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1920900000023

第23章 面对自我:客观评判要淡定(2)

生命不应该打草稿,而现实的生活其实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机会,因为我们所认为的草稿,其实就已经是我们人生的答卷——无法更改,亦无法重绘。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天。季节可以重复,时间可以重复,金钱可以重复,唯有生命不可重复。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 放飞梦想,努力实现要淡定

年轻的富豪伯杰有一天在街上散步,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他走上前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

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了。”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自己富丽堂皇的公寓,然后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像天堂一样舒适。”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三十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三十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三十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庄园主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三十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酒会上,那位名叫特纳的“青年”对伯杰说:“当你把我带进公寓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现在我终于找到了。”

人生感悟

一个人不管有多穷,仍然可以做自己的梦。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枯萎的,难以想象拥有梦想和足够的信心会使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不同吗?那就请你试一试。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生活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美好得会让你一时难以置信,但是那确确实实是属于你的生活!永远不要放弃梦想,更重要的是,把你的梦想交给自己!

★ 远离空想,脚踏实地要淡定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实实在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为第一;参天大树搏风雨,扎实根基为第一;谷子低头笑茅草,丰盈子实为第一;有志之士建功业,充实自己为第一。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又有点好高骛远,总爱想入非非,不愿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行动。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啥事儿也干不了。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而脚踏实地的人,则会心想事成。

有个玉匠收了两个徒弟。在这两个徒弟跟着师傅学艺五年以后,师傅想考察一下他们,于是在一天晚上把他们叫到跟前交代说:“在那崇山峻岭深处有一块美玉,它没有任何缺陷、毫无瑕疵,是一块无价之宝。你们都跟我学了五年了,应该出去成就一番事业。你们去找那块没有瑕疵的玉石,找不到就不要回来见我。”

这两个徒弟第二天就离开师傅,进了深山。

大徒弟是一个注重实际不好高骛远的人。在路途中,有时发现的是一块有所缺陷的玉石或石头,或者是一块成色很一般的玉,他都统统装进他的包里。三年之后,到了他和师弟约定的会合回家的日期。此时他的行囊已经装得满满的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玉石和一些充其量只是“奇石”的东西。

小徒弟也来了,可是他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拿,他说他没有找到绝世珍品。

小徒弟还说,我不回去,师傅说过,找不到绝世珍品就不能回家,我要继续去更远更险的山中探寻,我一定要找到绝世美玉。

大徒弟带着他的那些东西回到了家,师傅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徒弟又把小徒弟的话传达了一遍。师傅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师弟不会回来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探险家。他如果幸运,能中途醒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道理,是他的福气。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为代价了。”

后来大徒弟开了一家玉石馆和一家奇石馆。他把玉石加工,结果每一块玉石都成了无价之宝。他的奇石馆也很赚钱,那些奇石也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短短的几年过后,大徒弟的玉石馆已经享誉八方。

又过了很多年,师傅生命垂危。大徒弟对师傅说要派人去寻找师弟。师傅说,不要去找,如果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失败都不能醒悟,这样执迷不悟的人即使回来又能做成什么事呢?世界上没有纯美的玉,没有完善的人,没有绝对的事物,好高骛远,为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而耗费生命的人,何其愚蠢啊!

人生感悟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人,注定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

★ 成功人生,珍惜眼前要淡定

在时间的词典里,“明天”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词,因为有了明天,就有了希望、有了憧憬。失意落魄的人用它当做精神上的最后一根支柱,成功得意的人将它当做将到达的下一个目标的里程碑。如果哪一个人对明天失去了信心,那么就可以宣布:他已无药可救!

一位赫赫有名的商界老总,在记者提出让他描绘公司前景时,这位老总没有如人们所料的那样侃侃而谈,而是满怀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当然要关注明天,但我们最关注的是今天,只要你看看我们今天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在如何努力地做着,就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怎样了。”

这位老总的回答透着耐人寻味的道理:只有善于关注今天的人,才能拥有骄傲的明天,任何好高骛远或盲目悲观都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脚下的土地才最坚实。

1871年的春天,一位正在普通医学院读书的年轻人,面对自己一直不优秀的学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繁难,面对不可预料的前途,极度悲观。他忧心忡忡,担心毕业考试不能通过,担心即使勉强通过了,毕业后又该如何求职,如何创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少走一些弯路,如何才能少遭遇一些生活的磨难等等,不尽的忧虑,使他感觉不到人生、生活的美好。

无边的烦恼困扰着他,他无助地翻开了一本书。蓦然,书中的一句话像晴空一个霹雳,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从那天起,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把所有烦恼统统甩得远远的,用快乐和充实来安排第一天。后来,他成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世界著名的约翰·霍普金医学院,并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指定讲座教授,他还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爵士。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他在1871年春天读到的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一句话,内容极其简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画,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917年,他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许多同学追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微微一笑说了四个字——活在今天。

威廉·奥斯勒博士说得没错。昨天的一切都已属于过去,都已成为身后的风景,而明天的一切尚未到来,还只是未知数。聪明的时间管理者会把昨天和明天的担子甩开,聚精会神地关注今天,把手头的事情全心全意做好。

所以,你要全身心拥抱每一个迎面扑来的今天,让充实、快乐的每一个今天,成为应对明天的最好准备。

人生感悟

曾有《今日诗》一首,诗云:“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如何对待今日事?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 倾听良言,集思广益要淡定

不少人都有一意孤行的性格,除了自己的意见外,根本就听不进别人任何有益的进言。而当别人有意见的时候,他们也常常命令别人保持沉默。在组织的环境里发生质疑的时候,出面发出质疑的人就很有可能会被贴上“不忠”的标签,甚至被视为是制造麻烦的人。到底什么才是判断反对和不同意见的最佳方式?应当鼓励勇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人,并注意倾听。

战国时期,一位君王曾下过一道求谏旨令:“群臣和百姓能当面指责寡人之过的,受上赏;上书规劝寡人的,受中赏;能在公共场合议论寡人的过失而被我听到的,受下赏。”这道旨令一下,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一年之后,人们想再进直言,已无话可说了。而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泰民安,社会稳定。

自古以来,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领导人必定要垮台。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其实,关羽并不是疏忽大意而丢了荆州,而是丢在他不能兼听不同意见的弱点上。关羽守卫荆州时,东吴吕蒙做了大都督,吕蒙早就有抢回被刘备骗去的荆州的打算,但他心知强攻硬取只会使自己吃亏,于是想办法从关羽的弱点上开刀。正巧,关羽没有亲自守荆州,正在外面带兵攻打樊城,吕蒙一见机会难得,便表面上主动与关羽搞好关系,暗中用计蒙蔽关羽。他诈称有病,让东吴书生陆逊代替自己都督的职位。陆逊刚上任,就以友好的言辞写了一封信,并备了厚礼,遣使拜见关羽,关羽听说后,警惕性一下子放松下来,他还嘲笑孙权说:“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他丝毫没把陆逊放在眼里,认为陆逊奈何荆州不得,反而把荆州守兵抽出攻打樊城。关羽的副将司马王甫、赵累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东吴必有阴谋,苦劝关羽不要轻易撤走荆州守兵。而关羽对东吴近日一系列的行动与迹象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狂妄地认为东吴胆怯,放心大胆地撤走了荆州守兵。但后来事实是,东吴军队渡江夺取了荆州城。

直到此时,关羽对荆州已失守的消息仍不相信,当军中有人私下传言荆州失守时,他听后愤怒地制止道:“此是敌方讹言,以乱我军心!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都督之职,不足为虑!”这是何等的目空一切。后来探马报知实情后,才相信荆州真的丢失了。关羽这才大惊失色,不得已投奔荆州属地公安,岂知公安也已被吕蒙夺取了。在这进退无路之际,关羽似乎有一丝觉醒,他对身边的司马王甫深深叹道:“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

如果说,荆州是关羽大意才丢失的还说得过去,那么,关羽败走麦城则是不听建议所致。当困守麦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际,关羽决定抛弃麦城,突围去西川。可是去西川如何取道他又拒绝了王甫的正确建议。去西川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一条是偏僻小路,关羽打算从小路去西川,王甫听后惟恐吴魏在小路设下埋伏,连忙建议部队取道大路。这时,关羽又犯下了一意孤行的老毛病,他固执地不肯听王甫的话,还自信地扬言:“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坚定不移地要走小路。王甫料定关羽此去凶多吉少。纵百般劝阻仍无济于事,结果呢?父子双双遭擒身死。一代英雄豪杰因不能兼听不同的意见而酿成重大的历史悲剧。

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狸腋窝皮珍贵;千百人俯首顺从,不如一人诤言争辩对事有益。做事应该具有从谏如流的雅量,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并鼓励别人讲不同意见。做事能经常听到不同意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唐贞观初年,唐太宗面对的是复杂的内外环境。虽然唐朝统一了全国,但全国上下,社会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特别是在地主阶级内部,还存在着不满于唐太宗统治的保守势力,他们企图颠覆朝廷,唐朝的统治并不十分稳固。

为寻求最佳治国方案,唐太宗号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通过广泛的辩论统一思想。于是,一场著名的贞观君臣论政开始了。其中,魏征表现突出。

魏征十分重视唐太宗个人的品德修养。魏征曾直言不讳地对唐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魏征还引用荀子的话劝谏唐太宗说,君主好像舟,人民好像水,水能托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牢记在心,并用这句话垂诫太子,让他永远不要忘记。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君之道,魏征就给他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虞世基投隋炀帝之所好,专门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结果导致隋朝灭亡。由此,魏征劝谏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最著名的是魏征关于忠臣和良臣的见解。有一次,唐太宗听信谗言,批评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经魏征辩解,唐太宗知道自己错了。魏征趁机说道:“我希望陛下让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一个忠臣。”

唐太宗惊讶地问:“难道良臣和忠臣有区别吗?”魏征说:“有很大区别。良臣拥有美名,君主也得到好名声,子孙相传,千古流芳;忠臣得罪被杀,君主得到的是一个昏庸的恶名,国破家亡,忠臣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名。”唐太宗听后,十分感动,他连声赞好,并赐给了他好绢五百匹。

魏征就是这样一个良臣!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位倾听不同意见的帝王。

《孙子兵法》中说,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运用它指挥作战一定胜利,就留用;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必败,就弃之不用。有利的计策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以辅助作战取胜,所谓势是:根据有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或行动。在战争中,符合基本原则的计谋就应该采纳,不采纳就会失败。

有人说,不善于听取意见做不好事情,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没有哪一位成功者是只靠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行事的。

人生感悟

做事的方式与用兵的谋略虽然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凡是符合游戏规则,符合客观规律的计策、建议,你听从了,就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