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2085300000015

第15章 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时父母最易犯的错误(4)

父母应打破家庭封闭的小环境,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多参加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防止他们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以及自私、偏执的性格缺陷。

7.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

对孩子的劳动,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表扬和鼓励。刚开始学做家务时,孩子往往会丢三落四,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都有一个过程,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搁一边不管他,或者严厉地责怪孩子无能,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产生厌倦情绪。要让孩子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幸福。

错误7:对过于依赖六人的孩子束手无策

场景再现

场景1

让孩子关上电视或捡起玩具,叫了好几次,他就是装聋作哑。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厌其烦”地提醒,只会训练他一直等待你的“下一次”提醒,而不注意你第一遍说的话。对这个坏毛病听之任之的结果是:孩子会变得目中无人,还总想控制别人。

场景2

“我儿子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他在课余学习乒乓球,本想锻炼他的意志,然而在他打球的过程中他接受不了输给别人的结果,对老师或是队员再发球给他都不接,视而不见,掉脸子给我看;这种状态在学习上也存在,考试考不好,就说自己笨,我现在很糊涂,真不知如何是好?”

场景3

由于父母工作忙,萧萧一直被寄养在奶奶家,老人对孩子是百般呵护。萧萧已经上初二了,从不叠被子,连书包都不收拾,洗碗倒垃圾从来没有干过,这些都是奶奶一手包干。奶奶常说:“孩子上学辛苦,只要学习就行了,什么都不用干!”萧萧每天上学都是拖拖拉拉,丢三落四,奶奶经常给钱让萧萧打的去上学,可她还是经常迟到。

场景4

“亮亮从小就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并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慢慢地他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在亮亮6岁的时候,他的能力好像都退化了,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忙,无论是穿衣服还是擦屁股都要喊我。”说起亮亮的行为倒退现象,亮亮的妈妈显得很无奈,“开始我还以为这种现象是暂时的。没想到,两个月后,他的依赖程度不但没减,反而越来越厉害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深度诠释

日本教育家说家庭是习惯的校园,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如果给习惯下个定义,就是人无法掩饰的自动化程序,如果用新的语言解释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连接就是习惯。习惯培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培养孩子动作习惯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智慧性习惯。动作性习惯即饭前便后要洗手等。智慧性习惯即有计划地、善于反思总结质疑的一种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在培养孩子个人化习惯的同时,注重培养他的社会性习惯或是公共性习惯。第三个层次是在培养孩子传统性习惯的同时,注重培养时代性习惯。常听见有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很麻烦,老看电视,玩游戏,写作业磨磨蹭蹭的,家长一个问题都说了800遍了,孩子就是改不了。其实,家长们这样苦口婆心对待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真正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对孩子的一种自我控制。习惯培养的方法是做加减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你想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就要引起孩子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让这种行为在他身上出现的次数越多,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就越牢固。美国教育家认为,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就像缠缆绳,只要缠上一遍就牢不可破。

如果孩子的习惯里面包裹着不被众人接受的瑕疵,那么他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改善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面貌。不良行为习惯恰似一个沉重的债务让孩子背负终身。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习惯养成教育,因为:

1.好习惯有利于维护健康的身心

身心健康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础。不管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还是交往,都需要身心支付基本的能量,良好的习惯可以调节孩子身心支付能量的平衡,既不使孩子感觉太疲劳而损伤稚嫩的身心组织,也不使孩子感觉太无所作为而让幼稚的身心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例如,暴饮偏食、晚睡早起、打闹无度、不善交友,都会使孩子身心劳累。而饮食健康、睡眠规则、动静交替、友好善良都使孩子身心愉悦、健康发展。因此,父母要将孩子的可塑性定格在基本习惯的养成上。

2.好习惯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

不管是生活还是做事,好习惯是节约时间和节省精力的方式。父母应让孩子把精力集中到主要的事情上,而不至于为其他事情所干扰,专心发育潜能。例如,当孩子喜欢游戏和探索,就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探究很长时间;而当他们面对无兴趣的事时,却没有这份耐心,比如他们没有收拾整理的习惯,于是会把东西摆放杂乱,到需要用时到处找,等找到了可能已经疲劳了,或者兴趣也消失了。因此,父母不宜片面地认为开发潜能就是培养记忆力或仅仅是学习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将教育的启蒙性定位在各种好习惯的建构上。

3.好习惯有利于塑造积极的性格

习惯形成与性格塑造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性格反映孩子对事物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模式,是与周围的环境、人物和事件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积极的性格是孩子个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消极的性格是孩子个性与社会性的分裂和不协调。习惯与性格的一致性在于对待事物态度的稳定性和行为方式的模式化上,只不过性格比习惯更具有抽象性和综合性,习惯则落实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点点滴滴中。因此,习惯积累性格形成的素材,父母要将对孩子人生幸福的期望值夯实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

4.好习惯有利于协调家庭关系

幼儿园是父母第一次与正规教育机构打交道,是孩子第一次走向社会适应集体生活,这中间会产生许多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交往习惯不同。而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适应性,孩子不高兴和不适应会使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影响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延缓了教育速度,减低了教育效果。其实,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携手共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父母要将家庭的和谐性调整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上。

迷津指点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一个是不想成为好孩子的。习惯不好,他一定是遇到了困难,这时孩子需要帮助,而不是滔滔不绝的批评。

1.和孩子一起讨论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家庭规矩,制定家规和习惯培养目标,如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耐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的习惯、做事有计划的习惯等。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最好能和孩子共同商量,制定目标。

2.灵活运用“加减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要采用一些方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如:有效学习、耐心听别人讲话、按规则行动、勤于思考、不受名牌影响、锻炼和吃健康食物、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事有计划、整洁等等。培养以上这些习惯时,家长应该用赞扬、肯定、欣赏、奖励等加法。改掉下列习惯要用减法:孩子经常丢三落四、孩子做作业总是要拖两三个小时、孩子逛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都吵着要买、孩子做什么都要您帮忙。对以上这些坏习惯,家长应该用批评、取消特权、计时隔离等减法。但要特别慎重,要讲究方式,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时机,要有针对性,并注意适度,尤其不能采用破坏性批评。

3.要持之以恒

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巩固一个习惯需要3个月左右。在培养孩子习惯这一过程当中,孩子的行为将完成“被动→主动→自动”的养成过程,行为逐步形成习惯。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因孩子的个性、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加上孩子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总是在考验家长的耐心底线。因此,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坚持也很关键。一旦家长的“底线”被攻破,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没有章法或者原则的,那么孩子的好习惯就很难养成,而坏习惯带给父母的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心。

4.培养习惯要趁早

习惯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逐渐养成的。有些习惯经过一两次重复就形成了,有的习惯养成是花费了相当大的努力。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许多专家认为3-12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12岁以后,特别是18岁以后孩子已形成了许多习惯,如果要改变其习惯是非常难的。对于3~12岁的孩子,家长应特别关注和培养他们的习惯。

错误8:对孩子的坏习惯不及时纠正

场景再现

场景1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这只反应敏捷的青蛙奋力跳出了油锅,安然逃生。之后他们又盛了大半锅冷水,再把这只青蛙放进去,然后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不知究竟,仍悠然悠然地在温水中享受“温暖”,等到它意识到水温之高已不可停留时,想奋力跃出,为时已晚,最后死在锅里。

青蛙何以能自救于滚烫的油锅却最终自戕于一锅温水?因为,明显的危害总是能够让我们竭尽全力去对付、去避免,而对那些慢慢形成的潜在危险,人们往往感觉迟钝,重视不足,放任其成为穿石之水、溃堤之穴,铸成难以弥补的大错与大憾。人生中自幼儿始逐渐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就是这样一盆慢慢升温并慢慢害人的水。

场景2

王太太的儿子阿德已经4岁了,仍然每晚尿床。为此王太太找心理咨询家咨询:“每天晚上睡觉,都得在他的床上垫一块塑料布,身上塞一块尿布。我真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那么,你都采取过哪些措施来纠正孩子尿床的习惯呢?”心理咨询家问。

“讲道理,骂过,甚至打过,可都没用,最后还是要给他塞上尿布。”

看来,阿德尿床的毛病很大程度上是王太太“惯”出来的——她错在没有持之以恒或有目的地帮助孩子克服尿床的毛病,而只是一味地埋怨并最终迁就孩子。

场景3

天天是家里的“中心”,想要什么妈妈都立刻满足,家里没有的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买给孩子。于是,2岁多的天天不能接受别人说:“不”,凡事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不懂得体谅别人。遗憾的是天天妈妈并不认为儿子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反倒觉得家里外面的人都应迁就他:天天想干什么,总有自己的理由,何必要控制他呢?至于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多半也是人家没理。她最不愿看到儿子失望、伤心、被否定或受挫折。

深度诠释

坏习惯的形成,追根溯源,是幼儿时期的一些不良行为,因为忽视而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在时间的积淀中成为不由自主的惯性,成为携带一生、影响一生、制约一生的瓶颈。比如,孩子推倒小弟弟或者用手掐小朋友的时候,如果父母不对这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加以矫正,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伤害别人是正确的,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形成粗鲁霸道、具有暴力倾向的习性;有的孩子撒点小谎、吹牛,父母也许觉得无关紧要,甚至会为孩子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这样会让孩子以为说谎可以美化自己,可以逃避责任,可以摆脱闯祸的困境,于是撒谎会成为他很自然的习惯;再比如,有的孩子无视规则、不守规矩,父母说不能吃的他要吃,不能做的他要做,不能看的他要看,如果父母妥协,不能坚持原则,放任孩子不遵守规则,这种不良行为就会成为恶习,长大后就会无视纪律与法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习惯一旦形成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发生作用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人生而言,影响之深、力量之巨了。习惯是一柄双刃剑,优秀是一种习惯,平庸甚至卑劣也是一种习惯,好习惯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和事业成功的捷径,而坏习惯则是人生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要拥有成功与幸福的人生,就要努力培养好习惯,不断克服坏习惯。

迷津指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避免形成坏习惯的最佳时期,因而习惯养成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所在。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却把教育的焦点和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掌握上,认为习惯养成是一个不必小题大做的事情。他们精心设计、煞费苦心地创造条件,教孩子两岁学汉字、三岁背唐诗、四岁弹钢琴、五岁练书法……只要字认得多,诗背得熟,琴弹得好,父母就高兴,就赞赏,就为之骄傲。而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小毛病、小缺陷,则往往视若无睹,不够重视,或以为瑕不掩瑜,无关大碍;或以为少不更事,长大自然就好。但殊不知,知识与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迎头赶上;然而小毛病一旦成为积习,再想改正,却是移山填海般困难。

1.坏习惯在萌芽状态时及时纠正

当家长发现孩子不良习惯的苗头后,要给予重视,及早掐灭,不要抱有侥幸或无所谓的心理。比如,不洗手就吃东西、刷牙不仔细、睡觉很晚等,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要坚决制止,尽早改掉。除了用监督、协助的方法改正外,也可以用做游戏、比赛的方式促其改掉。

2.让孩子学会控制

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还不够完善,孩子的控制力、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在战胜不良习惯面前,他很容易当逃兵。这时,家长需要发挥他的指导作用。

3.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父母各方面的不良习惯,无疑会让孩子耳濡目染,甚至影响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当父母埋怨孩子不良习惯多时,也得反省一下自身,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不良习惯。语言永远比不上行动来得更有说服力,要多为孩子着想,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培养一些好习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纯净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