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按摩足三里也会起到滋补的作用,只是不如针灸效果明显而已。方法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双侧足三里各1次,每次按压5~10分钟,以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
以上两种方法只要任选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愈有道,给免疫力筑一道屏障
一个免疫力差的人,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抵挡不住。而激活身体的保健大穴,就相当于给身体筑起一道防风固沙的屏障,不用吃药就能自行痊愈。
按迎香每天坚持用大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各20次,再用食指尖端点揉左右侧迎香穴各10次。此法能促进鼻黏膜血液循环,增强正常分泌,湿润鼻腔,起到预防感冒和防治鼻炎的作用。
按肾俞两手对搓发热,紧按肾俞穴,再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退回到两臂后屈尽处,此为一次,反复用力搓50~100次。坚持练习可以培固元气、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壮筋骨、止痛散风。
搓涌泉每天早晚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按摩,直至脚心发热,可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患的效果。
捻委中每天先用右手拇指捻左腿委中穴,再用左手拇指捻右腿委中穴,各20次,可防治腰背痛。
揉大椎穴用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4.五脏六腑八大外敷养生法
根据《易经》“同气相求”的理论,身体五脏六腑的每一个零件都能找到一种与其相对应的同卦象食物和相应的经络原穴,这样药物的性味功效才能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实现人体阴阳平衡,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心安则身安,极泉穴加何首乌最安心
心是人体“君子之官”,君安则身安,人体才会健康。所以,保护好心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凡面色晦暗、没有光彩、脉象无力、心慌、胸闷气短的人,都需要好好安心。
《易经》认为,心属离卦,主火,因此补心可用得离火之物。紫色食物一般都得离火之气,黑紫色的何首乌就是不错的选择。人体有一个最养心的穴位,那就是极泉穴,它是具有补静心安神的功效。取两片质量好的何首乌,打粉,外敷在两侧的极泉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最好在晚上贴上,早上起来时取下,补心效果非常好。
护肝大法:补护肝穴、吃震卦之物
通常我们遇到的筋、怒、泪、爪、目都与肝系统有关,如果肝系统出现问题,在以上相应的部位就会出现病症。
《易经》中,肝对应震卦,因此养护肝脏要吃震卦食物,如绿豆芽。此外,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如果把肝脏比作一个戒毒所,那么太冲穴就相当于戒毒所里的实施戒毒的方案。只有在戒毒方案都发挥实效时,才能达到戒毒的目的。所以,各类与肝相关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太冲穴来防治。
如果想更好地养护自己的肝脏,可以将得震木之气较多的绿豆芽与护肝大穴结合起来调养。具体做法是,将绿豆芽捣碎,外敷在两侧的太冲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最好在晚上贴上,早上起来时取下,补肝效果非常好。
太白穴配芡实——暖脾的良药
脾系统出问题,就会出现痰多、水肿、虚胖、头晕目眩、腹胀、泄泻、犯困等症状。此时,用太白穴配芡实才是真正的暖脾之道。
芡实扎根在河底的淤泥之中,得坤土之气,是补脾、暖脾的良药。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人的脾系统还需要暖呢?”因为脾系统也需要特定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湿度、温度才能正常工作。如果经常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淋雨,或者洗澡受寒而没有及时处理,都会导致人体脾系统受损、功能异常,出现湿痹、腰脊膝痛、小便不禁、遗精、带下等疾病,这时候,用芡实来暖脾效果最好。
明白了芡实的保健功效,太白穴又有何意义呢?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它是脾经的原穴,太白穴配芡实外敷才是真正的补脾大法。准备一些芡实,然后将其捣碎,敷在两侧的太白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取下即可。
党参敷冲阳,好好孝敬我们的后天之本
“民以食为天”,而胃功能欠佳的人往往会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呕吐,一旦身体出现这些不适,则预示着胃在发出健康警报了。
《易经》认为,胃属艮卦,主土,因此补胃要用得艮土之气较多之物。党参得艮土之气,并且最适合补胃气了。同时,足阳明胃经上的原穴冲阳穴,可谓养胃的大功臣。把这两个护胃神兵统帅起来,自然会和谐健康。方法很简单,取一小截质量好的党参捣碎,外敷在两侧的冲阳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最好在晚上贴上,早上起来时取下。身体因胃功能差而引起的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了。
给肺找一个忠心耿耿的“朋友”
《易经》认为,气喘、咳嗽、气短、肺炎、肺结核、肺癌等问题都与肺系统有关。肺出问题,还会连带皮肤异常,不是干燥,就是缺乏光泽。
肺属兑卦,因此,养肺就要吃得兑泽之气的食物,如枸杞子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肺气聚积地。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肺气的升降,一切与肺相关的病症都可以通过太渊穴配枸杞外敷来治好。
方法很简单,取枸杞子2个,贴在两侧太渊穴上,再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最好晚上贴上,清晨起床后取下,只要坚持1~2周,补肺效果明显。
太溪与白参是天赐补肾良药
如果你发现自己头发干枯分叉、腰膝酸软、易感风寒、头晕耳鸣、肢体畏寒怕冷、精神委靡、反应迟钝、易生疾病,这可能预示着你的肾气正在亏损。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养好肾,才能有个健康的体魄。
《易经》认为,肾属坎卦,主水,因此补肾可用得坎水之物,其中白参是不错的选择。人体有一个最养肾的穴位,那就是太溪穴,是肾气聚集之地,补肾气、壮肾阳的效果非常好。方法很简单,取两片质量好的白参捣碎,外敷在两侧的太溪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在晚上贴上,早上起床取下便可。
芦荟配丘墟,献给胆的保护伞
胆系统一旦出问题,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口苦、厌食、腹胀、腹泻等问题。《易经》认为,胆属巽卦,出现上述不适症或是有几分相似,可以用同属巽卦的食物、保健药物及经络原穴来调养。
丘墟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原穴,可治诸多胆部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等。绿色一般都得巽木之气,对胆的养护都有好处。绿色植物芦荟,不仅美容养颜,将其外敷在丘墟穴上,也有养胆的功效。取干芦荟将其撵成粉(或者直接在中药店买现成的芦荟粉也可),外敷在两侧的丘墟穴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最好在晚上贴上,早上起床后取下。
百会穴上敷桂圆,养脑养心显真功
头痛、头晕、精神不佳等都是困扰人们的一些常见问题。大脑是人体的思维中心,如果大脑出了问题,人体就会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易经》认为,桂圆自古便是补脑的灵丹。在百会穴上外敷桂圆是保养脑部的最好方法。
李时珍说:“食物以荔枝为贵,而恣意则龙眼(桂圆)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常用桂圆煮粥食用,可延年益寿,养心益智。百会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百脉的交会处。百会穴是保养头部最好的穴位。具体方法是将干桂圆肉贴在百会穴上,再用纱布和胶布固定好,晚上贴上,早上取下便可。
5.夫妻私房保健术
食、色,性也,性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无论是西方的夏娃和亚当,还是东方的伏羲和女娲,在这些美丽神话故事的背后,人们对性不由地滋生出一种敬畏之心。然而,知道些许《易经》关于房事的养生之道,则有利于睦夫妇、和家庭、寿延年。
乾坤两卦解生命之谜
《易经·系辞》中这样记载关于性养生的理论:“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天地之中,最灵最贵的就是人类,就是男人和女人,有了男女,才会有夫妇,有了夫妇才会有父子,有了父子才会有君臣,可见,人乃万物之先天,有了男女的交合才会有生命,之后才会有人世间的所有伦常。那么,《易经》中又是如何体现性与生命的奥妙的呢?答案就是乾卦与坤卦。
《易经·系辞》在解释乾卦、坤卦时说:“夫乾,其动也直,其静也专(古“团”字)……夫坤,其动也辟,其静也翕。”意思是说,男子性冲动时,阴茎勃起挺直,平静时阴茎萎软成团;女子性冲动时,阴户充血张开,平静时阴户阴唇闭合。
这里的乾卦、坤卦分别代表着阳(“-”)和阴(“——”)两个概念,《易经》中的八卦几乎都由阴爻(“——”)和阳爻(“-”)这两个基本符号组成,体现了每一卦中阴阳的互依和互制。郭沫若认为,《易经》的阳爻,性刚属阳,象征男根,即男性生殖器;阴爻,性柔属阴,象征女阴,即女性生殖器。可见,《易经》是以男女两性的生殖器符号和“男精女血”、“男刚女柔”、“男施女生”等性现象为基础理论的。
咸卦——夫妻交合之卦
六十四卦中的咸卦也是专门研究夫妻交合之道的。
为什么说咸卦是男女之象呢?先来看下卦象,仔细观察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对应着看会发现:一与四对应,一为阴爻,四为阳爻;二与五对应,二为阴爻,五为阳爻;三与六对应,三为阳爻,六为阴爻。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阴对应一阳,一阳对应一阴,阴阳之间完全对应,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之道如此和谐,夫妻关系也会和和美美。此现象在《易经》中叫做“应”,看一个“爻”吉祥与否,就可参看它是不是相“应”。
再以咸卦为例,从其上卦与下卦来解读一下男女关系。上卦是兑卦,最典型的特征是泽,下卦是艮卦,最典型的特征是山。泽即是水,水是向下的,而女人属阴,为泽卦,处于从属地位。山是向上的,男人属阳,是艮卦,在家庭关系中,艮卦是一种主导力量,处于支撑位置。这样两者相互向对方交融,自然融洽,水性柔而山性刚,阴阳两者自然会和谐相存,于是,形成了男女婚姻之象。
按照阴阳属性,应该阴居下而阳居上,而咸卦恰恰相反,阴居上而阳居下,为何会形成不离不弃之大吉之象呢?因为居于主导力量的“山”将本在从属地位的“泽”,放在最高处,四面环抱,让其有一个安全的窝可以依靠,这就是夫妻关系中的包容与责任。而泽卦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其不忘本分,下心俯首,这就是作为妻子最难能可贵的聪慧。对于未婚男女,要是占到这一卦,就可以欢欢喜喜地去备办喜宴了。
从《易经》房中术学性爱前戏
《易经·咸卦》详细记载了男女性交前的具体爱抚动作,包括男女相感、自下而上、从足而口的爱抚触摸,就是典型的两性交合的象征。现摘录部分原文如下:
咸的卦辞说:
兑上艮下,咸,亨,利贞,取女,吉。
六爻爻辞说:
初六,咸(感也)其母(拇)。
六二,咸(触)其腓(小腿)。
九三,咸(触)其股(大腿)。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咸(触)其(背),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这些道理说明,性生活进行前一定要取悦对方,对另一半轻声低喃地说些轻松、愉悦的话,相互嬉戏玩闹、温柔触摸,这样在双方精满时即可交合,就是古人所说的“侍满”、“侍盈是常”。当然这种“取悦”并非刻意逢迎,而是夫妻双方的互相尊重和付出,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意让对方得到快乐的付出与回报。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婚姻生活的长久,双方的性趣往往会逐渐降低。这里介绍一种性生活前的导引法,可以让你找回当初的情意绵绵。方法是双方两手交握,吸清气,意念随之引到肘部,再循脏腑上达到肩部,之后由颈部上至面部,再下循到双乳,如此再由小腹部下丹田行至下腹部后向上,此时双方定会四目凝视以合精神,如此一番自然会达到阴阳合一的作用。
知“七损八益”,奏性爱乐章
健康和谐的性生活得于自然之道,只有双方悟其术,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易经》着名的“七损八益”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损”是指男女交合时,七种有损人体健康长寿的表现。
1.绝气。当你身体虚弱时,还勉强行房,身体就会出很多汗,导致汗泄气少,容易绝气。无论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人,还是白天忙碌劳累的年轻夫妻,当体力不支时,都要适时学会调节,不可一意孤行,否则身心皆受损害。
2.溢精。盈满而溢出本属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男子贪欢恋战、房事无度,在男女阴阳二气还未交接相和时,就强行急暴交合,则会让精液早早泻溢,影响身体健康。
3.夺脉。如果身体消化不良而常便秘,就要节制房事,因为脾脏的任务是消化吸收,若是依旧行房,则会中途泄精,精力枯竭。
4.气泄。有的夫妇在进行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后行房,往往会因体力过度消耗而导致腹部发热、唇部发干,使腹部与消化系统发生故障,损伤“元气”,这种做法也不值得倡导。
5.机关。对于患有慢性内脏疾患的人来说,身体本来就不适,如果再勉强行房,即使动作轻微,也会让本已损伤的内脏雪上加霜。
6.百闭。即身体中的脉搏闭塞起来。如果频繁行房而缺乏自制力时,就会精气竭而百病生。
7.血竭。有的夫妇工作烦恼,回家还要赶很远的路途,若是不注意休息而肆意行房,难免会耗尽精元,尿道生痛。
那么,“八益”又是怎么回事呢?“八益”是性生活中八种有益保持精气的做法。
1.治气。早晨起床后,盘膝而坐,挺胸直腰,放松肛门肌肉,反复做提肛运动,并用意念使体内之气下行。
2.致沫。呼吸新鲜空气,口含津液,不时吞服下去,这样可以滋补身体;还可以蹲马步,伸直背部,收缩肛门,这样可以促使阴液不断产生。
3.知时。性交前,男女要互相抚摸嬉戏,保持情绪轻松、精神愉快,等到双方有了强烈的性欲时再性交。
4.蓄气。性交时要放松脊背,收缩肛门,让精气下行,最好强忍着让精液不泄。
5.和沫。行房时不能急躁和野蛮,也不能过于频繁地抽动阴茎,抽送阴茎要轻柔舒缓,以激发女方的性兴奋,等到女方阴液充足时性交最好。
6.积气功。行房过程中在适当时候要放松一下精神,以便积蓄精气,再次性交会更好。
7.寺赢。行房接近结束时,要放松背部,做深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然后用意念引清气下行,等待女方性高潮的到来,以使精气充盈,不伤元气。
8.定倾。出现性高潮时要射出精液,在阴茎还没有完全萎软时抽出阴茎,离开女方身体,并注意保持阴部清洁。
除此之外,还要多做强肾保健功。强肾保健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招数:
1.叩齿咽津法。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再用舌头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再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坚持这种锻炼可以滋阴降火,固齿益精,防治性功能衰退。
2.按摩涌泉法。取坐姿,手掌分别搓左右涌泉穴各100次,对失眠、遗精有良效。
3.双掌摩腰法。取坐姿,两手掌贴在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双掌从上向下摩擦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这种锻炼有温肾摄精的功效,对男子遗精、阳痿、早泄,女子虚寒带下、月经不调等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