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199700000003

第3章 环境保护的由来

第一篇第二章环境保护的由来

 最早提出要保护环境的是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

卡逊1907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她从小就十分热爱大自然。青年

时代,她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开始,她的专业是英文,大学三年级时,她选修了

生物课,并对森林、海洋和野生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改学生态学。1929年,她以优

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生态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在马里兰州州立大学教授生态学,并利用

暑假时间从事海洋生态的研究工作。从40年代起,卡逊陆续撰写了《在海风下》、《我们周

围的海洋》、《海洋边缘》等有关海洋和海洋生物的著作,这些著作先后出版,其中《我们

周围的海洋》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并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售出20万册。

40年代,卡逊和几位同事注意到政府滥用DDT等新型杀虫剂的情况,并对此发出警告。

从1955年起,她花了4年时间研究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她不辞劳苦地奔走于大面

积施用过化学杀虫剂的地区,亲自观察、采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寂静的春天》

一书。

《寂静的春天》生动地描写了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景象,阐明了人类同大气、

海洋、河流、土壤、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有机氯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告诫人

们,人类的活动已污染了环境,不仅威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类自己。书中

明确提出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污染。

《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并在群

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久,环境保护运动便蓬勃开展起来了。

60年代初,卡逊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由于劳累过度,并因长期接触化学药剂,她患了癌症。

1964年,卡逊告别了人世。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拯救环境的事业。

 环境保护产生的背景

由于公害事件不断发生,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自己是处在一种不安全

、不健康的环境中,加上社会舆论的广泛宣传,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

于单纯物质上的享受,而开始渴望更高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于是,自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千百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

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逐渐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反污染反公害的“

环境运动”。

在此起彼伏的“环境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举行的“地球日”游行

活动。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运动。这一天,在全美大

约有1 500所高等院校和1 000所中小学举行了集会,一些著名人士在集会上发表讲话。据估

计,包括国会议员、工人、学生等,大约有3 000万人走上街头,参加了这次规模空前的群

众运

动,他们高举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标语牌,高喊环境保护口号,进行游行、演讲、宣

传,以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注意。这次活动的影响很快扩大到全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

保事业的发展,有人评论说,“它是一个信号,暗示着人们对技术统治的危害开始有了清醒

的认识。”从此,4月22日成了全球性的“地球日”。“地球日”运动的开展,不仅广泛唤

起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且直接和间接地为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作了舆论上的

准备。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共有113个国家

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也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出席

会议的代表,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

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

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

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

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

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文件中,其一是一些专家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秘书长委托,为大会提供的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其二是大会通过的《人类环

境宣

言》。《只有一个地球》是在58个国家152位成员组成的通讯顾问委员会的协助下,由巴巴

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主编完成的。巴巴拉?沃德是一位经济学家,雷内?杜博斯是一位

生物学家,他们不仅有广博的知识背景,而且有58个国家的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的直

接支持,《只有一个地球》对环境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就是在归纳、总结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

础上编著而成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

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

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

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

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

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

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

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

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

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

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