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199300000011

第11章 (十) 爱国者屈原

(十)爱国者屈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始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

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国人民的

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有着崇

高的地位。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王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

以屈为

氏。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

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据推算,他当

时仅二十多岁,可谓少年得志。怀王最初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得合纵之长之位,因而屈原

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

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后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言,说

屈原把他为怀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同上)。屈

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

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这以后,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一系列问题。先是秦使张仪入楚,以财物贿赂佞臣靳尚和怀

宠妃郑袖等人,用欺骗手法破坏了楚齐联盟。怀王发现上当后,大举发兵攻秦。可是,丹

阳、蓝田战役相继失败,并丧失汉中之地。此时屈原曾受命使齐修复旧盟,但似乎没有结

果。此后由于怀王外交上举措失当,楚国接连遭到秦、齐、韩、魏的围攻,陷入困境。

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一度被流放到汉北一带,这是他第一次被放逐。

  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屈原曾极力劝阻,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

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不得返回,三年后死于秦。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继位,子兰任

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继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

,以求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

,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时间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

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的

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复兴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于

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

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

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

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

强。

在他生活的年代,楚国已经有了700多年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1

世纪周成王封楚子熊绎于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楚武王熊通(一作熊达

)僭号称王,大约300年。第二阶段从熊通称王那年至屈原诞生的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340

年),整整400年。屈原辅佐的楚怀王熊槐是熊通称王后,包括堵敖熊艰、郏敖熊员(运

)两代没有来得及称王便被取而代之的短命政权在内的第20代君王。怀王的父亲楚威王熊商

建立的基业被誉为“霸王之资”,堪称楚国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到了怀王这一代,正经

历着一个从盛到衰的痛苦过程。

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君王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家的象征。君王的有为或无为,明智或昏

庸,贤德或暴戾,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屈原虽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虽有统一中

国的宏愿,但他并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个臣子,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通过君王

去实现。那时候的君臣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处理好上与下、朝与野、忠与谏的关系是一门大

学问。弄不好,不仅一事无成,还会招灾惹祸,历史上此类悲剧屡见不鲜,屈原就是一个

很典型的例子。

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

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

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

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

国的

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

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

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

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

古代

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

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首先是作为一个爱国的诗人为后世所景仰的。千百年来,人民没有忘记他。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决心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精神的再现;千百年来,在人民反抗强

暴、维护正义、维护祖国尊严的斗争中,我们也看到了诗人精神的再现。诗人的人格和诗

人用心血写成的爱国诗篇,更哺育了后世的进步文人。许多进步文人,都不同程

度地受到屈原爱国思想的影响,并且从他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屈原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形式来看,他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

,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是诗歌形体的一次解放。楚辞作

为一种新兴的体裁,在屈原手中它很好地发挥了文学的战斗作用。

在文学创作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诗经》原来的比兴

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有人的意

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前人

早已指出。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方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有

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美女篇》、杜甫的《佳人》等,以及许

多咏史、咏怀、感遇的诗篇,都是直接间接受了屈原这种风格的启发的。至于《离骚》、

《招魂》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

有很大影响,像李白就认真学习了屈原的作品,把握了楚辞的精神,因此在我国古代积极

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唐代另一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受屈原的影响也是

十分明显的。

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极力推崇楚辞,称为战国时代的“风”、“雅”,“衣

被词人,

非一代也”。这是对的。楚辞影响的深远,只有《诗经》可与之相比。《诗经》和楚辞所开

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两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

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

、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他的作品

也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