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能赚钱的九个人:享誉全球的九大富豪经商谋略
2075200000015

第15章 第四位家居世界的掌门人——英瓦尔·卡普拉德(1)

(IngvarKamprad)

职务:宜家集团创办人

身价:330亿美元,2007年《福布斯》(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四位。

成功理念:将时尚带进千家万户。

当英瓦尔·卡普拉德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做生意,先卖火柴,然后卖鱼和铅笔。他17岁时,用父亲的钱创办了一家公司,该公司就是后来的宜家。公司1953年,开始卖家具,1955年,开始销售自己设计的家具。他的产品设计简约,价格合理,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到目前为止,宜家拥有222家商店,营业额超过145亿欧元。几乎所有西方家庭都有这家瑞典巨擘的产品。宜家最终由一家荷兰信托公司拥有,股权结构异常复杂。有人宣称,英瓦尔·卡普拉德实际上仍拥有宜家,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是世界首富。

英瓦尔·卡普拉德说:“在宜家,我们只有服务员,没有营业员。”

有人说:“在瑞典,去宜家就像去超市大量采购纸巾一样稀松平常,但在美国,宜家是超凡设计的奇迹。”

1.天生的商业精灵

很多事实只有在成为历史以后,才会将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创造奇迹的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在我们都看清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从而最终成为历史的闪光点。今天,当我们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来回顾宜家与英瓦尔·卡普拉德的成长历程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英瓦尔·卡普拉德从小显露出的那种商业天赋,在宜家的成长史上镌刻下了多么深刻的痕迹。

1926年,英瓦尔·卡普拉德出生在瑞典南部的史马兰。他从小在家族经营的农场艾尔姆塔里德长大,天生就是个做商人的料。他还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时,就开始懂得出售多余的商品了。卡普拉德的“第一桩买卖”是跟他的小伙伴进行的。这天,一个小伙伴想要让他陪着去买火柴,但小伙伴一直在抱怨,去商店的路途很远,他说宁愿把自己的零花钱搭上一些,即使贵点,也不要走那么远的路去买火柴。卡普拉德记得自己的家里有多余的火柴,就和小伙伴说自己可以和他做这笔买卖。下午他们就成交了。交易的成功使卡普拉德尝到了冒险和兜售快乐的滋味,以及说服他人的满足感,也使卡普拉德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大的愿望,才会有大的作为。

卡普拉德回忆说,从年幼时开始,他就有着强烈的挣钱愿望,打定主意今后要做个商人,当然,这其中离不开他父亲费多尔对他的影响。费多尔受过系统的林业教育,他有很多设想,但总是因为缺钱而无法实现。卡普拉德回忆说,小时候他经常跟父亲在林中散步。10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指着一片林地对他说:“我想在这里修一条路,但这要花很多钱。”从那时起卡普拉德就想,以后要挣好多钱,帮助父亲实现他的计划。

11岁那年,卡普拉德从一家种子店贩卖树种到一家农场,赚了一笔钱,将妈妈给他的那辆旧自行车扔掉,买了辆新自行车和一台打字机,那是他一生中“第一笔大买卖”。

此后,卡普拉德就像着迷似地爱上了“卖东西”,他并不缺钱花,但却从赚钱中感到了无穷的乐趣和力量。他开始细心地观察周围人们的生活,大家在生活中的不便,他都会想办法考虑是否能解决。他已经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发现不了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它尚未被发现和解决而已。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卡普拉德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他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种愈挫愈勇的精神从他的孩提时就表现出来了。他骑着自行车向邻居销售火柴时,经常了解到邻居们的困难和需要,每次他都会询问邻居有什么短缺的,有什么需要,都记在自己的本子上,到下一次进货的时候,看是否能进到满足大家需要的货。和他们打交道,使他获得了与人相处的快乐和满足。

起初他总是以抬高价格的方式出售,后来他发现从斯德哥尔摩批量购买火柴可以拿到更便宜的价格,然后再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零售,从中仍能赚到不少利润,这样邻居也都喜欢买他的火柴,他的生意范围也就会不断扩大。

后来他卖过鱼、圣诞树装饰物、种子、圆珠笔和铅笔等,他的卖货宗旨是“你需要,卡普拉德满足”。卡普拉德时常背着一个大包,骑着自行车到处兜售商品,每一个周末都是一脸大汗。他开始会笑容满面地敲开邻居家的大门,不论你是否买东西,他都会和你热情地聊天,问你有什么需要。他那一脸的憨态、满心的真诚,是许多农场里的老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这个年轻人的生意越做越大,直到徒步沿街叫卖已无法应付时,他购得当地牛奶卡车的递送服务,并且开始用笔记本作为临时代用的邮购目录,他的每一步都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惊奇,这个小男孩的脑子里总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并且会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以最简捷和最廉价的方式把商品输送给顾客。

这个从小就具有天分的少年,你一定认为他的童年很顺利。其实并不是这样,卡普拉德患有阅读困难症。他曾经有胆怯和自卑的心理,但是为了推销自己并且兜售自己的商品,他必须变得勇敢起来。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卡普拉德的兴趣在于兜售,他从未把赚钱看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他眼里那是一种幸福,是这个世界对他的肯定,朝着这个方向走,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在买卖的王国里,他是一个主动出击的人,一个时刻准备战斗的勇士。

17岁时,卡普拉德要到哥德堡上学了。也在这时,他突发奇想地想开一家公司,但当时瑞典的法律规定,开办公司者必须年满18周岁,否则必须有人提供担保。于是,小卡普拉德不顾家人让他等一段时间的劝告,毅然骑着自行车赶到了他叔叔的家里,在他叔叔的帮助下,他向郡议会递交了申请。就在这次申请中,他第一次用了IKEA(即现在的宜家)的字样,而这几个字的含义仅仅是他的名字英格瓦·卡普拉德(IngvarKamprad)与他所成长的农场艾尔姆塔里德(Elmtaryd)和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的缩写,谁又能想到几十年以后,这几个字的价值就达到了70亿美元(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的统计数据)!

纵观卡普拉德的发展经历,不得不承认是其少年时代的“小货郎”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那时,他已经对做生意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善于发现别人需要的,同时又善于用各种形式为自己的商品宣传。可以说,即使今天他没成为一个出色的家具商人,他也会是一个在其他方面令世人瞩目的生意人。

总之,卡普拉德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商业精灵。

2.冲破樊篱,在艰难的环境下崛起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西方的哲人说:伟人源自苦难。艰难的环境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宜家的崛起和腾飞就在于卡普拉德的坚强意志。

卡普拉德创办宜家时恰逢二战结束,他所在的国家瑞典由于在战争中处于中立位置而免遭了战火的洗礼,但它也同样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可以说,这是卡普拉德创业的最佳时期。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卡普拉德敏锐地看到了家具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1953年,卡普拉德放弃了所有的其他行业,专门从事低价位的家具经营,由此开创了宜家家居时代。但是,当时瑞典国内家具业市场几乎被制造商卡特尔和零售商卡特尔所垄断,这种垄断局势对宜家的经营和发展极为不利。如果按照当时的游戏规则,宜家无法挤入家具业,即使已建立起家具公司,最终也难以逃脱夭折的命运。

卡普拉德,这位5岁时就表现出颇有天分的生意人没有理睬这种游戏规则,而是另辟蹊径,以家具制造商身份直接卖家具给消费者,同时又以零售商身份直接向独立生产厂家采购家具。卡普拉德开创的融制造商和零售商于一体的经营方式大大地降低了家具产品的终端价格,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宜家独特的经营手法触动了竞争对手们的既得利益,激怒了那些谨遵游戏规则的同行们,他们很自然地联起手来抵制宜家,家具行会立刻宣布禁止宜家在家具展上直接展销家具。形势对宜家极为不利,但脾气倔强的卡普拉德并未因此而退却,他一怒之下找了一间被废弃的旧厂房,并把它改造成第一个宜家仓库,仓库兼用于家具展厅,从此第一间“宜家专卖店”正式诞生了,周围的居民们排着队到这里购买家具。生意日益红火的宜家,使得那些心存嫉妒的竞争对手们恼羞成怒,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联手挤压宜家,拒绝向宜家销售家具,打击那些敢于向宜家提供商品的制造商。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卡普拉德并没有屈服,更没有退缩,他信奉“只要我们动手去做,事情就会好起来”,凭着这种愈挫愈坚的意志,卡普拉德一步一步地向着既定的充满阳光的方向前进。

宜家在卡普拉德不屈不挠的带领下步步扩张,任何对手都不能让他退步。正在公司发展起步时期,卡普拉德做出了人生最富有意义的决策:走出国门。卡普拉德带着公司设计的大样,跑到当时信奉共产主义的国家波兰寻找机会,并与波兰的低成本家具生产厂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宜家不仅与这家波兰家具厂保持着买卖合同关系,而且还帮助对方建立起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这种现代化生产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家具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因而宜家才能以长久的“大众价格”的经营理念在市场中生存。卡普拉德波兰之行的成功催生了宜家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为他带领宜家进军国际市场无疑开了一个好头。在大多数人还缺乏全球化意识的时代,卡普拉德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不同国家市场的尝试。

在卡普拉德的带领下,宜家开始走向世界,在不同的国度落户生根,开花结果。1963年,卡普拉德首先在挪威奥斯陆开了第一个瑞典境外的分店,而后很快便发展到丹麦和瑞士。1974年,宜家开辟了全球最大的德国家具市场,然后挥旗进军北美大陆——加拿大,继而转战荷兰。1985年和1987年,宜家分别成功打入美国和英国市场,从而将其发展成为当前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市场。

有人说,宜家是在一次次国内同行的抵制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并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家具龙头老大。更准确地说,宜家的崛起与腾飞在于卡普拉德——这位宜家创始人临危不惧的顽强性格、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及其与众不同的生意天分,所有这些都是缔造宜家王国的真正根基。

3.有价值的低价格

卡普拉德似乎天生就有把握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天赋,小的时候就懂得顾客永远喜欢高价值、低价格的商品。所以长大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在他脑海中萦绕:难道不富裕,就不能享受最好的家具吗?毕竟富人只是少部分,给大多数人生产家具才会有最大的市场。他决定,将少数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改造成大众能接受的产品,要生产大多数人的家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宜家”经营理念——有价值的低价格。

宜家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许多人认为宜家的成功在于它创造了一种特别的购物感受,如没有销售员、瑞典美食,以及由顾客自己组装家具等。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它始终以低价格销售高质量的商品,这才是它征服市场的武器。与竞争对手相比,宜家销售的家具价格平均要低30%至50%,并且它还在不断降价。与此相反的是,不少家具零售公司的价格却往往随着时间上涨。

一般顾客的心态都是要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因此,要想留住顾客,就要保持产品的价格不至于太高,但又不让顾客觉得它的商品是便宜货,而这也是宜家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降低成本就成了不二法门。实际上,降低成本贯穿于宜家产品的整个过程。从产品构思、设计、生产、运输到营销,卡普拉德无时不想着“成本”二字。

卡普拉德曾经说过:“资源的浪费,在宜家是一种致命的过失。一个没有成本核算目标的计划是决不能被接受的。”为此,卡普拉德不断节约,不断采用新的措施来降低成本。

1953年,宜家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节约成本的成功案例出现了。卡普拉德曾经回忆说:“有一次,我们刚刚为一张桌子照完相,正要装箱,一名助手说:‘天啊,这样实在太占地方了,不如把桌腿卸下来放在桌面上。’就这样,‘自助组装家具’出现了,宜家出现了平板包装,并由此得出‘可拆装家具’生产得越多,运输途中的破损现象就越少,运费成本就越低的结论。”卡普拉德给日后的宜家立下一条规矩,最终也成为宜家家居的秘诀之一:一切货物都要摆在架子上由顾客自取,家具一律采取扁平式包装以便运输。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处理也大大地方便了供应商对商品的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他们再也不必为家具庞大的体积问题费神了,顾客就是他们最好的组装师。此后,宜家走上可拆装家具之路,这为它成为今日的全球巨头清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而宜家也因此把家具卖遍了全球。

卡普拉德对每个宜家产品都有严格的标准流程:设计师在接受一个产品任务时,同时被告知这件产品的最终零售价——它通常低于所有竞争对手的价格,产品本身还必须符合实用和占用更小空间的原则。设计师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材料、颜色等设计。根据设计草图,采购人员在全球几千家供应商中招商。他们的责任是调查全球哪一个该类产品生产商正处于淡季,并因此得到极低的价格。供应商被要求做的工作不光是生产产品本身,还须提供相应的组装说明和组装工具,为产品贴上印有价格、材料、原产地等详细说明的价签。这些产品通过宜家在全球的12个转运中心统一配送到各个商场。同时,产品的详细说明随着每年一册的产品目录手册散发到世界各地顾客的手里。从产品目录手册到专卖店,宜家始终都在传递一个声音——“省钱”!在这个声音的感召下,大多数人都乐意接受用自己的劳动来节省开支的方式,“到宜家去DIY”也逐渐成为流行世界的潮流。

这最终的一切结果都来源于卡普拉德那颗富有天才经营意识的大脑。

如今,宜家在全球五大洲的37个国家展开业务,而与之产生供货关系的供应商达到1800家以上,这也为宜家创造更为节俭的规模效益创造了条件。一般情况下,宜家会拿着自己的设计定稿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具有最合适的原材料的供应商,价格低者就能得到定单,所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供应商会大量出现在宜家的名录中,这其中也包括中国。

4.“我们只有服务员,没有营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