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2042700000013

第13章 食补抗衰养生法

五味食物养五脏

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五味的渊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其中就提到了“五味”,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本经》中。

药物中的“五味”对人体的作用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

《黄帝内经》中说:“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来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黄帝内经》中说:“辛以润之。”意思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多用来治疗虚证,身体诸痛调和药性和中毒解救。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肺虚久咳、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证。

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能坚”的含义有二:

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有泻火解毒和化湿的作用,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咸:能软、能下,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多用来治疗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瘕痞块等证。

食物中的“五味”对人体的作用食物中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伍和主治功效。

五种类型的食物,大致也同药物一样,对人体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四气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中药的五味,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附会。通过阴阳的变化,五行依次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了中药的配饮食也具有四气五味,各有所归,以养五脏。饮食有散、收、坚、软、缓、润、燥的不同功效,与五脏的生理、病理息息相关。饮食中五味调和,是保持人体健康最贵重的资本,是人体对疾病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延续,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破坏体内五脏六腑或各器官组织间的阴阳平衡。

五脏各主其味,肝主酸,脾主甘,心主苦,肺主辛,肾主咸。肝虚血枯者,喜酸味,因为酸能补肝;脾虚者,喜甘(类甜味)味,因为甘能补脾;心火重者,喜苦味,因为苦能泻火;肺虚有寒者,喜辛味,因为辛能宣肺祛寒;肾虚者,喜咸味,因为咸能滋肾。

五色与五味食物对应养生

五味调和

《黄帝内经》就已明确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五味调和得当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大家在日常饮食中都离不开五味——酸、甜、苦、辣、咸。

中医认为,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酸味

中医认为,酸味入肝。适当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此外,酸味食品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发生,还能治疗食积、消化不良、腹泻等疾患。酸味在烹调中能提味增鲜,并有爽口、解腻、去腥、助消化及消毒的作用。

甘味

是人类最易接受的味道,它一般指糖类的味道。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能补充热量、纠正低血糖、缓解疲劳、维持人体生命活力。中防心血管疾患。

咸味

医认为,甜味入脾,有补养气血、健脾、补虚扶正的作用。在饮食中,甜味可以起到去苦、去腥、矫味的作用。

中医认为,苦入心经。苦味食品可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苦味食品还有很强的抗癌作用。营养学家认为,苦味食品含有的某种氨基酸,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加食欲。此外,苦味食品中含有的茶碱和咖啡因,食用后能醒脑,消除大脑疲劳,恢复精力。苦味食品中的生物碱还有消炎退热、促进血液循环等药理作用。

中医认为,辛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辛味食品中的辣椒素能刺激体内生热系统,加快新陈代谢,具有减肥作用。辣味食品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减低血管硬化的概率,有助于预由氯化钠等成分组成。食盐、酱油是常用的咸味剂。盐能杀菌、防腐,能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医认为,咸味入肾,能软坚润下,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的作用,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补充适量淡盐水,可防止体内电解质的失衡。

调养原则

饮食调养的原则:膳食营养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关键。现在谈饮食营养当然已不是“三高”,而是注意三点:多样、平衡、适度。“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豆类作为养育人体的主食。“五果为助”,是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和干果。在这里泛指水果和瓜果食品。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五畜为益”,是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在这里泛指肉食类及海产品。这些“三高”食品是人体生长、修复组织及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营养物质。“五菜为充”,是指葵、韭、薤、藿、葱等,这里泛指植物蔬菜类,蔬菜类食物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具有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又有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和防肠癌的作用。

药食同源

健康食疗

中医有“药食同源”、“医食同宗”的理论,食物也同药物一样,有一定的偏性。由于饮食失调引起的疾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些病在国外称为“生活习惯病”,所以欧美国家很多学者都大声疾呼:“不要用自己的牙齿为自己挖掘坟墓”,现在人们已认识到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

抗衰老食物介绍衰老固然是人生必然的过程,但从理论上讲,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25.170岁。通过饮食调理,注意饮食保健,可以减少或避免所谓“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等,科学合理地运用抗衰老的保健食品,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过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肾中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前者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是由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

药物调理养生的原则

什么是药物调理养生

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选用相关中药组方配药,或与食疗相结合组方配膳,调养身体,以达到增强体质,补虚治病,健身防病,促进康复,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保健方法称之为药物调理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临床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溃疡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60%以上开始于中年时期。从40岁以后,可开始有针对性进行一些食药保健,重在调养脾肾,旨在固护先天和后天、补虚泻实、调理气血阴阳,达到动态平衡。

审因施补

运用补养药可分为无病强身和有病调养两类,不管哪一种情况进补,不可盲目进补,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审因施补,合理选择药物。

对证施补:虚证的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因此,应选择相应的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药物。

审证施法:根据脏腑功能虚损的性质和体质特点,选用不同的进补方法。方法分别如下:平补法:是针对一些慢性虚弱体质,选用平和温良之品,用药宜缓,以求长效。

清补法:是补而兼清的方法,多用于阴虚内热体质或热病后期。常用的药物如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梨汁、荸荠汁、芦根、石斛、西洋温补法:适用于虚寒体质或虚寒证,多用性味温和,不燥不烈之品。例如里虚寒症可选用党参、白术、砂仁、干姜、甘草之类等。

峻补法:适用于虚极和危重症,是高效、速效药物补救危重症之法。如大出血后,或大汗、大吐、大泻后的虚脱者,可选用独参汤或参附汤等。

补勿过偏

进补的目的在于协调阴阳,宜恰到好处,不可过偏。保健用药组方,法度严谨,配伍得当,补泻升降,温清和理,互相协调,有机配合,防止药物的偏颇之弊。

补勿滥用

补是针对虚而采取的方法。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补,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要防止“盲目进补”,“无虚滥补”和“虚不受补”几种情况。否则,将会导致疾病,或诱发痼疾。

补泻结合

“补”的主要作用在于“扶正”,其含义有二:其一扶正去邪,此为攻补兼施,做到扶正而不碍邪去邪而不伤正;其二补益,纯补之法,用药不宜急于求成,而宜缓图其功。

“泻”的主要作用在于“去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重补轻泻。平素膏粱厚味不厌其多,气血痰食壅滞情况颇多,此已形成了健康的隐患。盛者宜泻,这是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药物调养中宜补泻结合,以补虚不碍泻,泻实不伤正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