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男人必具的九大心机
1925900000033

第33章 方圆兼济懂变通,灵活自如成大事(2)

曹操的谋士杨修见门框上的题字,即刻叫工匠们拆掉重做,并说:“你们知道吗?丞相题在门框上的‘活’字,意思是‘门’中有‘活’为‘阔’字,就是指门做大了叫你们重做,懂吗?”

一天,有人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几口,便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然后递给一位文臣。文臣看了不解其意,众人相互传看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当酥传到杨修手里,他便吃了一口酥,然后说:“诸位,这‘合’字即是‘人一口’,丞相是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呀!”

还有一次,曹操由杨修陪同出外游览,经过一处,看见一块烈女曹娥墓碑,碑的背面刻有八个字:“黄娟幼妇,外孙齑臼。”曹操问杨修:“杨主簿,你懂这八个字的含义吗?”杨修很自信地回答:“丞相,在下懂得。这……”

曹操未等杨修说明,便打断他的话头说:“杨主簿别急嘛!待老夫想想。”接着他们离开墓碑,大约走到离碑三十里外,曹操这时才说:“老夫已明白墓碑背面那八个字的意思。”并叫杨修转过身去,两人分别记下自己所懂的意思,然后一对,两个意思果然一样。

于是曹操感叹地说:“老夫的才智与杨主簿相差三十里呀!”他们对“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字所解的意思是:黄绢色丝,“丝”、“色”并在一起即是“绝”字;年幼妇女就是少女,“女”、“少”并在一起即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子女,“女”、“子”并在一起即是“好”字;齑臼是用来盛五种辛辣调味品的器皿,这是舌辛,即是“辞”字。因此,这八个字的含义便是“绝妙好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刘备争夺当中,屡遭失败,曹军不知道是进还是退,曹操便以“鸡肋”二字为夜间口令。将士们都不解其意,唯有杨修明白:“鸡肋乃是鸡肋间的肉,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丢掉了又觉得可惜。丞相的意思是叫撤兵回去。”他便私下告诉大家收拾行装,诸将也随之做准备回去的打算。

没多久,曹操果然下令撤军了,曹操知道是杨修把机密告诉大家的,便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将杨修斩首。

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智囊》中列举了这个故事,然后评道:“杨修聪明才智太显露了,所以引起曹操的忌恨,这样他能免于灾祸吗?晋代和南朝宋的皇帝大多喜欢与大臣们赛诗比字争高低,大家都吸取了杨修遭杀害的教训,所以大文学家鲍照故意写些文句啰嗦拖沓的文章,书法大家王僧虔用很拙劣的书法搪塞,这都是为了避免君主的杀害。”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机智聪明的人不要处处在上司面前表露出比上司强,比上司先懂得什么,否则将遭忌恨而招致祸害。

杨修不懂这一点,也就是说,他在上司面前不善于深藏智慧,处处显露比上司高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含蓄中正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含蓄是美德,内敛是睿智,中正是法则。能够做到让内心的喜怒不表露出来,守正不变并克制收敛自己,这样好运就会伴随自己一生。

有些人误解了含蓄中正的含义,处处刻意去做到深藏城府。其实,对深藏不露的意图可利用,却不可滥用。一切智术都须加以掩盖,因为它们招人猜忌;对深藏不露的意图更应如此,因为它们惹人厌恨。凡事三思而行,总会得益良多。

然而,社会复杂,人性各异,在交往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有时不得不违心地处世待人,在此种情势下,就需要采取方中有圆的策略。以正直克己持身,贵在处世有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的权变,处世缺乏变通灵活的男人,就像木头人一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为碍手碍脚。

5.男人讲分寸,不要把事情做绝

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进退自如,才是高明之举。

刘邦晚年,西汉中央政权内部潜伏着一股暗流,外戚吕氏倚靠皇后吕雉,力图取代开国老臣,控制军政大权。泼辣又精明的吕后内靠颇有心计的宠臣审食其参与谋划,赞襄政务;外则与骁将樊哙等人结成裙带关系,又把吕氏兄弟子侄安插到各个要害部位。在此情况下,有心人首先要考虑如何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存在下来,然后才能施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挽时局。

内忧未除,外患又起。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燕王卢绾谋反。二月,刘邦命樊哙率兵前去平叛。出师不久,有人就在刘邦面前谈论樊哙过错。刘邦闻言大怒,决意临阵换将,可又担心樊哙手操军权,或生不测。最后,还是采用陈平的计策:以陈平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车中暗载大将周勃,待驰至军中,宣旨立斩樊哙,使周勃夺印代将。

陈平、周勃遵命而发,途中边行边细心合计。自然是陈平智高一筹,他对周勃建议说:“樊哙是皇帝故交,功多劳重,况且又是吕后之妹的丈夫,可谓既亲且贵。帝因一时愤怒,便要杀他;一旦气消,或许后悔。兼之吕后从旁捉弄,难免归罪于你我二人。你我不如拿住樊哙,绑赴朝廷,或杀或免,听凭皇上自己处置为宜。”周勃忠厚老成,依计而行。

樊哙果然中计,被周勃当场拿下钉入囚车。周勃立即赶到中军大帐,宣旨代将,另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京师长安。陈平行至中途,突然获悉刘邦病故。

陈平料定朝中必由吕后主持政事,这样局势变得更加险恶。唯一可恃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可向吕氏曲意交代。即使如此,他也怕夜长梦多,务必在朝中忙于治丧的时候,将自己剖白干净,否则恐遭吕氏暗算。想到这里,他让囚车照常行驶,自己则抢先策马驰往长安。

还未到长安,陈平就遇见使者传诏,命他与灌婴一同屯戍荥阳。陈平想到前事未及说明,再远离朝堂,怎不忧谗畏讥!于是,他心生一计,立刻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灵前,放声悲号,且哭且诉,大意是说:先帝命我就地斩决樊哙,我未敢轻处大臣,现已将樊哙解押回京。这分明是说给活人,向吕后表功。

吕后得知樊哙未死,立即放下心来。又见陈平涕泪横流,忠君情义溢于言表,顿生哀怜之心。最后任命他为郎中令,并负责教诲、辅佐新即位的汉惠帝。不久,樊哙解至长安,立即赦免,官爵如旧。

陈平在处理樊哙这件事上,虽然奉旨行事,但又没全照办,对高祖而言,算是小过;对吕后而言,不是大过,从而自身得以保全。

男人做事符合自己的能力,心中始终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欢乐;不切实际的欲望,会导致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忧愁和痛苦。

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个分寸,也就是所谓的“度”。事情做得过了度,往往便会走向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有时,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会以某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强求,无法回避,无法更改。所以,我们只能强迫自己认识它,了解它,承认它,适应它。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方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凡事都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在与人交往中,凡事不要把人逼得太紧,不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而应该尽量保持相对自由的空间,为日后的交往埋下伏笔。

所以,做事情要掌握分寸,把持尺度,杜绝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人生变故犹如流水,事盛则衰,物极必反,恰到好处则是不偏不倚的中和。

6.男人有手段,软硬兼施有火候

“外圆内方”是软硬兼施的另一种表现。有方有圆,百事不难,为人处世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保持灵活性,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男人懂得一些做事的手段,往往是现实的一种需要。

曾几何时,一提到“软硬兼施”,人们就会认为是专门贬斥那些善于耍手段的人。对于那些人的行为,人们感到无耻和厌恶,说他们“软硬兼施,圆滑世故”。

软和硬都是为人处世的手段。既然是手段,欲成大事者大可不必担心对它的褒贬之词,尽管善择机会,见机行事。自古以来,软硬兼施的处世之道,正人君子可以使用,奸佞小人更加擅长,只不过是各取其用罢了。前者用以坚持正义,扞卫尊严,并且规劝他人行正道,后者则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既然它是手段,恶人用之作恶,正人自可用之“弃恶扬善”。

软硬兼施,需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作家三毛举例说:“对一个恶人退让,结果使他得寸进尺;对于一个傻子夸奖,结果使他得意忘形。”看来,要想使其发生效用,需见机行事,对欺软怕硬的人,可以以“硬”克之,对于吃软不吃硬的人,自可以“软”化之。

方与圆是构成各种不同形状体的两个基本几何形体,无论何种物体,离开方与圆就难以成形。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少不了有方有圆的处世之道。“方”,即指品行方正,“圆”,即指婉转机警。有的男人外方内圆,秉性刚直,心地善良;有的男人外圆内方,面容慈善,行事有方。这些人并不都是老谋深算,老于世故的人。他们以“方”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以“圆”作为减少阻力的方式。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斤斤计较、处处与人摩擦者,即便他本领高强,聪明过人,也往往会使自己壮志难酬,事业无成。青年人未经社会的打磨,总呈现出棱棱角角,容易碰壁,为了减少前进中的阻力,为了集中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必要时,应该做出某种让步或妥协,即用“圆”的方法去取代“方”的精神,当然不能把“方”全丢了。人们活在复杂的社会当中,像舟行于江河,处处有“风浪”,有阻力,而一个男人如果时时事事以“方”处之,以硬碰硬,竭尽全力与阻力相较量,相抵抗,甚至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做的结果,一来精力难以承受,二来树敌太多,更不好过,与其如此,何不适当地用些“圆”的方法,积极地去设法排除一些困难或减少部分阻力,这样不就使通向成功之路上少几块绊脚石了吗?

以战争为例,两军对峙,若正面进攻不成,因为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硬要上只能是“以卵击石”。有经验的统帅,面对寡不敌众的形势,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避其主力,击其侧翼,就会扭转战机,取得胜利。这一“迂回包抄”的战略,不就是“圆”的战术吗?

男人行事为人,过于方正可能会树敌过多或显得不近人情而伤了别人;过于婉转又容易被人说成圆滑,所以行方圆之道要掌握“火候”。

无论软硬兼施也好,有方有圆也好,都是启示人们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思维,为成就大事储备必要的资源。

7.男人会办事,方圆兼济能变通

曾国藩是一位复杂而且具备多元影响的人物。对他褒奖的人把他捧得比天还高;贬斥他的人又把他看得一文不值、不足称道。曾国藩一生历尽周折,最终走出湘江大地,成为中兴名臣。他得心应手地驾驭着各种权力,深藏不露,随机应变,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取决于性格上的刚柔并济。所以毛泽东称他是:“办事兼传教之人。”

兵无常势,文无定法。能方则方,遇圆则圆,方圆兼济,必有方圆人生。这种性格属于善变型,能因人、因势、因时而变,极尽中庸性格之精髓。

曾国藩是方圆性格的最典型代表,更是因改变性格而改变命运的男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郭隗对国君和士人的关系就作了极其深刻的论述,同时也就定下了一条千古不变的“知识分子政策”,影响了数千年来中国士人的性格和命运。郭隗为了使燕国复兴,他对燕昭王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意思是说,国君要想称帝,就要把士人当做老师;如果想称王,就要把士人当做朋友;如果只是打算称霸,那就把士人当作臣下;但如果把士人当作仆役,那就要亡国了。从此以后,中国的士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就是当帝王师,做圣人相。当帝王师,做圣人相,自然是士人最理想的命运,那么拥有什么性格的人才能当帝王师,作圣贤相呢?莫过于方圆性格的人了。然而,中国历史上具备这种性格的又有几人呢?

曾国藩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呢?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学者兼“贤相”的典型,是一位福禄寿禧都占全了的男人,是最后一个能够体现这种,方圆性格的男人。自曾国藩以后,就只可知其名,而无可见其人了。

一般说来,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做官实惠,成名可以不朽,如果能把二者集于一身,那就妙之极矣!

只做了官,还不够高雅,如果能成为贤人甚至圣人,那就更加完美了。古人历来对于先贤圣哲有一种神秘的敬畏感,认为他们不仅是天道的代言人,还是神明的象征,因而,一般人尊重圣贤,读书人尤其如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大概不是当皇帝,而是成为“帝王师”。

其实,名、利往往是粘结在一起的,所以,在图得官位、名誉的同时,往往就有了实利,像孔圣人那样一生穷困潦倒、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情形毕竟是个别的,而中了状元,做了大官,发了大财的情形才是普遍的。所以,中国人往往把名、利看做一回事。

但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商人赚钱,还是为传统观念所鄙视,土地主有钱,也为城里的人看不起,因此,像曾国藩那样,既是晚清统治集团中最大的实力派,是名震中外的“圣相”,还是学术界的领袖,是“帝王师”,把官、权、名、利结合得十分完美,就成了传统的中国男人的理想形象。

的确,在曾国藩的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这一辈子实在没有白过,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舞文弄墨占了,寿终正寝占了,总而言之,功名利禄四字全占了,可谓占尽了在一些男人看来令人羡慕追求的一切好处。

但如果历史不给他提供特殊的契机,他是不会成为闻名遐迩的曾国藩的,他也许只会像无数个封建官僚一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他的一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出现,给他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历史舞台,也给了他方圆人生的机会。

公元185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太平天国起义军从广西金田村冲出,像一股滚滚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北推进,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攻克了南方重镇江宁(南京),并改名天京,定为国都。清政府的军队可谓是望风披靡,一触即溃。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感到没有力量组织军队、调集兵力围攻起义军了,就好像东汉末年朝廷镇压黄巾起义一样,让各地自己建立地主武装,称为团练。这些武装力量由当地的官僚和地主联合组建,具体指挥权属于组建者。

曾国藩在同乡儒生罗泽南的帮助下,先建立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然后逐渐扩大。曾国藩十分了解清朝八旗兵、绿营兵的腐败,因此,他在组建队伍时,首先注意了从平民当中招募士兵,决不引进官僚子弟,其次是他十分注意宗族关系,把军队组建成一个血缘家庭性质的组织,以增强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