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1934100000016

第16章 善于察言观色,掌握说话艺术(3)

闲谈是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双方友情最好的方法之一,也是加强团结合作的工具。与人闲谈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知识。可是,生活中因为闲谈而引起事端的事也很多。这就说明,闲谈具有两面性,即有好的作用也能产生负面影响。

曾有人将舌头比做一把锋利的剑,杀人于无形中,该比喻一点也不夸张。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很可能造成一场人间悲剧,有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危言耸听,不过事实确实如此。

千万注意,别让闲谈坏了自己的形象,在闲谈中尽量回避对方忌讳的话题,用一颗爱心去体谅他人,要知道,任何人被击中痛处,都会受到伤害。所以,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必须管好自己的嘴,不提及他人忌讳的话题。

许多人一旦被激怒,理智便消失殆尽,做一些超出常人想象的行为或说出一些人们不能接受的话,等到风平浪静后,回过头看自己做过的事、说出的话,又不禁后悔万分。所以,当你即将发怒时,首先要让大脑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管你做了什么样的事,说了什么样的话,只要这些行为不伤害他人就可以了。

社会交际中,双方在闲谈时,突然反目也是可能发生的。或许交谈前十分友善,而刚谈上几句双方就开始破口大骂,更有甚者还会大打出手,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其中一方说话时触及了对方的隐私或痛处。由此可见,虽然是闲谈也要时刻注意管好自己的嘴,因为你根本无法预测哪句话会步入对方谈话中的“禁区”。

所以,说话时一定要警惕,时刻把“祸从口出”放在心上,以此来警戒自己说话要当心。

为了安全起见,双方交谈时不妨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双方交谈时,最好不要谈论第三者,即使所谈之事避免不了涉及第三者,也要掌握好一个度,跟此事密切相关的可以谈,但没有联系的事必须就此打住。

第二,闲谈中,对方的言谈举止有失态的地方,不宜嘲笑,即使要提醒对方保持风度也要采取适当的手段,给别人留面子。在闲谈中,经常给别人留下台阶,才表现出你的君子风度,时间长了,与你打过交道的人自然认为你是一个宽宏豁达、胸襟磊落的正人君子。这样势必会令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做起事来才能更容易些。

闲谈中必须用好大脑管好嘴。闲谈是增进感情、扩大人际交往最有力的工具,不要因一时的口误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幽默的话语可以提升你的人气

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喜欢与幽默风趣的人接触,幽默风趣的人本身也快乐自在,少忧少虑,所以,培养幽默感对人对己都有好处。要培养幽默感,首先是欣赏优秀的幽默作品,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应该去分析、总结幽默的技巧,探索幽默的心理基础。

生活不能缺少幽默,而幽默人生则是生活的一种极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无人不喜欢幽默、向往幽默和追求幽默。据说,欧美的女子选择爱人,条件可能多种多样,但不变的一条就是幽默。不管怎么说,和一个幽默的人生活在一起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幽默不单单是引人发笑,而且带给人们心理上一种轻松和快慰。幽默是对他人一切过失的原谅,是对周围环境的喜剧式调侃,也是对自我困境的一种自嘲和解脱。幽默绝对是善意的,绝不夹杂半点恶意,相反,它是对恶意的一种消解和抹平。

伟大的人,如林肯、爱因斯坦、卓别林、萧伯纳等,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能够声名显赫,除了具有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机智灵活、自信敢为等心理品质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幽默感。

幽默的基础是宽容和理解,宽容和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包括你自己,才能幽默,才有幽默。所以,幽默首先需要具备很高的修养和健康的心态。人要活得不低俗、不粗野、不偏激、不苛刻,幽默才能称得上幽默,否则就很容易走向讽刺。讽刺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它不是幽默。

幽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反应。婴儿在发现新奇的事物时,就会开心的笑。然而,孩子在成长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度的爱,没有被适当的引导,那么很可能就会失去天生的幽默感了。

一个人要培养幽默感,应该先要知道,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一个人只有在被关怀、支持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学习以幽默来面对挫折。

幽默也可以用来对抗焦虑,不论大人或小孩都用得到。例如在智力、性别、宗教、政治方面,有许多你无能为力却又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以幽默来化解。

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果忍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得不到提高,则焦虑和紧张就会常常困扰我们的身心。假如你拥有幽默,也就具有了随环境变化不断加以调节自我心理的有力武器,即可利用幽默减轻生活中因失败带来的痛苦。

有位年轻人,一面查看那辆崭新摩托车被撞后的残骸,一面对周围的人说:“唉,我以前总说,有一天能有一辆摩托车就好了。现在我真有了一辆车,而且真的只有一天。”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起来。对这个年轻人来说,车被撞已无可挽回,但他并没有看得很重,而是利用幽默的力量,既减轻了自身的痛苦和不愉快,又给围观的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公司通过调查证实,参加过幽默训练的中层主管,在9个月内生产量提高了15%,而病假次数则减少了一半。测验则证明了沉闷乏味的人和具有幽默感的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幽默感心理调节功能和作用所在。

1、经多次心理测验证实,幽默感测试成绩较高的人,往往智商测验成绩也较高,而缺少幽默感的人其测试成绩平平,有的甚至明显缺乏应变能力。

2、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他可在短期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而缺乏幽默感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也会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幽默面对,就是面对困境以幽默的态度处之。幽默可以调节紧张的神经,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幽默是生活中和艺术中各种喜剧形式的总称,包括一切能引导人开心的表情、体态、动作和心态。幽默是一种本能,人有了这种本能才能以快乐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处理事情,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能自我安慰,一笑了之。幽默能引人发笑,使人思路敏捷,心胸开阔,防治心理疾病,增加心理健康。

3、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幽默的人,总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据统计,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并非都是最勤奋的人,而是善于理解他人和颇有幽默感的人。

4、幽默能使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得更为乐观、豁达。所以,拥有幽默感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会轻松自如,利用幽默消除工作上带来的紧张和焦虑;而缺乏幽默感的人,只能默默承受痛苦,甚至难以解脱,这无疑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显而易见,人们具有幽默感,有助于身心健康。因此,要善于培养幽默感,如有机会可参加专门的幽默训练,但更重要的还是,从自我心理修养和锻炼出发来提高自己,释放心襟,开阔心胸。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善意地理解别人,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是保持一种愉悦向上的好心情。

主动交际,缓解压力。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重复单调的举动容易惹人发笑,像口吃、口头习惯、小孩子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这样一种“可笑”的论调,因为这样的所谓“幽默”只是把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定的弄成刻板的。

许多人都以为西方人才懂得幽默,中国人是较为严肃缺少幽默感的民族。其实中国人的幽默感更是“高超”,不仅含蓄,而且是温柔敦厚的讽喻。自诗经、楚辞、诸子、国策,以致唐诗、宋词,无不充满温柔敦厚的讽喻笔调。白居易新乐府“讽喻诗”,就好像今天评论文章。庄子尤为古代幽默大师,他向朋友告贷未遂,却以“枯鱼”为喻;拒绝楚王诏命,则以太庙中锦缎包裹的死蝇为喻;与好友惠施辩论,从没有脸红耳赤过。孟子滔滔雄辩,抨击异端时,言辞比较锋利,但他劝齐宣王行仁政,却以“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来循循善诱,实在是最富于幽默的一席话。

幽默的话语可以提升个人的魅力,如果在交往中逐步掌握了幽默技巧,就会巧妙地应付各种尴尬的局面,很好地调节生活,甚至改变人生,使生活充满欢乐。

9.善于察言观色才能游刃有余

人心往往是复杂的,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可以透过一个人神色来做具体的观察和揣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摸透别人的心理,投其所好,从而让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变得游刃有余。

战国未期的大政治家韩非子,是察言观色的高手,此法运用得更为彻底,韩非子认为君王如欲实行中央集权攻策,就必须控制臣子;而只有能看透人心的君王,才能妥善地驾驭臣子,所以韩非子特别重视透视人心的方法。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部分谈到有关看透臣子之法的内容。现列于此处,以供参照。这五项察言观色法是:

1、必须以事实对照言语

只听他人的言语,而不用事实来证明,很难明白真相。鲁国宰相叔孙手下有一位叫做竖牛的侍从,他十分厌恶叔孙的儿子,时时刻刻希望除去这个眼中钉。有一天,竖牛在叔孙的面前说他儿子的坏话,叔孙误中他的奸计,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甚至惹来杀身之祸。这就是听信人言而不加证实所得到的教训。

2、使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以发掘其才能

宣王喜欢听竿合奏,对于会吹竽的人,不加挑选一律任命为乐师,因此宫廷乐师多达数百人。

宣王死后,渭王继位。渭置和宣王的爱好不同,喜欢听独奏的乐曲,因此夹杂在乐师中充数的人,立刻逃之夭夭。

这就是著名的“滥竽充数”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能力的评断,要看个人单独的表现。所以,在透视人心的时候,要让每个人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观察出各人的实际才干。为其中必有缘故,因此,在巡察之时,不敢稍有怠慢。就这样,庞敬达到了控制部属的目的。

3、以若无其事的态度试探对方

对明明知道的事假装不知道,也可以达到试探对方的目的。战国时期的韩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中,然后命令近侍:“我把刚才剪下的指甲屑弄丢了,心里毛毛的,很不是味道,快点帮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找了一阵之后,谁也没找到。这时,有一位近传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禀报说找到了。昭侯由此发现他是一个会说谎的人。

又有一次,昭侯命令属下四处巡视,察看是否有事发生,结果属下回报说没有动静,经昭侯再三追问,才告知南门之外,有牛进人旱田偷吃了谷苗一事。

昭侯听完之后,命令报告的人不准泄露这个消息,然后派遣其它的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

“近来发现有违反禁令,让牛马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知,快来回报。”

不久之后,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呈了上来,但其中并没有一件是关于南门外事件的报告,昭侯于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重新严加调查,终于查出了南门外发生的事件。

从此,部下都畏惧昭侯料事如神的能力,再也不敢马虎从事了。

4、故布疑阵试探人心

卫相山阳君察觉卫王近来似乎对他有些起疑,但又无法测知君王的心意,于是故意散布谣言,毁坏一个君王宠臣的名誉。这名宠臣听到山阳君毁谤他的话,怒气横生地对周围的人说:

“哼!山阳君还有心情说别人的闲话?他已经被君王怀疑,自身难保了。”然后把君王对于山阳君的观感完全吐露出来,由此,山阳君探得了君王对他的种种看法。

燕相手之有一次在私宅中和家臣不着边际地说了一句:

“刚才由门口出去的是不是一匹白马”

“没有啊!我们没看见马。”

大家感到很惊讶,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可是,其中有一个人,走出门外张望了一下,回来报告:

“确实有一匹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