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2086300000002

第2章 认清体质好养生(2)

精神状态的好坏对体质的形成也很重要。精神情志,贵于调和。情志舒畅有节,就会使身体健壮。如果长期精神抑郁,或精神波动很大,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就会给体质造成不良影响。人的很多病其实都由消极情绪所致。不良的情绪对机体的影响非常大,持续的不良情绪会明显削弱人的抵抗力、免疫力,还会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经络畅通等。只要消除了造成疾病的消极情绪,很多人都能恢复健康。

所以保持积极正常的心态其实非常重要。

目前医学界已经不断证明,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快恢复健康。甚至有的医生还让一些癌症患者通过登山等活动,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提高免疫力。

中医有“过喜伤心、过悲伤肺、过怒伤肝、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的说法。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其中某一种情志过度,会导致身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起体质偏颇。七情过激,往往还会导致众多的“心病”,动摇健康体质的基础。所以说七情过激也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重体质偏颇

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则会损害身心健康。生活中的小节,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健康。千万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和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睡早起,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要过度劳累,不要患得患失……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而身体过于疲劳或过于安逸、依赖空调、以车代步、不离电脑、长时间打麻将等现代生活方式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身体过劳,易转化为气虚体质。神劳更是不容忽视。用脑过度伤心脾,用眼过度伤肝血,会造成气血不足,转化为气虚体质。身体过逸,容易转化为郁滞体质。有的老年人年轻的时候吃过苦,觉得现在是享福的时候了,经常休息,又是进补,又是吃药,结果身体反而越来越糟。

体质养生要注重生活调理

养生其实并不复杂,最关键的就是重视日常生活调理。《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说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是能够合理地调适生活,做到饮食有节、作息顺应天时、不过度劳累,这样就可以使人形神俱旺,阴阳协调统一,尽享天年。重视日常生活的调理,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防未病”。防未病是体质养生的核心内容。不要等发病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预防,如果疾病已发生再去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掘井,战争开始了再去造兵器,那就晚了。

其次,要顺应体质合理生活。体质不同,人在生活环境、饮食需要、作息规律、疾病防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要求。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先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再顺应自己的体质特殊性,注意合理地调理。比如阴虚体质的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滋阴清热,饮食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而阳虚体质的人,养生关键重在补阳,要多食羊肉、鹿肉、山药、红枣等具有壮阳、健脾功效的食物。

最后,要注意调“神”养生。在人体这个统一整体中,起统率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率调节下,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重视“神”

的调养,比如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雕刻、种花、集邮、垂钓、旅游等情趣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从而起到很好的养“神”作用。

体质养生可借天时

儿童时期:纯阳之体要多注意小儿是纯阳之体,容易产生高热惊厥、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肺炎、积滞等疾病,因此要谨慎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中药,切不可多用,更不可预防性使用。尤其是容易感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更要注意,否则就会陷入不良循环,体质会越来越差。

要想小儿体内没有热气、不积滞,就需要饮食均衡,帮助小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让小儿玩到几点是几点、太晚睡觉;少吃饼干、巧克力、奶油、饮料、火腿肠等精细加工后的高热量、高营养食品;不要总怕孩子吃不饱,满世界追着喂饭;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这样自然会养出健康的孩子。

如果小儿先天不足、生长发育滞后的话,家长则要注意:宁愿稍饿三分,不要过饱一分。因为过饱只会伤脾胃。一些早产儿,如果后天总是吃得很饱很好,反而容易引起单纯性肥胖。

儿童体质类型较多,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血虚体质、过敏体质均较为常见。

青春发育期:不要肥胖

进入青春期,是女孩子改善体质的好阶段。

体质血虚、气虚的女孩子,月经期要小心,不要受寒、不吃生冷食物、不生气,注意腰骶部、少腹部的保暖,不剧烈运动,月经后在饮食上适当进补,比如红枣、桂圆、枸杞子、莲子等,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虚和血虚的体质。

痰湿体质、形体偏胖的女孩子,要特别注意控制体重,因为一旦明显肥胖,容易闭经,然后更加肥胖,加重痰湿体质的明显偏颇。

青春期还要长身体、长个子,虽然速度已经不能和儿童相比,但是嘴馋贪吃,尤其女孩子零食不断,这也很容易导致肥胖。痰湿、气虚、阳虚体质的女孩子这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发胖,因为上述体质本身就容易导致肥胖,尤其育龄期生孩子之后,很可能喝凉水都会胖。青春期就肥胖,没有给体重正常增长留下一点余地,产后要胖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痛经的女孩子,月经前可以适当喝点红酒、糯米甜酒、红糖水,给少腹腰骶保暖,不要再穿露脐装,还要注意加强个性修养,尽量温和不躁不怒,否则很容易促生或加重血瘀体质,尤其进入中年后,容易导致色斑、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

妇女产后:坐月子不可受风寒妇女怀孕期间,身体内环境、脏腑功能会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气血相对旺盛以养育后代,对于虚性体质是一个较好的调整时机。

生产过程中产妇紧张、用力、失血,体力消耗大,气血不足,百节空虚,腠理疏松。“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产前产后,冰火两重天。

体质血虚、气虚、阳虚、血瘀的女性如果注意产后月子调养,其体质很可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如果不注意保养,也很可能使气虚、血虚、阳虚、血瘀等体质出现明显偏颇,甚至落下病根,比如肌肉劳损、腰腿关节痛、贫血、抑郁症、胃病、偏头痛、眼花、视力下降等。凡是月子里落下的病,很难治。

坐月子要注意三点:

第一,身上、头上汗出潮湿时,不要洗头洗澡,应该待汗落,皮肤干爽时再洗,并选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洗完后把身体头发完全擦干后再穿衣服或睡觉。

第二,产后不可受寒受风,少吃寒凉水果。

情绪要舒畅,饮食宜温热熟软。

第三,产后饮食调养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分别服用不同的有补血活血作用的食物,只要适合妇女产后多虚多瘀的状况,没有必要一定要服用某种食物。

更年期:固护阳气振根基

如果人们在更年期注意调养,就能为自己获得良好的老年生活做一些铺垫,明代医家张介宾谓之“中年修理振根基”,人的根基就是肾气。

肾气不亏不伤,在小儿则促进生长发育,在成人则增强身体素质,在老人则延缓衰老速度。

进入更年期,生命活力明显下降,所以阳虚;因为阳虚,所以蒸腾气化、新陈代谢缓慢,痰湿、血瘀由此渐生渐多。这时以阳虚、痰湿、血瘀等混合性体质较为常见。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畏寒怕冷、不敢再吃冷东西、怕风吹等,这是正常衰老的表现,不用刻意补益,平时饮食和用药注意不用少用寒凉之品即可。但是,痰湿、血瘀则务必使之少生,否则后患无穷。要少吃、少盐、少油、少乱补。适当进食山药、陈皮、薏苡仁(薏米)、生姜等利于减少痰湿之品。心态平和,多运动,少用空调冷气,适当进食山楂、红酒、糯米甜酒、黑木耳等食品,利于减少瘀血。

更年期要控制体重,尤其是腰腹围。进入更年期,可能睡不着午觉、睡不够8小时了,但只要睡醒不疲乏,就不要担心害怕,顺其自然。更不能计较名利,争强好胜,用气斗狠。更年期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懂得舍弃、放弃就是养生。

大病后的康复阶段:不可过饱或多肉大病之后的康复期是改善调整体质的关键时期,并非说大病之后身体会更好,而是说,一方面不仅要使疾病痊愈,各项指标正常或好转,更重要的是体质要尽量恢复至病前原有水平,而不使之更加虚弱或复杂;另一方面大病往往令人感受到疾病的巨大痛苦、经历生死考验,促使人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珍视生命,重视养生,能够较病前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欲望,能科学地生活、起居、饮食,从而因祸得福,使体质得到改善。

大病康复期的养生,不同疾病具体方法也不同,但也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一是随着食欲的恢复,宁可饥三分,不可过饱一分,尤其在康复初期,更应避免过饱、油腻。二是亲属朋友鼓励、关心但不过度,使之心绪相对宁静。

【阴阳平衡是体质养生的宗旨】

阴阳平衡是养生治病的关键

世界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平衡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是万物都要遵循的准则,是事物变化的根本所在,也是世间万物运化的动力。

人体疾病的形成是因为阴阳的失调,所以养生治病的关键也在于恢复阴阳平衡。凡是有点“道行”的中医,都会依据阴阳来诊病、治病。

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黄帝内经》把人体看成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素问·金匮真言论》有这样的说法:“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这段话把人体的每一脏、每一腑都分出了阴阳,把人体的每一层次,无论是整体与局部,还是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都概括成了阴阳的对立统一体,这充分说明了人本身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体质养生也要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