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2052300000026

第26章 财富教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

金钱不等于财富。从小对孩子进行财富教育,让孩子懂得怎样合理地花钱,怎样正确地理财,怎样通过辛勤的劳动赚钱,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谁的零花钱多

小涛上小学二年级,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中午不回家吃饭。为了让孩子吃得好,小涛的妈妈除了每天给他3元钱的饭钱外,还外加3元钱的零花钱。通常情况下,小涛每天的钱都会花完,很少有剩下的时候。其实,小涛每次吃饭2元钱就够了,余下的钱他都买了零食或其他的小玩意了。

至于小涛的钱是怎么花的,小涛的父母很少过问,只是每天出门之前都给小涛6元钱,有时如果没有零钱,就会拿张10元的给小涛。

一位正在读小学4年级的名叫卡洛的孩子,经常毫不掩饰地告诉他的同伴:“每当我干一次家务活,爸爸妈妈就会给我钱,我把钱全部都放到储蓄箱里。当圣诞节来临时,我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有属于自己的钱了。”另一位名叫莫斯的11岁男孩也有同样的经历,每次他帮助父母修剪院子里的草坪后他就可以拿到7美元,因为修剪草坪是一个极其累人的体力活。

一些国内孩子的零花钱额度过大,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也较为随意,家庭条件好的就给得多,家庭条件稍差一点的就给得少。

日本某公司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将中国、日本、韩国、越南4个国家孩子的零花钱进行比较,按比例,中国孩子的零花钱绝对额是这4个国家中最高的。一个读初一的中国中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达到400~500元,而据孩子的母亲讲,这个数额在班级里并不是最多的。按照实际购买力换算,这差不多是日韩家庭孩子零花钱平均水平的2~3倍。

虽然中国孩子的零花钱多,但花得却很随意。为了让国内的父母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会花零花钱,我们看一下美国的一个家庭是怎样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

1.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怎样使用零花钱,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具体怎么花,则由孩子自己作决定,家长不要直接干涉。一旦孩子使用不当时,家长也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慢慢地,在不断的学习中,孩子就学会了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2.让孩子在闲暇的时间去打工。其实,工作是孩子自信心的助推器,美国的很多父母都鼓励孩子靠打工挣一点零花钱。家长的这种态度甚至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

3.教会孩子怎样存钱。要激发孩子的存钱兴趣,可以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进而向孩子解释:如果以后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另外,让孩子养成存钱的习惯,也会让孩子懂得珍视自己的劳动所得。

4.提供模拟成人生活开支的训练。做父母的还应该帮助孩子设置将来的生活,让孩子能够尽早地适应未来的生活。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孩子长大成熟后,做家长的常会翻开旧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家庭财政的收支。

基于国内孩子的零花钱使用状况,有关专家对中国的父母提出了一些建议: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可以每个星期固定地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最好的方法就是每星期的同一天给他同等数目的钱,这样,每个星期有多少零花钱,平均每天是多少,孩子就可以心中有数。究竟该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家长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确定。这样,孩子就懂得自己的开支该怎样去规划。

最开始孩子花钱避免不了会出错,买东西的时候缺乏考虑,这都是正常的事,应该允许他们出错。你让一个刚学会简单算术的孩子去买一斤盐,回家的时候发现,找回的钱并不是应该有的那个数,你不必责怪他,只需说一句:“没关系,慢慢来。”孩子听了反而会感到很内疚,有了这次的教训,以后他就一定会更加注意。

家长每次给孩子的零花钱,千万不得超过自己家庭的经济负担能力。如果孩子提出一些异议,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家里的境况:我是希望能给你多一些零花钱的,但是我们的预算有限。这是一种可取的方式,显然这要比试图说服孩子他不需要那么多零花钱要好得多。

但是,给孩子的零花钱要能使孩子支付其合理的开支。每次要把孩子的花费和需要放在心上,便于决定给他多少零花钱。这个问题需要夫妻双方配合默契才行。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一个人主管钱,孩子的零花钱也应由这位财务主管来支付,这是防止孩子趁机多要钱的办法之一。作为家庭财务主管应按时按量地支付孩子的零花钱,不要因为工作或家务的繁忙而忽略。

孩子手中有一定的零用钱,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正确支配和使用手中的钱,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此,中国的父母不妨学学国外父母的做法,比如给孩子来个生活开支训练,让孩子学会掌管自己的收支。

孩子的压岁钱

春节到了,小丽得到了2000元压岁钱。

妈妈问:“小丽,这些钱打算怎么花啊?”

“妈妈,我想要一个大熊猫的玩具,就是上次我们看到的,要300多元的。我还要买套小洋装,我们班好多女孩子都有,很漂亮,还要一双小靴子……”

妈妈一算,这样下来,2000块钱也就没有了。于是妈妈就说:“上次已经给你买了一个大的布熊玩具,你的衣服多得都穿不完,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要买了,还是让妈妈把钱存起来吧。”

“不,妈妈,去年的压岁钱你说给我存起来,可你都花掉了,这是别人给我的钱,我就要花。”说着小丽就哭了起来。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别人给你,妈妈还要给别人家的孩子压岁钱,说到底,这钱还是妈妈出的。”妈妈生气地说。

这时,坐在一旁的爸爸开口了:“孩子要什么就给她买,不就是2000块钱吗,我们家又不缺这些钱。小丽,来,到爸爸这儿来,不哭了,下午爸爸带你出去买啊。”

小丽这才破涕为笑。

查理先生是美国一家寿险公司的主管,他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平均每年的压岁钱各为1000美元。查理先生说:“每年的压岁钱除扣掉一小部分新年购买新物品的费用后,剩余的采用定存方式存入银行。”这是他与两个孩子商量后选择的理财方式。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存钱的好习惯,让孩子对钱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国内很多家庭里,孩子在过年时往往能收到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的压岁钱。然而压岁钱的流向,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家庭理财在教育方面的不足。

其实,压岁钱是中华民族重礼仪重情谊的典型载体。特别是到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给长辈拜年问候,表示对长辈的敬重与祝福,同时,长辈多多少少给小辈一些压岁钱,这表明了对小辈的关心和爱护。

假如把一些压岁钱交给孩子,做家长的会担心他们因为还没有自控能力,会挥霍掉,交由家长保管吧又担心孩子不高兴。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理财能力没有任何信心。在管理孩子的压岁钱问题上,我国的理财教育显露出了尴尬。

于是,有些父母就将孩子收到的一些压岁钱转送给别人家的孩子。一些手头较为宽裕的父母,则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孩子随意支出自己的压岁钱。然而,也有极其少数的父母通过自己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使孩子的压岁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而在美国,有很多父母经常对儿童进行财商教育,大部分的父母都建议从孩子三四岁开始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有的人主张孩子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之后,大人可以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钱。但也有的人主张,只要孩子没有多大的失误,可以直接领取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具体采用何种方案,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基本原则是:首先,孩子不应该掌握数额太高的钱,比如家里的爷爷奶奶给孩子几百元的压岁钱,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存到银行里,等到以后上大学再用。其次,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鼓励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钱都积攒起来,几周之后,可以用积攒的钱买一个大点自己喜欢的物品。

国内的许多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从小就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教会孩子如何理财。

比如,父母可以将孩子的一部分压岁钱拿来储蓄、投资、买保险等。专家告诫说:小孩子的新年红包,无论多少,都是教会他们储蓄理财的最好时机。

家长应该通过让孩子支配压岁钱,进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节约美德、自制能力及与人为善的好品德。

孩子的压岁钱怎么花,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但是,不管怎么说,明智的做法是将孩子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或者用于其他投资,通过帮助孩子打理压岁钱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教孩子花钱

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到超市买东西。在超市里,孩子看到什么就拿什么,至于价格是多少,他连看都不看。有时候母亲会说:“这个要几十块钱,太贵了,我们不要。”可孩子却说:“不,我就要,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呢。”看着撒娇的孩子,母亲只得任他去拿。最后一结账,孩子的东西就花了一百多块。

走出超市后,这位母亲想对孩子进行一番教育。于是就说:“孩子,妈妈挣钱并不容易,你的一个东西就要花几十块钱,够我们家几天的菜钱。”

其实,这位母亲的这番说教对孩子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下次到超市时他还是照拿不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钱的具体概念。他不知道1块钱可以买多少东西,他也不知道10块钱和1块钱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位法国的母亲带着4岁的孩子到超市买东西。当孩子看中一样东西的时候,母亲没有禁止孩子,而是亲切地对孩子说:“来,让我们看看这个东西的价钱是多少,嗯,1法郎,你觉得是不是太贵了?如果我们买旁边的这一个,省下一半钱可以买5包你爱吃的薯片,你看要哪一个呢?”

这个时候,孩子通常会选择要后一个。

母亲还会给孩子一些钱,让他拿着东西自己去结账,以锻炼孩子对钱的认知能力。

据有关调查显示,零食和文化类用品(包括文具、课外书报、参考书、磁带和VCD)是中国青少年的主要消费方向,大多数的中学生把钱都花在零食上了,很少有人考虑到将自己的零花钱进行储蓄和家庭投资的问题。

上海团市委组织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这一问题。上海约有928%的青少年存在着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93%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基本经济、金融常识,不清楚自动取款机、银行信用卡的功能。虽然有的孩子在银行有独立的户头,但几乎绝大部分都是由父母直接管理,孩子由于没有机会接触,所以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

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成为我们教育的盲点。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从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对其进行理财教育。

在法国,常常可以看到七八岁的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买一些东西。美国人最常挂嘴边的字就是“money”。他们都很爱谈钱这个东西,但他们不会把钱放在首位,成为拜金主义者。一些名人也为孩子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像大富豪比尔·盖茨,他每年都会为慈善事业捐出一笔惊人的钱财。

家长也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这样做短期效果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此,家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育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钱。计划最好是在给钱的时候制定,家长只提出原则,具体内容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要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

2.家长平时应注意孩子花钱的情况,并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转移其消费视线,淡化金钱意识。

3.带孩子购物的时候,要示范明智消费。家长平时的理财意识,显然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曾问过一个孩子,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不怕把钱花完吗?孩子却以“爸爸很能挣钱,我把钱花了爸爸还会给的,挣钱就是让花的”一番话作答。家长平时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节俭习惯,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4.父母要创造一个能够培养孩子节俭意识的环境。孩子金钱观念的形成,除了家长的影响外,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某些影视片及小说中款爷、款姐们追求高消费,花钱一掷千金的派头,很容易误导孩子们的消费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在用钱来惩罚和奖励孩子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以钱作为衡量孩子表现好坏的唯一标准。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学会理财,不仅仅是一个如何用钱的问题,还包含着多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来说,关系到如何培养未来的经济人才,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钱存进银行

一对夫妇带着8岁的女儿去亲戚家。这位亲戚很慷慨地给了这个8岁的小孩子100元钱。

回到家之后,妈妈说:“来,这100元钱让妈妈给你存起来。”

可女儿却说:“不,妈妈,我要买条漂亮的裙子,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穿的。”

“现在夏天都快过完了,还买什么裙子,还是让妈妈存起来,等你上了大学再花。”

“不,我才不要存呢,就这100元钱根本就不值得去存,我就要裙子。”

看着女儿快要哭的样子,这位母亲妥协了,答应第二天带女儿去买条裙子。

这是一个极其富有的德国家庭发生的一幕。

“爸爸,我现在已经赚到1马克了。”女儿艾米丽一见父亲,立刻飞奔过去。

“哦,真的吗?”父亲帕尔一脸惊喜地问道。

艾米丽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小家伙将这点可怜的钱紧捏在手中,并带着十二分的炫耀,对着她的爸爸说:“爸爸,你看,这是我帮邻居埃里大叔修草坪得来的。”

“哦,亲爱的,你真是了不起!告诉我,你准备怎么花掉这1马克呢?”

艾米丽歪着头想了半天:“我原来准备用它买一个小兔玩具的,可是,我已经有了一个小飞机。现在嘛——”

帕尔耐心地看着女儿的眼睛,可艾米丽思索了半天,也想不出要用这1马克来做什么。

帕尔说:“你每天从埃里叔叔那儿拿回来的一定都是些零碎的钱吧?这样会很容易丢掉的。我看,不如你把这些钱先存到银行里去,等你想起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再取出来如何?这多保险呀。而且,爸爸可以向你保证,到时候,取出来的钱都将会是很新很新的。”

听了爸爸的话,艾米丽想了想,说:“爸爸,你说得对。我的一些同学都在银行开有个人账户。可是,爸爸,我不知道怎么去银行存钱。”

帕尔说:“这个没问题,爸爸可以帮你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