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199500000061

第61章 《红楼梦》

第3章第27节《红楼梦》

曹雪芹的生平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

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清初时他的高祖曹振彦随清兵

入关,立有军功,曹家成为专为宫廷服务的内务府人员,家族开始发达起来。曾祖曹玺

的妻子当过康熙的保姆,而祖父曹寅小时也作过康熙的伴读。

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康熙登基后,曹家得到格外的恩宠。康熙二年(1763),授江宁

织造,此后曹家袭任此职,前后达六十余年。江宁织造名义上只

是一个为宫廷采办织物和日常用品的小官,但实际上则是康熙派驻江南、督察军政民情的私

人心腹,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由曹寅接驾,并以江宁织造府为行宫;同时江宁织造还控

制着江南的丝织业,从中获取极大的利益。曹雪芹就是在这种繁盛荣华的家境中度过了他到

十三岁为止的少年时代。

康熙死后,曹家的境况发生了急剧变化。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

家遭受多次打击,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最初,曹家还蒙恩留下些

房产田地,后于乾隆初年又发生一次详情不明的变故,遂彻底败

落,子弟们沦落到社会底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

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

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为“脂本”系统,这是流行于约乾隆十九年(1754)到五

十六年(1791)间的八十回抄本,附有“脂砚斋”(作者的一位隐名的亲友)等的评语,故

名。现存这一系统的本子有十几种。另一为“程本”系统,全书一百二十回,由程伟元于乾

隆五十六年(1791)初次以活字排印(简称“程甲本”),又于次年重经修订再次以活字排

印(简称“程乙本”),以后的各种一百二十回本大抵以此二本为底本。这种本子的后四

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

别署“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后四十回

的艺术水平较前八十回有相当的差距,但比起其他名目繁多的红楼续书仍高出许多。它终究

给《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以一种差强人意的完整形态,满足了一般读者的要求。因而

,这一系统的本子也就成为《红楼梦》的流行版本。

《红楼梦》的内容

曹雪芹从事《红楼梦》的写作时,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

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

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

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

情悲

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

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

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在中国,《红楼

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五光十色的荣国府。这是一个由少数主子和数百奴仆所组

成的贵族大家庭。这些贵族家庭成员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享乐。就在这个贵族家庭中,曹雪芹

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具有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众多的少女形象。

贾宝玉是贯串全书始终的人物。根据考证,这一形象中,有作者的亲身体验。贾

宝玉生长在贵族之家,家族对他寄予厚望,但是他不爱读书,憎恨封建传统思想,厌恶束缚

他的家庭,充满叛逆精神。由于他生活在一群美丽、单纯的侍女中间,而对生活在下层的女

性饱含同情。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

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

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

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

少女林黛玉是曹雪芹着意刻画的女性。这个寄居在荣国府中的弱女子,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她才华横溢而又多愁善感。她与贾宝玉两小无猜,后来成为生死相恋的情人,但最终他们的

爱情被封建势力所扼杀。林黛玉是比贾宝玉悲剧色 矢āK粗苛业叵虮τ褚蟊舜?

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

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

,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作者还怀着正义、同情和爱惜的感情,塑造了晴雯、鸳鸯等一大批丫环形象。她们大多善良

、纯洁、有理想、敢于反抗、大胆地追求幸福生活。这些被压在最底层的丫环形象的成功塑

造,是作者民主思想的进一步显示,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书中作者还真实、深刻地描画出贾赦、贾琏、贾珍、王熙凤等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的丑

恶嘴脸。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剥削阶级荒淫无耻、贪婪凶残、阴险毒辣的特点。其中“嘴甜心

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留给读

者的印象最深刻,是中国小说画廊中特色鲜明的著名典型形象。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是一部天才的、又是精心构撰的巨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在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鲁迅称许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有一个宏大而精致的长篇结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感情和婚姻纠葛

,是小说的中心线索;由此扩展,大观园是小说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贾宝玉与林、薛及园

中其他诸多女性的命运,是小说的基本内容;大观园作为贾府的一部分,这里发生的一切,

又与整个贾府即宁国府、荣国府的种种活动密切联系。贾府由盛入衰的过程,以及贾府中复

杂的家族矛盾、贾府中其他人物的命运,同样是小说的基本内容,且贾府中的男性与大观园

这一女性世界具有对照意味;由此扩展,贾家与薛家、史家、王家的所谓“四大家族”,构

成一个社会阶层。虽然除薛家外,其余两家在小说中很少出现,但这种以贾家为主、薛家为

辅,带及史、王两家的结构方法,足以反映出这一特殊阶层的面貌;再由此扩展,以贾家为

主、薛家为辅的贵族世家,又与外界发生广泛的牵连,上至皇宫,下至市巷、乡野,时近时

远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状况;在这一切之上,又有一个隐隐绰绰的虚幻的神话世界,它不断

暗示着“红楼梦”的宿命,使小说始终在花团锦簇的景象中透着幽凄的气息。

《红楼梦》在艺术上特殊的成就,是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红楼

梦》中出现的人物,有名字的就有四百多人,其中较突出的不下几十个。人物中虽以封建社

会上层贵族家庭中的成员为主,但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人在作品中几乎都出现了。

作者善于通过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任何细节描写中,我们都可以

看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凤姐的奸诈泼辣,黛玉的伤感而又尖刻,宝钗则是表面上

庄重平和而城府很深。

诗词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用得非常多,但是像《红楼梦》中运用得这样好的却很少。它成为《

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黛玉在《葬花词》、《秋风秋雨夕》,宝玉

的《芙蓉诔》,都非常出色地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例如,史湘云和林黛玉中秋

夜晚在池畔联诗,皎洁的月光下,一只白鹤在池边飞起,开朗乐观的史湘云吟了句“寒塘

渡鹤影”,黛玉听了,就联了句“冷月葬诗魂”。

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红楼梦》里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极鲜明的个

性。凤姐在铁槛寺对静虚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赁是什

么事,我说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这充分体现了她的贪婪

、狠毒、泼辣的性格,赤裸裸地暴露了剥削阶级利已、残酷的本性。黛玉孤芳自赏,强烈地

捍卫自己的自尊心,绝不允许别人损伤她,因此她的语言非常尖利。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她,

她连接都没接就问:“还是单送我一人,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的?”当知道各位都有了的时

候,马上冷笑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