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199700000068

第68章 潘文石:“中国熊猫之父”

第二篇第十七章潘文石:“中国熊猫之父”

出于对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小说的钟爱,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被誉为“中国熊猫

之父”的潘文石很幽默地将自己比做杰克?伦敦笔下一条名叫“布克”的狗。

潘文石很像“布克”那样富于冒险精神。布克放弃在大法官家看门的优越生活,驰

骋于北极荒原,最后成为狼群的至高首领。潘文石1937年出生于一个家境优越的泰

国华人家庭,本来可以过富庶的归侨生活,但他毫不犹豫地将一生奉献给了充满挑战和

困难的熊猫研究事业。

潘文石在科学研究上从来不人云亦云,做人做事的风格也别具一格。他不止一次地

声明:“我反对克隆大熊猫!”

“许多人认为,一只公熊猫和一只母熊猫放在一起就会繁殖。其实在野外,一只母

熊猫往往要同时接受好几只公熊猫的竞争追求,才能激发情欲。而在动物园里,不能自

由地吃和睡,别无选择地给你生拉硬配个对象——别说是熊猫,换成是人被关在里面都

没有这个兴趣!”潘文石形象而尖刻地打了个比喻。

以下的监测结果使许多人感到意外:在秦岭650平方公里范围内,大约150只

大熊猫在最近13年间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最近9年的增长率为3.5%,不但

与全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卢旺达持平,更是远远高出北京仅为千分之二的人口增

长率。

“大熊猫的生物多样性并没有明显下降,它们在野外能够进行正常的有性繁殖,完

全没必要克隆。”潘文石说。

关于大熊猫,潘文石还创下了许多个世界第一:第一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社会结

构和行为方式、婚配方式;第一次发现了大熊猫的DNA多样性还没有下降到近亲繁殖

的程度;第一次向世界宣告:“大熊猫并没有走入进化的死胡同!”

多年来,潘文石一直把他的科研重心倾斜在哺乳动物上,而且总是在不断创新的基

础上拓宽科研领域,从1989年秦岭的大熊猫,到1996年移师广西崇左建立白

头叶猴科研基地,最近,他又在考虑“美人鱼”——儒艮的科研课题。

潘文石和他的研究生一直以一种严格与轻松的氛围相处着,学术上是来不得半

点马虎的,曾经有学生因填报虚假观测记录而被开除。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潘文石对

学生们而言,却是一位随时可以倾吐心声的好朋友。若是心情好、时间又允许,他还会

亲自下厨炸条鱼或是来个醋溜土豆丝给学生们改善生活。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经济的大踏步飞跃却是以无可挽回的物种

损失为代价的,人类绝不能对大自然一味地索取,应该适当约束自己,新的世纪人类应

倡导生态文明!”展望未来,潘文石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环保概念。

潘文石带领他的北大弟子们,从1984年到1999年,15年里几乎考察遍了秦岭的大熊猫生存活

动范围,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

1985年3月,一个多雪的季节,潘先生带领两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背着沉重的登山包

进入秦岭南坡实地考察大熊猫的生存状况。而进山后的第39天,年仅21岁的研究生曾周在寻

找大熊猫踪迹时不幸坠崖牺牲。三个月后,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研究小组只剩下了他和一

位刚满20岁的女研究生……此后八年的野外研究中,那名女研究生饱尝艰苦,患了严重

关节炎,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1992年她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四年后

谢绝了美方的挽留,又和潘先生们一起投入到了新的自然保护考察工作之中……由于研究

经费的紧缺,从北京至汉中35个小时的火车上,潘先生的弟子们都不坐卧铺;途经城镇不留

宿;在长途汽车通不到的地方,要等待林区过往运输原木的卡车,才能几经周折抵达野外工

作站……

在秦岭严寒逼人的冬季,在海拔2 000、3 000米的山区,在整整8年里,潘先生和他的弟

子们,经常煮一锅大米土豆粥,一吃就是几天。他两天才洗一次脸,他的女弟子脸上长满了

冻疮……潘先生的另一位女弟子,自幼生长在大城市,却只身一人在深山老林中考察了8

个月之久。有一次,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她没有雇请民工,竟独自背着20公斤重的液氮罐走

了十几公里山路赶到野外营地。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极其热闹的,经常伴随着掌声和鲜花;有些事情的意义是可以直接

用金钱来衡量的,于是愿意做的人趋之若鹜;有些事情一旦做好了,车子、房子、票子、位

子,什么都有了。而有些事情,是寂寞的,艰苦的,远离热闹、掌声和鲜花的,是往往

要搭赔上大好的青春年华却无论做得多么出色,也是几乎无人喝彩的……是一种什么动力

促使他们呢?我偶然从报上读到过记者对潘先生的发问,而他回答:“我们是将自然保护这

一事业当成宗教来献身的啊!”

全身迷彩服的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和他的研究生走进广西崇左县板利乡的山谷中。在这里,

他们找到了石灰岩山崖上中国独有的白头叶猴。

那是1996年的事了。他们的研究对当地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给当地群众的生

活带来深刻的改变。在崇左县,政府帮助他们建起设施齐全的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

基地。

潘教授来到雷寨村80岁的陆宝龄老人家了解白头叶猴过去的生存情况。老人给客人上茶

,端着混浊的茶水,潘教授问老人,喝的水从哪儿来,老人说是池塘里,就是潘文石刚才进

村时看到水牛在洗澡的池塘。后来潘教授又了解到,村里许多人肝肿大,青年人想当兵都不

合格。

他把问题反映给了县领导。县政府拨款在雷寨修建了蓄水池,引山泉水进村。雷寨人喝

上了清水,潘教授自然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村民们不再偷猎了。”潘教授说,“有的还

教育外来的偷猎者。”3个当地农民曾在山里救出一只被铁夹子夹住的白头叶猴。他们把受

伤的猴子送到基地。经过包扎以后,猴子被送回大自然。农民们没要一分钱。这些都使学者

们认识到,帮助当地老百姓就是帮助白头叶猴。

1998年5月,潘教授邀请一对美国朋友访问崇左。他还带着他们访问了附近的巴兰屯村简

陋的小学校,为这所学校争取到了2.5万美元的捐款。

去年10月,潘教授在美国接受了5万美元的保罗?盖地野生动物保护奖,不久又获得10万

元人民币的福特汽车环保奖。他决定把钱用于在雷寨和巴兰屯两村推广使用沼气。他说:“

沼气能代替木材为农民提供燃料,农民能放弃砍伐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森林。”他的善意和

慷慨得到了回报。

今年3月,崇左县政府投入200多万元把兵营改建成白头叶猴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医学部

也在崇左建起医疗站,医疗站对所有人开放———所有这些努力的回报都将是白头叶猴的福

音。

白头叶猴喜欢生活在分布于陡峭的喀斯特岩壁上相对固定的岩洞里。潘教授和学生们每

天一早一晚分头到不同的岩壁下,用望远镜观察和统计白头叶猴。“到今年2月,我们一共

发现了20群,212只猴子,”潘教授说,“这很令人鼓舞。”只要一听到狗叫,就知道可以

上房顶看猴子了。原来是偷猎基本得到控制后,猴子们就不怕人了,时常来此光顾。

潘文石说:“我在崇左看到了生态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