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佳商业模式
2046300000005

第5章 商业模式5个关键词(1)

只有深刻地理解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设计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家为了最大化企业价值而构建的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的交易结构。这句话里有五个关键词,对我们抓住商业模式的本质至关重要,我们一个一个地探讨。

最大化-最少的付出,最多的收获

第一个关键词叫最大化。什么是最大化?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把阿基米德的话运用到商业模式上来说,就是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多的收获。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最大化的原则。

麦当劳变成24小时经营之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多了8个小时的运营时间。对麦当劳来说,这8个小时它有额外增加租金的成本吗?没有!所以让同样一份租金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前面我们提到的钻石能量水的案例,他不用大量的人员,因此用工成本非常低,可以说在人员使用上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家的最高追求是价值的最大化。

系统化是用更少获得更多的最佳途径,完善的系统决定于三件事:标准化、科技化与人性化。公司与团队的所有工作流程都要建立标准化的程序,以方便复制与培训;要运用科技化的工具以创造更高的效率与效能;而当程序标准化,工具科技化之后,更需要人性化的操作与用心的投入,才能让系统发挥从优秀到卓越的影响力!这也正是麦当劳如何超越中国的肉夹馍,在全球各地都能大量开店的原因!

企业价值-投资在今天,成就在明天,收获在后天

第二个关键词叫做企业价值。老板注重的是企业的价值,员工关注的或者高管关注的是企业的绩效。这有什么差别呢?

关注企业价值才能持续获利

有两个老板,一个叫左老板,一个叫右老板,两个人是同行,互为竞争对手。这两个老板的公司去年的营业额都是1000万元,但同时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市场就这么大,营业额很难再提高了,除非改变企业的价值追求,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但是要把商业模式规划好,首先要投400万元来改善整个企业的运营现状。

左老板说我不投这400万元,因为我满足现状。我去年有1000万元的营业额,看起来还挺不错。而右老板则投了400万元放在提升企业价值上,那么他的账上金额今年还剩下600万元。

左老板去年的营业额是1000万元,那么明年呢?左老板明年的营业额最多能做多少?1000万元?

错!左老板去年能做1000万元,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跟他一样,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他们可以各自分到1000万元的市场。今年能做到1000万元,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正在做出改变,往企业价值上投入,竞争力还没体现出来。而明年,左老板最多只能做到600万元,右老板则会做到1400万元,左老板不见的400万元都跑到右老板那里去了。再过一年,左老板最多只能做到200万元,右老板则会做到1800万元。因为右老板投在企业价值上的每一分钱,都由左老板帮他买单。

这就是关注企业价值和只重视眼前绩效的区别。

什么是老板?老板懂得投资在今天,成就在明天,收获在后天。老板懂得今天的账面上是负的,明天是平的,后天是正的。老板懂得今天投资别人,明天帮别人赚钱,到了后天别人回过头来就会帮老板赚钱。这才是真正的老板,也是注重并且投资企业价值之后一定会有的回报!

企业利益相关者-智慧要分享,利益要分配,责任要分担

第三个关键词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以遇到的人,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家就是老板,当然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此外,投资者、高管、员工、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同行、负责物流的人员、提供无形资产智能产权的人、企业所在的社区、企业所处的社会、企业所在的国家……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

可是很多老板遇到的问题是,一旦挣了钱,只记得最大利益相关者是自己,忘记给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分钱了。所以老板有三分天下的说法。哪三分?第一个叫分享,第二个叫分配,第三个叫分担。智慧要分享,利益要分配,责任要分担。

如果我在这个商业平台上,老板愿意教我,彼此的智慧可以交流,伙伴们可以共同成长,那么我会更用心地工作,这个商业平台会越来越好,这个商业模式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如果在一个商业平台上,利益不是被少数人集中,而是大家都可以获得,普遍公平地分配,那么大家愿不愿意留下来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呢?肯定愿意。如果在这个商业平台上,有人愿意帮我扛责任,我怎么可能不愿意愿留下来呢?分担就不孤单。为什么很多人到最后不愿意留下来?原因是觉得好像被孤立在圈子之外了。所以老板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照顾好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享、分配与分担。

在海峡两岸都享有盛名的王品集团,旗下拥有王品台塑牛排等多个品牌,已经上市,并且造就了200多个千万富翁,在台湾的股价比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还高4倍,主要就来自于集团领导人戴胜益先生的分享与分配哲学,公司拥有完整而公开的利益分配与激励系统,每个员工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的奉献与收入,可以得到多少相应的回报,也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成长与提升,自然,员工就更有积极工作的信心了!

君悦酒店为员工建五星级俱乐部

着名的君悦酒店就尽量与员工分享,成立了一个内部俱乐部,不是一般顾客的俱乐部,而是专属员工的俱乐部。里面的设备跟五星级收费的专为有钱人设置的俱乐部完全一样。君悦为什么这么做?

理由很简单,在酒店里,员工每天都在服务别人,每天都在为别人忙活,很多人一天到晚都在受气,受气的员工心里会不会比较郁闷?看看自己忙活到半夜,还在为酒店里的客人服务,自己家里的衣服却没有人洗,没有时间约会、看电影,即便不受客人的气,自己心里也会有气。君悦深刻了解员工的需要,就为他们专门建了一个俱乐部。

当在工作间隙,你可以去喝咖啡,在家里没时间洗衣服,你可以拿到这里来,俱乐部帮你洗,洗完后就收一般洗衣店的费用,却享受到了五星级酒店的服务。你没有时间订电影票,俱乐部帮你订。每个员工都享受到像他们的顾客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因此君悦的效益特别好,挣了很多的钱。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企业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就为企业创造利润,实现创收。

不仅仅是员工,每一个跟企业相关的人都能创造营收,甚至是产品也能创收,比如美国乐事薯片。有时候做广告,你买了一盒薯片后,回家拆开后,发现里面有张纸,拿着这张纸,你可以到肯德基换一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和乐事薯片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这就是靠自己的产品为自己创造价值,产品卖出去的时候,这个产品还帮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比如说,有人拿着那张纸去肯德基兑换百事可乐,随之而来的是什么?是顺便买炸鸡汉堡和肯德基的其他食品。所以产品也是企业利益的相关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企业不仅仅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为自己创造价值,实现利润,还需要通过角色的转换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更为紧密。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也就是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而一些大公司则有大股东,消费者和公司股东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消费者股东”的说法?

比如说,到了年底,你可能会收到上岛咖啡给你写的信,上面写着某某股东收。你会很奇怪:我怎么成了上岛咖啡的股东呢?你打开信之后,上面写着:

亲爱的股东:

您好!

非常感谢您一年来对上岛的投资。您这一年来对上岛的投资总额是3756元(为什么?这是根据电脑里面的记录,你去年一年在全国的上岛咖啡一共消费了3756元),今年公司的运营不错,因此公司决定对股东给予10%的红利分配(信里附上一个密码,用这个密码可以登录上岛的网站,然后这笔钱就会直接打到你的会员卡里,你的会员卡里会多出375.6元,即10%的股东红利)。非常感谢股东的支持,并且邀请您尽情地到我们店里享受红利。

这笔钱当然只能在上岛咖啡店里使用。

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跟送消费券、打折券不是一回事吗?事实上就是一回事。但是仅仅换了一种说法,让我们感觉就是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不一样。我们感觉成了上岛的股东,以后会更频繁地光顾上岛,甚至在和朋友聚会、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都会为上岛咖啡主动美言几句。这不是开玩笑,不要小看这种称呼的改变,角色的转变。企业让客户的感觉更好,就是为客户创造了价值,那么客户就会为企业创造利润。

提供服务-服务越多,收获越多

第四个关键词叫提供服务。如果你可以为越多的人提供服务,那么就可以为自己创造越多的财富。

苹果公司的手机iPhone,它已经被下载了超过100亿次的软件,包含了各种应用软件以及游戏软件。在iPhone的商业游戏规则当中,刚开始下载这些东西时,都是免费的,它先给你玩。当你参与进去后,你觉得这个东西不错,那么软件会不会升级,会不会更新?答案是会。当软件升级更新的时候,要不要钱? 毫无疑问,肯定会要钱。先免费为你服务,然后再来创造价值和收益,这就是服务最多数人的力量。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当中,要把目前占中国43%的服务业提高到50%,以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来说,7%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但我们即使提升到了50%,跟全球先进国家70%~80%的服务业比例来说,仍然是落后的。所以提升服务业在行业中的比重是我国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平台上,如何对越多的人提供服务,就能收获更多的企业价值。

以中国2011年在美国市场上市的多家公司为例,包含优酷、当当网以及人人网,没有一家不是拥有最庞大的会员基础,也都是以大量的免费服务去服务最大多数的人。建立起最庞大的会员数据库之后,自然就有创利机会以及赢利模式,可以在后面创造更多的广告以及增值服务来增加企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