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1923200000039

第39章 汉文(6)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虽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又有所创新和变动。首先,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其次,新增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七个类传。他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除体例上的创新外,《后汉书》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破的。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好,善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此书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通过他的妙手剪裁,《后汉书》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刘知几赞其“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文学价值上,《后汉书》的“论”“赞”是值得称道的,作者自认为是“精意深旨”,后人更推崇它有“奇情壮采”。此外,其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的典型化、语言运用的骈俪化与韵律感、行文中情感倾向的鲜明流露等方面上。《后汉书》的确也是一部富于多种文化价值的史学名著。

作者名片

范晔(398—445)

简介:字蔚宗,南朝来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因被“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共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而原计划作的十志还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入的。

■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选自《后汉书·耿弇传》) ■

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①。帝谓弇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②。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③。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④。又田横烹郦生,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⑤。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⑥。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⑦!”

【注释】

①光武帝:即汉光武帝刘秀(25—57年在位),东汉开国皇帝。耿弇(yǎn):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由偏将军、大将军,拜建威大将军,击败齐地割据势力张步,定齐地城阳、琅邪等十二郡,为东汉开国功臣,封好畴侯。车驾:车,代指光武帝刘秀。

②祝阿(ē):县名,在今山东历城西南。发迹:意为立功扬名。

③相方:相比。

④韩信袭击已降:韩信挥师东进,尚未渡黄河,汉王已派郦食其(yì jī)说服齐王投降。勍(qíng)敌:强大的敌人。勍,强,有力。

⑤田横烹郦生:田横,战国齐国贵族之后。秦末,田横和其兄田儋起兵,割据齐地。后为汉所灭。田横率所部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到洛阳朝见,他不愿称臣,于途中自杀。郦生,即郦食其,刘邦的谋臣,去齐劝降,说齐归汉,已定议,而韩信从蒯通计袭历下,田横以为郦生出卖他,便将郦生烹杀。卫尉:官名。西汉卫尉掌管宫门警卫,统领宫廷屯卫兵。这里的卫尉是郦商,郦食其弟。齐亡后,齐王被俘,田横流亡海岛,汉高祖召田横。田横说:“我烹了郦食其,现在郦食其的弟弟郦商身居卫尉之职,我不敢回归。”刘邦就对郦商说:“如果田横回来,谁伤害他就要给以灭族的惩处。”

⑥张步:字文公,琅邪人。西汉末,割据齐地。光武帝派伏隆使齐,任命张步为东海太守。梁王刘永亦遣使立张步为齐王,于是张步欲留伏隆,伏隆不听,求反命,张步遂杀之。归命:归顺。大司徒:官名,东汉时改称司徒,与太尉、司空并称三公,主管教化。这里指伏隆的父亲伏湛。释:消除。

⑦大策:庞大的军事部署。常:同“尝”,曾经。落落难合:意即迂远、疏阔,难以实现。竟:终。

【鉴赏】

本文节录自《后汉书·耿弇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表彰大将军耿弇的一段讲话。刘秀先以韩信作比,表彰耿弇的功劳,同时也提出了对割据势力采用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策略。全篇文短意丰,结构严整,层次清晰,语言生动,譬喻妥贴,意蕴宏富。末以“有志者事竟成”作结,戛然而止,足以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 妙评

前一段,表弇之功。末一段,佳弇之志。中间将自己处张步与高帝处田横比方一番,以动步归诚之意;英主作用,全在此数语。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六

■ 戒兄子严敦书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①。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②: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③。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④。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⑤。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⑨。”

【注释】

①轻:轻浮。

②交阯:汉郡名,一作“交趾”,辖今越南北部;公元42年,光武帝派马援到交趾镇压征侧、征贰起义。还书:回信。

③妄:胡乱。是非:褒贬,评论。正法:正常的法制。

④施衿结缡(lí),申父母之戒:古代女子出嫁,父母亲自为她系上带子、佩巾,并告诫一番。衿,带子。缡,即褊,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⑤口无择言:谓说话无可挑剔。

⑥杜季良:名保,京兆人,光武时任越骑司马,后因“为行浮薄,乱群惑众”罢官。清浊:谓善恶。无所失:俱与交好。致客:招致宾客。

⑦谨敕:谨慎整饬,谨慎严肃。鹜(wù):鸭子。

⑧陷:沦落,堕落。

⑨讫今:至今。讫,同“迄”。下车:到任。辄:总是,就。切齿:痛恨的样子。

【鉴赏】

本文节录自《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八年(公元43年),光武帝派马援进军交趾,镇压征侧、征贰的起义。本篇就是马援在那时写给两个侄儿马严、马敦的信。信中针对侄子喜欢议论讥笑他人、爱结交轻浮放浪侠客的缺点,谆谆教诲,并举龙伯高和杜季良的例子加以比较,告诫侄儿要学忠厚谨慎,而不要学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以陷于轻薄。文中列举了现实人物,运用了当时生动的俗语,语意表达生动形象。

作者在信中反复致意,殷殷叮咛,语语俱带宽厚长者风范。文中不仅列举了现实人物,还运用了当时俗语,“画虎不成反类狗”等形象生动,常为后世引用。更有论者以为马援此书可为天下万世诫。

诸葛亮

作者名片

诸葛亮(181—234)

字号:字孔明,号卧龙,谥忠武侯

籍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个人简介: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因战乱避居荆州,后隐居隆中。27岁时出而辅助刘备兴蜀汉,与魏、吴形成鼎足三分之势。刘备死后,辅佐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生前图谋恢复汉朝统治,几次出兵北伐曹魏,未成。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后人辑有《诸葛亮集》,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诗圣杜甫《蜀相》诗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形容诸葛亮一生的经典名句。

■ 前出师表(诸葛亮) ■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③。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⑦。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⑧。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⑨。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⑩。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