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2085700000016

第16章 打不垮 永不服输的年轻人(2)

吴艳芬在丽斯内衣厂第一个月领的工资是30.9元,虽然钱很少,但她还是很高兴,因为那些五颜六色的文胸总是能带给她无限的新奇感。这时候,每逢休息,一起做工的姐妹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拿着这些文胸互相开玩笑,问对方敢不敢戴。每当这时,被问的人十有八九会说:“才不敢呢,羞死了。”要是谁公开表明对这些文胸感兴趣的话,大家就会像看怪物一样看她。这也难怪,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开放,人们普遍认为年轻人过于打扮自己是风骚的表现。但爱美毕竟是年轻人的天性,没旁人时,大家都会偷偷地把喜欢的文胸在自己的胸前比试一下。

吴艳芬干了几个月后,丽斯内衣厂开始实行计件取酬。吴艳芬由于做事麻利,她的工资不断上涨。

1981年,吴艳芬的母亲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开了一家早餐店。这样一来,吴艳芬的事情就更多了。每天下班后,她必须帮母亲发面做包子、包糯米鸡,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必须早早起床,帮母亲卖一会儿早点,然后才匆匆赶往厂里上班。尽管生活非常忙碌,但吴艳芬对待工作还是非常卖力,她不仅高标准地完成任务,还刻苦学习文胸的其他制作工序。因此,在吴艳芬当了一年多的流水线工人后,厂里提升她做了技术指导,工资也涨到了100元左右。

有一天,她正上着班,看到车间里随处摆放的五颜六色的内衣,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们为什么不做内衣呢?她隐隐感觉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年轻人的审美意识正在慢慢苏醒,这些带有修饰的文胸迟早会在中国大陆流行,趁着现在国内市场上还是简易内衣一统天下,自己抢先占领市场空白,成功的机会一定会很大!

1987年8月,吴艳芬辞去了丽斯内衣厂的工作,卖了汽车得了6.8万元。经过商量,她用这笔钱在家里的后院盖了一栋三层的小洋楼。当时,她想:小洋楼既可以当厂房,又可以居住,一举两得。

房子盖好后,身上只剩下7000元。正在这时,吴艳芬听说丽斯内衣厂要淘汰一批老设备,就立即跑去花6000元钱买回了一台国产平车、一台进口胜家双针车和一台胜家人字车。没有钱进布料,他们就跑到附近的内衣厂去买人家用剩的边角料……

一番准备之后,1988年秋,吴艳芬的内衣作坊终于在林建明新盖的那栋房子里开工了,员工就是一人,吴艳芬既是裁剪工又是车缝工,专管生产;而丈夫林建明则既是验货员,又是产品推销员。

夫妻二人忙活了大半个月,终于做出了120件文胸。两人得知广州高第街有个专门批发简易内衣的市场,便扛着这些内衣跑去那里推销。

谁知,市场的老板看了他们的货后,并不感兴趣。因为当时畅销的货有两种:一种是当时国内年轻人常用的极简易的胸罩,由棉布或的确良布制成,售价是每个一元钱;另一种则是那些港资厂返销国内的少量次品,用料、款式、做工都比较讲究,售四五元一个。而吴艳芬他们的产品介于两者之间,虽然样式上模仿的是港资厂产品,但由于用的是别人不用的边角料,质量上自然差一点,做工也比不上人家精细。看着老板不想要的样子,两人心里特别难受,颇感前途渺茫。

最后,吴艳芬好话说了一箩筐,市场老板才同意代销他们的产品。经过商量,吴艳芬和林建明将他们的文胸定为1.5元一个。留下产品和电话后,两人心情沉重地回到了盐步。

第二天,他俩突然接到高第街老板的电话,说是有一位客户看中了他们的货,不仅把昨天留在那里的所有文胸全部要走了,而且还说有多少就要多少。这个消息让他俩高兴得一个晚上没睡着。

既然销路没问题,接下来她就拼了命似的赶货。后来两人实在忙不过来,就招了几名员工,添置了几台衣车。这样,他们内衣作坊的规模也随之一点一点地扩大了。

不久,吴艳芬怀孕了,妊娠反应很强烈。可当时她既要设计产品的款式,又要负责裁剪,还得跟几个车缝工一起赶货……每天累得半夜才上床睡觉,上了床,身怀六甲的吴艳芬却怎么也睡不着,她仰躺也疼,侧卧也疼,经常疼得流眼泪。可尽管这样,第二天一早,她还得爬起来干活,因为批发商在催货,他们只有拼命赶货……

随着生产量不断加大,靠在港资厂收购边角料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为寻找新的原料渠道,他俩伤透了脑筋。终于,经朋友指点,他们得知潮汕一带可买到内衣原料,林建明便马上奔赴汕头去找料进料。

1989年,林建明、吴艳芬的儿子出生了。临产前一夜,吴艳芬还在忙着做文胸,羊水破了都不知道。生下小孩后,吴艳芬只在医院住了5天就出了院。她回家后一看,发现因为没人裁剪,大伙都没了活干!此时,吴艳芬哪还能安心坐月子,她将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保姆,又马不停蹄地忙开了。就在吴艳芬和林建明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中国年轻人的审美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穿“一元钱的确良内衣”了。由于吴艳芬生产的文胸在价格、质量和款式上填补了市场空白,所以销量直往上涨。到1992年底,他们的小作坊已发展到有28台衣车、50多个工人的规模,积累的资金达到了50万元。

靠着一件内衣起家,吴艳芬成了一个实打实的富姐。如今,“美思”已经成为中国十大内衣品牌,经销点遍布全国各大省市,并已进入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及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元月,“美思”商标还被评为“广东省着名商标”。

吴艳芬其实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在做生意之初,她甚至还犯过不少低级错误,但她最后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吴艳芬的经历可以给广大年轻朋友这样的启示:一个年轻人,只要有超前的意识,敢拼敢闯、永不放弃,就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4.年轻人要经得起磨练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大大小小的失败会伴随着每位在商海中打拼的年轻人。承受不起失败打击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有大出息。

大部分年轻人在商海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种种挫折。但是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从而使每次挫折都能够深深打击他夺取胜利的勇气;成功者则是永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正的输了!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如果在挫折面前不再尝试,那么就永远不再有翻身的机会,相反的,只要不断地尝试,那么成功就会在前面向你招手。

当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人败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也许这只是上帝跟他开的一个玩笑,给他再次战胜困难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只有经得住失败考验的年轻人,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史玉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十大富豪榜”中唯一的一位靠知识致富的人。他的人生历程大起大落,但最终他还是“跌倒了能够再站起来”,重建昔日的辉煌。

史玉柱上个世纪60年代初出生在安徽怀远县,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参加工作才两年,他被领导列入第三梯队送到深圳大学软件管理系读研究生。据说毕业后就可定为处级干部,人们都认为他官运亨通,前途无量。

谁知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后,竟然选择了辞职下海这条路。他乘飞机重返深圳,靠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搞起了软件开发。他为编写程序,在深圳大学冒充学生混进计算机实验室,被发现揪出来后,他找熟人到有电脑的学校办公室继续干,别人下班,他“上班”。

后来他与19岁的蔡玮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在这里完成了他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为打开市场,他孤注一掷把软件版权做抵押,在《计算机世界》上打广告。自1999年8月2日打广告始,至9月中旬,已销售10万元的软件。4个月后,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史玉柱大获成功。

1991年春,史玉柱在珠海成立“巨人新技术公司”,推广他的M-6403桌面印刷系统等产品,次年销售28万套,创利润3500万元。1993年又推出M-6405汉卡、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和电脑软件的销售,收入高达36亿元。

1993年6月,31岁的史玉柱获珠海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重奖特等奖,市政府奖给他奥迪轿车一辆、三室一厅103平方米住房一套、奖金63万元。到了1993年7月,巨人集团的全资性的子公司已急速扩展到38个,除了计算机行业,还向生物工程、金融业、房地产业发展,成为多元化巨人。

由于扩张速度太快,超出本身财力太大,巨人集团到了1997年债台高筑巨人大厦停工,公司信誉受损,债主纷纷上门。其后债务还在扩大,不久达到3个多亿,巨人集团名存实亡。

史玉柱感到痛苦、迷惘,他四处求救,终无良方。绝望之中,他并没有放弃,他突然想到了在一家财团任资本运作总经理的何学林。何学林一直在关注巨人集团的发展情况,他曾写过一份对“巨人现象”的研究报告,发表在一家公开发行的杂志上,该文曾一度引起轰动。当时史玉柱也注意到了何学林,并希望他能为巨人集团搞一些创意策划。

1997年10月,接到史玉柱求助后何学林飞赴珠海。他给史玉柱提了不少好的建议,其中包括找财团收购巨人集团这一关键问题。此前乐百氏集团老总何伯权曾有意收购巨人,但史玉柱开出“天价”,让对方无法接受。

丧失了这样一次转危为安的机会,史玉柱只有走自我发展东山再起的路。干什么更容易东山再起?何学林的建议是:进军保健品市场,做脑黄金,以此为突破口,让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对何学林的主张,史玉柱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保健品已让史玉柱亏了大本,现在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上亿元的学费。

史玉柱最终还是接受了何学林的这一建议,从保健品做突破口,收拾“残部”再战。他从一个朋友处获得50万元资助,在上海成立了健特公司,接着又在珠海注册了康奇公司和士安公司。他为掩人耳目,省却债权人追债的烦扰,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都由别人当,他只当“策划总监”,私下再与这些“法人”签订协议,他才是幕后真正的老板。

卧薪尝胆的史玉柱,将保健品推陈出新,由过去生产的“脑黄金”,改为生产“脑白金”。新产品“脑白金”问世后,他听从了何学林等人的建议,通过大规模的、密集性的广告攻势,在宣传上先声夺人。“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词让全国人民耳熟能详,也让“脑白金”名声大震。

从巨人倒下到巨人重新站起,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

在哪里跌倒,便从哪里爬起来,这就是一个成熟年轻人的一贯作风,史玉柱的经历便证明了这一点。

5.耐得住寂寞是年轻人必须修炼的基本功

忍耐有时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练。年轻人赚钱,耐得寂寞是基本功。耐得寂寞并不只是消极的淡泊名利,而是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进取,奋发图强。

忍耐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在忍耐中学会思考,在忍耐中坚持对事业的执着,这样的忍耐才会有实际意义,否则,不忍也罢。

你千万别以为比尔·盖茨的几百亿美元是美国的海风吹来的。比尔初离哈佛与保罗·艾伦一起经营Microsoft时,迎来的是讥讽与嘲笑。BASIC的发明也并未引起轰动,当时的IBM与苹果公司甚至不屑与可怜的Microsoft合作。比尔没被困难吓住,他在忍耐中不断探求。终于,在Windows95推出后,比尔证明了自己!那些自以为是者只有捶胸顿足的份了!

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消极颓废,而是把难熬的寂寞、忧忿、艰辛强压在心底,不让它倾斜自身的理智。

1987年的“火烧武陵门”事件之后,“温州鞋”名誉扫地。康奈集团总裁郑秀康决心创自己的品牌,并取名“康奈”,其意就是“健康发展,其奈我何”。与此同时狠抓产品质量,注重研发提升产品档次。1993年,全国一批知名鞋业企业在上海开会评十大鞋王,康奈集团一位副总带着新研制的欧版鞋赴会,却遭到与会59个鞋厂老总的排斥,大会组织者告诉康奈副总,只能在会议室门外听,一点儿也不顾及副总的面子。好在该副总能忍耐他人的白眼,就站在会议室门外开会,以此来争取参加评选的资格。到参评的时候,“康奈”的产品质量几乎让与会者不敢相信。要是这位副总忍受不了这样的“胯下之辱”而一走了之,“康奈”纵然有实力,也没机会评上“十大鞋王”。

黄宏生当年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海南的黎母山区当了知青,黎母山区是黎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丛林密布,气候潮湿。

在恶劣的生活环境、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黄宏生始终没有失去斗志,为了保持学习精神,他坚持写日记。也尽可能地找书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成了那个时代最好的精神食粮。恢复高考后,黄宏生高分考入华南理工大学。

毕业后,黄宏生进入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工作。3年后,28岁的黄宏生被破格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副厅级待遇。人生和事业都进入春风得意的阶段,但大学毕业时的理想却使他难以平静。他决定放弃已有的一切,去香港打天下。

1987年春,在同事的惊讶与叹息声中,黄宏生辞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只身“下海”。

第二年,一个小公司“创维”在香港诞生,但由于不熟悉香港的环境,中间环节又太多,进了货卖不出去,造成亏损。眼看着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宏生大病一场,入院躺了一个月。

第一次打击刚过,第二个打击又接踵而至。刚积累点资金后就办了家遥控器厂,恰逢香港流行丽音广播,黄宏生认为机会来了,就与菲利浦公司的工程师合作开发丽音解码器,做成机顶盒接收丽音信号,当时野心很大,一下子做了2万台,只等收钱了。没想到最后电视台感到丽音广播成本太高,说停就停了,黄宏生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