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199100000046

第46章 理解争议

第10章第3节 理解争议

曾国藩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百余年来,后人对他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为他说话的称赞他为“中兴第一名臣”、“中国历史最著名人物”, 他的《治学论道之经》、《疆场竞斗之计》、《持家教子之术》、《处世交友之道》、《修身养性之诀》被许多人所赞赏,他的一些治军理念为后人赏识。毛泽东曾根据其“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批评他的则称之为“汉奸”、“刽子手”、“曾剃头”。

曾有人这样笔伐他:“列位呵!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但被那全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当初曾国藩做翰林的时候,曾上过折子,说诗赋小楷取士不合道理,到了后来出将入相的时候,倒一句都不敢说了。若说他不知道这些事体,缘何让他的儿子曾纪泽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却不敢把朝廷的弊政更改些呢?无非怕招满政府的忌讳,所以闭口不说,保全自己的禄位,却把那天下后世长治久安的政策,丢了不提,你道可恨不可恨?”

也有人却很佩服他:“曾某之志,虽与我不同,然治己之严,吾直宜奉以为法。”“曾国藩,起自布衣书生,而能摧陷大敌,人奉为宗。其是非无足论,观其识度,无忝英雄。”“曾国藩之出治湘军,挽回垂危之清室命运,保存传统之中国文化,此其经世学之本质乎?曰:是殆不然。其壮年之志,怀民胞物与之量,修内圣外王之学,无忝父母所生,不愧天地完人。”

无论是大骂泄愤的批评,还是瞻仰式的表扬,都不会太引人注目。因为把曾国藩放到一出戏剧里,在不同人眼里,他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治学有得,但不是朱熹似的专职学者,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治军有法度,却不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纵横捭阖的将领,他有过数次失败,有过欲投水自尽的羞愧场面;他官至相位,也不像保国爱民的贤相典型,有过屠城的污点,但是,他却留给了人们以深深的思考: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复杂的人物?

他不是圣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后人不是膜拜他,不是把他供奉在庙里,香火祭拜,而是模仿他。因为他离人们更近,没有像圣人一样高高在上。单独拿出他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称得上是道德的典型,但是当把这些全部加起来,却足以成就一个楷模。他是一个人,一个血肉丰满的世俗中人,是一个集名利于一身的人。在他身上,可以说集中了中国传统官僚的所有特点,也掺杂了一些文人的品格。章太炎说:“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也就是说如果称赞他的话,可以把他看做“圣相”,如果审判他的话,又可以把他当成“元凶”。

元凶也罢,圣相也罢。相位的本职工作要求官员操心国家,关怀民生,国家兴盛时推进繁荣,国家落后时寻求变革。作为政治家,曾国藩对晚清的腐败衰落,了如指掌。国家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涣散。苟且偷生、敷衍了事、不问民生疾苦的官场之风,他更是深恶痛绝,“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他重视选拔人才,善用人才,“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才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严格处置贪赃枉法、鱼民肥己的官吏。曾国藩关心涉及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同时指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克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从政治到经济,从国家到民生,曾国藩都看在心里,也有自己的见地。上比满清贵族的堕落,下比群臣小吏的腐朽,曾国藩是一个真正想有所作为的官。

然而,现实把他推到了历史的关键点上,他没有将军、士兵们幸运,他们拿起刀枪冲杀敌人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他也没有平民百姓幸运,他们安分守己、仇恨敌人,甚至偶尔的冲动也不失为好公民。曾国藩则需要站在这些人的上面来指挥一切,他不能一时冲动导致满盘皆输,更不能只顾眼前放弃长远。他何尝不痛恨侵略之敌,何尝不希望国家强大,洗刷耻辱?和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的二把手都不一样,当时他内负满汉之间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外背御强侮的国家重任。镇压太平天国会被读成是汉奸的行径,天津教案的处理方式也成为卖国最好的证据。

事实告诉我们,并不需要把他从一个正常的灵魂鞭笞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他曾经拯救了他所忠于的王朝,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到。当然,也不需要把他抬到圣人的殿堂,毕竟他犯过滥杀无辜的错误。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正视事实,理解人物。从哪一个侧面去看任何一个人物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都是片面的,而当把一个个侧面、一个个人眼中的他融合在一起时,才会更接近真实的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