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能赚钱的九个人:享誉全球的九大富豪经商谋略
2075200000032

第32章 第九位亚洲“超人”——李嘉诚(4)

良好公众形象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李嘉诚经商非常注重人格理念,因为他懂得形象与财富的互补关系。

1999年初,李嘉诚在一个集团高层齐集的内部活动上,形容香港是“家乡根基所在”,将继续以香港为“重要投资基地,谨慎选择优质项目积极拓展”。

据了解,长实集团每次举行周年晚宴,李嘉诚都会向出席的2000多名员工致词,讲述集团的“长期方针”。

李嘉诚说,香港始终是长实的家乡及根基所在。长实集团在员工同心合力之下,在逆境中仍开展了多元投资项目,在稳健中不忘进取。

他对员工说:“如果大家想出一些对本集团、对香港都有利的业务,我会非常重视,并乐意详细研究。”

李嘉诚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香港人素来以灵活和适应能力强见称,但环顾世界各国,在过去10多年竞争能力都在不断加强。以美国为例,早就以价廉物美为竞争目标,大部分国民的工作表现和从前相比,无论是勤奋程度、认真和研究精神,都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更以高新科技加强各项生产的增值能力。

他认为,香港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高昂的生产成本,影响本身的竞争能力。以建筑成本为例,香港是亚美两洲中最高的,甚至比日本还高出两成。此外,如货柜码头业务,经营成本也较其他亚洲国家为高。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南亚国家由于货币贬值,竞争能力显著也比香港强,今后必须在产品增值方面加倍努力,才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李嘉诚的这一番见解,不啻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政界与媒界的剧烈反应。

香港《南华早报》1999年1月6日报道,随着香港富商李嘉诚批评香港不能再吸引投资者之后,中国政府已呼吁采取行动来加强香港的竞争力。

此外,中央政治局也委托香港新华分社建议应采取什么办法来复苏香港的经济。香港新华分社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将得到国务院港澳办的协助。

当时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香港政府将获得北京全力支持。

他对记者说:“我不愿对猜测性的报道做出置评,但我首先要表明的是,中央政府总是竭尽所能协助我们复苏经济。”

他接着说,中国去年取得7.8%的经济增长率,给了香港很大协助。今年中国经济肯定将取得另一次稳健增长,这也将给予香港一定的帮助。

1999年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香港知名人士、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先生。

江主席对李嘉诚先生多年来积极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热心捐助内地教育、慈善事业表示赞赏,并称赞他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希望他继续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多做贡献。

会见江主席后,李嘉诚立即表示,虽然香港经济第一季度表现不佳,但相信未来会有改善。预期香港经济下半年将有良好表现。

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对香港经济作出了良好预测。他于1999年5月23日对传媒表示,近期港人在内地子女居港权的问题不会影响他对香港的投资信心。他说,只要有合理回报,香港永远是他投资的首选之地。

在广州,据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透露,从1992年秋起,他们就在与李嘉诚的长实、新鸿基地产、香港多间中资港资银行,商谈合作兴建一幢73层高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大厦占地5.5万平方米,楼面积30万平方米,以当年物价计,需投资3.5亿美元。

现在,这幢全广州市最高的摩天大厦,已在天河拔地而起,成为广州天河新城区的招牌建筑。

李嘉诚可称为广告大师,他有着非常强烈的广告意识。

正如说到白天鹅宾馆,人们就联想到霍英东一样,李嘉诚也希望创出自己的招牌。

现在终于如愿,提到广州最高的摩天大楼,人们就会想到李嘉诚。

不管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层次,只要拔得头筹,都会令人瞩目并变成无形资源。

1992年11月下旬,李嘉诚与胡应湘达成协议,合作发展广深珠高速公路第二期广州至珠海段。总投资为96亿港元,长实与合和共持控股权。其余股份由新鸿基地产及数家日资公司拥有。投资回报靠征收费用。这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的长线基础投资。

李嘉诚看准这段公路的前景非常广阔,虽然回报缓慢,但长效而稳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还会升值,使用频率还会更高。此外,铺路多少兼有行善积德的意蕴,而李嘉诚一向很注重好名声。

事实上,好名声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在上海,李嘉诚的一项大手笔是海港工程。这是他1992年9月间在上海考察码头设施的结果。

11月23日,和黄集团及上海港务局,就合作经营项目——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达成原则协议。和黄投资60亿元人民币,建设金山标准集装箱码头、国际深水港码头等项目。

据预测,到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货柜吞吐量,将会达到世界第一货柜港香港的三分之一。下世纪的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李嘉诚不仅在香港拥有货柜码头的半壁河山,还将在内地的货柜码头业做大,成为亚洲首席私营货柜码头大王。

在亚洲称王,使李嘉诚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内地与香港在货柜码头方面可以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兼顾统筹。

在海南,1992年9月初,长江实业、香港熊谷组、中信旗下的荣高贸易、台资大中华及海南省3家银行,合组海南洋浦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0亿港元发展洋浦自由港,长实占一成股权,投资约18亿港元。

经商有法,但无定法。“打造自我”是一种巧妙打造自我,推销自我的方法。每个商人都应有自己的金字招牌,这样才能有大效益。靠这种金字招牌,就能赢得顾客,获得回报。

11.行善事,心系潮汕造福百姓

李嘉诚说:“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做利国利民的事,乃人生第一大乐事。”

如果有人要问,李嘉诚事业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1972年7月31日亲自艰辛缔造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有人再问,李嘉诚一生事业中最精彩、最得意的杰作是什么?应该说是从1979年9月25日起到1981年入主香港英资老牌财团“和黄”公司,从而形成了国际化多元化的庞大“经济王国”。

然而,令人绝对想不到的是,真正令李嘉诚高兴和钟情的却并非此两件事。熟悉李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最为高兴、最为满意的是独立捐资创建汕头大学,他常常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和钟情的则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院,以及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肿瘤医院。

“悬壶济世,治病医人”历来是道德至上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从治病救人入手做善事,也是一件最容易打动世人的事情。在李嘉诚决定捐建汕头大学医学院之初,曾有朋友劝告他说,办医学院很贵,好像一个大海洋一样,比一般的大学可能贵10倍。在买仪器及各方面的投入都要比一般大学多得多,而且医学院一定要有附属医院才有用。因此,劝李嘉诚捐建大学不一定要建医学院,可以建一些费用相对较低的大学,可是李嘉诚仍然坚持一定要搞一个医学院。李嘉诚之所以如此钟情汕头大学医学院,那是因为深藏在他内心的对往昔艰辛岁月人和事的一片深情。

在那战乱、动荡、贫穷的年代,当小学教师的父亲,谋职何其艰难,度生何其窘迫,羸弱的父亲常在寒夜里就着昏黄的灯光批改作业。

面对陋室、寒夜、孤灯和咳嗽声,年少的李嘉诚蜷缩在木板床的薄被里,倍感教育工作者的贫困与辛劳。

在这样的年代,祖母由于极度惊悸,由于贫穷,由于缺医少药,在澄海后沟长辞人世;父亲带着一家人跋山涉水,几经险阻,来到香港,但体质已极度虚弱,身染沉疾,终于过早离开人世。

而“东亚病夫”之恶名,也曾多年萦绕于李嘉诚的耳际。

数十年的人生征途,使李嘉诚对发展文教医疗卫生事业终有所悟。他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国民体魄之健康至为重要。”“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如果无国无家,再有钱也不顶用,”“中国要强盛起来,在国际上才会受到尊重,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看到,“人生的病痛对一个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科学昌明,又有了钱,患了病,就有办法治疗,健康可以恢复,生命可以挽回。”“一个人如果得了病,得不到好的治疗,有时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增加社会的负担,自己痛苦,社会也艰苦。”因此,李嘉诚在内心深处牢固地树立了“竭诚为祖国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1980年春,当时的全国侨联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来到汕头访问,参观了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发现这里的仪器很少,很落后。庄老对此甚为关心,回香港后,他与李嘉诚谈起了这件事。不料,李嘉诚对这件事也很关心,他对庄老说:“办医疗的事,我很喜欢。应该让他们的仪器设备更完善些!”庄世平说:“法国的医疗器械是很贵的!”李嘉诚说:“不怕!他们需要些什么仪器就让他们开个单吧,办好医疗,保证市民健康,对政府对国家都十分重要!对这件事我十分乐意做。”之后,庄老通知汕头医专附属医院报清单。据悉,医院所报购进仪器项目仅需人民币200万元左右。谁知李嘉诚一下子就赞助了500万港元。汕头医专及其附属医院靠李嘉诚的赞助,引进了110多项先进仪器设备,大大改善了医疗的条件,扩大了诊治项目,提高了医疗质量,使医院旧貌换新颜。而李嘉诚的这一举动,一时轰动全国,引为美谈佳话。

继1980年在潮州捐巨资兴建潮州医院、潮安医院后,李嘉诚又一次找庄老商量,打算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汕头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并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反映了这一想法。此举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1983年8月29日,国家教育部派专员到汕头医专检查评估。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遂于1983年9月升格为汕头大学医学院。1988年2月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通知》,其文称:“为加快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经各方协商后,我委确定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承担全面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任务。”对此,李嘉诚深表满意。

早在1985年春。当汕头大学校本部的首期建校工程显露眉目之后,李嘉诚就开始积极筹划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新建工程和校本部二期工程的继续推进。这是基于他那“一鼓作气,通力合作,全力以赴,以底于成”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事业心和天职感。“有1000多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应该拥有一所一流的现代化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医院,应既能发扬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造福民众;它又应是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的教学医院,在这里培养出一流的医学技术人才,为保证民众健康、为发展特区经济服务。”这就是李嘉诚的构想,是李嘉诚对“杏圃新猷”的期望和寄托,是他对建设新的附属第一医院“情有独钟”之所系。

1985年4月6日,他在吴南生、林川、林兴胜、罗列和汕头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伍正谊教授陪同下,到医学院看望师生员工,了解教学科研情况。李嘉诚在听了工作汇报并作了巡视之后,对在座的人强调说:“现在的医学院已有相当的规模,是在培养高质量的医生了。我们有了好仪器,还要有好老师,才能充分利用好仪器,让好仪器发挥作用。招生要重视质量,要创造好条件,吸引国外的优秀教授前来讲学。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几年,再回来服务,为潮汕一带服务,给国家做出大贡献。”

李嘉诚兴奋地说:“我们办事业,决心很重要!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条件够、决心够、运气也好。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干,汕大的前途是无限的!我有机会为国家为乡亲父老做一点事,是很应该的!”

随后,李嘉诚一行又到将要新建的教学医院察勘地址。该院位于汕头市新发展的东区黄金地带。在东厦路之东,座北向南,四周都是通衢大道。李嘉诚对所选院址很满意,不仅新建的附属第一医院在汕头市医疗事业的布局上,填补了发展中东区地带的空白,便于从四面八方来的患者寻医求诊,而且“医院解决了朝南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香港是很难解决的”,这很“有利于患者的休养与健康的恢复”。

在李嘉诚的关心、促进下,汕头大学医学院新建附属医院于1987年5月14日奠基动工。汕头大学校本部的第二、三期建校工程也紧接着分别进行。其中包括了汕头大学的学校交流楼、汕头大学的精神卫生中心、医科教学大楼、教工和学生宿舍楼、学校运动场(包括游泳池、田径场、体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各种训练场和拥有2400个座位的看台等)等。附属医院的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校本部第二、三期建校工程的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共投资1.4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