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本草纲目补益中药养生速查
2044200000005

第5章 补益气血防衰老(2)

北沙参

《饮片新参》记载北沙参:“养肺胃阴,治劳咳痰血。”

【药材档案】

别名:沙参、海沙参、银条参、莱阳参。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传统功用】

1.清肺养阴:用于热伤肺阴、干咳少痰、虚劳久咳等。

2.益胃生津:用于肺胃阴伤、燥伤肺胃、咽干口渴、舌红少苔、大便秘结等。

【药理作用】

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解热;镇痛。

【应用指南】

治疗肺癌

北沙参、半枝莲、石燕各30克,漏芦、蜂房各15克,枇杷叶、蒲黄、黄芪、苦杏仁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南沙参

《本草纲目》记载南沙参:“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药材档案】

别名:白沙参、泡沙参、山沙参。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传统功用】

1.清肺养阴:用于阴虚肺热、干咳少痰、舌红咽干及老嗽咯血。

2.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舌干口渴、食少干呕及内热消渴等。

3.益气祛痰:用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

【药理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祛痰;强心;抗真菌。

【应用指南】

治疗胃癌

南沙参、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鱼腥草、望江南、紫草根各30克,炙穿山甲、炙鳖甲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玉竹

《本草纲目》记载玉竹:“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药材档案】

别名:葳蕤、山玉竹、竹节黄、山姜、尾参。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传统功用】

1.滋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等。

2.养胃生津:用于热伤胃阴、舌干食少等。

【药理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菌。

【应用指南】

治疗肢体酸软,自汗,盗汗

玉竹15克,丹参7.5克,水煎服。

治疗眼目黑花,赤痛昏暗

玉竹(焙)120克,为粗末,每服3克,水200毫升,入薄荷2叶,生姜1片,蜂蜜少许,同煎至7分,去渣,饭后临睡前服。

鹿茸

壮阳

《本草纲目》记载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药材档案】

别名:斑龙珠。

来源: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传统功用】

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腰膝冷痛、遗精滑泄、阳痿早泄等。

【药理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增加冠脉流量;抗溃疡;促进创伤愈合等。

【应用指南】

治疮肠久溃不敛

熟地30克,肉桂3克,麻黄2克,鹿茸1克,白芥子6克,炮姜炭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巴戟天

《本草纲目》记载巴戟天:“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药材档案】

别名:巴戟、兔子肠、鸡肠风。

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传统功用】

1.补肾助阳益精:用于肾虚阳痿、女子宫冷不孕、下焦虚冷、小便频数、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等。

2.祛风除湿:用于肾虚兼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骨痿软无力等。

【药理作用】

抗疲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应用指南】

治疗男性不育症

巴戟天、覆盆子各25克,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各30克,茯苓20克,车前子、肉桂、沉香各10克,五味子15克,鹿茸、胡桃仁各5克。将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每日3次。

海狗肾

《日华本草》记载海狗肾:“补中,益肾气,暖腰膝,助阳气,破结,疗惊狂痫疾。”

【药材档案】

别名:腽肭脐。

来源: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斑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

性味归经:咸,热。归肾经。

【传统功用】

暖肾壮阳,益精补髓: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宫冷不孕,精少不育等及肾阳衰微,心腹冷痛。

【药理作用】

雄性激素样作用。

【应用指南】

治疗中老年人元气不足、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

海狗肾1具,红参1根,高粱酒1.5升。先将海狗肾洗净,切碎,入布袋,与红参一同置于容器中,加入高粱酒,密封,浸泡10~15天后即可取用,酒尽添酒,味薄即止。口服,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

海马

《本草纲目》记载海马:“暖水藏,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毒。”

【药材档案】

别名:水马、马头鱼、龙落子。

来源: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或小海马(海蛆)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传统功用】

补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腰膝酸痛及瘕积块等。

【药理作用】

性激素样作用;延缓衰老;抗血栓形成等。

【应用指南】

治疗瘕积块

海马1对,木香30克,大黄、青橘皮、白牵牛(炒)各60克,巴豆49粒。上6味,以童子小便浸软青橘皮,裹巴豆,以线系定,入童子小便内再浸7日,取出,麸炒黄,去巴豆,青橘皮并余药粗捣筛。

每服1.5克,水1盏,煎3~5沸,去渣,临睡前温服。

肉苁蓉

《玉楸药解》记载肉苁蓉:“暖腰膝,健骨肉,滋肾肝精血,润肠胃结燥。”

【药材档案】

别名:苁蓉、大芸、肉松蓉、纵蓉、地精。

来源: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肉质茎。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传统功用】

润肠通便:用于津枯肠燥之便秘。

【药理作用】

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缓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

【应用指南】

治疗老年人便秘

肉苁蓉、当归、干地黄、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枸杞子、火麻仁、陈皮、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治疗阳痿

肉苁蓉、菟丝子、蛇床子、五味子、远志、续断、杜仲各2克。上7味,捣碎,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

核桃仁

《本草纲目》记载核桃仁:“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

【药材档案】

别名:胡桃肉、胡桃仁、羌桃。

来源: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传统功用】

1.补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疼、筋骨无力等。

2.温肺止咳: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气喘、虚寒喘咳等。

3.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药理作用】

抗氧化;抗衰老;镇咳;抗肿瘤。

【应用指南】

治疗肾虚腰痛,或虚寒咳喘、便秘核桃仁10克,炒香嚼食。

蛤蚧

《本草纲目》记载蛤蚧:“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药材档案】

别名:蛤解、蛤蟹、仙蟾、蚧蛇、大壁虎。

来源: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传统功用】

补肺益肾,定喘:用于肺肾两虚,纳气无力,久咳气喘等。常与人参同用。

【药理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力;平喘;延缓衰老;激素样作用;抗应激;抗炎等。

【应用指南】

治疗虚劳咳嗽

蛤蚧1对,贝母、紫菀、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皂荚仁(炒令焦黄)、桑白皮(锉)各30克,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60克。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200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20丸,每日3~4次。忌苋菜。

冬虫夏草

《本草从新》记载冬虫夏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痨嗽。”

【药材档案】

别名:夏草冬虫、虫草、冬虫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性味归经:甘,温。归肾、肺经。

【传统功用】

1.补肾助阳:用于肾虚腰膝酸痛、遗精阳痿等。

2.补肺,化痰,止血: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等。

【药理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抗菌;抗炎;镇静,抗惊厥等。

【应用指南】

治疗虚劳咳喘

冬虫夏草15~30克,配老雄鸭蒸服。

紫河车

《本草拾遗》记载紫河车:“主血气羸瘦,妇人劳损,面皮黑,腹内诸病渐瘦悴者。”

【药材档案】

别名:胞衣、人胞、胎衣。

来源: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

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肺、心、肾经。

【传统功用】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肝肾阴虚、骨蒸劳热、盗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阳痿、早泄等,妇女冲任虚损、闭经、宫冷不孕,以及产后乳少,属气血虚少者。此外,还可用于年老久病、先天不足者。

【药理作用】

激素样作用;镇痛;增强机体免疫力;抑菌,抗病毒等。

【应用指南】

治疗乳汁不足

紫河车1个,去膜洗净,慢火炒焦,研末,每日晚饭后服2.5~5克。

气血双调

党参

《药性集要》记载党参:“能补脾肺,益气生津。”《本草从新》记载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药材档案】

别名:上党人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

来源: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传统功用】

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纳少便溏,肺虚咳喘、短气乏力等。

【药理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延缓衰老;抗溃疡;抗肿瘤等。

【应用指南】

治疗因服寒剂而损伤脾胃、口舌生疮者党参(焙)、炙黄芪各6克,茯苓3克,生甘草1.5克,白芍药2.1克。水煎,温服。

大枣

《本草汇言》记载大枣:“补中益气,壮心神,助脾胃,养肝血,保肺气,调营卫,生津之药也。”

【药材档案】

别名:干枣、美枣、良枣、红枣、干赤枣、胶枣、南枣、白蒲枣、半官枣、刺枣。

来源: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传统功用】

1.养血安神:用于血虚面色萎黄及心失所养、血虚脏燥者。

2.缓和药性:常与药性峻烈或有毒药物配伍,可缓解其毒烈之性,并有保护胃气的作用。

【药理作用】

催眠;增强肌力;抗肝损伤;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

【应用指南】

治疗脾胃气虚

大枣(去核)10枚,人参3克,蒸烂,捣匀,制为丸,如弹子大,每日一剂。

龙眼肉

《本草纲目》记载龙眼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药材档案】

别名:龙眼、益智、桂圆、荔枝奴、龙眼干。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传统功用】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食少倦怠及妇女崩漏出血等。

【药理作用】

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智力发育等。

【应用指南】

治疗失眠

龙眼肉10克,莲子50克,大枣20枚,水煎后加糖少许食用。

治疗神经衰弱

龙眼肉、芡实各20克,糯米100克,酸枣仁15克,煎汁去渣,共煮成粥。食用时调入蜂蜜30克,早、晚服食。糖尿病患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