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聪明孩子要读的365个好故事(超值金版)
1920800000034

第34章 中外名人故事(5)

冰心的童年生活是温暖而又幸福的。父母感情很好,是一对恩爱夫妻,冰心作为父母膝下唯一的女儿,自幼享尽了父母的千般宠爱,万般柔情。冰心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灵秀的女孩子,从4岁开始就跟着母亲认字片。但是,单个的字片,很快便不能满足她旺盛的求知欲,她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有人物、有情节,悲欢离合、一波三折的故事。

冰心小时候特别爱听大人讲故事。她经常缠着母亲、奶娘、舅舅,要他们讲故事。她最爱听历史上扬善惩恶和古人精忠报国的故事。故事打开了小冰心的心扉,把她带入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冰心六七岁就开始看大人的书。她尽管识字不多,但她一知半解地阅读了《三国演议》《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书》等古典小说。

那时,冰心父亲的一些战友都知道她会讲《三国演义》,每次她上军舰参观游玩时,水手叔叔总是抓住她不放,把她抱坐在桌子当中,让她给大伙讲三国故事。有水兵叔叔们捧场,小小年纪的冰心总是讲得神采飞舞,情绪十分激昂。

有一天,堂姐送给冰心一本《凄风苦雨录》。她一连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就要大哭一场。书中讲述了三个中国穷苦人,被人贩子骗卖到南洋当猪仔的凄惨经历。世间不平的事实,极大地震撼着冰心童稚的心灵。

有一年,父亲作为中国代表到英国去购买军舰。在举行交接仪式时,由于当时落后的中国连个国歌也没有,只能临时奏起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间小调代替国歌。父亲多次把这个伤心的故事讲给女儿听,这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冰心幼小的心灵。

由于冰心父亲同情革命,有人向清朝政府密报他是“乱党”,证据是他的部下有许多是孙中山同盟会会员。北京派来的调查员,劝他主动辞职,免得落个“撤职查办”。1910年,父亲携带女儿惜别了自己一手创办的烟台海军学校,返回故里福州市。此时快满10岁的冰心已经懂得了很多家事和国事,为了表示她同情革命的激情,她把自己攒下的10元压岁钱,捐给了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们。

冰心在学校也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有一次,学校老师口出上联,要求学生必须用诗词对答下联。当老师刚念出“鸡唱晓”时,冰心张口便接上了“鸟鸣春”的下联。顿时,老师和同学们交口称赞,惊叹不已。因为“鸟鸣春”出自韩愈众多文中的一篇,这篇《送孟东野序》本是许多人不曾注意的一篇,但小冰心却牢牢记住了。韩愈文中有“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的佳句。由此可见冰心读书认真细致的程度了,并且也显示了她极强的领悟能力。

别看才10元钱,那时候的10元钱可相当于现在的100元甚至1000元呢!冰心尽管才捐10元钱,却足见她对革命的支持和拥护。当时她尽管年纪小,思想却很进步很超前了。

196鲁迅关键的是医治灵魂

1881年 9 月 25 日,鲁迅出生在绍兴城里一个封建家庭。他从小受到严 格的教育,很早就开始读书。十二岁的时候,鲁迅进了绍兴城有名的三味书屋学习。老师寿先生很有学问,要求学生也非常严,规定学生月底要背一个 月中读过的书,年底要背出一年中读过的书,背不出来要受责罚。

每到读书的时候,学生们都放开喉咙大声诵读。鲁迅则不同,他不死记硬背,而是熟读深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 上面写着 “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个工整的小楷字。所以鲁迅读过的书不但能背,而且能默写、能讲。

除读书、背书外,还要对课,就是老师出个题目,要求学生按题意、字数、平仄,对出一句话来。有一次对课,寿先生出了 “独角兽”三字让学生们对,同学们有对 “二头蛇”、“三脚蟾”的,有对“八脚虫”、“九头鸟” 的,还有一个同学对了个 “四眼狗”,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轮到鲁迅了,他根据学过的 《尔雅》,对了个“比目鱼”。寿先生听了十分高兴,说: “‘独’不是数字,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但有双的意思,可见是用心对出来的!”

又有一次,寿先生出了个五字课题: “陷兽入阱中。”大家苦思冥想, 一时都对不出来。鲁迅根据《尚书》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对了个 “放牛归林野”,又受到寿先生的夸奖。这种对课练习,为鲁迅日后的写作,带来很大好处。

鲁迅不但学习认真,还非常爱读课外书。很小的时候鲁迅就悄悄阅读 《西游记》 《三国演义》等绣像小说,看野史笔记,有些书自己没有,就借来一字字抄下来。这样,他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鲁迅十五岁时,父亲病倒了。为了给父亲治病,他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还要承担许多家务事。一天早晨,鲁迅因帮母亲做事上课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批评。他很懊悔,就在书桌右下角刻了一个一寸见方的 “早”字,用来告诫自己要早到。从此,鲁迅每天很早起床,帮母亲把家务事做完,然后按时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

1898 年,鲁迅离开家乡,先后进入南京水师学堂、铁路矿务学堂学习。他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新知识的书,对外国侵略中国十分痛恨,对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也产生了不满。1902年,他又赴日本留学,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又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为什么学医呢?当时他认为新医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中国人体质差,学医可以为人治病,救死扶伤。可后来遇到的一些事,使他又改了主意。

第一学期考试,鲁迅取得中等成绩,这对于一个用外文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不料这引起一部分歧视中国的日本学生的怀疑,他们竟写匿名信给鲁迅,怀疑平日关心鲁迅的藤野先生向鲁迅透漏了题目。这强烈地刺激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他愤慨地说: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1905年的秋天,学校增添了细菌学的课。上课时常用幻灯片显示细菌的形状,有时还放映一些时事短片。当时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打仗结束不久,所以学校放映的多是日本战胜俄国的镜头。

有一次在放映的时事片中,出现了这样的镜头:一群日本兵抓住一个中国人,将他五花大绑押赴刑场,据说他是给俄国人做过侦探。旁边有一群中国人在观看,他们的神情是那样麻本;而他们和那个被杀的中国人的身体,看上去倒是很强壮的。 “万岁!”教室里一些日本学生发狂似地鼓掌欢呼。顿时,一种愤怒、悲痛、屈辱的感情,紧紧地抓住了鲁迅的心。日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国土上打仗,中国人却夹在里面受死,而围观那杀头惨状的却也是中国人。这是多么麻木的国民啊!

鲁迅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着,苦苦地思索。他终于醒悟到: “医学救国”是行不通的。一个人无论体格多么强壮,如果精神麻木,也只能做围观的看客;再高明的医师也只能医治同胞的肉体,而无法医治同胞的灵魂。

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为医治大众的心灵,决计从事文学。后参加新文化运动,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 说 《狂人日记》,继而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开了新文学的先河。他一直站在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前列,用笔为武器,写出具有鲜明特点的杂文,与反动派进行斗争,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大量著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97苏轼官位越高越应该节俭自律

苏轼,号东坡,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画家。作为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作品。但作为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一生道路坎坷,自从21岁中进士后的四十多年中,多次被放逐,有一次甚至还被抓起来,押到首都汴京治罪。

在流放的时候,苏轼生活困顿,节俭度日,但在他当高官的时候,同样非常注意节俭。在饮食上,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每顿饭只能一个菜,如有客人来,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能再多。如果有人请他去吃饭,他也要事先告诉别人:不许铺张,否则就拒绝前往。

有一次,一位与苏轼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见到了他,十分高兴,于是便邀请苏轼去吃饭。苏轼告诉他,千万不可大操大办,只要求比平时多备几个菜,老朋友在一起边吃边叙旧情就行了。

可是,几天后,当苏轼去赴宴时,却发现酒席相当铺张奢华,苏轼很不客气地说:“看来老兄并不真正了解我苏东坡。我一贯主张厉行节约,你的酒席备得这样丰盛,看来根本不是接待我的,我还是离开为好。”说完就转身告退。

那位老友解释说:“苏兄一向俭朴,我早已知道。今天是个例外,一来你我好久不见,偶然重逢,应该好好庆贺一番;二来苏兄正在朝中担任要职,是场面中的人物,如果我安排得太寒酸,岂不太失老兄的身份,所以……”苏轼接口道:“所以什么?朋友相聚,就应该像朋友一样彼此随便。再说我在朝为官,并不意味着可以铺张,相反,官位越高越应该节俭自律!”说完,他硬是坚持不入席。

这个故事让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像苏轼这样的大人物都如此节俭,我们是不是也得跟他学着点儿?为了养育我们,父母亲自己省吃俭用,而我们却老向他们要这要那,这样对吗?就算我们不追求节俭的美德,但我们总得多为父母着想一下吧?你说对吗?

198欧阳修典故“画荻教子”的小主人公

欧阳修,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北宋时代重要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史学家,系“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称为一代文坛领袖。

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先在绵州(今四川绵阳市)任官,后到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任官。欧阳修四岁就失去父亲,家庭生活非常贫苦。母亲郑氏不得不带着他离开家,到随州(今湖北随州)去投靠在那里做官的叔父。因为家里很穷,不但没有钱供他上学读书,甚至连纸笔都买不起。他母亲就用荻草枝儿在地上写字来代替纸笔亲自教他识字。这件事后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成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画荻教子”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欧阳修长到10岁,就开始到当地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还把借来的书从头到尾抄下来。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的。在母亲的辛勤教育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他学到了很多的文化知识。

有一次,他到一个藏书很多的李姓人家去借书,他从一只废书箱里偶然发现了一部残破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他从李家把这部书借来,带回家反复阅读,越读越有味。当时他虽然年纪还小,对这部书的思想内容还不能完全领会,可是却被韩愈文章的那种不平凡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了。他感觉韩愈所写的散文不仅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而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有很强的说服力。从此以后,欧阳修就把韩愈的文章当作他心目中的典范,立志要做一个像韩愈那样的文学家。同时,他越来越觉得当时流行的那种只讲究辞句华丽而内容空洞的所谓时文是一种毫无意义、不值得去学的文章。

欧阳修在写作方面以勤学苦练见称于世。他说:“为文有三多”,即看多、做多、商量多。他还善于利用零星空闲时间进行构思。他曾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原来“画荻教子”和“三上”之说都是出自欧阳修的典故呀。欧阳修多爱读书呀,有时甚至会把借来的书从头到尾抄下来!我们现在读书可方便多了,有书店、有图书馆、还有电子书,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们可不能白白浪费资源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小时侯发生的事情,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与他相比,你可以把哪些事情做得更好?

199陶行知立雪拜师的求知少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歙县。毕生从事教学活动,重视乡村教育,倡导并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陶家祖上曾是殷实富足的大户人家,但后来家境逐渐衰败,等到陶行知出生时,父亲手中仅存了一亩一分田,除种地外,还要去砍柴卖钱,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

陶行知自幼聪明过人,他的父母也意识到儿子才华出众,但苦于家境艰难,无力供他上学。邻村有一位名叫方庶咸的私塾先生慧眼识珠,认定陶行知日后必成大器。见陶家境况太差,老先生决定免费收陶行知为学生。陶行知由此开始在方老先生处接受启蒙教育,那年,他刚刚6岁。

9岁时,父亲在万安镇谋得一份差事,家境略为转好,陶行知随父亲在万安镇上读了两年书。后来,父亲失了业,陶行知也随着失了学,跟父亲一起回到农村的家中。陶行知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再想读书已经不可能了,11岁的他成了家中的半个劳动力,和父母一起,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陶行知本是个读书的好胚子,如今失学务农,乡亲们都深为惋惜,父母更是愁肠百结,不忍心就这样耽误了孩子。经过多次努力,父母终于为陶行知安排了一个两全之计——边做工边到县城一位姓程的先生处求学。

从陶家到县城程家,大约有十多里路。陶行知每天一大早挑柴赶到城里,卖完柴后,再去程家上学。待学习结束,他还要赶到南山,砍够一担,方能回家。

大人们被陶行知苦学成才的决心和毅力感动。

当时歙县有一位很有名望的王老先生了解到陶行知事迹以后,认定他日后必成栋梁之才,免费收他为门生。陶行知家离王老先生教书的地方有15里路,他每天仍然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一边干活,一边学习。

有一天,天下着大雪,路滑难行。当陶行知赶到王老先生教书的地方时,王老先生正在上课。陶行知不敢打扰先生,便肃立教室门外,默默听讲。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身上飘满雪花,如同一尊雪人。王老先生下课后,才发现浑身是雪的陶行知,他大吃一惊,连忙把陶行知唤进屋内。

王老先生十分感慨地说:“古有程门立雪,今有王门立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陶行知的求知欲如同久旱遇甘霖的田野,又如常年挨饿的孩子。他似乎就是为学习而生的,他的人生就是学习然后帮助别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困难往往伴随着成长,这是许多名人的共同经历,然而他们又都是幸运和快乐的。因为他们都怀揣一个梦想并在为梦想不懈地努力着。

200梅兰芳高跷上练功的艺术大师

著名艺术大师梅兰芳,公元1894年生于江苏泰州。他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

梅兰芳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亲也离他而去。童年时代的生活是清苦而贫寒的,他几乎成了无人管教的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