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起点
1921900000006

第6章 随机应变 (1)

塑胶厂遍地开花,塑胶花泛滥成灾。塑胶花业之所以兴旺,除了自身所具备的优点外,更主要是迎合人们追时髦的心理。如果两方面比较,后者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塑胶花,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是绝对不会完全替代有生命的植物花的。

李嘉诚一叶知秋,见微知着,未雨绸缪,因此他把全部精力投注封了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后来他在地产业的成功,使他戴上了“超人”的桂冠。

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李嘉诚的审时度势,在不疑之处善于发现思考问题,才造就了他的成功。

成功人士第二个特点是:让思考更加周密。

所谓让思考更周密即是追求构想的品质,亦即借着追求完美的态度与审慎的思维,使所获得的构想更细致而周密。

日本一仁一式录音机可说是只有一排按键、一具麦克风的装置,实为极精致、美观之产品。只要按下不同的按钮即可快速转动或倒转。其基本原理的专利权虽由美国人取得;却由日本技术专家们经过仔细地研究试验,扩大其性能,赋予适当的音量与不易损坏的按键,问题意识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基板底采用塑胶制,且使其小型化,并使用精密有力的电力系统及磁头。

冠有“塑胶花大王”之称的李嘉诚,早在他开发塑胶花之前,他就预见到塑胶花迎合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再忙也要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

成功人士之所以有自己独特的成事之道,也只不过是风行一段时间而已,人们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如此,吸收基本原理,并精密设计周边设备的结果,在出口贸易战争上打了一场胜仗。

成功人士第三个特点是:大胆地越过界。

人的思考范围往往会越来越狭隘,这主要是自鸣得意、乖僻、爱闹别扭、心里老大不痛快等因素,使重要的思考领域未能扩大造成的。

要扩大思考领域,最重要的是要突破先入为主的观念。古语云“失败乃成功之母”,生而为人实无恐惧失败的理由。扩大思考领域中的要诀之一,是在思考时将思考的对象由下位概念转变为上位概念。以往的逻辑性思考很容易落人直线式思考的窠臼中,以雨伞的改良为例,即使用脑力激荡术就新产品的性能加以研讨时,往往也脱离不了耐风、低成本、小型化、减轻重量等范围。

利用戈登法来思考,其首先研究的对象即为上位概念的题目如“暴风雨”,因此许多无可预料的大胆构想便会迅速产生。

比别人稍微走快一点

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必须有超前思维,看到别人暂时还没有看到的利益。这样你才能赶在别人前面出手,得到更多的收获。

日本的“电子之父”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一位富有智慧、善于洞察未来的成功人物,每当人们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淡淡一笑,取决于他非常人考虑问题的思维角度,说:“靠的是比别人稍微走得快了一点。”

1917年,松下幸之助在确立自己事业方向上,靠的就是在自己智慧基础上形成强烈的超前意识。严格地讲,松下幸之助能同电器结下不解之缘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他的祖上经营土地,父亲从事米行,而他进入社会首先是涉足商业,所有这些都与电器制造相隔甚远,况且有关电的行业在当时只是凤毛麟角。

然而,他深信电作为一种新式能源,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欲望。灿烂的电气时代如同电灯一样将会照亮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投身电器制造,也一定会前途灿烂。尽管在创业伊始,他就受到挫折和打击。但是,这种超前意识使他具有了坚强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正是由于“稍微走得快了一点”才使得“松下电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又恢复了新的和平。遭受战争创伤的人民,在新的和平环境里又重新燃起生活和工作的热情。

睿智的松下幸之助又“超前”地看到“新文明”将带来世界性的“家电热”。对于“松下电器”,既是一次发展壮大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艰巨而又严峻的挑战。松下幸之助正是凭借着“稍微走得快了一点”,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调整和技术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使“松下电器”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该公司能与东芝、三菱并驾齐驱,技术占日本第一位的成功秘诀当在于此。

20世纪50年代,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访问美国和西欧时发现:

欧美强大的生产主要基于民主的体制和现代的科技,尽管日本在上述方面还相当落后,然而这一趋势将是历史的必然。松下幸之助正是把握住了这一超前趋势,在日本产业界率先进行了民主体制改革。政治上给予产业充分的自主权,建立了合理的劳资体制和劳资关系。经济上他改革了日本的低工资制,使职工工资超过欧洲,接近美国水平,并建立了必要的职工退休金,使员工的物质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劳动制度上实现每周五天工作日,这在当时的日本还是第一家。

松下幸之助认为:这一改革并非单纯增加一天休息,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品的质量,好的工作成就产生愉快的假日:愉快的假日情绪会导致更出色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生产才能突飞猛进,效益才能日新月异。

由此可见,在一个人成大事的过程中,要想走得比别人稍快一点,必须具有超前的眼光。

从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换,意味着用全新的视角、全然不同的新方式来思考原有的问题。要转换成为新的模式,就要改变以前对做事的看法,这就是超前思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力思考。

世界上勤奋的人难以计数,但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却不是很多,求知欲强的人士都要忙碌一番,那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超前意识。如果抬起头来审视前面的路,你会发现,希望就在那里闪烁。

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可能”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将于1863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期间,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说:

“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经想过废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起草好了,可是都没有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呢?”

林肯回答说:“可能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林肯说完话就匆匆地走了。记者一直没有弄明白林肯这番话的含义。

直到林肯去世49年以后,记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的父亲曾经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

日本着名的日立制作所前专利部长二味先生多年前在国宾饭店演讲时,曾经说过:“我们经常在商品开发或企业管理方面为发掘新问题而在不停地动脑筋,其思考的方向在于一种方法、商品或其他事物,经过两年以后仍然保持原状时就可能有问题存在,因此必须加以研究。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但是父亲说:‘如果这些石头可以搬走的话,那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他也就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这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哪里搬得完呢?’有一天,父亲进城买马去了,那些成功人士是怎么思考的呢?

成功人士的第一个特点是:在不疑处找问题。

每当新事物产生或出现时,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

执全港塑胶业10年的李嘉诚,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要到什么时候结束呢?

她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就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久,我们就把石头搬光了。因为它们并不像父亲想像的那样,是一座座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

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摇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

其实,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就像是林肯家的农场,不是没有价值,也不是注定了要平庸,只是有些时候,我们默认了那些石头,平添了许多缺憾。有些人屈从于命运,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改变命运的实力和时机,而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可能。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思维定势在作怪。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那么,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的跳。三天以后,他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地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日立制作所因为有这种观念,所以无论是办公室的配置还是机械的制作方面,无时无刻不在求新求变。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跳蚤无法逾越的不是杯子,而是自己的心理。

人也一样,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和跳蚤一样,被固有的思维定势束缚了手脚。他们的心里都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们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为求得更深入了解,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高度”,要提升你的“心理高度”,就要打破思维定势的枷锁。

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所以在当今社会,‘勇敢’的反义词已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

所以,不论你过去干过什么,现在正在干什么,将来准备干什么,先打破思维定势的枷锁再说吧。

如何打破思维定势的枷锁?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告诉自己:别人做不到的我未必不行。

其次,相信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实力达不到的时候。所以,不要整天愁眉不展,很多事情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可能”。

释放你的潜能

在法国一个位于野外的军用机场上,一个名叫桑尼耳的飞行员正在专心致志地用自来水枪清洗战斗机。突然,但在追求新知的过程中,他感觉有人用手拍了一下他的后背。回头一看,他吓得大叫一声,拍他的哪是人,是一只硕大的狗熊正举着两只前爪站在他的背后!桑尼耳急中生智,迅速把自来水枪转向狗熊。也许是用力过猛,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自来水枪竟从手上滑了下来,而狗熊已朝他扑了过去……他闭上双眼,用尽吃奶的力气纵身一跃,跳上了机翼,然后大声呼救。

警戒哨里的哨兵听见了呼救声,急忙端着冲锋枪跑了出来。

两分钟后,狗熊被击毙了。

事后,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机翼离地面最起码有2.5米的高度,桑尼耳在没有助跑的情况下居然跳了上去,这可能吗?如果真是这样,桑尼耳不必再当飞行员了,而应当一名跳高运动员,去创造世界纪录。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后来,桑尼耳做了无数次试验,再也没能跳上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