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尴尬事,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尴尬事可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学问。譬如,一位女士跟一个男同事一起出门,走在闹市时,却突然发现他的裤子拉链没有拉上,这时候你是听之任之呢?还是告诉他呢?要是告诉他,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告诉他呢?
我曾经读到过一则笑话,说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人在一个女士背后看见她裙子的拉链没拉上,就暗暗把它拉上了。女士觉得腰背后被人蹭了一下,回头一看,见她背后的男人满脸窘迫,联想到自己腰背后的“动静”,认定他是个色狼,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算是警告。男人被瞪了一眼,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我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你的感谢,反而被你瞪了一眼,我这算什么呀。想到这里,他心里很不平衡,就把她的拉链重新给拉开了。女士再次觉得背后有人蹭了一下,用手一摸,拉链开了,这回她真生气了,转过身来,狠狠地扇了身后的男人一耳光!
瞧,处理不当,好心遭冤枉不说,还被赏了耳光,不值得吧。要是我们学习一下别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就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了。
曾经有一位表演大师,某次上场演出前,他的弟子蓦地看见他鞋带松了,便告诉了他。大师听了,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
“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松开呢?”
“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大师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和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这是表演问题,以后有很多机会可以教他,下一次再说也不迟啊。”
单位新进来的员工,通常都是满腔热血,他们时常会针对公司的部分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其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或者认识不够,从而看法难免偏颇。作为公司的领导,即使你知道你的员工好心提出的意见是错误的,也最好不要直接指出来,而应该谦虚地接受并感谢他,以后再寻找机会婉转地让他明白真相。如果你说话的态度和方法让对方生气,对方就会和你对立,拒绝接受你所说的事实。如果新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以后他再也不敢提出意见,没有了创新和胆量,以后怎么在单位发展呀?
优秀的管理人,就不会扼杀新员工于摇篮之中。在员工犯错的情况下,一味地责怪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是需要鼓励的,有鼓励才能产生动力。希望管理者都能以一颗宽容、善解人意的心来对待他的员工。
对待年轻人,除了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外,宽容和仁慈的爱心也是令他们走上人生成功之路的辅助之一。
回到问题本身,我要说的是,假如你是那个妇女、那个弟子,你希望别人以怎样的方式和你沟通呢?因此说,设身处地是最好的方法。现在,很多人把这个方法叫做“换位思考”。名称无所谓,关键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处理问题。有了这个原则,即使犯错,也不会错得很远。
譬如,下面这个例子是一位公务员告诉我的——
中午的时候,大家到楼下的饭店点了几个菜,实行AA制。你身上没有带钱,一个同事替你垫付了,总共是185元。第二天你如何把钱还给同事?
我就亲眼见过这么一位,他随手从兜里拿出一张20元的票子递过去:“喏,还你的钱!”对方很尴尬,嘴里连连说:“算了吧算了吧。”他还挺认真: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要客气了。”我理解此刻对方的尴尬处境:一是对方兜里可能没有15元的零钱,而如果他不找给你钱,有贪小便宜的嫌疑,这让他很为难;二是即使他能拿得出零钱,但从自己兜里掏出钱给你,总有一种吃了亏的感觉,这让他很不舒服。或者别人会说“瞧这人,同事之间也这么斤斤计较,请同事吃顿饭又怎么呢?还要人家还钱。”
因此,请你记住:不要因为给你的同事增加无谓的麻烦而让自己还债的诚意打折,如果你在还钱时连尾数也准备好,说明你是个守规矩的人。也就是说,你不愿意占人的便宜,但也不希望因此欠别人的。进一步说,你是个很体贴人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