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2051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为什么要拒绝捧杀

有人捧怎么会是坏事呢?一般情况下,答案是没什么悬念的。然而,如果吹捧你的人并不真正了解你,他的吹捧要么是出于一种泛泛的善意,要么是把你当做一种浪漫的想象,试图通过“移情作用”来刺激他自己,要么是希望从你那里得到某些东西,甚至让你为他卖命,那就应另当别论了。

吹捧中国,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但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吹捧”就变为了“捧杀”。

我们的邻居日本就曾遭遇这样的“捧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只用了20余年的时间就从一片废墟上新建起了一个经济强国。西方世界当年对日本的吹捧一点都不亚于现在对中国的热捧。1979年,美国学者埃兹拉·沃格尔甚至写了《日本名列第一》这本书,书中他指出日本在许多方面超过了美国。然而,不到10年的时间,正当日本春风得意、不可一世之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从此陷入了长期停滞、一蹶不振的境地。

殷鉴不远。本书的立意即在于此: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确拥有了傲人的经济总量和光鲜的都市形象,但是其内在依然脆弱。这种脆弱不仅体现在经济基础的不扎实,人均财富很低,更突出地体现在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结构扭曲上: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层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博弈升级,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无法匹配……至为关键的一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未能同步,甚至改革向何处去,也目标模糊。总之,我们尚未冲出制度转型的“历史三峡”,转型还要过大关。在这样的大势下,国人需要做的唯有“冷静、冷静、再冷静”、“清醒、清醒、再清醒”,至于那些真真假假的吹捧,请让我们大声地喊出:“中国拒绝捧杀!”

本书的结构布局大体如下:首先笔者试图记录和梳理这样一种吹捧中国的潮流,这主要体现在本书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吹捧中国的潮流首先是来自国外,然后才引起中国国内的热烈回应。

笔者将叙述的起点选择在2004年,因为在这一年,美国人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概念,一时间在全球不胫而走,随即此概念转化为“中国模式”,讨论的热度一波胜过一波。也就是说,2004年是世界关注中国,同时也是热捧中国的一个新起点。

说到2004年,一个巧合是,许多具有标杆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中国在海外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首次公祭孔子;第三次改革论争发端。这一年还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元年……这些看似不同的主题,实际上都隐藏着一根主线:世界在重新看待中国,而中国也开始重新反思自我并且开始重新看待世界。总之,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史中具有某种节点式的意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04年之后,世界对中国的追捧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件:2004年,“北京共识”的提出;2005年,美国最着名的三大刊物热捧中国;2006年,中非峰会被认为是“北京令世界惊叹的开始”;2007年,美国学者约书亚·柯兰齐克出版《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盛赞中国软实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这是“中国主导世界元年”;2009年,两位“大佬”——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和约翰·奈斯比特分别在其出版的《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和《中国大趋势》,大赞中国模式;2010年,英国着名学者马丁·雅克出版《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模式被捧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仅看看这些标题,就可以发现,世界对中国的吹捧是在持续升级的,就像股市里一条不断上扬的K线,看起来十分美妙。本书第一篇选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作家作品为线条,试图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使读者看到都是谁在吹捧中国,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

第二篇则是描述中国国内对于海外吹捧中国热的一种回应。在书中笔者描述了以北京大学教授潘维为代表的所谓“中国学派”的一些作品,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吹捧比国外的更为直接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当然,这种对应关系还有更广阔的层面,笔者的总结是,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和西方自身危机的出现,中国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3种动向:草根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基于重新评价共和国前30年基础上的新国家主义崛起;基于对更久远历史文化因素反思基础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复兴。

本书的下半部分重在对上半部分所揭示的这种潮流进行辨析。我希望通过这种辨析能为广大读者提一个醒:警惕“捧杀”。第三篇集中分析“捧杀”中国背后的动机、我们自己乐于迎合的心态以及为什么要反对国内出现的3种思想动向。

第四篇则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深度延展。当下的中国,应当说还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去破解。举其大者,一曰仇富,二曰仇官。而此二者总归到一点则是仇视特权。

中国的挑战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改革进入到一个“迷惘期”,自第三次改革论争开始到现在,改革往哪里去,方向并不明晰。而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也同样存在困境。尽管我们付出了百般努力营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不过从效果上来看仍有待改进,软实力的打造尚未真正成功,而中国到底该承担多少国际责任,在国际上应当寻找怎样的定位,种种问题,仍需寻找共识。总而言之,不破解这些问题,中国这个大国就是一个“脆弱的大国”。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吹捧而是担忧,担忧被“捧杀”,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地继续改革,攻坚闯关。

总之,一句话,中国拒绝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