都曾受到热烈欢迎。

李政道少年时代随父母在上海读书。那时,列强在中国为所欲为,上海成了典型的半殖民地和冒险家的乐园。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标牌赫然入目,这在李政道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3岁那年,李政道乘电车,下车时不小心碰了一个外国人,下车后,那个外国人竟找来巡警,一同凶狠地将他打了一顿。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进入上海租界。李政道不愿受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由上海取道杭州、富阳,穿过封锁线到大后方去求学。由于路途遥远,缺乏路费,一路上他过的几乎是流浪生活,大部分路程是步行的。经过艰难跋涉,1943年他才抵达贵阳。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那兵荒马乱、举目无亲、缺少盘缠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到一个陌生地方去所经历的各种艰辛。在这两年近乎流浪的日子里,他得过恶性疟疾,经常高热不退,还生了一身疥疮,痛苦难言。然而,即使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他随身携带的课本书籍始终没有离开过他。

因为遭到过外国人的殴打,李政道立志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这个少年怀揣着梦想不远千里只为求学。多么坚强的孩子!小朋友,当你听完这个故事后,一定和我一样发出同样的感慨吧。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外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在病痛的折磨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好样的世界公民,好样的中国人!

188钱学森4岁就觉得自己是大孩子的科学家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市。他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科研方面的领导人,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的导师、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有两个,一个是匈牙利,另一个就是中国。”说一个是匈牙利,反映了冯·卡门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因为他出生在匈牙利;说另一个是中国,那是他对自己学生钱学森的天才和成就的最高评价。

钱学森是家中的独生子。他的父亲钱均夫出身于杭州一个没落的丝商家庭,曾留学日本,修学教育、地理和历史。中华民国成立后,就职北京当时的教育部。母亲章兰娟,是当时杭州富商的女儿。

幼时的钱学森,有一双大眼睛和比同龄孩子大出许多的头,特别引人注目。亲友们说,这孩子天生异相,长大必有成就。人们说得不错,钱学森的聪慧,在幼年就令人惊异地显示出来。他有非凡的记忆力,3岁时已能背诵成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邻居们传出去,说钱家生了个“神童”。

就在钱学森3岁那年,父亲钱均夫到当时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于是,钱学森随父母由上海迁居北京。

在北京,钱学森一家住在一条很深很深的胡同里。门洞两侧,是青灰色的砖墙。两扇漆黑的大门上,钉着两个奇大的铜环。然而,大门里面,却是一座敞亮的四合院。院里栽种着许多花木,有春季开花的海棠,也有盛夏开花的石榴。最使钱学森感兴趣的是院子中央那口特大的雕花水缸,以及缸内种养着的荷花。

过完4周岁生日的那个春季,钱学森穿上母亲为他做的新棉袍、新棉靴,对着镜子端详自己,他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于是,恳求母亲让他上学读书。母亲笑了,亲切地告诉他,还不到上学读书的年龄。但是,母亲可以在家中教他读书、识字。

钱学森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她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而且聪颖过人。她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极强,具有数学天赋。她心灵手巧,富有想象力,尤善针工刺绣。她随手绣出的金丝珍珠鞋,可称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钱学森自幼学习就很勤奋。每天清晨,不用母亲催促,自己按时起床。早饭后,主动开始跟母亲背诵唐诗。累了,就读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练习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学森的知识需求也越来越高了。那些浅显的儿童读物,对他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他开始将目光转向父亲的大书橱,偷偷地去翻那些厚厚的大本书。由于看不懂,他只好去向母亲求教。母亲并不责怪他,只是告诫他不要乱翻父亲的书,更不要给弄坏了,然后选几本她认为儿子可以看懂的书,给他看,还给他讲书中的故事。

钱学森聪明好学,在学校成绩优良,深受老师的喜爱。中学的化学老师王鹤清还专门给他自由到化学实验室做实验的便利。王鹤清老师启发钱学森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钱学森很爱看书,有一次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讲相对论的小册子,书中第一句话提到20世纪有两位大师:一位是自然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另一位是精神科学大师弗洛伊德。这本小册子对钱学森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钱学森4岁时就觉得自己是个大孩子了。朋友,你多大了?你会觉得自己也是个大孩子了吗?听完这个故事,你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一个大头大眼、勤学习、爱思考的小男孩呢?那么说说看,是谁对他的影响最大呢?

189华罗庚曾被人称为“罗呆子”

华罗庚,著名科学家,1910年生,江苏金坛县人,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数学试验及推广工作,被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的父亲在县城石拱桥边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店铺。每年春蚕结茧的季节,代别人收购蚕丝,收入微薄。辛亥革命的风暴,冲击到金坛县,华罗庚的父亲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地位,也卷入这场风暴,可是风暴稍现即逝,小镇没有什么变化,贫穷的依然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华罗庚的父亲心灰意冷,成了一个因循守旧的宿命论者。

童年的华罗庚很贪玩,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父亲的小店里有一排柜台,被华罗庚看中了。他把柜台当作鞍马,常常跳来跳去,跳得全家人都头疼。他还喜欢看戏,当时农村唱戏,在谷场上搭个台子,看戏的不用花钱。华罗庚常常挤在前面,从开锣看到深夜散场。一年一度的灯节,更是他惬意的时刻。有一次,他在闹灯节的队伍里,看到一个人装扮成又高又大的“菩萨”,手舞足蹈,这引起了他的好奇。散戏后,他跟着这个“菩萨”走了好几里路。到了城外一座古庙里,他看见那个人脱去戏装,摘掉道具,露出又瘦又小的原形,才心满意足地走回家去。他玩得如痴如呆,而功课常常不及格,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罗呆子”。母亲生气地说:“我们前世作了什么孽呀?生下这么一个呆子!”

其实华罗庚一点也不呆。他十分聪明,而且还很懂事,家庭生活不宽裕,他就帮助母亲缠纱换钱以维持家中的生活。

华罗庚刚上初中时,并没有显示出超凡的才华。他对数学、语文课虽有兴趣,数学习题也做得快,可是字写得不太好,作业涂改又多,分数平常,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

1923年,华罗庚上初中二年级时,来了一个教数学课的青年老师,叫王维克,很有学问,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翻译者。这位多才博学的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就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