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改变命运先完善性格
2087900000033

第33章 完善大胆性格——墨守陈规无出路,大胆开拓有生机(1)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其实则不然。英雄的出现固然与时势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英雄所具备的大胆性格。正是由于大胆,他们敢为天下先,可以从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一条路。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英雄,但大胆性格却需要不断完善。只有如此,才能够与时俱进、开创未来,才不会因墨守成规而裹足不前、坐以待毙。

1.别出心裁,柔道行天下

历代帝王统一天下的手法均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智谋策划、武力攻取。开国后,类似刘邦、朱元璋者又用尽种种手段大杀开国功臣,目的只有一个:固权。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达到帝王们的预期目的。于是,性格大胆、独特的刘秀却除陈布新,在建立东汉以后采取柔道笼络的方法治理天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早在征战的时候,刘秀便在战争之余着手进行笼络民心,准备重建社会。刘秀认识到儒学的重要,他想方设法把一些着名儒学人物拉到自己的身边,或委以官职,或冠以衔号。这样他身边很快集中了如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的着名学者。

刘秀对待身边的人,均以礼相待,或听取他们的策略,或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学识,从心理上威服僚属,抑制他们居功自傲的情绪。

建武十七年,刘秀还乡,宴请故旧父老。席间,刘氏宗室的长辈们都说,刘秀生性便温柔,缺少凌厉之气,即帝位以后,依然是太温柔了些。刘秀听了大笑,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刘秀并非说笑,他的确是要以“柔”作为治国之道。

刘秀的“柔道”治理国家策略,首先表现在征伐占领之后,注重安抚,而非屠戮。对于投降的队伍,都只把他们的首领送到京城,而对小民百姓,均遣散回家,让他们自由过活。刘秀虽然主张征伐战争,但并不提倡攻地屠城,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安定秩序,集中百姓,减少流散的人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东汉王朝建立后,刘秀面临的是一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残破局面。为了顺应民心,快速恢复经济,巩固统治,他实行了宽松的统治。

首先,减轻赋税。

建武六年,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广大农村经济,刘秀下令实行“三十税一”的田赋制度。如果遇到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他就下令减免徭役,对于那些鳏、寡、孤、独、贫而不能自给的,官府经常发给粮食,以缓和社会矛盾。

其次,解放奴婢。

自秦汉以来,奴婢问题一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刘秀称帝后,先后九次颁布诏令,释放奴婢。建武十一年下诏书宣布:“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敢于用火烧烫奴婢的,按法律论罪;对被烧被烫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废除奴婢射伤人判死刑的法律。在当时那种社会情况下,劳力严重缺乏,释放奴婢为庶民对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汉朝的官府机构设置在汉武帝时,庞大的官僚机构是造成汉武帝及以后时期民用匮乏的重要原因。

刘秀即位后,为了改变历史遗留的症结,他大量合并官府,减少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刘秀表现得非常坚决,建武六年,对县及相当于县的封国进行调整,“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不仅节省了国家财政开支,而且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另外,他又恢复了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刺史”制度,除首都和京畿地区外,其他十二州,每州设一刺史,遵照皇帝的命令,代表中央,巡行郡国,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与此同时,刘秀取消了三种地方军队——步兵、骑兵、水兵,并撤消了地方军长、官郡、都尉,让地方士兵一律退伍还乡,从事农业生产。这些措施使政府费用大为节省,对减轻人民的负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秀爱好儒学,朝廷议事结束以后,经常与文武大臣一起讨论儒学经典,很晚才睡觉。为此,太子刘庄劝他注意休息,保养精神,他说:“我不觉得疲劳。”刘秀自从平息隗嚣、公孙述以后,除非常紧急军情出现外,从不讲军旅问题。

刘秀倡导儒学,不言兵事,不仅是为了筹划着改造官吏队伍,适应由取天下向守天下转变的需求,同时也是因为他的官吏,多是在战争中凭军功提拔起来的。这些人虽然能征善战,但也容易放纵,对于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没有什么实在的本领。虽然如此,刘秀对他们也不做过高要求。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周围都会聚集着一批打江山的功臣。开国皇帝与开国元勋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大多数的时候,二者都很困难相容。

而刘秀却运用“柔道”之策很好地处理了与功臣之间的关系,他对这些功臣中有较高政治才能的,仍加重用,让他们参议国事,如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丰臣侯,食邑万户。另一方面,刘秀对那些虽屡建军功却缺乏治国才干的功臣,不授实职实权,只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以尽天年,如对草莽英雄马武,他虽文化水平不高,但作战勇猛,屡建战功,刘秀称帝后,拜马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而不授予实际权力,这样既安抚了功臣又维护了统治。

刘秀当然知道,夺取天下需要勇猛善战,靠的是武将,而治理天下需要远见卓识,靠的是文臣,以“柔”治理天下。

东汉政权初建,刘秀在继续用武力平定天下、巩固政权的同时,已开始致力于复兴儒学,注重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统一和稳定人心,选拔有治国之能的栋梁之才。为了实现以“柔”治国的战略,刘秀下令广泛搜集、整理古代典籍,在洛阳城门外兴建起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而且他还亲自巡视太学,赏赐儒生。

刘秀在位期间,广泛搜求儒生,让他们担任国家的重要官职。如《易》学者刘昆、《尚书》学者欧阳歙、《春秋》学者丁恭、《诗》和《论语》学者包咸,都先后被任命为都尉、大司徒、侍中等重要官职。

刘秀的这些措施,无一不显示了他大胆的性格,他敢于除陈布新,不墨守祖宗流下来的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事势“柔道”治理天下的策略,使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完善性格小帖士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特定的环境下,消极的一面可能会转化为积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转化为消极的一面。当环境发生转变时,惟有性格大胆的人敢于化消极为积极,用以往消极的一面取代积极的一面,以此保证事业根基的稳固和枝繁叶茂。所以,完善大胆性格是墨守成规者应该去做的事。

2.性格大胆,不做“陈规”的奴隶

众所周知,戴安娜不是一名遵守王室风俗、恪守王室规矩的合格王妃,但她却可称得上是人民的偶像。因为她没有将自己的大胆性格埋藏,敢于决定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才使她的人生没有留下缺憾。

对于戴安娜的事迹早已被传为佳话,自从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交往的那一天开始,辉煌的光环似乎就一直笼罩在她的头上。

20世纪里谁才是最为耀眼的明星呢?毋庸置疑,那些歌星、影后们的辉煌与戴安娜比起来可算得上是小诬见大诬,不论是人气、魅力、还是口碑那些明星大婉都只能望尘莫及。她是明星中的明星、名人中的名人。在英国王室十几年中,她是王室成员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着。从1981年到1997年,这短短的16年间,只要有她在的公共场所,耀眼的闪光灯、摄像机就会在那闪亮。16年中,她在新闻媒体中出头露面的频率、次数,让那些当今最红的明星,甚至亿万富翁、政界要员等都自叹不如。

戴安娜的美貌并不是一个两个人认可的,而是举世公认的。年轻靓丽的戴安娜全身散发着青春、纯浩的美。戴安娜30岁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可是,她的美貌不但不减当年,反而成熟又为她增添了一份不可抗拒的妩媚和特殊的魅力。超凡脱俗的美貌是使戴安娜产生非同凡响的效应的根本,由于她是王妃,英国新闻界竟然出现了一个新闻种类——戴安娜新闻业,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景。美貌可以给女人带来好运,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烦恼,戴安娜一生经历了荣华富贵、感情纠葛、不幸与幸运等等,这一切都印证了这一说法。王室的尊严与神圣,现代化媒体的大肆“炒”作,与生俱来的美,给戴安娜带来了一切她想拥有的东西,但同时也为她带来任何人都无法体会到的痛苦。

从一个单纯、妩媚的少女,到成了王妃,最后公然与王室决裂,同查尔斯王子离婚,这一非凡的经历,追根求底是因为她的性格所致。不管是媒体也好、崇拜她的人们也罢,欣赏的是她的娇美、妩媚、温顺的形象上,而忽视了她大胆的性格。二者结合起来似乎形成了一副十分不协调的画面,但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将戴安娜的人生演绎的更加精彩。

假如戴安娜没有天使般的面容,也不具备魔鬼般的身材,那么她肯定坐不上王妃的宝座,以此类推那些生活中的不幸当然也不会落到她的身上。作为王妃,戴安娜的确享受到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荣华富贵,但她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假如她是一个听从他人摆布,屈从于王室的清规戒律,逆来顺受,不同命运和现实抗争的王妃,即使她仍然是受世人爱戴的王妃,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她的认识与评价可能也就只局限于王妃。

戴安娜小的时候,父母离异给她造成了巨大心灵创伤。那时,年仅6岁的戴安娜和弟弟一起由父亲抚养,长期生活在庄园里。岁月在黑暗而漫长的寂寞与悲凉中流逝,在这期间她学会了照顾弟弟、体贴父亲。这为她的人生留下了一段苦楚的回忆。她曾对保姆说,等她长大以后决不离婚,为了孩子她以不会走父母的老路。可是造化弄人,她长大之后却重蹈覆辙依然走了父母的路,把自己幼年时代的痛苦经历留给两个亲生骨肉。

由于小时候的痛苦经历造就了她的性格。上学期间,戴安娜学习成绩并非出类拔萃只能算得上是一般,所以父亲把她和姐姐送到瑞士一家礼仪学校学习。由于性格所致,戴安娜只在那里呆了两个星期,所学到的惟一一项技能是滑雪。如果,她可以预测未来,那么她上学时一定会用功读书,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可命运偏偏和她开了个玩笑,让她与查尔斯王子邂逅了,而且还成为了英国的王妃。离开学校的戴安娜,没有找任何工作,因为她想到伦敦自行谋生,可是,由于她生活在富豪之家,父母不希望她离家为生活奔波,可是戴安娜却说服了父母,只身去了伦敦寻找自己的希望。

戴安娜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除了跳舞、游泳之外,别无其他的技能,初到伦敦的她,为了生计她去给别人当保姆。但戴安娜能够把握自己,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的生活嗜好。戴安娜生活上洁身自爱,在与查尔斯王子接触前,她依然是美丽纯情的女孩,甚至在此之前根本没有真正的交过男友,更不懂什么是性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戴安娜遇到了查尔斯王子,王子很快的就被戴安娜的纯情、美丽深深的吸引。同时,19岁的戴安娜也对王子的翩翩风度所吸引,对查尔斯王子产生了好感。查尔斯王子身为皇室贵族,身边固然少不了美女,但始终都没有找到最钟情的女人。他喜欢碧眼金发、身材高挑的美女,而戴安娜正属于这一类,因此,夺得了王子的爱,最终成为了一代英国王妃。

1981年7月29日,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举行了耗资巨大的“世纪婚礼”,那代表着戴安娜从此成为了英国皇室的一员。

由一个平凡、普通的女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查尔斯王子的王妃,不仅是身份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意味着她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代表个人,而是象征着整个英国皇室的形象。戴安娜在英国王室女性成员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除了伊丽莎白女王和王太后之外,就应该是她了。因此举手投足都要顾及到自己的身份地位,这让她有很大的不适。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女人突然间受到王室种种约束,而且要毫无商量余地遵守,使她对那些陌生的“清规戒律”难以接受。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洗心革面改掉自己以前的一切习惯和与生俱来的个性,服从王室的规矩,做一个逆来顺受的、合格的王妃;第二,维护自我个性,追求真实的自我,充当叛逆王妃。最初,戴安娜还是向王室的规矩屈服了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改变自己的性格,试着去做一位,大方得体、被他人认可的合格的王妃。因此,戴安娜获得了荣华富贵,可是这些是用她改变自己的性格为代价换来的。

二人在结婚之前,查尔斯在她的心目中不仅潇洒英俊,更具有神圣感和神秘感,她所向往的婚姻是一种童话般的婚姻。可后来,所发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使她对婚姻极度的失望。原来她心中敬仰的王子,现实中是个极其普通的男人,他不懂得讨女人欢心,而且二人的兴趣、爱好、性格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婚后的戴安娜很快便发现了家庭和宫廷的巨大差别。在这场婚姻中,她没有得到她所希望的那种温暖。尤其是寄予无限希望的、年龄比她大许多的王子,对她的爱并不是她期望的那样深沉和热烈。戴安娜对此非常失望,夫妻二人间的感情也不在像婚姻前那般美好。

在着装方面,英国王室对女性成员有明确的、不成文的规定,色调淡雅,但要醒目,如粉红色、浅蓝色、黄色和紫罗兰色等。裙子长度勿必过膝,凡紧身、曲线毕露的衣服都被视做具有挑逗性衣服,当然也是不许穿的等等。为了适应这一切,戴安娜常常每天换四五次衣服。

身为一个王妃出席一些公共场合是必要的,所以必须注意言语。由于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所以每逢这时,查尔斯的秘书都会为她准备一些材料,教她讲话,而戴安娜极其讨厌背诵这些东西,她骨子里的叛逆使她对这样的安排讨厌至极。可为了维护王室的尊严和守护王妃高贵的形象,她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安排。她越来越讨厌这种失去自我个性的生活,讨厌媒体无聊的抄做。

她是天生的主角,不管她和哪些王室成员共同出席那一公共场合,照相机、摄像机镜头的主要焦点都是她,在当时戴安娜的上镜次数成为世界上在最短的时间内上镜次数最多的女人。这一现象不免让其他王室女成员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嫉妒的生成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她对王室种种“不适应”,以及逐步而来的“蔑视”的举止言谈,在王室中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因此,查尔斯王子对她失望到了极点。当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们的关系已达到无可调和的状态。

而在宫廷之上,戴安娜成为了令世界注目明星,尤其体现在衣着打扮和发式上,她几乎牵动着全世界所有爱美女士们的神经。似乎戴安娜就是时尚、就是潮流。她的每个发式,穿的每种款式的衣服、鞋子肯定会引起世界上所有女人的效仿。如她的衣服是蓝的,那么蓝色就一定会成为流行色,人称她是“国际服装大使”。从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段中和丰富耐人寻味的气质中,流露出成熟女性不可抗拒的美。