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2042200000009

第9章 内伤七情——良好的心态是祛百病的法宝(1)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篇》

百病由心生,这是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理念。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例证支持了中医的这一观点。

中医常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中医将致病的自然因素称为“六邪”(或六淫),将致病的社会因素称为“七情”(即人的七种情绪)。精神上的压力、情绪上的执着以及恣情纵欲的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疾病。因此,保持健康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养心莫执着,人生如道场

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除了种种生活压力,还有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忧思。

人毕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只要不成为天天执着的习性,都是正常的。

有个叫谢子衡的老中医,93岁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者问他有什么养生的诀窍,他回答说,人生如同大雁过河,大雁经过这个河上的时候,河水里面有影子;等到大雁飞过去,河水里就什么都没有了。事来则心始见,事去则心遂空,不要小心眼。

事情分为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两种。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也无须执着。尚未发生的事情又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当下的行动能改变的,一种是无从改变的。无从改变的,也无须执着。不要浪费时间精力追悔过去,或焦灼于未来。正如佛陀所言,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有一句古老的欧洲谚语说:“心灵痛苦,经由身体宣泄。”

当一个人很痛苦了,很累了,无法解脱,无法“处理”某种局面时,这个人往往就会生病。

疾病可以让一个硬撑得焦头烂额的人,找到最合理的休息的理由、放弃的理由、承认自己软弱的理由。

疾病也可以让一个耽溺于享乐、恣情纵欲的人反思与检点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疾病是对心灵的一种“保护”,一种自然的调节。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场。在人生道场里不断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这种天天执着的习性。常常有活得很偏执的人,经历一场疾病后,仿佛就明白了,懂得了放下和放弃。

内伤七情——你的心情会伤害你的脏腑人皆有七情六欲,七情即喜、怒、悲、思、忧、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这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剧烈的、强烈的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承受能力,它才成为致病因素,故又称“内伤七情”。

中医按五行学说,将七情合并为“五志”,划归于五脏。具体来说,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脾,过忧(悲)则伤肺,过恐则伤肾。(详见下表)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志怒喜思忧恐

怒伤肝

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故当生气后,人们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甚至出现吐血等危症。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处在极度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导致消化性溃疡;亦有因血压升高而诱发冠心病导致猝死的。三国时代的周瑜因生气吐血而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偶有发生。

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是尽量戒怒,尤其是在生病的时候,更是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

喜伤心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喜悦心情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行动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那怎么又会说“喜伤心”呢?这里的喜其实说的是大喜,过分的高兴、兴奋,而大喜过望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损伤心气。因为“喜则气缓”,大喜之后这个气就缓,缓意思是涣,表示一下子涣散开来。《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也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心是藏神的地方,喜笑过度,耗散神气,当然会使心气受伤。

思伤脾《黄帝内经》说:“思则伤脾。”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中医认为:“思则气结。”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正常的思虑、思考是建立在脾气旺盛,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基础上的,正常的思虑、思考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当人们面对某一问题思虑过度,或者思虑时间过长,百思不解仍思不休止,超过了人体自身所能调节承受的限度,而在思想认识上,又不能主动或被动地转移这种不良情绪状态时,思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对机体构成危害,从而造成各种疾病。思虑、思考太过最主要的是影响脾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或气结,使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失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晕目眩等临床病理表现,即“思伤脾”。

“思伤脾”理论直接揭示了这种联系,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印证。近代胃肠生理学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也开始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对胃的分泌和运动有影响。近二十年来,至少发现有二十种胃肠多肽也同时存在于大脑组织中,人们把这种胃肠和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称之为“脑肠肽”。大脑和脾胃的这种生物肽的确是存在很多联系的。

忧伤肺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在志为忧,忧伤肺”。忧能导致肺气闭塞,故常有胸膈满闷,长吁短叹,乃至咳唾脓血,音低气微等症。《黄帝内经·灵枢》又说:“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可见,过于忧愁还会导致人体气机运行不畅,随之而来的就是抑郁症、消化性溃疡、消渴、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患。善忧多愁还可以伤脾,脾志伤则烦闷,四肢无力,不思饮食,或二便不畅等。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说:“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

一般来说,忧作为一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正常应答反应,不会对身体构成危害。相反,暂时而轻度的忧伤,有助于对所遭挫折获得正确的认识,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但是,当一个人的忧愁悲伤太过,或者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人体自身所能调节的限度和承受的负荷,而在思想认识上,又不能主动或被动地转移这种不良情绪,忧就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对机体构成危害。

恐伤肾

肾在志为恐。惊恐是一种胆怯、惧怕的心理。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讲的就是这个。

脑内有良药,也有毒药

如果我们经常心情郁闷,或在饱受压力的状态下工作、生活,体内就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物质分泌适量可使身体机能瞬间趋于活跃,若分泌过多,就会促使细胞老化,或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保持乐观,就会分泌脑内吗啡(β-内啡肽,一种能令人产生强烈快感的激素),它可以使我们的细胞“返老还童”。

愤怒时产生的毒素不亚于蛇毒

人体在发怒、感受到强大压力时,可以引起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出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会分泌过量的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在人体内如超量分泌、堆积,就会使人“中毒”,从而使人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症状。那些经常生气发怒的人,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患上各种疾病的概率也比乐观的人增高。

疾病多因过分“执着于自我”而产生我们的很多疾病是因为过分的“执着于自我”而产生。实验证明,一旦随着忿怒、恐惧、不平、不满的情绪持续而引起了交感神经的紧张,末梢血管就会发生异常收缩(有时是因为副交感神经的紧张以致血管异常扩张),长久地处于这些不良情绪之下,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胃肠溃疡、皮炎、肝炎、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

容易因情绪引发的疾病

人生所经历的天灾人祸、失败挫折、歧视虐待和生活坎坷,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恶性刺激。它可以使人产生愤怒、惊恐、焦虑、忧伤、失望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