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2050900000012

第12章 走在当年的老路上(4)

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欧元必然会崩溃,关于这点可参见我的另一本书——《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当然现在谈它走到了尽头还为时过早,为应对当前的债务危机,为去债,欧洲正通过印钞的方式来应对。所以,我们甚至可以预期欧元还会走好一段时期,因为“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最终的命运却不容乐观。我们认为欧元一定会完,原因在于不同政体怎会有长时间的相同的利益呢?随着信用扩张的负面效应全面到来,信用扩张不再,也就意味着泡沫破灭。为维持欧洲的高福利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各国政府就要像2009年那样不得不接手大量的错误投资,不得不支付更多失业救助金,这样一来更大的救助成本将就此产生,更大的债务也将出现,各国的矛盾将会恶化。这时,欧元要想存续,唯一的办法就是统一财政。说易行难,德国、法国等国愿意将自己的财政权让渡出来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只是从概率上来说,很低很低,这种可能性低到肯定超不过10%。

欧元最可能出现的局面是逐步瓦解,而不是突然崩溃。最初,像希腊这样的高债国承受不住债务压力,半被逼半自愿地退出欧元区。在恢复自身货币主权之后,可大幅度压低本币汇率刺激出口,进而大幅度提升经济增速并相应地增加税收。这就是通胀的好处,但其好处不止这一点点。

第五方案——信用扩张

在增税无望、福利又不能削减的情况下,各国政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事实上,世界上的每个政府,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可以做到,并且也都这样做了。

他们首先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让政府的一个部——财政部向另一个部——中央银行出售公债。而中央银行要么用新印刷出来的钞票来支付公债,要么在自己的账簿上为它的兄弟部门——财政部记入一笔存款,以此支付公债。仅需如此操作,财政部就可以动用这笔资金,去偿付各种各样的账款了。

政府所得的收益不仅局限于此。除获得这笔直接的款项外,它所能够获得的收益还包括隐蔽的通胀税。这是一个极端隐蔽的税种,首先,它无须在议会上进行所谓的投票表决;其次,在征收过程中,普通群众根本无法察觉。以欧美国家为例,所得税是高度累进的,信用扩张可使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超过物价。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的通胀率为10%,国民的收入增长率也是10%,联邦政府却可以就此取得15%的财政收入。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发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GDP每年增幅9%左右,在我们的收入增长更低的前提下,我们的财政收入却以每年25%的速度在递增。

信用扩张还能给政府带来另一笔收入。假定美国政府以4.75%的债息发行公债,向某位投资者借了20,000美元,这个政府很守信,20年后连本带息进行偿还。按照4.75%的债息,这位投资者的本息所得为46,904美元。但需要注意的是,20年后,政府偿还的钱所能购买的东西,与当初投资者借出的钱所能购买的东西会一样吗?

信用扩张还能够给政府带来一个好处——隐蔽地赖账。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Rogoff)的研究结论是,如果美国目前的通胀率达到6%,则政府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仅用4年时间就能下降20%之多。由此可见,这种赖账的办法多么隐蔽。

罗格夫教授的研究表明,国债期限越长,投资者所持国债比重越高,债务国越可能以通胀的方式来降低债务率。这种赖账的行为不仅仅只发生在一国国内,在国际上表现得更为直接。

政府虽超发大量的货币,制造了通胀,收了人们大量的税,但它的收益远不止于此,它同时还收获了民心。对那些失业者而言,凭空变出东西就能为他们提供工作。而那些有关吃、穿、住、行方面的商人们,似乎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订单。纳税人讨厌被政府直接征税,但却并不讨厌政府扩大支出,对他们而言,这至少表明额外支出降低,他们可以用那笔钱获得更多的商品或服务,如果足够多,他们还可以去投资。而对那些无能的企业家而言,政府将信用扩张、扩张再扩张一些,他们就可以借到更多的廉价资金,维系他们的错误投资,以此来暂时掩盖他们可笑的蠢行。对那些无心工作的人而言,又意味着他们会得到更多更长久的救助,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懒散地过无须工作的自由日子了。

纵观历史,大多数国家都是利用这种措施来应对严重的财政危局的。货币和金融资产持有人以通胀的方法来赖账,并非20世纪首创。这亦是自古有之,经典案例就是,1716-1720年法国为应对太阳王的债务危机,而采用的约翰“劳式的应对。当然,用通胀的方式进行赖账自20世纪以来得到了最为广泛和彻底的应用,这也是事实。

走在因循守旧的老路上

当前的经济走势是如此的糟糕,以至于欧洲央行执委兼首席经济学家彼得“普雷特(PeterPraet)说:“这样一来,下调利率,就有依据了。”

欧洲央行(EuropeanCentralBank,ECB)2012年7月5日宣布,将再融资利率下调25个基点。虽然这是欧洲央行2012年的首次降息。但此次降息后,欧洲央行的再融资利率已低至历史低点——0.75%,也就是回归到2008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时的水平。为提振银行间市场,欧洲央行同时还将隔夜存贷款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使存款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降至0和1.50%。

英国央行2012年7月5日虽然宣布维持基准利率0.5%的水平不变,但其同月18日公布的该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该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9位委员以7比2的投票结果,通过扩大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的决议,全票通过维持基准利率于0.5%不变的决议。从这点可见,未来该行在货币政策上将倾向于进一步宽松,甚至可能采取降息措施。

在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再度陷入停滞,美联储高层有些坐不住了。2012年7月23日,拥有本年度货币政策投票权的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公开表示,除非采取“进一步行动”,否则今后18个月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将缺乏进展。威廉姆斯此前已多次呼吁美联储采取进一步措施刺激经济。他暗示,如果美联储发起新一轮量化宽松,购买更多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y,MBS)而非美国国债,将对金融状况产生更强有力的影响。

……

“从当前世界各国对经济危机的应对之策来看,世界经济似乎在复苏。但这种复苏就如同2001年美国网络新经济终结之后,世界经济只是通过流动性驱动的繁荣一样,是并不触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创新的复苏。学界和各国政府对这次危机已达成共识,但我们仅仅只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却没有从根本上正视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当前的复苏并没有减轻这种业已存在并且曾经严重危害到我们经济的失衡,而只是在原有模式上因循守旧。”这一观点其实同样适用于今时今日。

因循守旧、走在老路上的不仅只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亦是如此。

2011年9月8日,奥巴马在国会联席会议前提出了总额为4470亿美元的促进就业计划。他建议投入1050亿美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就业;为约600万可能失去失业保险的人提供500亿美元的失业津贴;投入1750亿美元,为工人继续降低工资税,为工商界制定新的工资税减税方案(到2012年,工人工资所得税税率从4.2%降到3.1%,工商界工资所得税税率从6.2%降到3.1%。鼓励工商界发展,如其增加雇用人员,将得到额外的工资税免税期);投入350亿美元,防止教师、警察与消防员等紧急情况人员失业,这将遏制地方政府解雇雇员导致失业率持续上升的趋势;投入500亿美元,用于使高速公路、铁路与机场现代化,此举将让数十万建筑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当你看到这个方案时,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2009年2月17日,刚刚上台不久的奥巴马签署了一份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份长达1073页的经济刺激方案建议其中的2860亿美元,约等于总额的三分之一,用于减税,以提高公众消费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当时他们预计,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将有95%的美国家庭从中享受税收减免。此外,投入比较多的领域还包括,1200亿美元用于基础建设和科研投资,包括改善公交系统、兴建高速公路铁路等;1059亿美元投资教育,包括修建学校;437亿美元用于公共卫生。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无论是欧洲、美国,甚或中国,这一切仅仅只是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开始。然而,这种路径依赖式的应对真的有效吗?无数次的经济波动已经证实了米塞斯的观点:财政和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

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曾尖锐地指出,政治圈子里的人一直都不能面对事实。在处理问题时,他们只采用折衷的办法,无限期地拖延解决问题,然而同时债务已悄然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