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2052300000014

第14章 创造教育:从涂鸦到创造(2)

尽管所有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爱迪生、伽利略那样出色。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创造发明萌芽,千万不能要求过高。一旦孩子有那么一点创造性的迹象,就应该及时地努力去发掘,进一步加强训练。

在动手的过程中,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东西,是创造力的一种反映。作为父母,不要让孩子只动口不动手,更不要人为地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蓝色的太阳

有一位国内的美术教师走进教室说道:“同学们,在上一节美术课里,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个正方形一定要画得轻一些,因为在最后需要把它给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就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画本开始照老师刚才所讲的那些步骤去画吧。要想着,我是怎么画的。”不一会儿,一个小学生一次就画成功了。

在美国的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孩子画了一个蓝太阳交给了他的母亲。母亲看完后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了?”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画得棒极了,你实在太有想象力了!”

千人一面的标准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们创造的天性,而个性化教育,才能激活人的创造潜能。

美国大多数家长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自身的创造能力。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同时他们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进行粗暴的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敢于创造人格中的“敢”字非常重要。敢想、敢说、敢干才会有所创造。家长应该接受“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这个观点,父母对孩子的创造性教育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许多事实证明,淘气的孩子往往比老实的孩子更加具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所接受的刺激比听话的孩子多一些。所以,父母要放开孩子,给他们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这样对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

创造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如果把孩子捆得死死的,不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他们怎么去进行创造呢?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你就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活动、创造,给他们一片轻松的创造空间。

“树叶不会睡觉”

一天,有个小女孩跟着爸爸到公园里散步。小女孩看见河边的一棵树秃秃地没有叶子了,便对爸爸说:“树叶回家睡觉了。”爸爸说:“不对,树叶又不是人怎么可能回家睡觉呢?树叶是落到地上了。”

爱迪生在小时候可谓异想天开到了极点。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要问个为什么,只要有了疑问,他便会试着自己去找答案,直到弄懂。有一次他想:“为什么青草不能燃烧而干草会燃烧呢?”想着想着,他就把干草点燃了,结果酿成了一场大火。因为想孵出小鸭,他还亲自孵过鸭蛋……对于这些异想天开闯下的祸,爱迪生的母亲从来没有粗暴地阻止、干涉过,而是循循诱导、百般呵护,支持爱迪生的创新精神。为了便于孩子的研究,这位令人敬佩的母亲甚至特地在自家的地窖里开辟了一个小天地,让爱迪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正是因为父母的大力支持与鼓励,爱迪生才终于成了拥有两千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

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而绚丽多彩啊。这个世界在孩子的眼中是充满着神奇、充满着诱惑的。在一些成人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事情上,孩子却有着他们自己的观察角度与思维方式;而这些又往往是以异想天开的形式表露出来的。这就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正确的引导。不要小看这些充满稚气,甚至近乎荒诞的异想天开,那里面很可能萌发着惊人的创新幼芽!

想象力是人们在自身的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自身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智力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孩子常借助想象,对类似的事物进行推断,从而认识新事物,发展的创造能力。可惜的是,如何去培养孩子自身的想象能力,常常会被家长所忽视。

有一些中国的家长会认为,小孩子的想象只不过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存在着五彩缤纷的世界与千奇百怪的事物,他们想飞上天空,潜入蚁穴。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更对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文学等才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泼冷水,而应多加鼓励,引导孩子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只有这样,孩子的创新欲望才会被激发出来。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异想天开,从孩子的胡思乱想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并正确地加以引导。

成人的想象力不如孩子

有一天,一位爸爸到幼儿园去接孩子。看到孩子正在画飞机,这位爸爸就在旁边看了起来,可看着看着,他总觉得儿子的飞机画得很别扭,

于是就对儿子说这样画不对,这个地方应该这样画,那个地方应该那样画……

可是,儿子却不管不顾,还是自己画自己的。

爸爸在旁边看得着急,不顾儿子愿不愿意,拿起儿子的手画了起来,终于画出了一架他认为很像飞机的飞机。

可是,儿子却不高兴地说:“爸爸,这是你要的飞机,为什么我就不能画出我想要的飞机呢?”

一个3岁的法国小男孩对画画很感兴趣。他的父母就给他买了很多画笔和画纸,让他自由自在地画画,至于画的是什么,画得怎么样,父母并不加以评说和纠正。

有一天,小男孩费了很长的时间画了一个西红柿,就摇摇摆摆地拿着给爸爸看。

爸爸没有说孩子画得像不像,而是首先问孩子:“儿子,你画的这个是什么呀?”

儿子用稚嫩的话语回答:“爸爸,这个是西红柿,我最喜欢吃的。”

可是儿子给西红柿涂的是紫颜色,而且是像香蕉一样的细长条。

于是爸爸对小男孩说:“嗯,画得不错,真有想象力。不过呢,你画的和真实的西红柿有一点点的不一样。来,儿子,我们看看真实的西红柿长得什么样子,然后再来画一个好吗?”

“好的,爸爸,你去拿个西红柿来,我们一块儿画。”

国内的一些父母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画的东西,总觉得自己的眼光是正确的,而孩子的眼光是错误的。

殊不知,孩子也有自己的想象力,也有自己的心灵世界。

而国外的一些父母比较认同孩子的想法,一般不会轻易地对孩子画出的东西进行批评或指正。即使孩子有时画的东西与现实有很大出入,他们也会让孩子自己去认识,自己去领悟,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孩子怎么画。

能够做到返璞归真、外敛内收的境界,对于艺术家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刚拿起画笔的孩子却已经站在了原创的制高点上。因为幼儿的心灵就像喜马拉雅山那样的纯净,清澈的眼睛可以完全不受视觉的束缚,完全凭直觉就可以涂抹出艺术家们魂牵梦萦的追求。而这种本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是刻意地追求所能达到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那种对美的敏感在不断丧失,想象的天空里也变得不那么蓝了。因为孩子在长大,大人也逐渐把自己对美的感觉灌输给了孩子,孩子也逐渐看到了世俗当中的世界。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如何持续才是挑战。”

我们让孩子涂鸦,对孩子进行早期的美术教育,其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将来的画家。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预料并且也不能替孩子去安排未来的职业与爱好。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通过开发孩子潜在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材提供最大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优秀的思维方式与超凡的想象力,并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本能的意识,如此教育,才算得上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想象力就好像是一方沃土,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和滋养。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少些人为干扰,多些自由发挥,激发孩子追求美、创造美的灵感与热情。

成绩?兴趣?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每次背书他都背不出来,但对下象棋却有着一种特别的爱好。他甚至可以不看棋盘同时和两个人下两盘棋,而且会大获全胜。对于这两盘棋的每一步他都记得很清楚,并能在棋局结束后把两盘棋恢复起来重走一遍。他虽然背书很慢,可是背起象棋谱、围棋定式,似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甚至在放学路上见到别人下棋,也能在旁边站上半天。

可是,这个孩子的成绩老是提不上去,妈妈就给他报了几个补习班,并且规定必须每天几点回家做作业。一旦发现孩子看别人下象棋或者和小伙伴下象棋,他的妈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训斥一顿,然后就开始唠叨个没完。

一次又一次,这个有象棋天赋的孩子再也不敢看别人下棋,也不敢同别人下象棋了。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可成绩依然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长进。

英国孩子凯勒在三四岁的时候,他的爸爸每天都要带着他去外面散步一两个小时。然而,这种散步并不是单纯的溜达,而是一边交谈一边溜达。比如摘下一朵野花,爸爸就会给孩子解说一下,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捉个小虫,顺便给他说说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一块石头、一草一木都成了爸爸给他讲课的素材。

这位孩子的爸爸总是先唤起凯勒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他会告诉孩子哪个问题属于植物学范畴,哪个问题属于动物学范畴等等。这样,凯勒的父亲就在散步当中传授了许多凯勒感兴趣的知识。

在小凯勒7岁的时候,他的爸爸经常带他去参加音乐会。在一次中场休息时,凯勒看着印有歌词的小册子问父亲:“爸爸,这不是法语也不是意大利语,这是拉丁语。”爸爸说:“你说得不错,想想看,上面所写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凯勒从法语和意大利语进行类推,基本上明白了大意。他说:“爸爸,既然拉丁语这么容易,我为什么不早点学呢?”听到小凯勒说出这样的话,他的爸爸觉得此时的条件已经成熟,就开始教他拉丁语,结果,小凯勒仅仅用了4个月就学会了。紧接着,凯勒用6个月就学完了希腊语,后来又学了德语、意大利语等。在小凯勒10岁的时候,对一些德国、意大利、希腊等各国的文学著作都能够自己诵读下来了。

西方国家大多数父母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适应各种环境与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孩子成长的过程必须要依靠他自身的力量。所以,必须要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一种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平时的锻炼是多方面的,比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而其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进行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和爱劳动的习惯,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从而形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我们的一些父母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中国家长普遍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能让他们过得快乐、过得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总之是越多越好。只要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们为使孩子学习好,将来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是考虑得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考虑。

大多数的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学习好,总要帮孩子排满辅导课程及才艺学习,而这一切却从来就没有问过孩子是否有学习的意愿。中国的父母都忘了,只有主动、有意愿的学习才能让孩子的专注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专注力可谓是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被家长威胁强迫着去上各种课程,不但对孩子没有一点帮助,还很有可能因心情不愉快而影响日后的学习。

一般传统单向的学习方式,能让大多数的孩子习惯、接受,而他们却无法从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个人的兴趣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因此作为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

允许依照自己的方式及步调去学习与探索。

学习的兴趣是从孩子的喜爱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孩子最初的热情,父母不要一味地强迫,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帮孩子找到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