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2053200000021

第21章

说感情话便是一种高明的说话之道,使对方在情感上与你产生强烈的共鸣,不知不觉成为你感情上的俘虏,从陌生到熟悉,化对立为调和,恰似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为公众人物,难免会遇到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尼克松和田中角荣的成功应该能够有一些启示作用。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充满“敌意”的人,为何不尝试一下“说说感情话”?彼此之间沟通一下感情,虽然不敢肯定他一定会对你产生好感,但至少也会觉得你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可恶”。

95、即席发言要少而精

我们要记住这样一个演说原则:在任何场合,针对任何话题,发言都要做到尽量少而精,避免重复啰嗦不着边际。

在许多演说中,偶尔会遇到有即席发言的机会。这时,如果你是一位巧辞令、善言谈的“老手”,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你是一位缺乏辞令、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新手”,那也不必紧张、回避,要敢于拿出你的全部热情和胆量来,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说出能完全表达你的思想、意见或真情实感的精彩语言来。

通常的情况下,有如下几种即席发言:

(1)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发问时的即席发言,通常是在会议上、法庭上或学术性的讨论、答辩会上,它大多是被动式的发言。这种发言受发问内容或发问主题的限定,因此,就发言范围来讲是容易把握的。这种答复式的发言,应问一答一,问二答二,将所需回答的问题,作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而又是非曲直分明的阐述便可以了。如果是被人质疑,那就将“疑点”所在,做出符合事实和理由充分的回答。如果是法庭上的答辩,就将所涉及问题的时间、地点、在场人、事实的经过等加以阐明,或陈述你的申辩理由。如是学术上的答辩或解释,那你就将你的观点或研究成果,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述或阐明,倘若遇到深奥艰涩难懂的问题,可用浅显易懂的形象性的语言加以说明……这样,你便能将你所答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了。

(2)必须加以说明的即席发言

这种即席发言,通常在是一个问题、一件事情被人误解,曲解,群众或听众不甚明白或对真相完全不知情时的一种解释性发言,这种即席发言既可以是指出、纠正问题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澄清事实的目的。也可以是为自己或世人作辩白,一是和盘托出事实,以明真相,用事实来说明问题;二是要在道理上充分地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抓住问题或事实的实质,切忌使用“描绘”、“夸张”之类的言词,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本该容易说明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致使听众反感。

(3)“灵感”勃发时的即席发言

什么是“灵感勃发”呢?就是指触景生情、由二连三或睹物思人的联想、遐想。这种情况,常在讨论会、酒席间、聚会上碰到。由一位讲演者或谈话者的一席话或一句话而发生联想、勾起情思,或见到一位老同学、老同事、老部下或老上级时所勾起的回忆;或是因酒兴奋,情思奔流、话语的闸门开启等情况下而发等等。这种“灵感”涌流式的讲话,通常要视场合、情景而定,以幽默、有趣、欢乐的内容、语调和气氛为宜。要把握简洁、得体、高雅、有趣这样四个要素。切记不要讲那种扫兴话或长篇大论的废话、赘话。

(4)被邀请时的即席发言

被人邀请的发言,一是应该谦逊;二是应该讲出与众有益的话来;三是应该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说出受人欢迎的话来;四是要简短、干练。

“谦逊”,就是对主人(单位、团体)说些适当的谦卑语言。如感谢主人的热情好客,赞扬主人的成绩、善举、为人风格和精神品德等。

“说出于听众有益的话来”,就是讲话的内容能使听众获得思想上的启蒙和知识上的启迪;要注意讲话者的自我形象和美的感染力,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

“充分估计听众的客观要求”,就是说,听众需要面包,你就不要去描绘天堂如何美好;听众需要安抚,你就不要去激怒听众;面对需要“疏导”的一帮青年人,你就不要去“堵塞”或横加干涉。

“要简洁,不要空饶舌”,就是但凡一句话能讲完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喋喋不休地空话、大话和废话。做到了上述四点,如果再能艺术地发挥一下讲演技巧,那你的邀请发言是会成功的。没有做主动发言的表示时,你应该设法把这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时才偶而为之的方法,若以为别人爱听自己的话,或不管别人兴趣与否只顾自己随意说下去,那就有违谈话艺术之道了。

96、善于言辞不能怯场

善于言辞,无疑对每个人的事业和生活都裨益无穷;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演说家,更是令人艳羡,使人崇拜。

一些天生内向或性格孤僻的人,大都存在着一种惧怕说话的胆怯心理。

“我总是不敢在人面前讲话、发言,那会使我心跳加快,脑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地承认自己说话的胆怯,而且对此颇为苦恼。

大多数往往每一个说话胆怯的人都以为怯场的只是自己,以为别人并不怯场,总是在想:“为什么只有自己这样呢?”其实,怯场并非某个人所特有的现象,只不过别人对于怯场状态不太注意而已。

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凡是人,都或多或少在说话方面有着不健康的心理,而紧张和恐惧便是这些不健康心理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影响人们进行正常说话和语言交流的明显障碍。

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时,往往会被一些潇洒大方、表达自如的节目主持人所折服;每当我们打开收音机时,也往往会被一些口若悬河、音色优美的播音员所倾倒。其实,他们也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说话时无忧无虑,应付自如,他们也一样常常怯场。据说,日本某位知名演员临近自己拍片的时候就想上厕所,甚至一去就是5分钟。美国某播音员,起初每次临播音,都要先到浴室去洗一次澡,不这样,播音时就不能镇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进行现场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达目的地,并在直播现场寻找浴室。

既然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说话胆怯的情况,那么,怯场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怯场时,明显症状是脸红、心扑通扑通地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等。如果此刻说话者想到:“怯场啦!怎么办呀!”他就会因慌张而说不出话来。但是,如果他当时想到的是:“换了任何一个人遇此情景,都会怯场。”他会随之而镇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所以,正确地对待怯场非常重要。

美国某年轻议员在向一位年老而富有经验的议员请教时说:“我在演说之前,心里老是扑通扑通跳,这是否正常?”年老的议员则回答道:“那是因为你对于你要说的话进行着认真的考虑,这是必然的。即使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也难免会出现如此情况。”

台湾某名歌星这样说过:“每当面对观众,如果我不怯场,那时我做歌手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此话表明了这位歌星对于每一次演唱都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如果他马马虎虎地行事,觉得凑合唱完就行了,那他就可能不会怯场。

97、反复咏叹增强气势

万马奔腾,情绪激昂的气势可以增强演讲的“杀伤力”。

在演讲中运用排比句式,可以净化思想、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用它来说理,可以使论述细密严谨;用它来叙事,可以使事物集中完美地表现;用它来抒情,可使感情激昂奔放。

罗斯福著名的演讲——《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昨天,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进攻。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

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

昨夜,日本人进攻了威克岛。

今晨,日本人进攻了中途岛。”

这段话简洁有力,掷地有声,充分说明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成性和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话虽不多却句句切中要害,激起听众对日本法西斯无比的愤恨。

美国著名的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不仅是个卓越的政治家,革命者,还是一位雄辩家。他的演讲有如春风化雨,美国黑人内心无比的激情在瞬间就能被激发。

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自由进军”黑人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再一次为千百万黑人作了演讲,其中有几段话极为精彩:

“……

100多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现在,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站在他纪念像投下的影子里。

这份重要的文献,为千千万万正在非正义烈焰中煎熬的黑奴点起了一座伟大的希望灯塔。这文献,有如结束囚室中漫漫长夜的一束欢乐的曙光。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都不得不面对黑人依然没有自由这一可悲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依然悲惨地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100年后的今天,在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之中,黑人依然生活在贫乏的孤岛之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的阴暗角落里艰难挣扎,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放逐。

所以,我们今天到这里来,揭露这骇人听闻的事实。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这就是我带回南方的希望。

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磐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将我国种族不和的喧嚣,变为一曲友爱的乐章;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奋斗,一同入狱,一同为争取自由而斗争。因为,我们明白,我们终将得到自由,我们终将得到原来属于我们的幸福!”

马丁?路德?金的这番讲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黑人们流下了眼泪,白人们也流下了眼泪。黑人们为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而伤心、难过。白人们也许是感到对这一切自己无能为力而深感不安。

马丁?路德?金使用的一段段的排比,言辞恳切,情深意长。既是对黑人遭遇不平的声讨,又是战斗的号角,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富感染性和鼓动性。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少年中国说》的文章。在文章中,梁启超也大量运用了排比,表达了他对未来中国繁荣、富强的期盼;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只有重视青少年的发展,教育才是强国之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廖廖数言却寄托着巨大的爱国之情,在那个被人欺凌的年代里,民富国强是每一位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这几句话既是国人们的热切期盼,也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中国一定要雄于地球。反复咏叹在说话,尤其是演讲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98、抓关键,从一个切入点下手

紧抓要点给人一种简洁、干练的印象。冗长繁琐的客套,会令所有人生厌。

抓住关键点,长话短说,不讲空话,不无的放矢,不重复别人已讲过的或众所周知的俗套,是赢得听众的说话谋略。冗长的说教,满嘴的陈词滥调,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发言,只能引起听者的心烦和厌倦。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同乘一条船。

船行数日后,两人应邀参加一次晚宴。席上演讲开始了。马克?吐温第一个滔滔不绝、充满情感地讲了20分钟,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然后,轮到得彪演讲,得彪站起来,面有难色地说:

“诸位,实在抱歉,会前马克?吐温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地倾听及热情地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马克?吐温先生的讲稿了,因此我无法替他讲了,所以,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马克?吐温被他的一番话闹得哭笑不得,向得彪投去略带抱怨的目光,然后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

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讨厌那些冗长单调而又没有多大效果的会议。

一次,有人请他参加一个作家的聚会,并让他致开幕词。布莱希特公务缠身,不想参加,便委婉地拒绝了。哪知,举办人并不罢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直至布莱希特无可奈何地答应为止。

开会那天,布莱希特准时到会,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主办人看到后,把他请到了主席台就座。

一开始,主办人讲了一通很长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贺词,向到会者表示欢迎,然后,激动地高声宣布:

“现在,有请布莱希特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站了起来,快步走向演讲的桌子前。

到会的记者们赶紧掏出笔和小本子,照相机也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不过,布莱希特却让某些人失望了,他只讲了一句话:

“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

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有一次曾请教当时德国著名的一位历史学家,问他能否将古今的历史缩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笑着答道:“不必。”

他说,只需用四句谚语,就能概括古今的历史:

一、当“上帝”要某人灭亡的时候,往往先让其有炙人的权势。

二、时间就是一个巨大的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陈渣。

三、蜜蜂盗花,但结果反而使那些花开得更盛,妩媚迷人。

四、暗透了便望得见星光。

说话时抓住关键的要点,最重要的就是说出你要谈论的主题,其余的客套话尽量少说或不说,这样听者才不会感到心烦意乱。

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假如对方跟你并不是很熟悉,而你则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势必让人感觉唐突,其效果可想而知。

一般说来,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跟自己比较熟识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商业谈判、会场、做报告演讲等。在这些场合下,如果你能够做到抓住要点,一针见血,没有那么多冗长的废话,就会很快地吸引听众,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主题,接下的事情无疑就会好办多了。

99、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

生活中,对待尖酸刻薄和故意挑衅者,可以以毒攻毒。

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对一切丑陋的现象都会给予无情的抨击,也因为此而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总是处心积虑地想挖苦讥讽马雅可夫斯基。

在一次演讲中,马雅可夫斯基刚刚讲了一个笑话,台下有人忽然喊道:“先生,你讲的笑话我完全听不懂!”

“难道你是长颈鹿!”马雅可夫斯基感叹道,“只有长颈鹿才可能在星期一浸湿了脚,直到星期六才能感觉到。”

这时有许多人递条子给马雅可夫斯基,要求他回答条子上的问题。他打开一个条子念道:“马雅可夫斯基同志,您今天晚上一共得了多少钱?”

“这与您有何相干?反正您是不用掏钱的,我并没有打算与任何人分享这笔钱。”

“您的诗都是耸人听闻的,这些诗必将不会长久,有可能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被忘却,您永远不会成为不朽的人。”

“请您过一千年再来,到那时候咱俩再谈这个问题。”

“马雅可夫斯基,你为什么常常自夸?”

“我的一个同学舍科斯皮尔经常劝我:你只讲自己的优点,缺点留给你的朋友去讲!”

“这句话您在哈尔科夫已经讲过了!”一个人从座上站起来喊道。

“看来,这位同志是来作证的。”诗人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大厅,又说道:“我真不知道,您自始至终都在追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